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乃父之风 司马跳脚

张苞放下持血的长矛,骂骂咧咧地走进了大帐中。

满身汗水的张苞,见到他的“好上司”关平还在好整以暇得捧着一本书看着,他心中就来气。

张苞连续几步大步上前,来到关平身前,先对着关平一拜后,口中才抱怨地说道:

“坦之,你怎么一点都不焦急呀!”

张苞充满怨气的话语,将关平的思绪从知识的海洋中拖出,然后他被看到了一身戎装的张苞站在他的身前。

观张苞这一脸杀气的样子,想来方才又去南就聚挑战了。

察觉到这一点后,关平笑着问张苞道:“今日又斩了几员敌将呀!”

见关平问起这一点,张苞先按捺住内心的怨气,装作一副不在意的样子说道:

“不过三五人而已。

贼军的将率太弱了,几乎没有一位是我十合之敌。”

在说完这番话后,张苞又紧接着说道:

“听闻贼军主将牛金是员猛将,可无论这段时日来我怎么挑战,他就是不来应战。

我从来未见过从此胆小的“猛将”。”

张苞的话语中带着明显的揶揄意味。

张苞隐隐自得的话,引得关平再度发笑。

随着他这一辈人渐渐长大,许多人也在父辈的安排在或参军,或理政。

在任事之后,许多元从二代的才干也陆续显露出来。

除去糜旸这怪物之外,其他元从二代的才干,总体上来说没有特别优异的存在。

这也是正常。

毕竟相比于创业的一代,二代的生存环境截然不同。

饶是糜旸、关平、张苞等人小时候也经常跟随父辈四处逃难。

但在刘备的事业有起色后,他们这一批元从二代的生活、教育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可以说单单论后天的培养,元从二代受到的资源,比他们的父辈实在好上太多。

但险恶的环境才是最能磨练一个人的。

若没有常年经历险恶的环境,古往今来,很少有二代能够完全继承父辈的光辉与才华。

当然,某些天赋异禀的人除外。

而除去糜旸之外,张苞便是当下的季汉元从二代中,另一天赋异禀的存在。

张苞继承了张飞的勇武。

刚刚及冠的张苞,在之前就已经展露了非同一般的勇猛,这一点也一直被世人称赞为有“乃父之风”。

而常年跟随在关羽身边的关平更是知道,关羽在世时曾称赞过张苞:“已有其父五分勇烈。”

乍一听,五分勇烈算不上太好的评价。

可这也要看张苞有的是谁的五分勇烈。

他有的可是据水断桥吓退数万魏军的万人敌的张飞的五分勇烈,这已经十分难得。

而那时张苞得到这番评价时,才不过十五岁的年纪。

武艺这一项才能是会跟着年岁的增长,不断提高上限的。

至少在三十岁身体机能未退化之前,张苞的武艺是会逐年增长的。

在有着良好的天赋的情况下,谁能保证将来大汉不会再出现一个万人敌呢?

关平扪心自问,在他十五六岁时,可从未得到过关羽的夸赞。

而当下的他基本已经没提升的上限,张苞却有着无限的可能。

正因为原本张苞在一众元从二代中武学天赋最高,故而以前他才是最得长辈器重的那一个。

可没想到的是,后来糜旸异军突起,他的光芒直接掩盖了所有其他二代的存在,这才让糜旸成为当下元从二代中的精神领袖。

不过只要不和糜旸比,张苞的本领还是很让人看重的。

例如近几日来他连续去魏营门前挑战,连日来一共挑杀十数员魏将,大大的助长了己方的士气。

而且关平还知道,这次让张苞当先锋本就是张飞对张苞的一次考验。

若能通过张飞的考验的话,张飞还另有重任要交给张苞。

就在关平为张苞的优异表现,脸上流露出一副老大哥般欣慰神色的时候,张苞豪壮的嗓音打破了关平的笑容。

“坦之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

我身为先锋连日去敌营挑战,可你倒好,身为主将的你却连日只会在营内看书,惬意得很。

你就一点都不担心军情吗?”

张苞与关平当下虽是未上下级的关系,但关系不一般的他们,私下里也都将对方当做自己的至亲兄弟。

在自己的至亲兄弟面前,张苞就没那么多拘谨了。

而张苞如此急切询问关平,也是有缘由的。

本来在一开始时,张苞不知道关平会成为主将,率军成为他的后援。

但当关平率军到来后,张苞也就自觉接受了这个安排。

而为了尽快帮汉军打开局面,正如张苞所抱怨的那般,这段时日来他连日去魏营外挑战,想着以此打击魏军的军心,为关平创造出良好的进攻时机。

挑战一事张苞自问做得算不错,可身为主将的关平,在魏军军心日渐萎靡的情况下,却一直按兵不动。

这就让心怀大志,想好好立下一番功业的张苞心有不愿了。

早就听说关平稳健,可这也太稳健了吧。

不管怎么说,关平今日总得给他一个说法。

再次表达出心中焦急的张苞,直接坐在了关平的对面,用热切的眼神紧紧地盯着他。

被张苞热切眼神盯得受不了的关平,无奈之下只能开口说道:

“让我们大张旗鼓在棘阳城外吸引贼军注意,乃是车骑将军下的命令,我们只需照令行事即可,又何必节外生枝呢?”

关平可能也知道自己的这番话不能让张苞满意,毕竟张苞会如此焦急询问的本质目的就是想知道张飞想干嘛。

因此关平复又语重心长地说道:“当年公安一战时,我亦如你这般,时常满心疑惑。

那时子晟做得一切安排,我很多都觉得不甚合理,可事后的发展却又证明了,子晟说的都是对的。

所以从那一战后,我就学会了若跟不上名将的思路,那还不如少说多做,这样至少不会耽误正事。”

关平语重心长地说完了这番话。

他是在拿自己的“沉痛”经验来教导张苞,希望张苞不要步自己的后尘。

想起当初在公安的日子,关平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痛在于全场战争,他几乎是一脸懵逼的打胜的。

快乐则在于那一战,的确为他积累了巨大的战功。

关平的教导不可谓不沉重,当张苞听完关平的教导后,他脸上也浮现了沉思之色。

关平的话潜台词就在告诉他:看不懂不要紧,听牛逼的人安排就好。

看到张苞因为他的话脸有沉思之色,关平觉得张苞还是听劝的一个人。

他之所以今日要跟张苞说这些,还有着一个原因。

关平又开口对张苞言道:“来日等你去”

可关平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帐外的一声禀报声所打断。

“禀将军,有上万贼军到达南就聚!

据斥候所言,那上万贼军乃司马懿统率。”

在听到这个军情后,关平蹬的一下站了起来。

就连张苞也是如此。

关平与张苞对视一眼后,皆从对面的眼神中看出了凝重的神色。

司马懿亲自率上万魏军的到来,意味着魏国方面要加大力量援救棘阳了。

而自家人知自家事,关平与张苞都知道,他们目前大营内只有不足一万的兵士。

要是被司马懿察觉到这一点,到时候情势可就对他们不利了。

司马懿在率军抵达南就聚后,就发现牛金为他准备了一份大礼。

只见在帐外的地面上,齐齐的排放着十数员魏军将校的尸体。

观他们身上的伤口,皆是被长枪一击毙命。

看到这一幕后,司马懿不禁气急反笑道:

“你的意思是仅仅是张飞的儿子,就数日来连挑我军十数员将校?”

面对司马懿如鹰般的眼神,牛金心怀忐忑的点了点头。

见到牛金承认了这事,司马懿怒气更甚。

“你明知那张苞勇猛,为何还让将校出营应战?”

这就是司马懿不解的地方。

本来率军来打张飞,可没想到底下的将校,连他儿子都打不过,这一点已经让人生气。

更气的是若是刚开始不了解张苞的勇猛还情有可原。

可在知道张苞的勇猛之后,牛金为何还傻傻地派人出营应战,这不是凭白给敌军刷士气的机会吗?

面对司马懿的质问,牛金无奈地答道:

“非是金要派人出外应战,实在是那张苞辱骂之语太过难听,许多将校受不住了才自发出营应战。”

牛金在回答时,眼神有着躲闪。

很明显事情的真相不是他所说的那般。

他只说出了一半真相。

看着牛金那躲闪的眼神,司马懿岂会猜不出全部的真相呢?

牛金作为主将,再不济也不可能弹压不住营内的热烈请战情绪。

唯一的可能就是,牛金不想弹压。

因为张苞骂的太狠了,要是牛金一味弹压,这对他的威望是有损的。

激将法并不高明,可之所以一直能奏效,无非就是因为以当世的荣辱观,激将法很难忍耐而已。

想来天下中,可能亦唯有司马懿可以唾面自干,丝毫不为激将所动。

心中觉察真相的司马懿只是狠狠瞪了牛金一眼,但他也没过度深究这件事。

至少牛金大体上没违背他的吩咐,保证了五千魏军的安全。

司马懿在命人在十数员将校的尸体抬走后,他当即带着一部分亲卫,前往南就聚外的高山上亲自观察敌情。

等司马懿登上高山之后,他见到不远处的棘阳城,处于被汉军半包围的态势中。

围三缺一,是很正常的围城战术。

而在汉军大营中,的确高挂着张飞的将旗。

可看着那汉军的大营,司马懿却总觉得有些说不上来的异常感。

一时之间没想出哪里不对劲的司马懿,带着亲卫返回到了大营中。

然后他便又召来了牛金。

在牛金到来后,司马懿又细细地询问了一番,最近棘阳城外的军情。

牛金之前虽未率军轻举妄动,但斥候还是有派出去的。

因此牛金将近来观察到的军情,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了司马懿。

听着听着,司马懿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

司马懿一脸惊讶的问牛金道:“你是说近来,张飞从没有露面过?”

面对司马懿惊讶的情绪,牛金理所当然的答道:

“正是。”

看到牛金那理所当然的样子,司马懿生生忍住踹他一脚的冲动。

“那为何之前你不将这件事上报给我?”

司马懿的语气陡然急促。

牛金不明白为何司马懿会突然着急起来,他继续理所当然地说道:

“汉军大营内遍插张飞将旗,而他作为贼军主将,不轻易露面也属正常。

金并未觉得哪里有不正常的地方。”

牛金的回答直接让司马懿气笑了。

他直接站起身对着牛金怒喝道:“哪里不正常?

张飞岂是一般敌将,他素有万人敌之称,以往他每次带兵作战时,无一不是身先士卒。

而当下乃是北伐的战事,张飞又岂会躲在营内?”

“再者观张飞以往用兵,向来喜欢以快打慢,若他真想夺下棘阳,在我军大部援军未到来前,又为何一直按兵不动?

你难道以为,张飞部下会无先登之士乎!”

别说张飞部下有没有先登之士,就说张飞自己就是一个可攀墙斩将的先登虎将。

这一刻司马懿终于知道了,他刚才在观察汉军大营时,心中的不对劲来源于何方。

若真是张飞亲率两万汉军北上棘阳,为何在察觉到牛金所部到达南就聚后,张飞不分出部分汉军挡在官道上?

这样既可预防汉军攻城的时候,牛金的魏军突然袭击。

又可以营垒为桥头堡,为可能的围点打援提供保障。

张飞也是多年的名将了,这一点他怎么可能没预料到呢?

所以综合各种疑点判断,司马懿的心中很快就得出一个推断——眼下率军在棘阳城外的,很可能不是张飞。

当这个推断在心中浮现后,司马懿的脸上冒出冷汗。

张飞若不在棘阳城外,那他还能在哪里呢?

宛城!

是宛城呀!

司马懿果断惊起,他连忙向牛金发出军令道:“传令全军,立即拔营撤回宛城!”

牛金见司马懿一副跳脚的模样,他被司马懿的命令惊在了原地。

若他们撤退,那棘阳怎么办呢?

况且司马懿才刚刚率援军到达呀!

司马懿见牛金还愣在原地,这一下他再也没忍住。

直接上前踹了牛金一脚,口中大喝道:“还不快去!”

在司马懿的猛踹下,牛金终于从惊讶中转醒,然后忙不迭地离开了大帐之中。

直到这一刻,牛金还与张苞与关平一般,不能猜出张飞的用兵意图。

不过这也正常,南阳之战中,张飞的对手本来就是司马懿。

而高手对战,向来讲究先发制人。

毫无疑问,当下占据战争主动权的,是大汉的车骑将军张飞。

第424章 二擒二纵 世之良谋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675章 感人遗诏 汉皇驾崩第69章 真吾制胜之地也 (求追读,求票)第355章 深明大义 提出交易第523章 一阻刘封 全军北伐第403章 法邈惊慌 上书成都第534章 龙卷洛阳 街亭街亭第241章 陆续撤军 董允失态第485章 孙礼救场 惨不忍睹第651章 逃难之马 孙问荆州第94章 三日已过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订婚啦第370章 分化打压 釜底抽薪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战便战第655章 定下国策 孙登妙用第113章 糜旸所谋(十更,求首订!)作者的话,请进来观看第227章 训斥诸将 缓兵之计第440章 执意出兵 神威再临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410章 五略引赞 马谡请战第231章 皮开肉绽 真实情报第132章 忍辱负重 反客为主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22章 出狱第98章 各位,蹦极看过没?(无食言,求追读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读)第440章 执意出兵 神威再临第664章 长陵骂贼 刘晔吐血第293章 虎侯再动 木人承渊第551章 二擒满宠 糜旸将至第254章 老臣文和 关羽集将第656章 霸王杂之 狡黠刘禅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带汉还乡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339章 见或不见 反客为主第158章 江陵缟素 刘璋履约第441章 以快打快 两军相遇第536章 两大安排 艾维相随第78章 刘璋父子 (求追读)第438章 刘禅叩头 谁家天下第246章 左将军旸 夜论孙权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军编制第106章 公安内应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凉铁骑第318章 真气吐血 召会要臣第134章 败机已现 荆北大营 (推书《三国之第592章 粮道之忧 孟达何处第554章 曹彰挂帅 街亭山呼第545章 汇集精兵 废荆入豫第257章 曹家千里 万余铁骑第285章 桃园之约 魏军开拔第600章 满腔愤慨 请换青天第182章 竭心尽力 诸葛抱膝第36章 麋鹿破槽第六百八十二章 关中童谣 不可思议第48章 万事俱备,只等自投第492章 悬釜而炊 汉人自强第3章 先斩后奏第42章 大开八门(求票,求追读)第498章 黄金搭档 再坑曹真第259章 见招拆招 送信武当第617章 着目潼关 骑虎难下第259章 见招拆招 送信武当第75章 孙军崩了!(三更求追读)第373章 先诛一孽 再灭恶族第173章 升坛歃盟 大婚之日(终!)第123章 急召陆逊 孙权担忧(4000字!求追读第167章 糜旸北归 子瑜求和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维跨步 追求幸福第六百九十一章 两份供状 鱼入网中第543章 坚守不出 车骑蹈营第653章 当效忠武 势压孙权第474章 先破一军 君可行也第374章 火烧坞壁 梁州大变第158章 江陵缟素 刘璋履约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无前第六百七十七章 莅临京口 孙权反击第475章 斩山为梯 引发营啸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蛮?第335章 脱衣负荆 箭慑张郃第356章 该死则死 夏日之阳第413章 斗将之请 南中龙吟第37章 魏王吐血第343章 双重考验 陛下小心第127章 糜旸之信 有师西来(4000字!求票,第614章 貌合神离 止步数里第673章 汉皇不豫 传召百官第580章 福至心灵 排除正确第331章 不断讨好 严词警告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为乐 敢为前驱第528章 凌视关中 兵起淮南第206章 开展度田 当斩则斩第614章 貌合神离 止步数里第505章 万人空巷 赤脚寻报第642章 丕鹅离世 天不祚魏第524章 天子亲送 军临褒斜第4章 父子对质
第424章 二擒二纵 世之良谋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675章 感人遗诏 汉皇驾崩第69章 真吾制胜之地也 (求追读,求票)第355章 深明大义 提出交易第523章 一阻刘封 全军北伐第403章 法邈惊慌 上书成都第534章 龙卷洛阳 街亭街亭第241章 陆续撤军 董允失态第485章 孙礼救场 惨不忍睹第651章 逃难之马 孙问荆州第94章 三日已过 (四更求追读!不要养啦!订婚啦第370章 分化打压 釜底抽薪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战便战第655章 定下国策 孙登妙用第113章 糜旸所谋(十更,求首订!)作者的话,请进来观看第227章 训斥诸将 缓兵之计第440章 执意出兵 神威再临第611章 征集粮草 孤城长安第410章 五略引赞 马谡请战第231章 皮开肉绽 真实情报第132章 忍辱负重 反客为主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22章 出狱第98章 各位,蹦极看过没?(无食言,求追读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读)第440章 执意出兵 神威再临第664章 长陵骂贼 刘晔吐血第293章 虎侯再动 木人承渊第551章 二擒满宠 糜旸将至第254章 老臣文和 关羽集将第656章 霸王杂之 狡黠刘禅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带汉还乡第562章 战局已变 召唤孙权第339章 见或不见 反客为主第158章 江陵缟素 刘璋履约第441章 以快打快 两军相遇第536章 两大安排 艾维相随第78章 刘璋父子 (求追读)第438章 刘禅叩头 谁家天下第246章 左将军旸 夜论孙权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军编制第106章 公安内应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凉铁骑第318章 真气吐血 召会要臣第134章 败机已现 荆北大营 (推书《三国之第592章 粮道之忧 孟达何处第554章 曹彰挂帅 街亭山呼第545章 汇集精兵 废荆入豫第257章 曹家千里 万余铁骑第285章 桃园之约 魏军开拔第600章 满腔愤慨 请换青天第182章 竭心尽力 诸葛抱膝第36章 麋鹿破槽第六百八十二章 关中童谣 不可思议第48章 万事俱备,只等自投第492章 悬釜而炊 汉人自强第3章 先斩后奏第42章 大开八门(求票,求追读)第498章 黄金搭档 再坑曹真第259章 见招拆招 送信武当第617章 着目潼关 骑虎难下第259章 见招拆招 送信武当第75章 孙军崩了!(三更求追读)第373章 先诛一孽 再灭恶族第173章 升坛歃盟 大婚之日(终!)第123章 急召陆逊 孙权担忧(4000字!求追读第167章 糜旸北归 子瑜求和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维跨步 追求幸福第六百九十一章 两份供状 鱼入网中第543章 坚守不出 车骑蹈营第653章 当效忠武 势压孙权第474章 先破一军 君可行也第374章 火烧坞壁 梁州大变第158章 江陵缟素 刘璋履约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无前第六百七十七章 莅临京口 孙权反击第475章 斩山为梯 引发营啸第164章 诸葛东来 商议婚事第53章 你可知五溪蛮?第335章 脱衣负荆 箭慑张郃第356章 该死则死 夏日之阳第413章 斗将之请 南中龙吟第37章 魏王吐血第343章 双重考验 陛下小心第127章 糜旸之信 有师西来(4000字!求票,第614章 貌合神离 止步数里第673章 汉皇不豫 传召百官第580章 福至心灵 排除正确第331章 不断讨好 严词警告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为乐 敢为前驱第528章 凌视关中 兵起淮南第206章 开展度田 当斩则斩第614章 貌合神离 止步数里第505章 万人空巷 赤脚寻报第642章 丕鹅离世 天不祚魏第524章 天子亲送 军临褒斜第4章 父子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