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填壕

?

第四章

填壕

望楼很高,风也不小,张轩的耳边只有风吃旗帜的猎猎之声。

望楼有四丈之高,根本就是一座高台,下面有三对轮子的地盘,可以推着走,车上面有第一层是高台,而一米多高的高台,就好像是底座一样。上面四根粗大的巨木固定好,最上面顶着一个小平台,只有站两个人的空间。

上面还有一面旗帜,被风吹动。旗帜上写着一个大大“袁”字。

本来没有这么高的望楼的,一般望楼不过一两丈高,但是张轩强烈要求,望楼一定要与对面的城墙齐平,最少能看见城墙上的调动。所以才制造出这个。

张轩刚刚上来的时候,还不敢上,唯恐这个东西忽然塌了。

张轩多少次险死还生,却死在这东西上面,可就太可笑了。

不过,他还是小看古人在木工之上的造诣。

这望楼被八根绳索,锚定在地面之上,谈不上纹丝不动。但在风中也没有让张轩感受到摇晃之感。算是可以了。

张轩在这个位置上,能将战场之上的所有情况都尽收眼底。可谓一览无余。

在他的眼中,无数人组成四五道长龙,这些人在远离羊马墙炮火的距离,散漫着站着,然后通过一辆辆棚车,组成的通道来到阵前到底盾车后面,再冲盾车后面冲出来,将泥土倒进壕沟之中。

所谓的棚车,是张轩起的名字。

这个车没有底,只有顶棚与两侧挡板。拼成一道走廊。

不过,这一道走廊,也不是多么可靠的,时不时有炮弹从各个角落打过来。

有的因为力道尽了,被硬木挡板弹开了,有的直接被炮弹打穿,随即打死十几民夫。面对这个情况,也不过是,将损害的棚车换掉而已。

人命不值钱。

张轩觉得战事再也没有其他变化了,也不见官军有反击之意。也就从望楼上下来了。

“怎么样?”袁时中就在下面。

由于望楼之上,空间有限,张轩不敢让两人同时上去,故而袁时中就在下面等候。

张轩说道:“看样子,城中无疑在城墙下面打上一仗。一两日之内,我们就能直抵城下。”

袁时中说道:“刚刚闯王与罗帅分别派人来观战,估计我们这里的情况,早就传到阎李寨与横池铺了。罗帅哪里的动静不大,但是闯王那边,已经开始扒砖了。我们是不是加快进度。”

壕沟并不是不可度过的。

度过壕沟的办法很多,填壕是最笨的,至少李自成没有用这个办法。

李自成直接打造了一些壕桥车,这车长有两丈左右,推到壕沟之中,直接陷进去,就成为一道桥梁。大队义军就是这桥梁之上冲过去。开始闯营攻城的老三样,扒砖,挖城,炮轰。

而且开封城的城墙已经被扒了一遍,现在的城砖都是刚刚修建好的,而且仅仅在紧要的地方,如同城门处,还有城角处包砖,也好扒多了。估计一两日之内,闯营与官军就要再显二攻开封时的短兵相接。

不过,张轩也知道,闯营决计不会如上一次那么拼命了。

闯营对开封城已经有一丝怯意了。

这一次进攻,不过例行公事而已,绝没有拼老本的意思。

张轩说道:“打得快,并不意味打的好,开封这座坚城,快不得,必须慢慢来。”

袁时中说道:“好。”

其实袁时中一点也没有加快速度的意思。

即便死在战场之上的那些不是袁时中的嫡系,但也是袁时中的力量,袁时中才不愿意让这些人白白牺牲的。袁时中对张轩进攻开封的通盘计划都有了解,这这几天之内,两人谈论过很多次了。

袁时中对张轩计划最满意的一点就是,准备多,伤亡少。而且很有力度,即便是闯营督战,也不会说小袁营不卖命。

对袁时中来说,这一战最重要不是能不能攻克开封,而是练兵。而张轩的计划之中,正合袁时中的意思。

慢慢打,不着急,只有粮食充足,袁时中愿意以开封城为磨刀石。慢慢的磨下去。

高名衡,黄澍,桑开,在北城门上。看着数次即将填平的深壕,叹了一声,说道:“把儿郎们,都叫上来吧。”

黄澍说道:“大人,羊马墙足以一守?”

高名衡说道:“我知道羊马墙可以一战,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多敢战之士了。”

高名衡这话正中开封城缺点。

没有足够的精兵,开封城之中,洋洋洒洒似乎有十万大军,但是细数这些军队,有大相国寺到底僧兵,有清真寺的寺兵,有各坊的坊兵,还有高名衡河南巡抚的标兵,等等,除却陈永福,数千锐卒,有与贼人野战之力,其余的军队,不过有守城之功。

城下的羊马墙虽然坚固,但是在羊马墙之后坚守的,已经是除却陈永福之外,少有的精锐之士。羊马墙总就比不了开封城墙。

“是。”黄澍压不住高名衡,只是狠狠的看了桑开一眼

在高名衡来巡视之前,黄澍与桑开之间,就有争论。

桑开认为,将这些士卒放在羊马墙上,是没有必要的。不过拖延一两日的功夫,却有付出更大的伤亡。这样得不偿失。只是桑开的资历身份,根本无法与黄澍相比。

高名衡来了之后,才算是一锤定音。

黄澍说道:“高大人,下官认为应设社兵?”

高名衡说道:“社兵?”

黄澍说道:“开封城富甲天下,家资百万之上的有数十家,而保开封城,也是保全他们的身家。当令他们各出子弟,为社兵之官,并征召汴梁豪杰之士,为卒。将汴梁读书人也为官长,晓之家国大义,激以忠孝之心。可为劲卒。不费官府一粒米,即可养一支能战之兵。”

高名衡心中微动。

高名衡也明白,黄澍的意见,其实将开封城中大户家丁护院征集起来了。

毕竟,征召主家嫡系子弟为军官,家里们怎么放心,将家中的独苗给交出来,势必派人保护。而且读书人为军官,也让高名衡有所感,毕竟这年头的兵痞的不可靠,天下皆知。

纵然是陈永福,不是那种跋扈之辈。但是高名衡也想在手中掌握一支可靠的力量。

以读书人为军官,这一支军队能不能战,高名衡并不知道,但是想来一定很可靠。不过,现在高名衡刚刚从富户手中敲了一大笔银子,现在又这样做,有一点吃相太难看一点。而且如果闯贼入上一次,在开封城下待半个月的话,以开封城现在的能力,就足以维持,兵已经够多了。

高名衡说道:“这一件事情先缓缓。”

“是。”黄澍说道。只是他口中这样说,心中却不大甘心。

高名衡的命令一下,羊马墙的后面的士卒纷纷退入开封城之中。

虽然还时不时有火炮干扰填壕,但填壕的速度,还是大大增加,只是天色已晚,再加上,填壕的工程量不小。故而息兵修战,第二天一早,更多民夫上前,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填平壕沟,推平羊马墙。从小袁营到开封城下,近十里之地,一马平川,再也没有一点阻碍了。

闯营攻开封城不克,力度也就降下来了,例行公事的意味非常明白。而这一日,张轩近半个月的准备,终于拉出来亮相了。

小袁营南侧的寨墙全部被推平,无数大大小小的攻城器械,从小袁营之中推了出来。小的不过如盾车,大的有两三层,最少有两三丈高,而最高大的那个有五层,与开封城墙一样高,高四丈五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第六十九章 侍卫亲军第四十五章 官军的反应第三十一章 襄阳城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兴元年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十六章 废卫所授田策第三十八章 水战二第六十二章 军令状第三十一章 铁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星坠于野二第五章 猛镇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华之变第一百章 赐名推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郑经的疯狂二第五十五章 大战落幕第六十五章 七月战事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三十一章 大战帷幕第六十三章 郑鸿逵的火器第一百二十九章 闺中之事第八章 拷饷第二十七章 杀襄王第七十二章 战长沙之致师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计第六十四章 备战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战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营第四十章 傅宗龙之夜袭第二章 家事二第五十二章 覆军杀将九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决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二十八章 王良谟第十九章 敌袭第七十五章 接战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二十章 谈判开始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四十二章 傅宗龙的遗言第六章 王度第六十四章 风雨欲来第四十二章 郁闷的郑鸿逵第三十六章 孙,李,张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十四章 金不换第十六章 废卫所授田策第八十三章 飘然而去文安之第四十章 吴之屏的决定第九章 初战第五章 猛镇第五十三章 童子营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马威第三十八章 水战二第八十八章 送别罗玉龙第六十九章 刘国能之死第八十章 刘承胤的“首级”第八十一章 留守凤阳?第六十章 张轩的大礼第三章 授田二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八十二章 常国安四第七十八章 开拔第八章 局面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来董小宛第八十九章 张轩拜访贺一龙第六十六章 李际遇第一百二十五章 龙能大能小第二十六章 论东虏二第十六章 骄兵之计第五十二章 立营二第七十一章 信得过第六十八章贺虎头第一百十六章 破陈州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九十章 夷陵之战第六十一章 时疫第九十三章 下扬州第二章 吴王六部二第三十一章 铁第四十一章 岘山争夺战第二十八章 黄河一水二第六章 王度第二十九章 杨嗣昌第七十七章 黄得功之死二第六十七章 袁时敏的焦虑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七章 下萧县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头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二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五十六章 凤阳城三第二十二章 炮战第十九章 刘洪超第五十章 百里麦青青
第六十九章 侍卫亲军第四十五章 官军的反应第三十一章 襄阳城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兴元年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十六章 废卫所授田策第三十八章 水战二第六十二章 军令状第三十一章 铁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星坠于野二第五章 猛镇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华之变第一百章 赐名推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郑经的疯狂二第五十五章 大战落幕第六十五章 七月战事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三十一章 大战帷幕第六十三章 郑鸿逵的火器第一百二十九章 闺中之事第八章 拷饷第二十七章 杀襄王第七十二章 战长沙之致师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计第六十四章 备战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战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营第四十章 傅宗龙之夜袭第二章 家事二第五十二章 覆军杀将九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决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二十八章 王良谟第十九章 敌袭第七十五章 接战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二十章 谈判开始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四十二章 傅宗龙的遗言第六章 王度第六十四章 风雨欲来第四十二章 郁闷的郑鸿逵第三十六章 孙,李,张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十四章 金不换第十六章 废卫所授田策第八十三章 飘然而去文安之第四十章 吴之屏的决定第九章 初战第五章 猛镇第五十三章 童子营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马威第三十八章 水战二第八十八章 送别罗玉龙第六十九章 刘国能之死第八十章 刘承胤的“首级”第八十一章 留守凤阳?第六十章 张轩的大礼第三章 授田二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八十二章 常国安四第七十八章 开拔第八章 局面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来董小宛第八十九章 张轩拜访贺一龙第六十六章 李际遇第一百二十五章 龙能大能小第二十六章 论东虏二第十六章 骄兵之计第五十二章 立营二第七十一章 信得过第六十八章贺虎头第一百十六章 破陈州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九十章 夷陵之战第六十一章 时疫第九十三章 下扬州第二章 吴王六部二第三十一章 铁第四十一章 岘山争夺战第二十八章 黄河一水二第六章 王度第二十九章 杨嗣昌第七十七章 黄得功之死二第六十七章 袁时敏的焦虑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七章 下萧县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头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二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五十六章 凤阳城三第二十二章 炮战第十九章 刘洪超第五十章 百里麦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