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马士英的应手

“来得好快。”马士英大吃一惊,随即冷笑说道:“区区一赘婿出身的贼人,看不起我马士英?我不去找你,你反而来找我。”

“来人,击鼓聚将。”马士英大喝一声。

“是。”随即轰轰轰的鼓声想起来了。

声音远远的传了出来。

夏邑小城此刻被马士英团团包围之处,从城墙之上,任何一个角落向外面看去,首先看到的都是那一道远远低于城墙的长围。

这一道丈余高的长围,是城中不可逾越的天险。

“外面怎么回事?”袁时中陡然惊醒。

如果张轩此时见到袁时中,估计都忍不住袁时中了。

袁时中憔悴了不少。

其实到现在夏邑城中的粮食,还足以支撑。

但是守城最重要的并不是粮食,而是信心。

长围建城之前,还能与外界偶通音信,但是长围建立起来之后,就音信渺茫了。

而且袁时中最后接到的消息,不是别的,就是曹营与闯营翻脸的消息。

这个消息让袁时中五内具焚。不敢透漏半分,他对下面所言从来是援兵将至。

但是究竟有没有援兵,有多少援兵,虽然曹营一直说四月出兵。这个承诺究竟能信几分,袁时中也不知道。

袁时中不是没有想过投降。

只是刘超的下场给袁时中一个很大的惊醒,他宁可咬着牙再撑一段时间。再等等曹营的援兵。不到最后关头,不敢也不愿意投降。

因为战事险恶,袁时中一直住在城楼之上,故而马士英那边隆隆的鼓声一想起来,袁时中立即就听到了。

但是这个问题,没有人任何人能告诉袁时中。

“传令下去,各城头严密关注外面的情况,一旦情况有变,就立即报于我知。”袁时中沉吟一会儿,说道:“还有,让所有人都打起精神来。”

“说不定是援军到了。”袁时中心中暗道。但是却不敢肯定。

夏邑城南一里余地,马士英的大营之中。

“隆隆”的鼓声猛地停息了。

但是在所有人的而耳朵之中,似乎还有回音回荡。

“凤阳总督马大人到。”一声拖着长长的报名。

马士英身穿大红官服,走着官步在大帐最中间坐定。

儿子马銮站在身后,按剑而立。

一坐下来,下面所有的将官都齐声跪倒,大呼:“拜见马大人。”

“都起来吧。”马士英直入正题说道:“张轩,张凭之此人,谁打过交代?”

“大人所言可是曹操的女婿吗?”刘泽清咬牙说道:“末将曾经与此贼打过交道,当初末将从河北渡河,至朱家镇,就是他与袁贼合击于我,末将岂能不记得啊。”

“哦。”马士英微微一笑,他倒不知道,原来他麾下有一个张轩的老相识而已。

其实他不知道的,与张轩交过手的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人,金声桓也与张轩交过手。

不过金声桓是左良玉的人,与刘泽清,刘良佐,乃至勇卫营,马士英都不是一路人。

就金声桓本人来说,他早就想回去了。左良玉也多次来信催促。只是官大一级压死人,马士英压着不放人。而且金声桓心中未免没有一些小心思。也就留了下来。

即便留下来,但是也多以保存实力为要,很多事情,不过是冷眼相看而已。

“这张轩战力如何?”马士英问道。

“不过尔尔,依多为胜而已。”刘泽清傲然说道。

金声桓心中觉得不对,他至今还记得,张轩在临颍城南的决死进攻。

他对张轩所部的感觉,是人数虽然少,但是却是一块硬骨头。

真正说起来,刘泽清没有与张轩所部交过手,只是不管怎么说,刘泽清渡江之战,都是一场败仗,损失惨重的败仗。

刘泽清自然要将敌人说得越多越好,好证明自己的非战之罪。

时间久了,刘泽清自己也觉得,定然是袁时中与张轩联手围攻自己,否则自己怎么能败啊。

“张轩来了。现在就在文家集西边。被睢水挡住了。”马士英说道:“区区一小贼,胆大包天,诸位将军,谁愿意为人将此人擒来。”

“末将愿往。”刘泽清说道:“还请大人准许,让末将与张轩算算旧账。”

“刘总兵有此心,本官又怎么会不准许啊?”马士英说道:“不过此贼凶顽,将军也要小心行事。听从王巡抚的命令。”

“是。”刘泽清答应下来。也不知道自己听进去没有。

围城需要兵力,纵然是有现成的长围,也是如此,马士英估计自己能抽调出来的兵力,也不过万余兵力而已,也就是刘泽清所部现在的兵力。

“王汉麾下有万余之众,再加上刘泽清所部万余,一共有两万多人,两倍于敌,想来即便拿不下张轩,拖住张轩应该没有问题。”马士英心中暗道。

他随即调整了部属,让刘泽清将自己的部下抽出来。

这不是一句话就可以的。忙完这些,估计天色也晚了,而且王汉再怎么说,麾下也有万余人马,想来坚持数日,也是轻而易举的。所以刘泽清决定明日出兵了。

马士英将事情布置下去之后,立即写了一张手令,派人传到黄得功的手里。

这道手令没有别的,就是命令黄得功从永城西出,迂回到张轩后面,马士英要前后夹击,以三倍兵力,一举将张轩给拿下。

即便是拿不下来,也要打跑,为自己的战绩之上,再填上一场大捷。

时光匆匆,转眼是傍晚时分了。

这个时候刘泽清才整理好一切,只等明日出兵了。而一个地方,也有不少人,都整理好一切等着出兵了。

在文家集东北方向,也就是从归德到永城的官道旁边的小村庄之中。

此刻好像死一样的宁静。

什么也没有。

这样的村庄在现在的河南大地之上,不知道有多少,也不足为奇了。

不过,如果有人进入村子一看,就会大吃一惊。

数千人都在村子中间休息。

数千人马人挨人人挤人,马儿全部屈膝卧在地面之上,旁边有一个士卒枕着马鞍,靠着在自己的战马边睡觉。

除却十几个放哨的人之外,几乎没有一个人是醒着的。

不得不说,他们是太累了。

他们就是杨绳祖所部。

为了不让官军发现,他们昼伏夜行,还不能生火,全部是喝凉水,啃干粮。不能走大路,只能走小路。而且要绕大弯子,这数日之内,杨绳祖所部的行程最少在七八百里之远,小一千里了。

如果不是河南数年大乱,早已是人烟稀少了,政府对下面的控制力不足,数千人马过境才会让官府没有发觉。

或者说,并非没有发觉,毕竟数千骑兵,不是数百骑兵,留下的痕迹,又怎么能不被发现。不过,大明朝廷对河南几乎彻底失控了。

发现大队人马的消息,层层汇报到王汉那边,是需要时间的。

张轩也是走过这一带,太知道这一片是一个什么情况。

只有走得快,消息是追不上杨绳祖的速度。

不过,也不是没有暴漏的危险的,最危险的就是现在,官军再无能,驻扎在一地,四周也要放夜不收的。

“今天是四月十五了。”杨绳祖振臂而起,他有一点睡不着了。“今天就是约定好的时间了,却不知道张轩到底靠谱不靠谱,现在做的怎么样了。”

杨绳祖也没有答案,在这种秘密行军之中,他不可能还与张轩保持联系,他索性起身,看一看麾下将士的情况。

第十章 装备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五十八章 孙vs李二第六十四章 寿州突围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二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余波第六十三章 得讯第十七章 决战二第九十五章 黄得功之勇第五十章 平城第八章 攻城二第三章 曹营内幕第十章 万石第三十八章 夺炮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溃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八十二章 郧阳之战二第十一章 陈洪范第十九章 刘洪超第七十一章 战长沙之列阵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怜无人送荆卿二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六十一章 离间计第九十一章 冒险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战四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二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阳江之役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罗汝才之心第二十三章 决策第八章 攻城二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五章 朝议大政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十八章 血溅腊八宴第四十五章 再见张献忠第七十九章 吴自兰来投第一百章 侠义第一百二十章 撤围第二十六章 拖刀计二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墙之议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马威第四章 郧阳第一百二十五章 钱肃乐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七十四章 长街相会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来使第二十八章 树德于天下第八十三章 谁的心思第一百一十章 绝处第六十八章 郑芝龙长江第一功二第二十六章 论东虏二第六十五章 七月战事第八十四章 成亲第四十七章 破刘良佐三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二十章 风起第十五章 铁模?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八章 立威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换忠义名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无弘光二第五章 取士第十六章 金声桓的困境第八十六章 湖口现状第十一章 装备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张袁合营第七十六章 战略第十九章 孤注一掷黄推官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阳江之役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战五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八十章 人未至,风先到第八十四章 断小商桥第十五章 夜宿第五章 峡石城第五十九章 斩龙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九章 罗玉娇第三十六章 孙,李,张第十四章 腊八宴邀请二第二十八章 黄朝宣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二章 家事二第四十一章 尔虞我诈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敌黄得功二第一百章 赴汤蹈火二第七十二章 刘文秀东行记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决策第五十章 平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张袁合营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一章 决河之意第七十四章 长街相会第五章 临湘之战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态第三十一章 襄阳城下第七十六章 大夏军制
第十章 装备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五十八章 孙vs李二第六十四章 寿州突围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二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余波第六十三章 得讯第十七章 决战二第九十五章 黄得功之勇第五十章 平城第八章 攻城二第三章 曹营内幕第十章 万石第三十八章 夺炮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溃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八十二章 郧阳之战二第十一章 陈洪范第十九章 刘洪超第七十一章 战长沙之列阵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怜无人送荆卿二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六十一章 离间计第九十一章 冒险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战四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二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阳江之役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罗汝才之心第二十三章 决策第八章 攻城二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五章 朝议大政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十八章 血溅腊八宴第四十五章 再见张献忠第七十九章 吴自兰来投第一百章 侠义第一百二十章 撤围第二十六章 拖刀计二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墙之议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马威第四章 郧阳第一百二十五章 钱肃乐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七十四章 长街相会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来使第二十八章 树德于天下第八十三章 谁的心思第一百一十章 绝处第六十八章 郑芝龙长江第一功二第二十六章 论东虏二第六十五章 七月战事第八十四章 成亲第四十七章 破刘良佐三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二十章 风起第十五章 铁模?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八章 立威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换忠义名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无弘光二第五章 取士第十六章 金声桓的困境第八十六章 湖口现状第十一章 装备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张袁合营第七十六章 战略第十九章 孤注一掷黄推官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阳江之役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战五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八十章 人未至,风先到第八十四章 断小商桥第十五章 夜宿第五章 峡石城第五十九章 斩龙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九章 罗玉娇第三十六章 孙,李,张第十四章 腊八宴邀请二第二十八章 黄朝宣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二章 家事二第四十一章 尔虞我诈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敌黄得功二第一百章 赴汤蹈火二第七十二章 刘文秀东行记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决策第五十章 平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张袁合营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一章 决河之意第七十四章 长街相会第五章 临湘之战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态第三十一章 襄阳城下第七十六章 大夏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