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郧阳之战二

白河县一夜之间,变成一座空城。

当高一功来道白河县城之中,甚至感受到很多篝火还是刚刚熄灭的。他忍不住叹一口气:“手脚够快。”

其实高一功也抓住了王光泰的尾巴,但是却不敢追击。在这种地形复杂的地方。高一功不敢轻易出击。万一被伏击了,就大事不妙了。不过,他随即明显的感受到不对。

山民袭击高一功人马的频率大大增加。

当党守素带着本部人马与高一功汇合之后,两人一碰头,立即发现这局面很不乐观。

山民人地两熟,在大山之中,远远的射你几箭,或者说给你挖几个陷阱,就让全军上下不得安生,毕竟大山之中,能行大队人马的道路,或者说地形,也就那几道而已。

但是能够山民攀爬的地方,可是数不胜数。

高一功立即派人去联系黄龙。

这距离黄龙的山寨有一点远,黄龙的山寨在南边一点。

不过,即便如此黄龙也很快就过来了。

原因无他,黄龙是当年跟随张献忠入川之后留下来的一部,虽然现在已经独立出来了,但依旧是陕西流寇一脉,很多人情关系是剪不断理还乱的,而且他知道他势力薄弱,对义军的这些大佬们,一个个都要应付,争取谁也不得罪。不要看李自成死了,闯营落寞了,但是仅凭借高一功本部人马,灭了黄龙的山寨,都是轻而易举的。

黄龙是一个明白人,自然不会敬酒不吃吃罚酒。

不过,即便如此黄龙一过来就表明态度,说道:“闯王待我有天高地厚之恩,高将军既然派人请我,我不敢不来,但是如今也挂了大夏的官印。”随即黄龙拿出一枚官印,高一功一看,却见上面所刻的,正是大夏郧阳府千户。

这个千户官其实就是类似与土司一样的官衔。

郧阳群山之中的这些人。真要派人扫平,恐怕得不偿失,山中用兵艰难,少了未必能敌得过这些山民,多了恐怕影响其他战略方向。

故而大夏对他的政策,就是安抚,让他们自己做土皇帝,只要不出来做乱,就不去管他们。等将来天下太平之后,再来收拾他们不迟。

黄龙说道:“忠义不能两全,我此来最多为高将军带带话,其他的恕在下不能为之了。”

高一功说道:“好,就请黄千户与周围山寨的人说一下,我大军只是过境而已,不会在此地久留。我高某愿意留下白银万两,做买路钱。”

黄龙微微一叹,说道:“高将军,并非我不帮你,而是帮你也没有什么用处,白银虽然好,在山中不过是石头一块,没有任何用处,王二将军哪里可以用盐悬赏。比起白银,食盐更让山明动心。”

高一功心中微微一动,说道:“还请黄千户指一条明路。”

黄龙沉吟一会儿,说道:“白银万两,虽然买不了所有人,但是买一些寨子还是可以的。剩下就请高将军快点通过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了。”

高一功依黄龙所言,白银虽然在山中用处不大,山中很多地方都是以物易物。根本用不上白银。但是白银总就不是石头,会有人想要的。在银弹攻势之下,高一功行军速度有些增长。但依旧避免不了,一次又一次的偷袭。

毕竟这些偷袭之中,固然有山民,但还王光泰本部人马。

这让高一功有一种如在泥泽之中的感觉。

如果不是李过先前的承诺,高一功就想转头奔四川而去,不在此地纠缠下去了。

郧阳城之中,王光泰看着最近的军报,眼神之中流漏出一丝担忧。实力的差距,不是地利上的优势可以完全抵消的。现在整个郧阳府人马不超过万余。大多都是王光恩余部。

王光恩被调入京营之中,现在随驾武昌。高斗枢坐镇襄阳城,下面管辖数府之地外,还负责王光泰部,李过部,袁宗第等部,还有杨承祖留下一些人马,分布在数府之间,大抵有六七万之众,而在清军北去之后,襄阳虽然是重镇,但是有河南的缓冲,已经是比较安全了,故而镇守的士卒并不是太多的。

王光泰现在即便是用尽了手段。

也抵挡不住高一功大军压境,一步步的压制过来。

只能步步后退。王光泰算来,数日之后,高一功就要兵临城下了。

他早已经送到襄阳的求援信,却不知道是一个什么结果。王光泰与哥哥王光恩跟随高斗枢时间很长了。也算得上高斗枢的嫡系,他相信高斗枢不会放弃郧阳的,但是这么长时间没有一点动静,却不知道为了什么?

襄阳城中。

郧阳告急的情报,压在高斗枢的面前。

他虽然担心郧阳的情况,但是最担心的还不是郧阳,而是担心祸起萧墙之内。

襄阳城,或者说襄阳镇之中一半的兵力都是闯营残部。这在高斗枢眼中就是最大的隐患。也就是因为这个问题,高斗枢将郧阳人马调出来不少,造成了现在郧阳兵力薄弱的状况。

当初罗玉龙将襄阳城之中大军一部部撤了下来。其中白旺所部被分拆到夏军之中补充损失了,让闯营残部之中,重要的组成力量,也就是白旺部给吞并了,不管是为了诛杀李自成,还是为了安抚剩下的闯营将领,都不好做的太过。

也就将这一部人马给留下来了。

后来,高一功的出现,罗玉龙下旨厚葬李自成,追封皇帝。封李过为顺王。

不过,李过这个王爷,远远不能与高杰,郑芝龙相比。只是一个虚衔而已。但是即便是虚衔也让李过在襄阳的话语权大增,也让高斗枢感受到不少压力。高斗枢敏感的感受到李过似乎别有用心。

只是他没有证据,也不了解,到底是李过一个人的野心,还是所有闯营残部的野心。

高斗枢一直表面不动声色,镇之以静,但是暗地里做出了种种安排。只是再等,等李过先露出马脚来。

“大人,顺王殿下求见。”一个仆役说道。

高斗枢眼睛微微一亮,心中暗道:“李过沉不住气了。”

很多时候,先动手的先露出破绽来,比起高斗枢的老奸巨猾,李过在权谋之上还是嫩了一点,郧阳是高斗枢的起家之地,高斗枢岂有不担心郧阳安危。只是李过终究是先动了。

将自己暴露在高斗枢的目光之中。

高斗枢轻轻放手中的毛笔,看看手中一个大大的“静。”字,觉得是自己毕生功力所不及也,让身边的人收好,说道:“快请。”

“襄阳巡抚高斗枢拜见顺王殿下。”高斗枢的说道:“这一段我忙坏了,却忘记了顺王依旧在襄阳城中,却不知道为什么不入京?”

高斗枢一问,李过表情微微一滞。带这几分不自然说道:“还不是西北战事一起,正是用兵之际,我不好离开。”

罗玉龙的召李过入京,想让李过为李自成营造皇陵。当然了不是没有软禁之举,不过不敢做的太明显,唯恐激起兵变,只是在劝说,也不敢硬来,李过却挺着不回京,这里面已经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李过似乎为了反击一样,说道:“高贼不识天时,进犯郧阳,如今郧阳岌岌可危,却不知大人准备如何抵挡?”

高斗枢说道:“襄阳大战刚过,实在不能再动兵戈,我已经上书朝廷,朝廷大军不久便到。是王光恩将军领兵来援,我一介书生,用兵之事都是王将军承担,王将军一动,我就安心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五十四章 余波第三十五章 崇祯十六年的元宵第六十五章 杨山之死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二十一章 谈判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战四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态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时中第三章 抢饭第七十九章 罗岱的智慧第六十八章 后援第七十四章 凤阳地动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枪手第八十五章 名缰利索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二十一章 朱仙镇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六十八章贺虎头第十四章 城陵矶之战五第四十二章 傅宗龙的遗言第一百一十六章 腊月二十三第五十八章 朱儿第九十五章 黄得功之勇第四十七章 郑森第四十七章 会师第四十一章 傅宗龙的最后一战第二十章 黑夜第三十七章 威远城下三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三章 往来无白丁第七十九章 吴自兰来投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二章 授田第八十二章 临危之际老臣心二第六十一章 大军过临颍第七十章 决战之前二第九章 搓扁捏圆第四十五章 大顺天下第六十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四第七十三章 北方战场的判断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一十章 出师第五十章 平城第四十六章 黑云孤城老臣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十一章 城陵矶之战二第五十一章 立营第四十章 水战四第二十六章 拖刀计二第十九章 刘洪超第一章 家事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六十九章 决战之前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阳江之役二第五十一章 多铎撤军第一百三十四章 说袁时中二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计第六章 王度第八十章 刘承胤的“首级”第六十四章 劝进二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五十二章 立营二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战第九十二章 送别第七十六章 官军大败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围南昌第十八章 谋徐州第三十一章 襄阳城下第六十三章 郑鸿逵的火器第二章 授田第十章 绿帽子第四十二章 岘山争夺战二第八十四章 断小商桥第四十六章 覆军杀将三第十四章 以炮制炮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敌黄得功第三十章 倔强的罗汝才第三十三章 湘阴之战第十九章 徐州内情第六十五章 牛车第二十九章 路振飞的举动第六十一章 刘国能第三十一章 驱虎第二十三章 工兵营第二十三章 降将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九十九章 杨绳祖离开第三十章 以走制敌第三十六章 威远城下二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难第七十二章 不负闯王第四十三章 玉带编第七十六章 战略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发第一百二十章 陈州之夜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处境
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五十四章 余波第三十五章 崇祯十六年的元宵第六十五章 杨山之死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二十一章 谈判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战四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态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时中第三章 抢饭第七十九章 罗岱的智慧第六十八章 后援第七十四章 凤阳地动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枪手第八十五章 名缰利索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二十一章 朱仙镇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六十八章贺虎头第十四章 城陵矶之战五第四十二章 傅宗龙的遗言第一百一十六章 腊月二十三第五十八章 朱儿第九十五章 黄得功之勇第四十七章 郑森第四十七章 会师第四十一章 傅宗龙的最后一战第二十章 黑夜第三十七章 威远城下三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三章 往来无白丁第七十九章 吴自兰来投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二章 授田第八十二章 临危之际老臣心二第六十一章 大军过临颍第七十章 决战之前二第九章 搓扁捏圆第四十五章 大顺天下第六十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四第七十三章 北方战场的判断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一十章 出师第五十章 平城第四十六章 黑云孤城老臣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十一章 城陵矶之战二第五十一章 立营第四十章 水战四第二十六章 拖刀计二第十九章 刘洪超第一章 家事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六十九章 决战之前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阳江之役二第五十一章 多铎撤军第一百三十四章 说袁时中二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计第六章 王度第八十章 刘承胤的“首级”第六十四章 劝进二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五十二章 立营二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战第九十二章 送别第七十六章 官军大败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围南昌第十八章 谋徐州第三十一章 襄阳城下第六十三章 郑鸿逵的火器第二章 授田第十章 绿帽子第四十二章 岘山争夺战二第八十四章 断小商桥第四十六章 覆军杀将三第十四章 以炮制炮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敌黄得功第三十章 倔强的罗汝才第三十三章 湘阴之战第十九章 徐州内情第六十五章 牛车第二十九章 路振飞的举动第六十一章 刘国能第三十一章 驱虎第二十三章 工兵营第二十三章 降将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九十九章 杨绳祖离开第三十章 以走制敌第三十六章 威远城下二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难第七十二章 不负闯王第四十三章 玉带编第七十六章 战略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发第一百二十章 陈州之夜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