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论东虏二

张轩也不用其他营头,单单用临颍营来比。

以临颍营的体力,张轩自信,一整天的厮杀,还是能支撑下来的。

但是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虽然交战是消耗体力,但是实际上精神上的消耗要比体力消耗的快,一天反复交锋,冲阵几十次,张轩想想就头大。对临颍营能否做到,他心中也是存疑。

“火枪手的训练一定要排上日程了。”张轩心中暗道。

将临颍营训练成这个样子,已经消耗了张轩几乎所有的想法,想要更强大的军队,张轩也没有什么速成的办法了,只能在实战之中锤炼了。张轩想要赢了,只能想办法搞出技术代差。

“大人,你想打东虏吗?”张国柱用期望的眼神看着张轩。

张轩一愣,说道:“吴王有志于天下,岂能容得东虏在中原肆虐,而今明廷不能护百姓,吴王定鼎之后,定然会派大军北上,直掏黄龙。”

“还请大人记住今日之言。”张国柱跪在地面之上,声音之中带着哽咽说道:“只要大人能诛尽东虏,我张国柱这一条命就是大人的。”

张轩不知道张国柱为何如此,连忙扶起张国柱说道:“这是自然之理,新朝开国自然要追亡逐北。”

张国柱此刻才是真正下定了决心,要跟着张轩干了。

之前不过是情非得已,为了保命使然。而在张轩军中也有数日,由于他是张轩的亲兵,还是有一些特权的。张轩出于培养亲兵的缘故,故而很多事情都不会瞒他们。

最让张国柱震惊的不是张轩军队的战力,说实话张国柱从军十几年,能打的不能打的他都见过,纵然张轩所部堪称能战,也未必比戚家军与白杆军能战。真正让张国柱震惊的是张轩士卒的待遇。

在张轩看来很简单甚至简陋的后勤补给,只能保证吃饱穿暖而已。甚至饷银都不多,只能靠分田这个大饼安抚军心。

但是对张国柱来说,这已经相当不错了。

说句不可客气话,官军如果能吃饱穿暖保证后勤,那就没有东虏什么事情了。

再加上张轩刚刚的话,张国柱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指望大明朝廷打败东虏,还不如指望张轩以及背后的李自成与罗汝才。

“张将军何止于此?”张轩将张国柱搀扶起来说道。

“血海深仇。”张国柱双目好像充血一样,说道:“末将家住临清,是寻常一民而已,家中谈不上好,不过一家人靠着运河生活,日子还能过下去,如果不是武襄公的大公子,看我体格健壮,为我写了一封书信,我也不会从军。但临清,临清没了,没了。”

张国柱一个彪形大汉哭得好像一个孩子一样,涕泗横流,不能自已。

张轩吃了一惊,问道:“临清怎么没有了?”

张国柱咬着牙说道:“东虏入关,破临清城,将临清中百姓杀之一空,末将家中老母妻子,叔伯兄弟,乃至邻里乡亲,全部没有了,全部没有了。”

张轩心中一冷,说道:“杀之一空?”

张国柱声音之中,隐隐约约有切齿之声,说道:“临清百姓有百万之众,全没了,末将为了报此血海深仇,屡次向刘总兵请战,但刘总兵从来是置之不理,大人如果能为山东百姓报此血海深仇,何愁山东百姓不从将军。”

临清城,张轩是知道的。

在后世并不是多出名的城池,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一颗明珠。

京杭大运河在后世几乎没有什么用处了,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是一条黄金水道,在这一条水道之上,也有一连串璀璨的城市,从杭州开始,扬州,淮安,临清在古代都是相当繁华的大城市,至于临清由于在运河之上枢纽位置,也成为山东乃至北方数一数二的大城市,繁华不让济南。有人说金梅瓶所写的清河县的原型就是临清。

有没有百万之众,张轩不知道,但绝对是一个大府。

张轩早就知道东虏不是什么好东西,却也没有想到穷凶极恶到如此程度。

“数十万人,他们怎么能下的了手?”张轩心中怒火冲天,却被压了下去,在后世,他只记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却不像天下之大,何止扬州嘉定,东虏所杀之人,又何止唯有扬州嘉定。

“大人,可愿意北上山东?”张国柱毕竟是一员大将,不过片刻就整顿好情绪,说道:“我愿为先导,东虏五月才出关,看情形明年必会再来,只要大人敢与东虏打,我敢保证山东百姓皆愿从大人之令。”

张轩很想答应下来。但是理智告诉他,军事上的事情最好不要因为情感上而左右,说道:“此事从长计议。”

张国柱顿时有几分失望,说道:“其实袁将军也与东虏交过手,大人可以问一问袁将军。”

张轩万万没有想到,袁时中居然还与清军交过手,让张国柱下去之后,派人将袁时中请过来。不过他决定不能只听张国柱的一面之词,招来秦猛,让他派一些精干的斥候,去临清一趟,看看情况怎么样?

打发了秦猛之后,袁时中也到了。

张轩与袁时中寒暄两句,就直入正题了,问道:“大哥,听闻你与东虏交过手?”

袁时中的神情有些暗淡,叹息一声,说道:“其实也没有真个交手,不过是杀了五十个鞑子而已。”

“那是去年的时候的时候,”袁时中说道:“那时候我占据归德一带,东进不成,正逢鞑子南下,与归德只有一河之隔,我带人过河查探,见一队鞑子在烧杀掳掠,我看不过去,就与他们交上手。那时候我身边带了数百马队,都是我小袁营的精锐。结果最好拿下这五十个人,居然伤亡人数超过了五十人。”

袁时中很有士大夫情节,有为民请命的心态,袁时中会这样做,张轩一点也不奇怪。

“东虏不可轻视。”袁时中似乎看出了张轩的心思,说道:“你之前不是说要下江南吗?就不要管北边的事情了,况且现在东虏也出关了。”

张轩说道:“我知道了。”

此刻张轩带着几分强颜欢笑之意,说道:“大哥放心,我不会轻举妄动的。”

袁时中见张轩情绪不好,也就没有多说话,说了几句话,也就回去了。

数日之后,张轩派出的斥候也就回来了。

“生员存者三十八人,三行商人存者席明源、汤印、汪有全共七人,大约临民十分推之,有者未足一分。其官衙民舍,尽皆焚毁,至今余烬未灭。两河并街路,尸骸如山若颠,岂能穷数。城垛尽皆拆毁。”“一路室庐丘墟、盖藏俱尽,无从贸易”“野外庙店尽已圮毁”“东省自虏残之后,人民死亡略尽,盗贼蜂起”“城郭庐舍俱是丘墟,荆棘满目,白骨如山。至于临清一镇,素号咽喉,及今行人断绝,市肆榛莽,瓦砾阻滞,通衢商店变为溺厕。卖妻鬻子,剜肉医疮。惨苦情形,石人堕泪。”

这些是这些斥候从各地传抄过来的片段,而他们亲眼所见,更是悲惨之极,非言语所能尽诉的。

张轩听过之后,辗转反侧,根本不能入眠,几乎一闭上眼睛,就好像看见数不尽的百姓,一眼看到边的百姓,什么也不说的看着他。开封沉入黄河,固然是惨痛之极,但是比起山东省的遭遇,却要差上好几个开封城之惨。

第七十章 决战之前二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态炎凉第九十六章 三侯并封第五十八章 孙vs李二第六十四章 风雨欲来第二十四章 朱仙镇四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计第一百零三章 围襄城第十五章 旧朋成新鬼第五十六章 吴氏兄弟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一百三十章 诛逆子三第二十八章 钓者第十九章 阮进之策第一章 决河之意第六十六章 罗汝才交心第九章 搬家第二十三章 工兵营第五十三章 童子营第二十八章 王良谟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战四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十一章 陈洪范第八十章 刘承胤的“首级”第十九章 阮进之策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二十二章 朱仙镇二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四十章 岘山公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九十二章 会师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战二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四十三章 心病难医第七十五章 火铳初啼第一百三十二章 张轩百骑追时中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七十章 凤阳地动二第一百零四章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十八章 谋徐州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墙之议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二十四章 朱仙镇四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一章 阿济格的决心第六十六章 李际遇第三十一章 大战帷幕第十六章 废卫所授田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说袁时中二第六十七章 郑芝龙长江第一功第七十一章 前哨战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观第一章 成军第四章 统领薛威第五十七章 余音渺渺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约第五十二章 多铎撤军二第六章 萧县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怜无人送荆卿二第八十一章 临危之际老臣心第六十三章 郑鸿逵的火器第五十五章 罗汝才西进之心第九十五章 困兽三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战第四十章 吴之屏的决定第三十九章 水战三第七十九章 常国安第二十二章 肃清全城第三章 授田二第四章 岳阳二第三十章 弃襄阳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蕴第八十一章 庆功宴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战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声桓吃瘪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二十一章 献徐州第十四章 金不换第五十五章 大战落幕第五章 取士第五十二章 马踏开封城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一百零七章 张质的江南策第三十四章 威远城下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败第一百章 侠义第七章 轴承第八十二章 马士英的应手第七十五章 战长沙之交锋三第六十三章 情义第一章 樊城第二十七章 杀襄王
第七十章 决战之前二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态炎凉第九十六章 三侯并封第五十八章 孙vs李二第六十四章 风雨欲来第二十四章 朱仙镇四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计第一百零三章 围襄城第十五章 旧朋成新鬼第五十六章 吴氏兄弟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一百三十章 诛逆子三第二十八章 钓者第十九章 阮进之策第一章 决河之意第六十六章 罗汝才交心第九章 搬家第二十三章 工兵营第五十三章 童子营第二十八章 王良谟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战四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十一章 陈洪范第八十章 刘承胤的“首级”第十九章 阮进之策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二十二章 朱仙镇二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四十章 岘山公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九十二章 会师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战二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四十三章 心病难医第七十五章 火铳初啼第一百三十二章 张轩百骑追时中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七十章 凤阳地动二第一百零四章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十八章 谋徐州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墙之议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二十四章 朱仙镇四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一章 阿济格的决心第六十六章 李际遇第三十一章 大战帷幕第十六章 废卫所授田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说袁时中二第六十七章 郑芝龙长江第一功第七十一章 前哨战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观第一章 成军第四章 统领薛威第五十七章 余音渺渺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约第五十二章 多铎撤军二第六章 萧县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怜无人送荆卿二第八十一章 临危之际老臣心第六十三章 郑鸿逵的火器第五十五章 罗汝才西进之心第九十五章 困兽三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战第四十章 吴之屏的决定第三十九章 水战三第七十九章 常国安第二十二章 肃清全城第三章 授田二第四章 岳阳二第三十章 弃襄阳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蕴第八十一章 庆功宴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战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声桓吃瘪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二十一章 献徐州第十四章 金不换第五十五章 大战落幕第五章 取士第五十二章 马踏开封城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一百零七章 张质的江南策第三十四章 威远城下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败第一百章 侠义第七章 轴承第八十二章 马士英的应手第七十五章 战长沙之交锋三第六十三章 情义第一章 樊城第二十七章 杀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