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刘文秀东行记

刘文秀从四川到武昌,坐船顺流而下,并不需要多长时间。

一日功夫就到了夷陵。看着夷陵刘文秀不胜唏嘘,前年献营就因为长江水枯,滞留于此,等了数月,待到雨季之后,才逆流而上,但是这一段时间,被方国安日夜追击,本部人马损伤不大,但是百姓死伤不少,很多还因为缺粮而死的。

一想到这里,刘文秀就心中有些恻隐之心。

三峡水急,刘文秀不过出神的功夫,就过了数里之地,立即有人说道:“三太子,前面就是夷陵,夏军在这里设卡,恐怕要在这里停船。”

张献忠四个义子,被下面人约定成俗的称为四太子。

刘文秀回过神来,说道:“将我的名帖投给夏朝的人。”

“是。”

一会功夫,刘文秀的船就缓缓的停了下来。

刘文秀的船是一个三层官船。在四川也算是大船了,因为再大的船就走不了了。

但是与曹营水师的船只相比也差了一截,刘文秀的名帖递过来,不一会儿功夫,就有人过来。却见几十人簇拥着一名小将,登上刘文秀的船只,说道:“大夏伏波将军周辅臣拜见三太子。”

刘文秀不敢怠慢,说道:“周将军客气了。”

周辅臣因为襄阳之战中,维护粮道,击破浮桥等功,也是因为培养嫡系水师的缘故,毕竟大夏不能一直用郑家水师,即便郑家愿意,大夏也不愿意,故此周辅臣就步步高升了。

刘文秀看想周辅臣,忽然觉得有些脸熟,说道:“我们见过吗?”

周辅臣说道:“三太子大概是见过家兄。家兄周辅明,死于信阳城下。”

刘文秀心中一动,忽然想起当年在信阳城下的事情。刘文秀向来心细如发,他见过的人,谈不上过目不忘。但是重要人物,以及重要人物身边的人物,却也是用心记过的。

而周辅明就是刘文秀在张轩身边见过。

刘文秀万万没有想到,当年一个侍卫的弟弟,就已经有如此前程了。心中难免有些暗淡。

曹营与献营并驾齐驱,但是还是弱了献营一筹,否则统领两营的,就不是张献忠了,而是罗汝才了。

刘文秀说道:“郑国公可好?”

这本是一句例行问候。但是周辅臣的表现,让刘文秀上心了。

却见周辅臣眼睛微微避开刘文秀的眼神,说道:“自然很好。”

但是给刘文秀的感觉,却是张轩出事了?

不过,刘文秀不敢多问,仅仅是记在心中。暗暗揣测道:“难道是罗玉龙是一个不能容人的人?”但是想起来与罗玉龙打的交道,在崇祯十四年之前,刘文秀数次与罗玉龙并肩作战。

只觉得罗玉龙不是那种人。

这个想法,被刘文秀按在心底。丝毫不露,说道:“却不知道,大夏准备如何接待外臣?”

周辅臣说道:“三太子,如果觉得旅途劳累的话,就在夷陵休息一晚。”

刘文秀说道:“都是行军打仗的人,这一点路有什么累的。”

周辅臣说道:“既然如此,末将正好回西京述职,还请三太子跟我一起回京吧。”

“如此也好。”刘文秀立即答应下来。

其实刘文秀早来两日,或者说迟来两日,接待他的,就不是周辅臣了,而是地方官员了。周辅臣被升为伏波将军,总领湖广水师。其实名头提升了,但是手中的兵力并没有提升多少。

郑家的水师毕竟是郑家的,在襄阳之战后,郑泰已经被调到崇明岛,守长江出海口了。而这一次,是周辅臣升官之后,第一次巡视,而夷陵正是他巡视的最西端。

再往西就是三峡了。

而今夏军的战略计划之中,还没有西征之心。

刘文秀却在估算着夏军水师的实力。

周辅臣的水师之中,各式船只都有,有刘文秀所熟悉的民船,张献忠历次征召的船只都是这样的。但是还有一些海船,再有就是南京造船厂,与淮安造船厂新出的船只。

南京造船厂就不提了,淮安造船厂,是罗玉龙与高杰交涉的结果。在罗汝才领兵西征的时候,罗玉龙也没有闲着,在理清各地的账目的同时,也做了军械上的准备。

船只就是其中之一。

以每年多拨款五万两,将淮安造船厂的管辖权纳入工部之下。

毕竟淮安造船厂是整个大明最大的官造船厂,全盛的时候,每年生产几千艘船,而今虽然衰落,但是吃漕运这一碗饭,可以说运河上的船只都是出自这里。工匠什么保持的很好。

罗玉龙从淮安造船厂调了不少工匠,进入南京龙江造船厂。于是乎,南京龙江造船厂的产能也大增长。

不过,即便如此,造船也是有工期的。

而今服役的船只并不多。大多在周辅臣,阮进,以及一些水师将领手中。

刘文秀看着战船,心中很是艳羡的同时,上面明晃晃的刻着武兴元年某月某日,某工,某人监制。也就是说,这船是夏朝自己产的。不仅仅是这船。刘文秀得了周辅臣的允许,在船上行走,特别看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大炮。

有佛郎机炮,有虎蹲炮,自然也有大炮,也就是红夷炮。刘文秀之所以称之为红夷炮,而不是红夷大炮,就是这炮,是依着红夷炮的样式,却在规格之上降低了一些,似乎是为了安放在船上。

更让刘文秀关注的,却是大炮的铭文,有些大炮是明朝所产,上面自然写大明崇祯多少年,何处产,这些铭文。刘文秀看过太多了,根本不敢兴趣。不过样的数量并不多。

更多的是刻着:“大夏武兴元年,某工造,某人监制。”与造船同出一格。还有一些用的是永昌年号。是曹营没有与闯营分裂之前所造。

刘文秀对夏朝的评价,又提高了一层。毕竟这东西代表的就是国力。但是刘文秀心中不由疑惑起来,暗道:“这仅仅是一艘船,不,一支水师,就有这么多大炮。而曹营立足江南也不过二年左右,哪里能造出这么多大炮。听说襄阳之战,大洪山之战,清夏双方都用百炮轰击。夏朝的炮是哪里来的?难道,江南镇的富饶如此。”

刘文秀作为一个优秀的将领,虽然没有主持过铸炮。但也知道铸炮的时间很长。根本无法想象,曹营在一两年之间,铸炮数以千计。

“这其中定然有问题。”刘文秀心中暗道。

很多事情根本就瞒不过人。刘文秀仅仅看了看一艘船,就感受到铁模铸炮法根结所在。当然而今天下如刘文秀这样的人并不是太多,但是决计不少。有些秘密根本无法保密。

刘文秀忽然记起一件事情,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夏朝都要用武兴年号了。

罗玉龙登基之后,尊罗汝才为太祖高皇帝。自称承太祖遗命,扫清天下,再改元。故而今后依旧称武兴年号。

刘文秀暗地揣测,罗玉龙之所以如此,不过是因为夏朝根基浅薄。草草的更换年号,一个年号仅仅持续了三个月,反而有损大夏的威望。不仅仅是罗玉龙,连大夏的根基都很浅薄。

很多时候,一动不如一静。

从夷陵到武昌,顺流而下,用不了多长时间,不过周辅臣还有巡查之命,一路走走停停,用了三日,才到了武昌城北码头上。刘文秀下了船,远远的看着清晨薄雾之中的武昌城。当初张献忠在武昌停留的时间也不短。而此刻再见,却已经成为别人家的西京了,他不禁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第一百三十六章 结义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担忧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七十四章 阵战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二十六章 拖刀计二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罗玉龙第七十四章 阵战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声桓吃瘪第六十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四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二十八章 李神医第五章 大军开拔第四十九章 张献忠预谋湖广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战一第一百一十五章圣旨频下第二十六章 襄阳第六十二章 河南节度使李信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十七章 决战二第五十三章 凤阳城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胜第四章 岳阳二第八十九章 张轩拜访贺一龙第四十五章 新计划第七十三章 张可望失言第五十四章 凤阳城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别临颍第五十六章 病第三十一章 铁第三十六章 烟花易冷第十七章 废奴策第八十二章 临危之际老臣心二第四十章 傅宗龙之夜袭第三章 曹营内幕第六十四章 寿州突围第四十九章 郑森今日名成功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五十章 平城第三十五章 从长计议第三十九章 故人内讧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一百二十章 陈州之夜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十九章 孤注一掷黄推官第四十五章 新计划第四十八章 襄阳暗潮第七十一章 信得过第三十章 说高杰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三十一章 驱虎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宗敏之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华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战第二十三章 降将第一百四十章 别云间第二十三章 炮战二第四十九章 张献忠预谋湖广第六十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四第十章 收兵第九十六章 三侯并封第六十一章 临淮争夺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镇武昌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六十九章 颖水一别两茫茫第二十四章 饵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八十一章 郧阳之战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华三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四十七章 会师第十五章 夜宿第七十一章 信得过第一百三十一章 将星坠于夜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围南昌第一百二十八章 诛逆子第六十八章 后援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五十章 覆军杀将七第五十八章 南下战略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战第五十六章 病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二十一章 谈判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二十三章 降将第四章 贫贱夫妻百事哀第三十四章 湘阴之战二第五十一章 临颍城下丁启睿第二十二章 场外手段第八十八章 送别罗玉龙第九十四章 北伐计划第六十一章 襄阳余波第一百章 赐名推心
第一百三十六章 结义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担忧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七十四章 阵战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二十六章 拖刀计二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罗玉龙第七十四章 阵战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声桓吃瘪第六十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四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二十八章 李神医第五章 大军开拔第四十九章 张献忠预谋湖广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战一第一百一十五章圣旨频下第二十六章 襄阳第六十二章 河南节度使李信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十七章 决战二第五十三章 凤阳城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胜第四章 岳阳二第八十九章 张轩拜访贺一龙第四十五章 新计划第七十三章 张可望失言第五十四章 凤阳城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别临颍第五十六章 病第三十一章 铁第三十六章 烟花易冷第十七章 废奴策第八十二章 临危之际老臣心二第四十章 傅宗龙之夜袭第三章 曹营内幕第六十四章 寿州突围第四十九章 郑森今日名成功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五十章 平城第三十五章 从长计议第三十九章 故人内讧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一百二十章 陈州之夜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十九章 孤注一掷黄推官第四十五章 新计划第四十八章 襄阳暗潮第七十一章 信得过第三十章 说高杰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三十一章 驱虎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宗敏之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华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战第二十三章 降将第一百四十章 别云间第二十三章 炮战二第四十九章 张献忠预谋湖广第六十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四第十章 收兵第九十六章 三侯并封第六十一章 临淮争夺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镇武昌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六十九章 颖水一别两茫茫第二十四章 饵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八十一章 郧阳之战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华三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四十七章 会师第十五章 夜宿第七十一章 信得过第一百三十一章 将星坠于夜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围南昌第一百二十八章 诛逆子第六十八章 后援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五十章 覆军杀将七第五十八章 南下战略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战第五十六章 病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二十一章 谈判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二十三章 降将第四章 贫贱夫妻百事哀第三十四章 湘阴之战二第五十一章 临颍城下丁启睿第二十二章 场外手段第八十八章 送别罗玉龙第九十四章 北伐计划第六十一章 襄阳余波第一百章 赐名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