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袁时中的选择

“大人,大王所言未必能落到实处,这袁时中,程继孔,王道善等人,会这么容易为大人说用吗?”张素等杨老五走后,立即进言说道。

“我当然知道了。”张轩笑道。

罗汝才写在所谓吴王令旨之上的不过是一行字而已,如果张轩真以为这一封令旨就能号令这些人,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情,就是张轩太天真了。

“大人,程继孔,王道善之流,不足为惧,大兵压境,自然臣服,事情的关键在于袁时中。”张素说道:“袁时中精兵过万,其势还在我军之上,不如,先下手为强。”

一时间张素的脸色有几分狰狞之色。

张轩笑笑道:“何须如此,袁大哥欠我一分人情,如今也该还了。”

当然了,张轩有信心说服袁时中,不仅仅是他与袁时中的关系,还有袁时中现在所处的位置,官军与义军之间,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官军,闯营,曹营,他必须找一个投靠。否则等待他的就是三方共同打击。

就如历史的袁时中,投官,官不纳,为李过所杀。

“派人给小袁营传话,说我要去拜会袁大哥。”张轩说道。

中午时分,张轩只带几个随从就进了夏邑县。

此刻的夏邑县空了很多。

小袁营不少人马也各处打粮去了。

“三弟。”袁时中远远的迎了上来,说道:“我早就想与三弟大醉一场,三弟一直推脱军务繁忙,今日我们不醉不归。”

“好。”张轩说道:“小弟,今日就听大哥的。”

一进夏邑县衙后堂之中,却见一个女子带这仆役早已等候多时了。

张轩见此女子看上去十八九岁的样子,做妇人打扮,正是青春年少之色,却没有轻佻之色,反而有几分庄重之色。

“这是----”张轩心中也有几分猜测。

“这是你嫂子。”袁时中说道。

“见过叔叔。”这个妇人应该被叫做袁杨氏,行了一礼说道。

张轩立即抱拳下拜,说道:“拜见大嫂。”

说实在的,张轩在明末混了这么长时间了。对很多礼节都熟悉多了,不敢说多精通,但是最少不会让人感觉失礼。但是现在这个礼节,张轩一时间拿捏不准。

无他,这所谓的通家之好。表示亲近的一种态度。

否则家中主妇不会轻易见外人的。

袁杨氏只是露了一个面就下去了。只剩下袁时中与张轩喝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张轩有些忍不住了,说道:“大哥对今后可有什么想法吗?”

袁时中苦笑一声,说道:“我知道,你今日所来必然有事,说吧,罗大帅给了你什么命令?”

张轩说道:“大帅已经是大顺吴王,天下兵马大都督。不过,他即便有什么命令,我也是大哥结义兄弟,大哥如果不愿意,我断然不会勉强大哥的。”

“我念三弟你的情,说说吧。”袁时中说道:“罗大帅,不,吴王殿下,想如何安置我?”

张轩从袖中抽出那一卷吴王令旨,递给袁时中,说道:“大哥请看。”

袁时中打开一看,没有怎么说,而是放在一边了。

张轩说道:“我也不骗大哥,闯营与曹营之间的内情,大哥也知道,现在是闯不容曹,曹也不容闯,两者之间,犹如敌国,大王用我之策,先下江南,以为根基之地,此次共凤阳,意不在凤阳,而在江南,只是不拔了凤阳镇,勇卫营,是无法饮马长江的。当初我与大哥有约定,如果觉得得遇明主,可互相扶持,我不敢说大王是明主,不过,如果大王能得了江南,至少是一个偏安的局面,世事难料,谁知道将来谁能走到什么地方啊?只能走好眼前的路了。”

张轩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说道:“言尽于此,大哥好好想想吧,如果大哥愿意,明日与我一起开拔,进军徐州。如果大哥不愿意的话。我明日单独离开夏邑。也算是你我兄弟一场。”

“大哥,你好好想想吧。”张轩将酒杯放在桌子之上,退后一步,行了一礼,随即走了出去。

袁时中没有送张轩,而是一只手反复摩挲这一卷吴王令旨。

说实在的,在看到罗汝才的命令的时候,他心中是有几分恼怒的。

毕竟他袁时中在攻开封的时候,还是与闯营,曹营,三足鼎立,而今却将他归属于以前的小弟下面。

让袁时中很不舒服。

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接受自己的下属成为自己的上司的。

但是袁时中的理智也告诉他,这或许他最好的出路了。

他很明白自己在闯营那边不受待见,毕竟当初那一场逃婚,可是狠狠的给了李自成一耳光。

想到这里袁时中心中顿时有一些后悔之意。

如果当初给李自成低个头,现在的情况就好办多了,说实在的,在闯营与曹营中间,袁时中还是看好闯营,而不是曹营。

不过,随即这一分后悔也淡去了。

无他,他与袁杨氏过的很好,袁时中并不是什么枭雄人物,想杨氏也是书香门第出身,袁时中就敬重一分,很多事情都让着她,而杨氏颠沛流离之余,有一个处处谦让的丈夫,也就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之念。

袁时中爱惜杨氏犹如珍宝。想想也就不后悔了。

“夫君,张叔叔,怎么走了?”杨氏听闻张轩离开了,而袁时中一个人在喝闷酒,立即过来看看。

袁时中没有说话,只是自酌自饮。

杨氏一眼看见那一卷吴王令旨,随即拿过来打开,看了一眼,就明白了几分,说道:“夫君不想从吴王对吗?但是现在吴王派人来救夫君,在外人眼里,夫君早就是吴王的人了。”

“我知道。”袁时中带着几分失落说道。

杨氏眼睛一转,说道:“夫君可是不愿意身居张叔叔之下吗?”

袁时中没有说话。

杨氏说道:“我倒觉得这样不错?”

“怎么不错?”袁时中抬头问道。

“夫君自忖行军打仗,比张叔叔如何?”杨氏问道。

“不如。”袁时中沉吟一会儿,终于摇摇头说道。

“夫君和张叔叔谁与吴王更加亲近?”杨氏说道。

袁时中翻了一个白眼,心中暗道:“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但还是说道:“张轩。”

“夫君既然亲近不如张叔叔,才能不如张叔叔,吴王如此任命自然有他的道理,而且为人不耻为人之下,但耻为庸人之下,而今张叔叔如果是庸碌之辈,我也赞成夫君投奔闯王。而今乱世,君择臣,臣亦择君。而且我不知道吴王如何,却知道张叔叔却有名将之姿。吴王在张叔叔一文不名的时候,以爱女下嫁,可见有识人之名,而且不投曹营,以区区万余之众 ,孤立于虎狼之间,实在是危在旦夕之间。”杨氏坐在袁时中对面,抓着袁时中的手说道。

“我以为你要劝我投朝廷。”袁时中松一口气,放下心中块垒说道。

“夫君现在还疑我吗?”杨氏悠悠一叹说道:“我虽出身杨氏,但现在是袁氏妇,自然要为袁氏着想。我家官宦世家,更明白官府之中的蝇营狗苟之辈,有何伎俩,我敢说,夫君不投朝廷则矣,投朝廷必以异类视之,朝廷不中兴还好,一旦中兴,比如处置夫君,倘若朝廷不能中兴,夫君投之,为忠臣则与之协亡。但为人之妇,岂有教夫君做奸臣的道理,故而最好不要投靠朝廷,能为新朝功臣胜过做贰臣,不能,则不过一死而已。”

杨氏缓缓的靠进袁时中的怀中,淡淡的说道:“死,我见多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营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将之姿第七十六章 战略第三十七章 刘泽清请缨第十九章 决战四第二十章 伏击第五十七章 孙vs李第六十三章 罗氏父子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谋第十七章 金声桓的抉择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四十章 夺门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围南昌第一百章 天下震动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时中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七十六章 讲史第十四章 再战陈洪范第五十八章 南下战略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八十六章 何腾蛟的选择第六十三章 情义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贵的火器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余波第五十七章 多尔衮第一章 吴王六部第一百二十六章 郑经的疯狂二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三十八章 风声第一百二十七章 论袁时中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七十六章 大夏军制第九十二章 会师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阳江之役第七十九章 在临颍第六十八章 后援第八十三章 凤阳总督袁时中第八十一章 夹河对峙第一百零四章第六十八章 救还是不救?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战三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三十四章 投名状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遗训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镇武昌第八十五章 樟树镇第一百二十四章 归德城破第三十八章 风声第九十九章 杨绳祖离开第二十二章 许都之胆第七十章 凤阳地动二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六十四章 寿州突围第十五章 旧朋成新鬼第三十四章 湘阴之战二第五十一章 临颍城下丁启睿第一百一十章 东进第八十五章 惊变第十八章 血溅腊八宴第三十三章 兵变余波第四十三章 鏖战第八十五章 五里铺第五十一章 覆军杀将八第三十七章 水战一第七十五章 分道扬镳第二十九章 路振飞的举动第一百二十五章 郑经的疯狂第七章 攻城第一百零五章 后湖黄册第九章 抢收第一百三十六章 结义第三十九章 水战三第三十四章 失败的渡河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三十六章 王进才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计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战二第二十二章 场外手段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一百三十三章 郑国公张轩第一百二十九章 诛逆子二第十一章 装备二第十三章 城陵矶之战四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罗玉龙第一百三十一章 将星坠于夜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战五第一百零八章 宋献策之毒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见旧部于地下第七十章 凤阳地动二第八十六章 余烟袅袅第八十二章 小别胜新婚第三十一章 大战帷幕第四十章 岘山公第十六章 等官军有变第四十三章 鏖战
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营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将之姿第七十六章 战略第三十七章 刘泽清请缨第十九章 决战四第二十章 伏击第五十七章 孙vs李第六十三章 罗氏父子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谋第十七章 金声桓的抉择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四十章 夺门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围南昌第一百章 天下震动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时中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七十六章 讲史第十四章 再战陈洪范第五十八章 南下战略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八十六章 何腾蛟的选择第六十三章 情义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贵的火器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余波第五十七章 多尔衮第一章 吴王六部第一百二十六章 郑经的疯狂二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三十八章 风声第一百二十七章 论袁时中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七十六章 大夏军制第九十二章 会师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阳江之役第七十九章 在临颍第六十八章 后援第八十三章 凤阳总督袁时中第八十一章 夹河对峙第一百零四章第六十八章 救还是不救?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战三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三十四章 投名状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遗训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镇武昌第八十五章 樟树镇第一百二十四章 归德城破第三十八章 风声第九十九章 杨绳祖离开第二十二章 许都之胆第七十章 凤阳地动二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六十四章 寿州突围第十五章 旧朋成新鬼第三十四章 湘阴之战二第五十一章 临颍城下丁启睿第一百一十章 东进第八十五章 惊变第十八章 血溅腊八宴第三十三章 兵变余波第四十三章 鏖战第八十五章 五里铺第五十一章 覆军杀将八第三十七章 水战一第七十五章 分道扬镳第二十九章 路振飞的举动第一百二十五章 郑经的疯狂第七章 攻城第一百零五章 后湖黄册第九章 抢收第一百三十六章 结义第三十九章 水战三第三十四章 失败的渡河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三十六章 王进才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计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战二第二十二章 场外手段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一百三十三章 郑国公张轩第一百二十九章 诛逆子二第十一章 装备二第十三章 城陵矶之战四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罗玉龙第一百三十一章 将星坠于夜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战五第一百零八章 宋献策之毒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见旧部于地下第七十章 凤阳地动二第八十六章 余烟袅袅第八十二章 小别胜新婚第三十一章 大战帷幕第四十章 岘山公第十六章 等官军有变第四十三章 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