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何去?

?

第二十二章 何去?

义军之中。

张轩与罗玉娇并缰而行。

义军并没有停止行动。在罗玉龙行刑之后,义军好像是一头巨蟒一样,一点点的向北方挪动。山路并不好走,而且大军也多了不少步卒,不再是当初全部是马队了,故而行军速度也没有当初那么夸张了。

“我哥哥的话,别往心里去。”罗玉娇说道。

“我知道。”张轩说道。他虽然这样说,但是又怎么不在意的,他心中又想起罗玉龙的话:“你以为打仗是什么,只要好好训练上了战场就能打胜仗了。做梦,我劝你还是安安分分的跟着叔爷干吧,反正听叔爷说,你干的还不错,将来接叔爷的班便是了。不要让我妹妹担心了,也不指望我来救你,战场上瞬息万变,不是每次我都有机会救下你来的。”

罗玉娇小心翼翼的说道:“要不,你听我哥哥的,你就留在后营之中吧?”

张轩一听,就明白,原来想让他远离战场的人不只是罗玉龙一个,而有罗玉娇。

其实,如何有选择的话,张轩当然不想打仗。战场之上,胜负就在瞬息之间,任何将领在上战场之前,都无法预测胜负。张轩也是如此。他愿意在刀尖上跳舞吗?

他当然不愿意。但是不得不为之。

现在张轩依附于罗汝才自然没有性命之忧,但是将来怎么办?

在将来的血雨腥风之中,手中无兵性命都操于人手。这样的局面张轩无论如何不想过的。在乱世之中,依靠别人如何能行?如果现在不是明末,张轩也会选择去依靠一个胜利者,但是让张轩去依靠满清?张轩是万万不能做到的,一定要如此,还不他的逃亡南洋计划。没有人依靠,张轩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不过,他也知道罗玉娇是在关心自己。不打算直接拒绝。。

“这个世界,无怨无悔的关心自己的人,也就只剩下这个傻女人了吧。”张轩心中暗道。他一把抓住罗玉娇的手中。

罗玉娇顿时大囧,一把抽出手来,左右看看,顿时觉得每一个人看自己的目光都怪怪的。

“放心吧,即便是为了你,我也要好好的活下去。”张轩说道。

“胡说什么?”罗玉娇新媳妇的羞涩还没有淡去,唯恐张轩再说出什么羞人的话,顿时快马加鞭跑到队列前面去了。

“你是为了她吗?”一匹马从后面挤了过来,说道:“为了她,为了她放弃我们之前的计划吗?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谈一下了。”

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曹宗瑜。

自从张轩与罗玉娇成婚之后,曹宗瑜已经明显的感受到张轩的变化了,他已经猜到了张轩放弃了去江南的计划。所谓温柔乡是英雄冢,曹宗瑜何尝不是舍不的方婉。这也就罢了,在流寇之中混日子吧。

但是张轩最近做的事情,远远的超出了混日子。

几次拼杀在前,而曹宗瑜承担了张轩很多的负担。无论是拼杀在前,还是保护张轩。

曹宗瑜从不畏惧厮杀,但是却不想无意义的厮杀。曹宗瑜似乎觉得张轩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为了一个女人就死心塌地的做贼了吗?他觉得有必要与张轩沟通一下,如果实在合不来,只好分道扬镳,反正曹宗瑜在义军之中也算是薄有名声,而且他之前的拼杀,也算是报了张轩为他报仇的恩情。

“好,我觉得,我们也要好好谈一下了。”张轩说道。在张轩的计划之中,曹宗瑜是他的左膀右臂,绝对少不了的人物。一定要好好笼络在一起。决不能让他离心。

“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张轩说道:“等宿营之后,我们好好谈一下。”

山中却是平地,故而宿营的时候,营地延绵数里,灯火顺着山谷蔓延开来,远远看去就好像是山火一样。

在一块大山旁,张轩与曹宗瑜相对而坐。

据说凡是谈创业的人,必须找一个好的合伙人,否则事倍功半。而曹宗瑜就是张轩找得合伙人,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是张轩觉得最佳选择了。每一个创业者都有一个做大饼的天赋。现在张轩要做的,就是为曹宗瑜做一张大饼。

“曹兄,其实我本想想办法回江南,再由江南出海。”张轩说道。

“出海?”曹宗瑜有一点疑惑的说的,他万万没有想到张轩想要出海。

在大明人的眼中海外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大多都是莽荒之地,曹宗瑜毕竟是官宦人家出身,不会以为海外就是人没有办法待的地方,但绝对不认为海外是什么好地方。

“曹兄,你觉得这天下大势如何?”张轩问道。

曹宗瑜冷哼一声说道:“你不是想说,罗汝才有得天下之势吧?我在罗汝才麾下也有一段时间,怎么看不出来,他罗某人麾下倒也能征善战。但是麾下却没有什么文士辅佐,前人说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要我说,纯以武力,根本不能得天下,我看李自成都比罗汝才有几分成事的指望,毕竟他麾下有几个有功名的人。”

张轩一拍大腿说道:“曹兄说的太对,鞭策入里。”

曹宗瑜果然是有见识的人,如果单纯的农民起义不与落魄文人想结合,根本不能诞生新的王朝。

“那么曹兄觉得大明天下还可以维持多久?”张轩问道。

“这---”曹宗瑜一边觉得大明只要剿灭了流寇之后,休养生息未尝不能恢复,另一面,他又身在局中,见过朝廷官军德行,隐隐约约觉得大明天下未必能够长久了。但是后一番话却不愿意说出来。

毕竟曹宗瑜对大明还是有感情的。

“曹兄不愿意说,我来说,大明天下早已千疮百孔了。如果流寇刚刚起来的时候,还有安抚百姓,减免税负。大明这天下,还有救。但是现在,自从杨嗣昌建议加税之后,大明天下就已经到了悬崖边了。本来读书人就不缴纳赋税,赋税都压在小民身上,而北方被流寇蹂躏,早已不成样子,在这些地方收税,简直就是官-逼民反,而民皆逃亡,留在原地的百姓,要承担已经逃亡之人的税负,谁还敢留在家中。北方不足,则都从南方征收,江南固然是富庶之地,但是江南的税负也是天下之最。南方数省支撑这样的赋税,能支持多久?”

“故而杨嗣昌之策,是饮鸩止渴。大明现在是回光返照。如果不能在回光返照之中消灭流寇。大明就完了。因为南方百姓都会赴北方百姓的后尘,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而杨嗣昌之策,成了吗?”

曹宗瑜不是傻子,张轩的话一说,他就明白。他之前就有这一种感觉,但是说不出来,而张轩这番论断却是从后世历史学家总结出来的。

杨嗣昌自己都落了一个自杀的下场,他的剿匪政策是一个什么样子,还用说吗?曹宗瑜加入罗汝才之后,参加与杨嗣昌的所有交锋,有一段时间,罗汝才的确是危如积卵。与罗汝才一同入蜀,一共有九个营头,现在只剩下曹营一个,就可以看出曹营当初的困境。

但是他们最后总是差了一口气,而如今分明是流寇占了上风。如果正如张轩所言,大明之亡,就在眼前了。

“不过,正如曹兄所说,义军没有根据地,纯以流窜。灭明或许可以,但是灭明之后,大概是秦末,汉末,元末的局面,非数十年天下不会抵定。大明之亡,很可能是乱世的开始,而不是乱世的结束。”张轩说道。

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溃第六十九章 颖水一别两茫茫第七十四章 战长沙之交锋二第六章 朝议大政二第七十六章 讲史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六十七章 袁时敏的焦虑第六十四章 劝进二第二十一章 朱仙镇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九章 搬家第二十章 黑夜第三十八章 授田仪式第三章 授田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诛逆子二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六十三章 郑鸿逵的火器第九章 罗玉娇第五十八章 枢密院第四章 填壕第十九章 阮进之策第七十三章 张可望失言第一百三十七章 临危受命第八十七章 袁时中的嗅觉第九十五章 闯曹之间第十一章 城陵矶之战二第七十二章 刘文秀东行记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四十五章 再见张献忠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余波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来使第三十三章 湘阴之战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罗玉龙第七十九章 吴自兰来投第二十三章 朱仙镇三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第一章 决河之意第一章 家事第七十九章 刘承胤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现状第九十九章 杨绳祖离开第四十五章 大顺天下第八十四章 成亲第三十章 破孟家庄第四十一章 袁时中的困境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态第十章 绿帽子第九十二章 会师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蕴第八十二章 郧阳之战二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五十章 百里麦青青第一百零九章 断手第七十七章 凤阳地动七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十八章 拥兵五万王御史第七十八章 黄得功之死第七十六章 大夏军制第七十七章 闯营第二十二章 场外手段第五十四章 临门一脚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五十五章 滔滔黄河水第二章 家事二第十二章 城陵矶之战三第七十章 论功行赏第七章 万事民为先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五十章 平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无弘光第二十章 黑夜第五十七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一百章 赐名推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说袁时中二第八十三章 凤阳总督袁时中第二十四章 朱仙镇四第七十七章 大夏军制二第七章 朝议大政三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二第四十一章 夺门二第三章 袁时中的选择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杰立于此旗下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战二第十六章 决战第八十七章 袁时中的嗅觉第五十章 左右摇摆罗副帅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二十四章 路振飞雄起第九十五章 困兽三第六章 高斗枢二第四十二章 岘山争夺战二第四十七章 破刘良佐三第四章 统领薛威
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溃第六十九章 颖水一别两茫茫第七十四章 战长沙之交锋二第六章 朝议大政二第七十六章 讲史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六十七章 袁时敏的焦虑第六十四章 劝进二第二十一章 朱仙镇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九章 搬家第二十章 黑夜第三十八章 授田仪式第三章 授田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诛逆子二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六十三章 郑鸿逵的火器第九章 罗玉娇第五十八章 枢密院第四章 填壕第十九章 阮进之策第七十三章 张可望失言第一百三十七章 临危受命第八十七章 袁时中的嗅觉第九十五章 闯曹之间第十一章 城陵矶之战二第七十二章 刘文秀东行记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四十五章 再见张献忠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余波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来使第三十三章 湘阴之战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罗玉龙第七十九章 吴自兰来投第二十三章 朱仙镇三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第一章 决河之意第一章 家事第七十九章 刘承胤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现状第九十九章 杨绳祖离开第四十五章 大顺天下第八十四章 成亲第三十章 破孟家庄第四十一章 袁时中的困境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态第十章 绿帽子第九十二章 会师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蕴第八十二章 郧阳之战二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五十章 百里麦青青第一百零九章 断手第七十七章 凤阳地动七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十八章 拥兵五万王御史第七十八章 黄得功之死第七十六章 大夏军制第七十七章 闯营第二十二章 场外手段第五十四章 临门一脚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五十五章 滔滔黄河水第二章 家事二第十二章 城陵矶之战三第七十章 论功行赏第七章 万事民为先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五十章 平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无弘光第二十章 黑夜第五十七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一百章 赐名推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说袁时中二第八十三章 凤阳总督袁时中第二十四章 朱仙镇四第七十七章 大夏军制二第七章 朝议大政三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二第四十一章 夺门二第三章 袁时中的选择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杰立于此旗下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战二第十六章 决战第八十七章 袁时中的嗅觉第五十章 左右摇摆罗副帅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二十四章 路振飞雄起第九十五章 困兽三第六章 高斗枢二第四十二章 岘山争夺战二第四十七章 破刘良佐三第四章 统领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