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郑森

在郑芝龙退后舟山之后,张素与郑彩的之间的谈判就开始了。

这一开始,郑氏的意见就没有那么硬气,不过数轮下来,就有了分晓。

郑芝龙说道:“福松,如果你不想去,可以不去的。你老子我还能顶得住压力。”

“爹。”郑森说道:“不能因为我一人,而牵连家中上下,再则四叔还在曹营手中,我不去,四叔该怎么办?再则爹爹在福建,想来吴王也不会慢待于我的。”

郑芝龙微微一叹,势不如人,也只能如此了。

郑芝龙与张轩之间的谈判,张轩做出了很大的让步,只要郑芝龙维护好东南沿海,不骚扰江南,江南与郑芝龙之间的生意,就可以放在明面之上,张轩决定在宁波重开市舶司。甚至这个市舶司可以让郑氏来管。

但是税收,却要保障。

张轩在意税收,但是郑氏并不是太在意,他们在意的是对上游产业的控制,他们只要控制了市舶司,这种垄断,给他们带来的收益,远远超过了区区税收,所以张轩也不担心,市舶司在郑氏手中,会贪污严重。

而且撤出曹宗瑜部,仅仅将福宁州划入浙江。而福州城却能让给郑氏,不过郑氏也要保证,整个福建没有一个朝廷的人马。许诺郑氏可以世镇福建。如此一一来,福州东北大门就在曹营的掌握之中,大军随时可以兵临福州城下。也算是对郑氏的一种牵制。

当然了,有让步就有要求。

首先,要求郑芝龙让出舟山。阮进进驻舟山。其二,郑鸿逵所部纳入南京驻军序列,其三也就是郑芝龙的嫡子,郑森必须上京为质,当然也不能说的那么明白,不过郑森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在京师任职了。

平心来说,曹营对郑氏的条件也算是宽厚。

如果崇祯还在,郑芝龙估计要犹豫一些,但是如今崇祯殡天了。郑氏上下大部分都同意这个条件。

最后郑芝龙终于答应下来,只是送儿子往南京的时候,郑芝龙难免心中怅然,不知道这一去,父子两人什么时候才能再见。

就在两人叙别情的时候。

却听张名振与王之仁联袂而来了。两人怒色冲冲,见了郑芝龙,王之仁就大声说道:“郑总兵,我听说你投了贼人,是也不是?”

“不错。”事已如此,郑芝龙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说道:“陛下殡天,江山无主,我不过一飘零海贼,自然想求一个平安。”

“好。”王之仁说道:“你既然降贼,就杀了我与张将军,给贼人献媚吧。”

“两位何至于此?”郑芝龙说道:“我其实那种翻脸不认人的人?不管怎么说,我与两位也算同袍兄弟,而今不得已分道扬镳,也不会将事情做绝,两位请随意,愿意与我一起投吴王,我自然欢迎,如果不愿意我自然欢送,只是将来再见就是敌人了。”

王之仁深深的看了郑芝龙一眼,甩手就走,张名振一言不发两人,就这样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郑芝龙送走郑森之后,叫过来施琅说道:“将两人不识抬举的东西,给我做了。”

“明白。”施琅说道。

这种半路截杀的事情,施琅并没有少做。

张轩听说郑森今日过来,大喜过望,他早已想看看这位国姓爷的风采了。毕竟南明两大名将,李定国张轩已经见过了,也就郑森还没有见过来,只是一见之下,却觉得很是新鲜。

这位国姓爷年方二十,看上去比张轩小了好几岁,齿白唇红,相貌姣好,似乎是因为没有养须的原因,看上去有一点女相,但是浑身书卷气很浓,英气勃发,却不会让人想到女人身上。

只是与张轩理解的不同,他并没有从这位国姓爷身上嗅到一种味道。

就是战场的味道。

“看来,这位未来的名将还需要养成。”张轩心中暗道。不过他丝毫不敢怠慢,说道:“郑贤侄,一路可好。”

“有劳张树过问,福松一路顺风顺水,别无他恙。”郑森恭恭敬敬的说道。

没错,郑森是张轩的子侄辈。

毕竟人与人的辈分,有时候不是因为年龄而论。而是因为地位而论的,郑芝龙与张轩虽然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彼此在战场之上,谈判桌上数次交锋。谈不上惺惺相惜,但也承认对方与自己地位上平等。

故而张轩给郑芝龙写信,开头就是郑兄。故此郑森到此,称张轩一声叔叔,却也是正常的。

虽然张轩为此暗地高兴了好一阵子。

“真是好相貌。”张轩说道:“可惜了。”

郑森说道:“不知道,张叔说可惜什么?”

“可惜我那岳父,没有第二个女儿了,否则,你就是曹营的驸马了。”张轩说道。

隆武帝当初见了郑森也是这样想的。

固然有拉拢郑芝龙的意思,但是郑森本人,仪表堂堂,能文善武也是其中原因所在。

“叔叔说笑了。”郑森正色说道:“我已经有妻子,断然不会停妻再取。”

张轩从这一句话,似乎品味到郑森的一丝抗拒。

说实在的,郑芝龙投降吴王,郑森本身并不是太愿意的,但是形势比人强,而且郑森本人,在郑氏之中也没有什么话语权。他只能接受,他此去南京,也想看看,罗汝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值不值得辅佐。

张轩说道:“贤侄,先在宁波休息几日,到时候我带你一去上京。”

没错,南边郑芝龙,北边路振飞两件事情算是摆平了,罗汝才西征之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张轩作为罗汝才得用的智囊,如此大事岂能没有张轩的参与。故此这边事情一完结,南京就派人来催了。

不过,谈判尘埃落定了,事情却没有那么容易结束。

不管是曹宗瑜从福州撤军,布置福宁州的防御,还是阮进从郑芝龙手中接管舟山,都需要花一点时间交接,并不是一句话就可以的。

只是张轩还没有走,却有另一件事情撞上门来。

“王之仁求见。”张轩大喜过望,说道:“快快有请。”

现阶段最好的扩军方式,不是别的,而是收纳降军,很多降军到了麾下都能直接来用,比如高杰诸部。而王之仁所部更是让张轩渴求之极。

不是王之仁手中的士卒有多少战力,而是王之仁的军队拥有船队,几乎可以直接改为水师。

曹营水师的缺乏,却不是一日两日可以结束的。

“他带来多少人?”张轩问道。

“只有一船而已,大概二三十人而已?”张元初说道。

张轩微微皱眉,心中暗道:“我估计,王之仁屡战屡败之下,应该还有数千人马,这些人在什么地方?”他只是略略一想,就放下来了,等王之仁来了之后,直接问就行了。

不一会儿,王之仁就到了。

张轩上前迎接道:“王总兵,本官在此等候多时了。王总兵识得天下大势,投降我朝,我朝自然不会亏待王总兵,待我上书吴王之后,王总兵必然是一路水师之首。”

王之仁冷哼一声,眼睛之中白眼居多,说道:“谁告诉你我是来投降的?”

张轩顿时诧异,心中暗道:“你不是来投降,来干什么,自投罗网吗?”问道:“那王总兵此来,却是为什么?”

王之仁说道:“不过寻一死而已。与君一功劳,大好头颅亲自送上。”

张轩一时间不明白王之仁再说什么,说道:“王将军的意思我不明白。”

第五十一章 临颍城下丁启睿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第四十二章 郁闷的郑鸿逵第九十五章 黄得功之勇第四十二章 张轩的思量第二十六章 响应第九十一章 火马阵第一百三十七章 临危受命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一十章 东进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第七章 万事民为先第九十一章 冒险第六章 王度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战三第五十八章 南下战略第九十五章 困兽三第八十八章 烽火将燃第三十二章 南阳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十一章 张献忠与罗汝才第十二章 撤军第六十四章 风雨欲来第十六章 废卫所授田策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二十八章 树德于天下第三十五章 崇祯十六年的元宵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四章 填壕第十章 收兵第五十章 覆军杀将七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六十五章 杨山之死第七十四章 刘文秀东行记三第二十章 风起第二十五章 试点第三十章 弃襄阳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八十五章 樟树镇第十八章 胜负之数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八十三章 马踏明月第一百章 赐名推心第六十九章 凤阳地动第三章 抢饭第九十五章 困兽三第八十一章 郧阳之战第六十一章 襄阳余波第七十七章 大夏军制二第九十二章 会师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过第八十章 纵被无情弃,不能休第八章 夹河对峙第八十五章 名缰利索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二十二章 朱仙镇二第二十三章 朱仙镇三第五章 猛镇第二十八章 钓者第八十八章 烽火将燃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二章 医疗营二第四章 岳阳二第五十三章 假痴不癫第八章 城陵山矶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难平第四十七章 会师第三十章 说高杰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一百二十七章 论袁时中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战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遗训二第三十二章 饵第五十五章 罗汝才西进之心第六章 匠作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华二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营第九十二章 张献忠方略第十章 万石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八十二章 常国安四第四章 何腾蛟调任湖广第八十九章 老对手第一百二十五章 龙能大能小第七十七章 兵乱第十六章 废卫所授田策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八十四章 成亲第五十章 杂务第一百零三章 围襄城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余波第五十四章 童子营二第七十三章 各方云动第十五章 离京第十八章 拥兵五万王御史
第五十一章 临颍城下丁启睿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第四十二章 郁闷的郑鸿逵第九十五章 黄得功之勇第四十二章 张轩的思量第二十六章 响应第九十一章 火马阵第一百三十七章 临危受命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一十章 东进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第七章 万事民为先第九十一章 冒险第六章 王度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战三第五十八章 南下战略第九十五章 困兽三第八十八章 烽火将燃第三十二章 南阳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十一章 张献忠与罗汝才第十二章 撤军第六十四章 风雨欲来第十六章 废卫所授田策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二十八章 树德于天下第三十五章 崇祯十六年的元宵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四章 填壕第十章 收兵第五十章 覆军杀将七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六十五章 杨山之死第七十四章 刘文秀东行记三第二十章 风起第二十五章 试点第三十章 弃襄阳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八十五章 樟树镇第十八章 胜负之数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八十三章 马踏明月第一百章 赐名推心第六十九章 凤阳地动第三章 抢饭第九十五章 困兽三第八十一章 郧阳之战第六十一章 襄阳余波第七十七章 大夏军制二第九十二章 会师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过第八十章 纵被无情弃,不能休第八章 夹河对峙第八十五章 名缰利索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二十二章 朱仙镇二第二十三章 朱仙镇三第五章 猛镇第二十八章 钓者第八十八章 烽火将燃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二章 医疗营二第四章 岳阳二第五十三章 假痴不癫第八章 城陵山矶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难平第四十七章 会师第三十章 说高杰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一百二十七章 论袁时中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战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遗训二第三十二章 饵第五十五章 罗汝才西进之心第六章 匠作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华二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营第九十二章 张献忠方略第十章 万石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八十二章 常国安四第四章 何腾蛟调任湖广第八十九章 老对手第一百二十五章 龙能大能小第七十七章 兵乱第十六章 废卫所授田策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八十四章 成亲第五十章 杂务第一百零三章 围襄城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余波第五十四章 童子营二第七十三章 各方云动第十五章 离京第十八章 拥兵五万王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