第326章 州泰献策 孙权惶恐

第326章 州泰献策 孙权惶恐

州泰是南阳郡本地人,他虽然并非出身名门望族,但是薄有家财的他,亦并非是不学无术之辈。

甚至为了增长自己的见识,他以前曾多次前往各州郡游学过。

这样的经历丰富了州泰自身才学的同时,亦增长了州泰的眼光与野心,他与一般的甘愿碌碌无为的同僚很不同。

其他的同僚若能在他这个年纪成为百里君,那已经是一件足以光宗耀祖的事。

可是州泰想要的更多。

但因为州泰并非出身高门大户,没有人脉资源的他,要想再上一步是极难的。

他缺乏一个机遇。

甚至他之所以能成为冠军侯国国相,就已经算是糜旸给他的机遇,对他超出一定常理的拔擢了。

若没有糜旸,州泰只是义阳郡中数百长吏中的一个默默无闻的人而已。

当然州泰并不知道糜旸拔擢他的真正原因,他以为糜旸之所以会拔擢他,是通过之前上报的名单中,看到了他以往做出的政绩。

不过就算不知道这一点,糜旸的这个举动亦让州泰意识到,糜旸与他往日中心目中的形象并无相悖之处。

只要他能做出政绩,那么糜旸是真的会不遗余力拔擢他的。

正如随着糜旸威名在天下间的传扬,那些亦慢慢为天下人所熟知的,身为糜旸爪牙的丁奉、邓艾、张嶷等人一般。

他们的出身没有一个比他好,甚至年纪都还没他大。

但是他们却能渐渐在天下这个大舞台崭露头角,靠的不就是糜旸的提拔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因为有着那些榜样在,所以当州泰知道糜旸现为义阳郡太守时,他的心思就变的颇为活络。

而当糜旸任命他为冠军侯国的国相时,州泰心中本就活络的心思更加无法抑制。

他州泰得遇明主的时候,来了。

既然已经得遇明主,那么州泰知道他得尽快做出一番政绩,这样才能让糜旸继续将目光投注到他身上。

这也是州泰明知不可为,却还毅然为之的原因。

不然一旦等糜旸离开荆州回归益北,那么州泰将来势必会抱憾终身。

看着州泰将希冀的目光投向自己,再听着州泰的话,糜旸思考之下就明白了州泰的心思。

之前糜旸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召见州泰,为的便是具体考察州泰的能力到底如何。

从州泰如今的这番做法足可以看出,他是个善于把握时机且敢于冒险的人。

这种作风,与史书上对他“善兵机”,“好立功业”的评价倒也符合。

而面对州泰直白想要投效于他的心思,糜旸当然不会拒绝。

人才,总是越多越好的。

抱着这种心思,糜旸示意州泰身后的士卒为他解开绳索。

然后他将手中那份举告州泰谋逆的竹简,给直接扔进了他身前的火盆中。

糜旸的这个行为,意味着他不再追究州泰的擅杀长吏之罪。

而当州泰被解开绳索后,他哪里还不懂得糜旸的心思。

所以当自身的身体重获自由后,他马上对着糜旸一拜道:“泰拜见君侯。”

听到州泰称呼自己为君侯,糜旸的脸上浮现一些笑意。

糜旸现在是县侯,他当然有资格被属下称呼为君侯。

只是君侯这个称呼与其他的不同,相比于其他的称呼,这个称呼的私人属性更强。

现在州泰称呼自己为君侯,其中的意味昭然若揭。

州泰一声君侯的称呼,无疑间接拉进了一些他与糜旸之间的关系。

糜旸看着眼前十数步外的州泰,他让州泰上前一些。

见到糜旸的招手,州泰会意忙不迭的上前了几步。

只是他毕竟是新投之臣,心中有所计较的他,当然不会贸然离糜旸太近,糜旸身边的亲卫也不会允许他这么做。

在州泰离自己更近一些后,糜旸问州泰道:“文达久居荆北,定熟知荆北之局势。”

“若将来我要用兵宛城,该以何为先?”

听到糜旸这么问,州泰知道是糜旸对他的考教来了,因此他立马打起精神,细细思索一番后回答道:

“夫兵动而无功,则威名折于外,财用穷于内,故必全而后用也。

荆州位处天下四战之地,境内水网密布,良田万顷,若不先资通川聚粮久战之备,则虽积兵新野,无夺宛之势矣。

今江陵有沮、漳二水,溉灌膏腴之田以千数。安陆左右,陂池沃衍。

若君侯水陆并农,以实军资,然后引兵诣宛城、分据汝南,集合南兵,浮水运谷。

贼知君侯有善战之威名,官兵有经久之势,则拒天诛者意沮,而向王化者益固。

然后君侯率合精锐内攻宛城,别遣骑将外隔北道,则宛城以南必拔,而豫州之郡不守。

如此,宛、洛之交绝,交绝而宛可夺矣。不然,兵出之利,未可必矣。”

听完州泰的进言后,糜旸脸上浮现些许意外之色。

襄樊会战后,虽然许多大臣都知道刘备暂时无意夺取宛城,但是将来宛城是一定要拿下的。

所以近来关于来日汉军如何夺取宛城一事,私下里有不少大臣互相之间讨论过。

尽管糜旸身在新野,但得益于糜旸的战功及他的人缘,所以有不少在襄阳的大臣,都会私下送信询问糜旸对此事的看法。

借此糜旸也得知了目前襄阳城中流传的,几种来日夺取宛城的策略。

例如为刘备所推崇的“先善骑兵之利”,更是成为其中支持人数最多的策略。

只是让糜旸没想到的是,在州泰的进言中,他虽然也承认汉军必须要先有骑兵之利,才有进兵宛城的资本。

但是相比于这点,州泰更看重来日汉军作战的可持续性。

而要想保证汉军作战的可持续性,则务必要发挥好荆州的地理优势。

不得不说,州泰的进言是很有道理的。

宛城之战,来日一定是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

州泰在进言完后,便悄悄打量着糜旸的脸色。

他见糜旸在听完他的进言后,一时之间沉吟不语,他的心情就有些忐忑。

尽管州泰认为他的这番献策符合当今的情势,但是目前的他尚未立下功勋,所以对自身还是有些不自信的。

不过州泰并没有忐忑多久,糜旸的脸上就浮现一些笑意。

糜旸的笑意代表着他赞同州泰的看法,亦让州泰心中的忐忑顷刻间消失不见。

糜旸用满意的眼神看向州泰,州泰在历史上记载的并不多,虽然他与邓艾为同郡人士,年纪亦相差不多。

但相比于邓艾在历史上的响亮名声,州泰却显得很是普通。

只是这并非代表州泰个人的才能不佳,相反的从他在史书上担任的职务可知,州泰在曹魏后期是极为重要的一位封疆大吏。

新城太守,兖州刺史、豫州刺史,及至最后的假节都督江南诸军事。

这一项项职务,若非州泰有非凡的才能,他又怎么能担任。

特别是在州泰最后都督江南诸军事的期间,那段时间内州泰面对的名将可是陆抗。

之所以州泰在任职期间未有高光经历出现,那可能是因为州泰是擅长防患于未然的大将。

而这样的大将,正是目前糜旸所欠缺的。

因为这样的大将,可以让糜旸将来外出征战时,不用担心后方的安危。

шωш▪ ттkan▪ ¢ ○

如此人才,糜旸没理由不好好任用。

在思索之后,糜旸对着州泰言道:“我会上书陛下,让文达迁为南郑令。希望文达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糜旸的安排,让州泰喜笑颜开。

目前荆州上下都已经知道糜旸不久后要回到益北都督区,而若将益北都督区比作一个小国度的话,那么南郑就等于是这个小国度的首都。

担任这样的县令,不说职权远高于一般的县令。

这更代表着他已经初步进入了,以糜旸为首的政治小团体中。

这怎么能不让州泰感到开心。

州泰连忙对着糜旸一拜道:“多谢君侯。”

在州泰对糜旸谢完后,糜旸见州泰被关押在牢狱中数日导致他全身颇为脏乱,因此他便让州泰先下去好好洗漱一番。

而在州泰告退后,糜旸脑中想着方才州泰为他献的计策,他心中突然浮现一个想法。

州泰的计策用来攻打宛城可行,但若是改造一番,将来用来攻打江东,那貌似也是不错的。

想到此,糜旸微微闭上了双眼,他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座名为永安的城池。

他的恩师法正逝世前曾叮嘱过他,要一辈子防着江东。

这句话他可一直未曾忘记过。

想来江东的孙权,也已经收到了襄樊会战的消息了吧。

他会作何反应呢?

正如糜旸所料的那般,在关羽下葬后的数日后,身处永安的孙权亦很快收到了这个消息。

至于孙权为何会在永安呢?

那是因为当初刘备决定要打襄樊一战时,他曾以汉天子的身份下诏,让孙权领兵攻打曹魏的淮南重镇合肥。

面对刘备的这个诏令,孙权一开始是完全不想执行的。

现在的江东经过近两年的修养虽然恢复了一部分元气,但是还未有举大兵发起进攻的实力。

而且他虽名为大汉的太尉,但是接受这个名位只是他的权宜之计。

他又怎么会真的听从刘备的诏令,损耗江东的国力去贸然攻打合肥呢?

只是孙权虽没有出兵淮南的打算,但心中有着别样心思的他,还是增派不少大军来到永安城中。

他的想法很简单,他想坐山观二虎斗。

孙权认为这场大战无论是哪一方打赢了,那都势必是惨胜。

而若是两败俱伤的结局的话,对他来说就更好了。

这代表着他或许在这场大战之后,可以帮江东获得一些良好的发展机遇。

甚至在孙权的心中,他是认为这场仗刘备战败的可能更大一些。

毕竟从明面上的实力上看,魏军在这场大战中的实力更强,而且他的领兵大将更是让孙权深深恐惧的张辽。

在孙权看来,张辽是绝对有能力与关羽一较高下的大将。

这也是江东君臣上下的共识。

正是因为这种共识,才让孙权有增兵永安的举动,而不是增兵皖城。

可是当襄樊会战的结果传到建业城中时,无疑在建业城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七万魏军几乎全军覆没,那个可止江东小儿啼哭的魏军主将张辽,竟然被关羽斩于阵前。

这样的辉煌战果,事先江东上下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预料到的。

尽管因为刘备的特意保密,孙权不知道在这场大战中汉军战损几何。

但有着这种辉煌的战果在,什么样的战损都可以搁置一旁。

这是一场足以震荡天下人心,足以改变天下局势的大胜。

自此之后,刘备所建立的大汉,不会再受到任何人的轻视。

而孙权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他心中对刘备之前复汉称帝的不满与不屑,顷刻间荡然无存。

之前他心中对刘备的不满与不屑,只是在看到曹仁的人头后,暂时被他强压下来而已。

孙权对刘备第一次感到了畏惧。

正如当年他畏惧曹操一般。

在这种畏惧之下,孙权哪里还敢怠慢,他立马抽身从建业城来到了永安城中。

只是相比于之前的别有心思不同,他这次亲身来到永安城中,是想着近距离奉表向刘备解释,他之前为何不出兵合肥。

他是大汉太尉。

有这种举动是很正常的。

但是还未等孙权写好奏表,关羽病死的消息就传到了永安城中。

与关羽病死的消息同时传到永安的,还有糜旸亲自书写的那篇悼文。

于是乎还未等孙权因为关羽的死感到欣喜时,他就又陷入了一种惶恐之中。

糜旸的悼文本质上是在宣扬汉军武功,为的是震慑天下诸人。

只是同样的震慑作用落到不同人身上,那就会起到一种不同的结果。

相比于曹丕的忌惮,孙权可就是感到惶恐了。

孙权无论左看右看,都觉得糜旸的字里行间,都隐隐透露着威胁的寓意。

尽管孙权现在已经知道,下一任荆州都督不是糜旸。

但问题是,当年糜旸也不是靠着荆州都督的权势,才将他打的落荒而逃的呀!

今天就一章,加班去了。

(本章完)

第361章 虽强必戮 开府治事第322章 又爱又忌 何人镇宛第55章 此子该死(求追读,求各种票)第560章 急而兴师 必致覆没第508章 草拟遗诏 孙权不屑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战糜旸 大意韩综第251章 董允献策 法邈制延第1章 江陵城中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强攻阳平第173章 升坛歃盟 大婚之日(终!)第598章 心怀死志 壮哉杨公第469章 晴天霹雳 再开屠城第92章 马上君王(求追读!求票!)第387章 辨压群臣 形势扭转第330章 断翅而亡 蠢货孟达第645章 赏封齐侯 天水羌乱第507章 亲征关中 二吐鲜血第395章 伐谋伐交 以点破面第83章 虽蛮,亦有意气(四更求追读)第344章 返回南郑 法邈五问第205章 穷途末路 坐血拜谢第417章 各取所需 粮草危机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灵登场第640章 以假乱真 惊死贾诩第465章 以己谋人 上方奇谋第372章 麦穗飘飘 人如猪狗第381章 通敌卖国 成都沸腾第349章 杯酒释权 唯一主宰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订!)第202章 文长心思 无畏丁奉第509章 前倨后恭 慧极必伤第227章 训斥诸将 缓兵之计第524章 天子亲送 军临褒斜第469章 晴天霹雳 再开屠城第661章 刘晔悲喊 元旦终至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马军旗第526章 各有选择 长安震恐第457章 神兵天降 两军合围第256章 先锋傅肜 出乎意料第225章 曹仁之死 顺流而下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亲斟第607章 阳谋逼军 魏营告破第450章 谋攻祁山 吴懿愤慨第56章 吕蒙之谋(求追读,求票)第34章 武力爆表的关平第七百零一章 义阳有王 气势汹汹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当年第189章 杀身以报 申仪心思第105章 糜旸埋下的种子第167章 糜旸北归 子瑜求和第553章 二帝反应 汉鹿亢奋第293章 虎侯再动 木人承渊第329章 一颗种子 伯仁之恨第206章 开展度田 当斩则斩第279章 寒风如刀 骠骑忧惧第623章 焚柱毁城 收复长安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烧身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东第395章 伐谋伐交 以点破面第225章 曹仁之死 顺流而下第363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第654章 滑稽称帝 请杀孙权第七百二十二章 饥渴诸将 糜旸定计第598章 心怀死志 壮哉杨公第58章 一步一杀机(求追读,求票,求投资)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马军旗第98章 各位,蹦极看过没?(无食言,求追读第48章 万事俱备,只等自投第404章 笔为雷霆 北方有变第453章 将帅不合 骆谷魏军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庙号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无食言,求追读!)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旸北上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约 平分荆州第625章 未央宣言 惊城槐里第508章 草拟遗诏 孙权不屑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军流言第593章 郭淮计策 联吴抗汉第10章 三驳潘濬第411章 王平为辅 二蛮呆滞第564章 欲断后路 先遣雄鹰第423章 轻摇令旗 二擒孟获第359章 幼常艳羡 诸葛顾虑第2章 当为班超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读)第451章 坦诚布公 青山埋骨第543章 坚守不出 车骑蹈营第534章 龙卷洛阳 街亭街亭第32章 小心有诈第54章 你不去,谁去(求追读,求各种票)第482章 学习糜旸 兴奋姜维第243章 击芴众喝 嗣武二祖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遗臭万年第534章 龙卷洛阳 街亭街亭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关中地第559章 军向上邽 淮南之变第91章 刘备大怒(四更求追读!)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势巨变
第361章 虽强必戮 开府治事第322章 又爱又忌 何人镇宛第55章 此子该死(求追读,求各种票)第560章 急而兴师 必致覆没第508章 草拟遗诏 孙权不屑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战糜旸 大意韩综第251章 董允献策 法邈制延第1章 江陵城中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强攻阳平第173章 升坛歃盟 大婚之日(终!)第598章 心怀死志 壮哉杨公第469章 晴天霹雳 再开屠城第92章 马上君王(求追读!求票!)第387章 辨压群臣 形势扭转第330章 断翅而亡 蠢货孟达第645章 赏封齐侯 天水羌乱第507章 亲征关中 二吐鲜血第395章 伐谋伐交 以点破面第83章 虽蛮,亦有意气(四更求追读)第344章 返回南郑 法邈五问第205章 穷途末路 坐血拜谢第417章 各取所需 粮草危机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灵登场第640章 以假乱真 惊死贾诩第465章 以己谋人 上方奇谋第372章 麦穗飘飘 人如猪狗第381章 通敌卖国 成都沸腾第349章 杯酒释权 唯一主宰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订!)第202章 文长心思 无畏丁奉第509章 前倨后恭 慧极必伤第227章 训斥诸将 缓兵之计第524章 天子亲送 军临褒斜第469章 晴天霹雳 再开屠城第661章 刘晔悲喊 元旦终至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马军旗第526章 各有选择 长安震恐第457章 神兵天降 两军合围第256章 先锋傅肜 出乎意料第225章 曹仁之死 顺流而下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亲斟第607章 阳谋逼军 魏营告破第450章 谋攻祁山 吴懿愤慨第56章 吕蒙之谋(求追读,求票)第34章 武力爆表的关平第七百零一章 义阳有王 气势汹汹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当年第189章 杀身以报 申仪心思第105章 糜旸埋下的种子第167章 糜旸北归 子瑜求和第553章 二帝反应 汉鹿亢奋第293章 虎侯再动 木人承渊第329章 一颗种子 伯仁之恨第206章 开展度田 当斩则斩第279章 寒风如刀 骠骑忧惧第623章 焚柱毁城 收复长安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烧身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东第395章 伐谋伐交 以点破面第225章 曹仁之死 顺流而下第363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第654章 滑稽称帝 请杀孙权第七百二十二章 饥渴诸将 糜旸定计第598章 心怀死志 壮哉杨公第58章 一步一杀机(求追读,求票,求投资)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马军旗第98章 各位,蹦极看过没?(无食言,求追读第48章 万事俱备,只等自投第404章 笔为雷霆 北方有变第453章 将帅不合 骆谷魏军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庙号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无食言,求追读!)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旸北上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约 平分荆州第625章 未央宣言 惊城槐里第508章 草拟遗诏 孙权不屑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军流言第593章 郭淮计策 联吴抗汉第10章 三驳潘濬第411章 王平为辅 二蛮呆滞第564章 欲断后路 先遣雄鹰第423章 轻摇令旗 二擒孟获第359章 幼常艳羡 诸葛顾虑第2章 当为班超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读)第451章 坦诚布公 青山埋骨第543章 坚守不出 车骑蹈营第534章 龙卷洛阳 街亭街亭第32章 小心有诈第54章 你不去,谁去(求追读,求各种票)第482章 学习糜旸 兴奋姜维第243章 击芴众喝 嗣武二祖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遗臭万年第534章 龙卷洛阳 街亭街亭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关中地第559章 军向上邽 淮南之变第91章 刘备大怒(四更求追读!)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势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