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锦囊妙计 突围而出

糜旸心中的下一步是什么呢?

很简单,那就是打出去。

糜旸看向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魏延,今日的魏延倒是显得格外安静,但他脸上的凝重神色却与旁人如出一辙。

魏延见糜旸突然将目光看向自己,他不禁有些诧异。

今日自己难道又说错话了?

可今日自己分明没说话呀。

糜旸接下来的话,很快为魏延解开了心中的困惑。

“文长,接下来吾需要你做一件事。”

糜旸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从容,象征着这一步在他的心中早已经酝酿好。

同时糜旸的语气中又带着几分慎重,预示着这一步对接下来的战局,可能有着巨大的影响。

糜旸的从容感染了周围的几位心腹,他们亦如糜旸一般纷纷将目光看向魏延。

突然之间被几双热切的目光所注视,再加上糜旸语气中的慎重,换做常人可能会有些不知所措,但对胆大的魏延来说,他从来就不是怕事的人。

魏延对着糜旸一拜道:“大将军若有吩咐但言之,臣必赴汤蹈火。”

听到魏延的承诺后,糜旸的脸上露出笑意。

只不过糜旸也未曾打算在一条小巷中说出他心中的计划,他带着几位心腹回到了州牧府中。

待回到州牧府中后,糜旸隔绝了府中议事大堂的内外,大堂内只留下了他与他的几位心腹。

完成这一步后,糜旸方才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

糜旸从怀中掏出锦囊后来至魏延的身前,可他没有将手中的锦囊交到魏延手中,而是交给了一旁的州泰。

同时他口中说出了具体的计划。

“吾近段时日以来,一直命季阳让人不断加高城墙上的城楼,这除去可以协助我军更好的守城之外,还有着一层用意。

城楼加的越高,越会让曹真认为吾死守南郑之信念,这会让他认为我军不会轻出南郑。

再加上曹真要谋划水攻之事,这便导致了当下是城外贼军防御最为薄弱,心态最为放松之际。

这是我军的一个机会。”

糜旸的话语让魏延眯起了眼睛。

他不禁抬头望向糜旸问道:“大将军是想故技重施,效当年公安故事?”

当年公安一战时,糜旸便是通过各种方式让孙权降低戒心,从而抓住机会通过夜袭的方式一举重创吴军。

糜旸的话语,很容易让魏延以为,糜旸是想复刻这荣耀的这一刻。

但糜旸接下来的话语却否决了魏延的猜测。

“不然。

曹真毕竟不是孙权,而能想出水攻之策的魏军中亦必有智谋之士。

贼军当下虽专注于水攻之事,而放松了对我军的警惕,但公安之战殷鉴未远,且我军素来以善夜袭闻名当世,曹真对于这一点不可能不会防范。

在曹真有所防范的情况下,我军再难复刻当年战事。”

糜旸虽会戏称曹真为曹阉,但对曹真的能力还是认可的,毕竟孙权那样的统帅,百年都难得一见。

况且当年公安一战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战果,最重要的原因不在于夜袭火烧吴军军营,在于他率军奇袭密林至公安港,一把火烧掉了吴军的粮草军械储备。

而从当下的战局来看,南郑很明显不具备当年公安那般的地形。

见糜旸否决了自己的猜想,魏延不禁用疑惑的目光看向糜旸。

大将军究竟要自己做什么呢?

迎着魏延疑惑的目光,糜旸接着说道:“吾要你率领一支精兵,从南门破围而出,待你破围而出后,就相机南渡汉水至定军山。

我会让州卿为你副将。

等益州的援军一到后,你便可打开州卿手中的锦囊,将当中我的命令交给来自益州的统兵大将看。

半月内,若益州援军尚未到达,则你自己可打开锦囊,按锦囊中的计策行事。”

说到这,糜旸用眼神示意了下州泰。

州泰察觉到糜旸的眼神后,察觉到事情重要性的他,在对着糜旸重重一拜后,便宛若收藏珍宝般将手中的锦囊收入怀中。

糜旸的计划说来也简单,他并非是要趁魏军大意的时候,直接击溃魏军,而是要趁这难得的机会,将魏延及他部下的精兵送出城去。

而糜旸之所以会选择魏延,除去魏延是目前他手下最能打的大将以外,还因为曾经是刘备部曲的魏延,曾亲自参与过当年的奇袭定军山一战。

在当下的诸将中,魏延是对定军山地形最为了解的人。

当糜旸讲完心中的计划后,不止是魏延,就是一直在旁听的法邈、州泰等人也不禁用震惊的眼神看向糜旸。

兵士从城内突围而出,这往往是守城方到了最后一刻才会尝试做的事。

而从糜旸的计划可知,纵算是他,也认为这时候的南郑到了那一刻。

知道这一点后,魏延的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沉默良久后,魏延方才瓮声瓮气的言道:“臣可以护着大将军一同突围。”

魏延的声音很是低沉。

魏延的意思很简单,若南郑真到了那一刻,若魏军真的如糜旸所预料一般放松了戒备,那只要他能突围而出,自然也能护着糜旸逃出南郑这座牢笼。

糜旸倒是没想到,到了这一刻,魏延第一想的竟然会是这事。

看来长久的相处下来,魏延对他的感官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而在魏延说完这句话后,堂内的几位心腹在法邈的带领下齐齐对着糜旸一拜,口中劝道:“镇北将军所言有理。”

很明显,当魏延说出一条新的出路后,哪怕这条出路只能让糜旸逃出生天,但法邈等人还是愿意成全糜旸。

这不仅是因为糜旸对大汉的意义不一般,更因为糜旸在他们心中的私人地位不一般。

面对众人的劝谏,糜旸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他笑着说道:“大汉只会有战死的将军。”

糜旸虽是在笑,但他的话语落在法邈等人耳中,却是让他们心中颇受触动。

糜旸的心志,早就在当初与马超的那番对话中体现的很明显了——需守多久,我死之后。

音犹在耳,现马超还在为大汉死守阴平,他身为三军主帅,岂可临阵脱逃呢?

除去这点原因之外,糜旸之所以不选择与魏延一同突围而出,还在于他认为南郑,乃至于整个梁州战场,并非没有翻盘的机会。

翻盘的关键,在于益州是否能及时派援军到来。

目前南郑城内只有近万精兵,这近万精兵若单单论守城,糜旸是有足够信心的。

可这种信心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降低的。

因为南郑城内,并未有充足的粮草,可以让他坚守南郑多久。

从一开始,糜旸就不具备打持久战的基础。

在无法坚守长久的情况下,正常来说,糜旸应当以攻为守,可南郑外的地形,又没办法支撑他许多计策的施展。

若是面对面硬拼的话,哪怕南郑城外的这近万精兵再如何悍不畏死,在没有骑兵的协助下,也是没办法在平原地带战胜数万魏军的。

在这种情况下,梁州从始至终的出路,都只在引起一支新的有生力量,让这支局外的有生力量,来掀翻梁州这盘渐渐步入死局的棋盘。

当然时至今日,糜旸也无法保证益州援军是否真会从定军山出现。

但现在不是数十年后的季汉。

那时候的季汉上层掌权者只会醉生梦死求神拜佛,中层世家豪族只会利用特权不断荫庇人口,下层的百姓则一面怀念诸葛亮的执政年代,一方面接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迫苦不堪言。

现在得季汉初创的时代,是季汉充满理想朝气蓬勃的时代。

上有贤君选贤任能安定人心,中有列位股肱之臣群策群力共御外侮,下有一批广大的因季汉德政愿意为之效死的百姓。

这是对季汉来说最好的时代,亦是季汉最有可能重现当年奇袭定军山一事的时代。

战事无常,本就无一定一说,糜旸只能根据现有的所有条件,来尽力规划出对汉军最有利的那副局面。

在糜旸用坚定的话语否决了众臣的提议之后,他便对着魏延与州泰说道:“去吧,良机易逝,莫要耽误。”

在得到这个命令之后,魏延与州泰脸色一正,沉重地对糜旸一拜后,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大堂之内。

其实留在城内的糜旸等人危险,今日率军突围而出的他们,又何曾不是冒着风险在行事呢?

哪怕当下是魏军戒备最为放松的时刻,但魏军不可能一点防备都没有。

可最后留在糜旸眼中的,却是魏延与州泰坚定的背影。

见此,糜旸将目光越过堂内的庭柱,望向了遥远的南方。

“陛下、丞相,臣会誓死守卫梁州。

但务必请你们,也要给力呀!”

随着刺耳的扭动机关的声音响起,沉重的南郑城南门,正在魏延与州泰的注视下缓缓打开。

待沉重的南郑城南门在二人的视线中完全打开后,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前方。

只是不知在那广袤无垠的前方,究竟隐藏着多少危险。

但魏延并未迟疑。

临出发前之前,魏延叮嘱了身旁的州泰一句:“跟紧了。”

性格孤傲的魏延会对州泰做此提醒,倒不是他对州泰另眼看待。

实际上是,糜旸的锦囊在州泰的身上。

州泰有事与否不重要,糜旸的锦囊不能出差错。

听到魏延的提醒后,州泰点了点头。

或许他自加入糜旸的帐内后,负责的都是文务上的事,但若不是文武双全,当年他怎么好意思主动投效?

片刻后,魏延与州泰齐齐抽出了腰间的长刀。

再片刻后,他们二人身后的三千精锐,亦齐齐如此。

不管前路如何,带着糜旸任务,梁州希望的他们,今日拼了!

今日,曹真一如既往在大帐内召集几位大将商议军事。

曹真商议的正是水淹南郑之事。

他召集的也是当年参加过邺城之战与下邳之战的将率。

他们当年曾亲眼见过曹操是如何水淹邺城与下邳的。

经验是一种很好的东西,在诸位将率的协助下,近段时日以来,魏军水淹南郑的一切前期工作十分顺利。

商议中,后将军朱灵对着曹真言道:“大将军,至多再过半月,汉水上游的堤坝就将建好。”

听到朱灵的这个禀报,曹真显得心情大好。

要想成功水淹南郑,汉水上游的蓄水堤坝是重中之重。

毕竟相比于褒水,汉水才是这次水淹南郑的主要河流。

不得不说,虽然朱灵在先帝在世时,曾被先帝怀疑过剥夺过兵权,但他实在是个不得多得的人才。

在得知这个情况下,曹真先用赞赏的目光看向朱灵,而后将探询的目光看向王双。

之前的具体任务安排中,朱灵主要负责的是水淹南郑的第一步,王双主要负责的是水淹南郑的第二步。

王双见曹真将目光看向自己,他感觉到了压力。

朱灵将第一步办的如此迅速,负责第二步的他也不能耽误大事不是。

硬着头皮下,王双给出了一个日期。

“最多一月,臣便可督造好四面高墙将南郑围困。”

王双的日期比朱灵慢了半个月左右,曹真对这个日期谈不上满意,但也觉得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他微微点了点头。

反正总而言之,至多再过一个月,梁州就是大魏的了。

想到这,曹真没办法不开心。

可就在曹真开心的时候,刘晔带着一些急促的步伐走进了大帐内。

见到刘晔有些急切的模样,曹真的脸色就耷拉了下来。

刘晔有此作态,代表着他带来了是不好的讯息。

在如今如此紧要的关节,曹真实在不想听到不好的讯息。

不过曹真在听完刘晔所禀报的事后,脸色缓和了不少。

刘晔禀报的正是魏延率军突围而出的事。

而曹真在听到只是有一股汉军精兵突围而出,且糜旸不在其中后,曹真对这件事便没太多的关注。

汉军的突然突围,这的确出乎了曹真的预料,虽然在魏军大意的情况下,那股汉军成功突围,但在魏军的追击下,死伤也不小。

依照刘晔的汇报,最后成功突围出的汉军,大约在千余之众。

而且那千余汉军去的方向,乃是阳平关。

想来那千余汉军的目的在于前往阳平关求援,但哪怕那千余汉军将阳平关的守军全部调来,能对当下的战局造成什么影响吗?

数千对数万,加之己方大军有营垒与骑军助阵,这是场毫无悬念的战斗。

纵算那千余汉军不是去阳平关,可游曳在外的千余汉军,也实在难以让曹真心中浮现起担忧。

只要糜旸还在南郑,那么曹真就会一直将重心放在南郑!

“传令三军,加紧对南郑的包围,不要再让任何一支汉军逃脱。”

吩咐完这件事后,曹真便将目光又放在了身前的工程图上。

而就在魏延成功率军突围而出后,南郑外的上空响起阵阵雷声。

这雷声引得魏延望天担忧,却让曹真喜不自胜。

汉中的雨季,来了!

第536章 两大安排 艾维相随第350章 政治规则 魏延可用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蛮?第355章 深明大义 提出交易第208章 车骑感叹 曹丕亲临第六百九十六章 鹰击长空 送天将军第362章 马谡入梁 攻心提点第391章 风雨将来 阵阵悲泣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战糜旸 大意韩综第135章 季汉情谊 子龙料敌第374章 火烧坞壁 梁州大变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谥之 忠臣周鲂第41章 第三条路第173章 升坛歃盟 大婚之日(终!)第225章 曹仁之死 顺流而下第27章 要不弑父了吧第120章 江东援军(十更,求首订!)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读,求票)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读)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群情激涌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质问第98章 各位,蹦极看过没?(无食言,求追读第161章 那年初见 拦马自荐第635章 悬尸城门 以力劝降第208章 车骑感叹 曹丕亲临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当年第253章 优势明显 夏侯请战第292章 正奇变幻 魏延奋命第113章 糜旸所谋(十更,求首订!)第659章 两宫之争 山阳在否第353章 触目惊心 杀意沸腾第228章 真实目的 成君死节第326章 州泰献策 孙权惶恐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机密 三问三答第371章 身死族灭 孤即梁州第443章 似若无敌 魏军大败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618章 先发制人 汉军快来第177章 不法则罪 昭烈之风(5000字!)第283章 大风已起 刘贾叹息第560章 急而兴师 必致覆没第32章 小心有诈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旸北上第470章 人心扭转 称大将军第374章 火烧坞壁 梁州大变第151章 刘封生死 曹仁之忧第169章 孝直再现 将兵迎质第675章 感人遗诏 汉皇驾崩第109章 关侯长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612章 迁都邺城 鸠占鹊巢第454章 得陇望蜀 我要姜维第149章 老骥伏枥 魏王失冠(6000字!)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军编制第153章 刘备应约 二王相会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谏第58章 一步一杀机(求追读,求票,求投资)第4章 父子对质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军流言第308章 携子前往 兄弟相见第57章 江东烹鹿天团出发(求追读,求票)第259章 见招拆招 送信武当第587章 赤龙翻滚 以快打慢第213章 人心莫测 扇动翅膀第353章 触目惊心 杀意沸腾第503章 先取二贼 再行北伐第547章 相互探查 机变张郃第74章 取糜旸首级,赏千金 (求追读)第42章 大开八门(求票,求追读)第515章 郭淮妙计 维成弃子第65章 何为主将,糜旸是也(求追读,求票票第536章 两大安排 艾维相随第382章 诸葛失望 刘禅愤怒第620章 死伤甚众 公衡惊疑第242章 顺天行诛 遍观战报请假一日第433章 先定阴平 再阻剑阁第214章 征南三问 针尖麦芒第212章 班底雏形 突闻噩耗第166章 糜旸三问 女主终现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读)第322章 又爱又忌 何人镇宛第54章 你不去,谁去(求追读,求各种票)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场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读!不要养啦!)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读,求票)第634章 宛若游龙 惊为天人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读)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没江南 天不助吴第358章 弃市震慑 马谡阻奏第七百一十章 数日之差 力排众议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无忧 忧在荆州第394章 汉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201章 扰乱视听 魏延皱眉第100章 三江失败,今晚休息一下第595章 场外大援 弘农杨氏第543章 坚守不出 车骑蹈营第184章 气若游丝 魏王薨逝第576章 不为赵括 就做白起
第536章 两大安排 艾维相随第350章 政治规则 魏延可用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蛮?第355章 深明大义 提出交易第208章 车骑感叹 曹丕亲临第六百九十六章 鹰击长空 送天将军第362章 马谡入梁 攻心提点第391章 风雨将来 阵阵悲泣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战糜旸 大意韩综第135章 季汉情谊 子龙料敌第374章 火烧坞壁 梁州大变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谥之 忠臣周鲂第41章 第三条路第173章 升坛歃盟 大婚之日(终!)第225章 曹仁之死 顺流而下第27章 要不弑父了吧第120章 江东援军(十更,求首订!)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读,求票)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读)第276章 益德急智 群情激涌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质问第98章 各位,蹦极看过没?(无食言,求追读第161章 那年初见 拦马自荐第635章 悬尸城门 以力劝降第208章 车骑感叹 曹丕亲临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当年第253章 优势明显 夏侯请战第292章 正奇变幻 魏延奋命第113章 糜旸所谋(十更,求首订!)第659章 两宫之争 山阳在否第353章 触目惊心 杀意沸腾第228章 真实目的 成君死节第326章 州泰献策 孙权惶恐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机密 三问三答第371章 身死族灭 孤即梁州第443章 似若无敌 魏军大败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618章 先发制人 汉军快来第177章 不法则罪 昭烈之风(5000字!)第283章 大风已起 刘贾叹息第560章 急而兴师 必致覆没第32章 小心有诈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旸北上第470章 人心扭转 称大将军第374章 火烧坞壁 梁州大变第151章 刘封生死 曹仁之忧第169章 孝直再现 将兵迎质第675章 感人遗诏 汉皇驾崩第109章 关侯长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612章 迁都邺城 鸠占鹊巢第454章 得陇望蜀 我要姜维第149章 老骥伏枥 魏王失冠(6000字!)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军编制第153章 刘备应约 二王相会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谏第58章 一步一杀机(求追读,求票,求投资)第4章 父子对质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军流言第308章 携子前往 兄弟相见第57章 江东烹鹿天团出发(求追读,求票)第259章 见招拆招 送信武当第587章 赤龙翻滚 以快打慢第213章 人心莫测 扇动翅膀第353章 触目惊心 杀意沸腾第503章 先取二贼 再行北伐第547章 相互探查 机变张郃第74章 取糜旸首级,赏千金 (求追读)第42章 大开八门(求票,求追读)第515章 郭淮妙计 维成弃子第65章 何为主将,糜旸是也(求追读,求票票第536章 两大安排 艾维相随第382章 诸葛失望 刘禅愤怒第620章 死伤甚众 公衡惊疑第242章 顺天行诛 遍观战报请假一日第433章 先定阴平 再阻剑阁第214章 征南三问 针尖麦芒第212章 班底雏形 突闻噩耗第166章 糜旸三问 女主终现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读)第322章 又爱又忌 何人镇宛第54章 你不去,谁去(求追读,求各种票)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场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读!不要养啦!)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读,求票)第634章 宛若游龙 惊为天人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读)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没江南 天不助吴第358章 弃市震慑 马谡阻奏第七百一十章 数日之差 力排众议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无忧 忧在荆州第394章 汉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201章 扰乱视听 魏延皱眉第100章 三江失败,今晚休息一下第595章 场外大援 弘农杨氏第543章 坚守不出 车骑蹈营第184章 气若游丝 魏王薨逝第576章 不为赵括 就做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