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东三动乱 援军已到

第139章 东三动乱 援军已到

汉建安二十四年,益州东三郡中。

东三郡指的是房陵,上庸和西城三郡。

这三郡原来只是汉中郡的三个县,建安末房陵改县为郡,归属荆州。

建安二十年时,曹操攻汉中,张鲁投降,曹操将汉中一分为三,另置西城、上庸二郡。

并且为了加强对益州腹地的威胁,曹操将西城,上庸,房陵三郡划归南阳郡曹仁管辖。

因这三郡地处汉中之东,故益州人称其为东三郡。

东三郡四面被秦岭,巴山,武当山,巫山阻隔,是一个标准的四塞之地。

但其境内有汉江贯通,南河,堵河,金钱河连通汉江,呈网状辐射。

东三郡对外群山环抱,地势险恶,在内部却水运发达,往来频繁,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今年,刘备彻底占领汉中全境后,为了完成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构想,将汉中、东三郡、襄阳三郡连为一条防线。

他派遣宜都太守孟达逆流而上率军攻占了房陵郡。

其后孟达在刘备的命令下又挥军进攻上庸郡。

刘备担心孟达难以独当大任,且为了后期方便东三郡从侧翼支援关羽,他于是遣刘封从汉中顺沔水南下去统领孟达的军队。

刘封的大军与孟达于上庸会合后,成功地逼降了上庸太守申耽。

上庸申耽因为畏服于刘备威势,所以将妻儿以及宗族都迁往成都为质,以示忠心。

至此东三郡全部落入了刘备手中。

为了快速稳定东三郡的局势及论功行赏,刘备对东三郡的统属作出了如下安排。

刘备任命申耽为征北将军,领上庸太守、封员乡侯。

他又任命申耽之弟申仪担任建信将军、西城太守,任命房陵本地豪强邓辅为房陵太守。

而对于此战中功劳最大的孟达,刘备却并没有对其做出封赏。

刘备任命副军中郎将刘封为副军将军,领兵驻守上庸,统领三郡,令孟达副之。

对于这点,孟达心中一直颇有微词。

但慑于此时刘备势力强大,他纵算有所微词,也丝毫不敢表现出来。

东三郡中,西城郡离汉中郡最近,上庸郡居中,房陵郡在最东边,最靠近荆州。

此时在西城郡中的汉水之中,有许多战船正在顺游而下,朝着上庸郡奔驰而去。

观那战船有数百艘,所有战船中的士卒足有数千。

而在所有战船之首,有一艘体积最大的楼船,正在广袤的汉水上,当先而驰。

在那高耸的楼船的甲板之上,有一身长八尺,雄壮威猛的壮士。

他全身穿戴精甲,一双虎眼正在周身快速观察着。

在观察完后,这虎将看着身旁的一人说道:

“《史记》中曾记载: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

言明房陵郡地势如何险要。”

“如今吾行至这西城郡中,观西城地形与房陵大致不差。

如此易守难攻的地形,刘封与孟达二人竟然会担忧有外敌入侵。

不知这外敌该如何来?”

说话的虎将正是汉中王右将军张飞,张益德。

张飞与关羽是最早跟随刘备的二人,虽然三人并未有结义之誓,但数十年生死与共的感情,已经让这三人情如兄弟。

当在阆中练兵的张飞在收到刘备的王诏之后,他马上命令麾下士卒整装出征。

张飞不仅是刘备的右将军,在刘备平定益州后,他命张飞为巴西太守。

今年刘备在攻占汉中后,汉中作为刘备继荆州、益州之外的第三大根据地,汉中太守的人选也成为瞩目焦点。

那时众人都以为关羽被委任镇守荆州,刘备自镇益州,那么这汉中的镇守重任势必要交到张飞手中。

但等刘备的任命书一下,令众人都没想到的是,最后的汉中太守却是魏延。

而张飞却被刘备任命为巴西太守,驻守阆中。

但其实这副安排并不能证明,在刘备的心目中魏延比张飞更能干,或者说更受重用。

因为从地理位置来说,巴西郡的战略意义同样巨大。

在益州北部州郡中,巴西郡正北是刘备的第三大根据地汉中,西北是曹魏的陇西,东北是东三郡,正东则是益州重镇鱼腹县。

从防御角度而言,巴西郡是汉中背后的第二道防线和坚实后盾。

万一汉中形势紧张,张飞能从巴西郡迅速驰援。

而张飞的军职远远大于魏延,当汉中有难张飞领军救援时,他才是汉中的第一指挥者。

即使汉中失守,张飞还能在巴西郡堵住曹魏大军南下势头,同时能遏制住曹魏从东三郡方向的突破。

并且一旦荆州有危难,张飞可以从巴西顺流而下支援荆州。

而当刘备要出兵北伐雍凉时,巴西郡的张飞又会成为真正的北伐先锋。

因为汉中郡的人口大多都被曹操迁走,短期内自保有余进攻不足。

可以说,刘备是将益州的腹心之地交给了他的“三弟”张飞驻守。

当初刘备在听闻关羽在荆州有难时,本想令张飞从巴西出兵支援关羽。

但刘备考虑到东三郡中,孟达与刘封二人可能有不臣之心,也许会叛逃曹魏。

东三郡位置紧要,若此处为曹魏所得,那么汉中不仅有可能不保,甚至在张飞率军离开后,魏军也可从东三郡直接顺流而下,攻击益州腹地。

所以刘备先命张飞北上稳定东三郡。

并且单单从进军速度来说,不同于张飞在率领大军进入到荆州后,只能由陆路支援襄樊的关羽。

张飞领兵驻守的阆中城外就有汉水流经,张飞可率军队从汉水先短期逆流至西城郡,而后在西城郡一路顺流而下直抵襄阳城下。

这样张飞既能稳定东三郡形势,保护益州腹地,又能快速到达襄阳城下支援关羽,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在楼船之上,与张飞正在对话的人,正是西城太守申仪。

申仪在看到张飞意有所指得,对自己问起东三郡的地形,他不禁脸上露出了一些心虚的脸色。

他而后拱手对张飞言道:“右将军见微知著,自有见解,仪不敢妄言。”

看着眼前的这个面貌老实的西城太守,张飞用眼神细细得打量他。

面对着张飞如虎眼般的打量,申仪吓的在大冷天中,冒出了一身冷汗。

张飞跟随刘备征战数十年,早年便与关羽被世人同称为万人敌。

当年当阳一战,张飞领二十余骑为刘备断后,抵抗曹操的数千骑军。

在当阳桥上,曹军大众至,张飞据水断桥,一声大喝吓得人数众多的曹操军不敢上前。

这才为刘备争取到撤退的时间,自那一战,张飞勇武之名便响彻天下。

在入荆州之后,张飞更是在离东三郡不远的巴郡内,击败了曹魏名将张郃。

张郃为了逃命,只得放弃战马攀山而逃,仅率领部下十余人逃到南郑。

这无疑令张飞的威名更加显著。

在面对张飞的赫赫威名之前,饶是当地大族出身的申仪也丝毫不敢表露出不敬。

面对着申仪的敬畏,敬爱士大夫的张飞并没有太过为难他,他只是对一旁的申仪继续言道:

“从这东三郡地形中可知,之前刘封与孟达所言,因为担忧外敌入侵而不派兵救援前将军一事,完全是一派胡言,其心可诛。”

张飞面容粗狂,但内心却是个细致的人。

在他领军到达西城郡后,西城太守申仪面对着奇兵突降的张飞大军感到十分意外。

加上刘备此时势大,申仪并没有反叛刘备之意,因此在张飞出示刘备王诏之后,申仪立马开城迎接张飞大军入城。

但岂料张飞却并没有逗留之意,他命申仪前来楼船中拜见他,在申仪不疑有他照做后,张飞直接带着申仪朝着上庸继续进发。

张飞知道刘备命他领兵到东三郡中,为的是稳定东三郡局势,并且支援关羽。

为了完成刘备的这个命令,张飞直接将西城太守申仪带在军中顺流而下。

申氏是东三郡中的最大豪族,只要申氏兄弟没有反叛的机会,那么东三郡的局势自然可安。

张飞的方法很直接,却很有效。

申仪自然也知道张飞的想法,但他目前并没有反叛之心,所以对张飞的做法也并没有什么不满。

不久后,在张飞大军驾驶战船顺流疾驰的情况下,张飞的大军已经出现了上庸城外。

在张飞大军出现在上庸城外之后,上庸城中的孟达在收到这个消息后,面对着张飞的神兵突降,他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之前成都城中,就有他的族人为其暗通密信。

言刘备面对他与刘封不出兵救援关羽的举动,大发雷霆,已经派了右将军张飞率军前来擒拿他与刘封。

在收到这封信后,孟达心中自然惧怕的不行。

他很清楚他自拿下上庸三郡后,做了什么事。

数月前,关羽派使者来到上庸中,以假节钺的权力命令刘封出兵援助其。

那时刘封面对着关羽的命令,已经有了出兵的念头。

是他因为恼恨刘封侵陵他之举,为了陷害刘封,他便谏言刘封为将来打算,拥兵自重,暂时不派兵去援助关羽。

那时关羽凯歌频奏,从表面上看并不太需要刘封大军的协助。

所以在面对孟达以太子之位为诱惑的劝谏下,刘封鬼使神差般便同意了孟达的建议。

在那之后,关羽数次遣使者催促刘封出兵,刘封都以东三郡内部不稳为由,拒绝出兵。

孟达之所以会如此建议刘封,他并非有反叛刘备之心,也并非与关羽有私怨。

那时关羽节节胜利,他根本没想到,关羽顷刻间会陷入危局。

孟达本来想的只是,等刘备将来知道这件事后,刘备会因此惩罚刘封,以泄他心中之恨。

在关羽大胜的情况下,心情好的刘备对刘封的惩罚,并不会牵连到他这个副将。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后续一系列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孟达的预料。

最终他与刘封因为私心的举动,彻底触怒了刘备,令他与刘封再无转圜余地。

想到张飞的大军已经到了城外,孟达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在得到报信后,他有想过置之死地而后生,但张飞来的太快了,他的布置根本还没完成。

现今上庸太守申耽对刘备忠心耿耿,城中大军的兵权,又大多在刘封手中。

这时候贸然发动叛乱,没有着申耽与刘封的配合,根本是在自寻死路。

想到法正还在,心生一计的孟达马上命人召来外甥邓贤,令其取来荆条。

在上庸城中的副军将军府中,有一年纪三十余的年轻将军,正在府中的大厅之中欣赏着音乐。

这员年轻将军正是副军将军刘封。

刘封性格刚强,又自恃为刘备之子,故而一向高傲。

在他与孟达一同平定东三郡后,刘封因为孟达是降将,所以对其颇多鄙夷。

心中鄙夷之下,刘封借助自己的身份对其做出了侵陵之举。

就在不久前,刘封强行抢夺了孟达的鼓吹乐队。

孟达与法正一样,虽是因为避难从关中逃入益州,但他二人俱是关中世家子弟。

身为世家子弟的孟达在益州稳定后,便根据以往的记忆,费劲心思的花重金打造了一支擅长音乐的鼓吹。

而刘封出身不高,他自从在孟达的府中,听过孟达的鼓吹队伍演奏过一次后,便喜欢上了孟达的鼓吹乐队。

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刘封仗着自己的身份,强抢了孟达的鼓吹以为自娱。

当阵阵悦耳的乐声传入刘封的耳中时,刘封的脸上浮现了陶醉之色。

因为陶醉在音乐声之中,刘封暂时忘记了他失去太子之位的愤懑。

而就在刘封在陶醉不已的时候,他的亲卫却突然跌跌撞撞得从厅外闯入。

“大事不好呀将军。”

刘封的亲卫在闯入大厅中后,立马就对刘封呼喊道。

被打断陶醉的刘封,脸上瞬间浮现怒色,他对着那名亲卫怒斥道,“何事如此惊慌!”

哪怕面对着刘封的斥责,但想到那人来了,刘封亲卫的脸上还是难掩惊恐之色。

他跪倒在地对着刘封禀报道:“右将军领军冲进来了!”

“右将军奉王命要擒拿将军!”

在听到亲卫如此说之后,刘封的脸上也浮现了惊色。

“叔,叔父!”

这时亲卫大着胆子建议刘封,领兵反抗,否则再晚就万事皆休了。

不料刘封在听到这句话后,当即起身拔剑砍死了亲卫,他口中恨恨道:“儿岂能叛父!”

而在砍死这名亲卫之后,厅外的大门瞬间被撞开,门外冲进了数百精兵,带领这数百精兵的,正是张飞。

张飞在破门而入后,瞬间就看到了大厅中持刀而立的刘封,以及厅中刚刚演奏完毕的乐队。

看到这一幕,张飞想到关羽还在襄樊浴血奋战,而被刘备视为援军的刘封,却在此醉生梦死。

他脸上浮现了寒色,对着刘封冷声道,“封儿太乐耶?”

这时在张飞身后的,赤裸上身背负荆条的孟达,上前一步指着厅中的鼓吹,对张飞暗语着什么。

在听完孟达的诉说后,张飞脸上的寒意更甚。

而刘封在张飞已经领兵来到他身前后,本没有反叛之心的他,也不做抵抗。

他将手中的长剑丢弃在了地上,而后直直得跪在了张飞身前。

汉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汉右将军张飞亲临东三郡,擒刘封、缚孟达。

同月,张飞整顿东三郡兵马,汇合本部兵马总共万余精兵,连破曹魏三道防线,顺水而下直抵襄阳城外。

还有2章。

大家可以明天看,不要熬夜看,身体重要。

评论应该明天就可以恢复正常看了。

大家水起来,帮书增加热度。

(本章完)

第102章 孙权要睡不着了(再来追读!)第228章 真实目的 成君死节第165章 悬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441章 以快打快 两军相遇第291章 第二战场 以身为饵第593章 郭淮计策 联吴抗汉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东第389章 匍匐如犬 剑削顶冠第328章 蒋济送信 百年基业第223章 火在水上 团团包围第401章 长安异动 警觉顿生第523章 一阻刘封 全军北伐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刘禅求教第108章 糜旸醉钓 欲者上钩第74章 取糜旸首级,赏千金 (求追读)第566章 动则灭国 瘫软于坐第433章 先定阴平 再阻剑阁第266章 宗亲无用 另择大将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预感第226章 冯邓先锋 骄兵之忧第313章 两件大事 急召糜旸第80章 吕蒙失棋 (求追读)第305章 主簿献城 魏延抱怨第220章 断发认罪 曹仁亲征第128章 季汉双壁 春天将至第616章 反间疑云 你真该死第5章 糜旸献策第2章 当为班超第267章 北伐战略 关公病情第510章 不战取胜 孙礼寒心第15章 糜旸的野望第447章 残酷当世 剑鸣长空第212章 班底雏形 突闻噩耗第124章 孙权之怒 猛虎抬头(4000字!求追读第417章 各取所需 粮草危机第616章 反间疑云 你真该死第332章 贤妻在内 邺城铁贩第363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军流言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后一次第450章 谋攻祁山 吴懿愤慨第87章 糜旸城头骂虞翻 (四更求追读!)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没江南 天不助吴第490章 担忧生乱 密林惊遇第588章 连破七寨 天大笑话第360章 鱼水对话 南中异常第420章 局势变化 郭淮到来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约 平分荆州第18章 荆州不能丢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遗臭万年第七百零一章 义阳有王 气势汹汹第664章 长陵骂贼 刘晔吐血第121章 吕蒙吐血(十更!求首订!)第六百七十九章 挟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约 平分荆州第104章 吕蒙密计 天助孙氏?第七百零三章 约法三章 整顿人心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举事 出师有名第353章 触目惊心 杀意沸腾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遗臭万年第617章 着目潼关 骑虎难下第635章 悬尸城门 以力劝降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读!不要养啦!)第445章 怀疑与自信第318章 真气吐血 召会要臣第226章 冯邓先锋 骄兵之忧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获臣服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贼尚在 荐司马懿第361章 虽强必戮 开府治事第5章 糜旸献策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孙权心思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难欺 关门打狗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陈仓阻敌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后第161章 那年初见 拦马自荐第39章 公安城中的争论订婚啦第537章 谁造谣言 意外惊喜第353章 触目惊心 杀意沸腾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600章 满腔愤慨 请换青天第475章 斩山为梯 引发营啸第341章 张温愕然 初为州牧第七百三十九章 两将合谋 可抵糜旸第2章 当为班超第485章 孙礼救场 惨不忍睹第152章 英雄迟暮 曹操邀约第51章 万岁!万岁!(4000字,求追读,求票订婚啦第496章 心有牵绊 自为猛虎第294章 糜暘危急 云长终动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458章 怒掀帅案 再渡汉水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军编制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后一次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60章 蛮王沙摩柯(求追读,求月票)第575章 士载南下 噩耗致晕推书《三国之银狐》
第102章 孙权要睡不着了(再来追读!)第228章 真实目的 成君死节第165章 悬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441章 以快打快 两军相遇第291章 第二战场 以身为饵第593章 郭淮计策 联吴抗汉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东第389章 匍匐如犬 剑削顶冠第328章 蒋济送信 百年基业第223章 火在水上 团团包围第401章 长安异动 警觉顿生第523章 一阻刘封 全军北伐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刘禅求教第108章 糜旸醉钓 欲者上钩第74章 取糜旸首级,赏千金 (求追读)第566章 动则灭国 瘫软于坐第433章 先定阴平 再阻剑阁第266章 宗亲无用 另择大将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预感第226章 冯邓先锋 骄兵之忧第313章 两件大事 急召糜旸第80章 吕蒙失棋 (求追读)第305章 主簿献城 魏延抱怨第220章 断发认罪 曹仁亲征第128章 季汉双壁 春天将至第616章 反间疑云 你真该死第5章 糜旸献策第2章 当为班超第267章 北伐战略 关公病情第510章 不战取胜 孙礼寒心第15章 糜旸的野望第447章 残酷当世 剑鸣长空第212章 班底雏形 突闻噩耗第124章 孙权之怒 猛虎抬头(4000字!求追读第417章 各取所需 粮草危机第616章 反间疑云 你真该死第332章 贤妻在内 邺城铁贩第363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军流言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后一次第450章 谋攻祁山 吴懿愤慨第87章 糜旸城头骂虞翻 (四更求追读!)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没江南 天不助吴第490章 担忧生乱 密林惊遇第588章 连破七寨 天大笑话第360章 鱼水对话 南中异常第420章 局势变化 郭淮到来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约 平分荆州第18章 荆州不能丢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遗臭万年第七百零一章 义阳有王 气势汹汹第664章 长陵骂贼 刘晔吐血第121章 吕蒙吐血(十更!求首订!)第六百七十九章 挟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约 平分荆州第104章 吕蒙密计 天助孙氏?第七百零三章 约法三章 整顿人心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举事 出师有名第353章 触目惊心 杀意沸腾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遗臭万年第617章 着目潼关 骑虎难下第635章 悬尸城门 以力劝降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读!不要养啦!)第445章 怀疑与自信第318章 真气吐血 召会要臣第226章 冯邓先锋 骄兵之忧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获臣服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贼尚在 荐司马懿第361章 虽强必戮 开府治事第5章 糜旸献策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孙权心思第七百三十八章 人心难欺 关门打狗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陈仓阻敌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后第161章 那年初见 拦马自荐第39章 公安城中的争论订婚啦第537章 谁造谣言 意外惊喜第353章 触目惊心 杀意沸腾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600章 满腔愤慨 请换青天第475章 斩山为梯 引发营啸第341章 张温愕然 初为州牧第七百三十九章 两将合谋 可抵糜旸第2章 当为班超第485章 孙礼救场 惨不忍睹第152章 英雄迟暮 曹操邀约第51章 万岁!万岁!(4000字,求追读,求票订婚啦第496章 心有牵绊 自为猛虎第294章 糜暘危急 云长终动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458章 怒掀帅案 再渡汉水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军编制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后一次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60章 蛮王沙摩柯(求追读,求月票)第575章 士载南下 噩耗致晕推书《三国之银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