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凌濛初

张轩将这事情交代过之后,也就没有留两人。程继孔与王道善立即告辞离开。

出了县衙之中,王道善见四周无人,咬牙说道:“张轩如此辱我,我必有所报。”

程继孔说道:“王老哥,小心隔墙有耳。”

王道善一听浑身一震,立即四处张望,没有发现别人的踪迹,好半天才松了一口气。但是再也不敢说,说什么话了。

此刻程继孔心中微微一叹,越加看不起王道善了。反而对张轩刮目相看,心中暗道:“本来以为张轩不过得幸贵女而已,看来这张轩还是有些本事的。说不得我的从龙之功,就要在张轩身上了。”

程继孔因为答应王道善,不在乎所谓的徐州防御使。故而攻城的时候没有怎么卖力气,故而大军进入萧县之后,程继孔所部落在后面了,触犯军法之人中,并没有程继孔的部下。

板子打在别人身上,程继孔并不觉得疼。

而且对有实力有野心的人来说,他们希望的主上,是有手腕,有实力的人。如果仅仅是善心,对他们关怀备至,如程继孔这些人反而不会信服。

“不过,为什么我一直听张轩所言都是吴王,都是曹操,而不是大顺,或者是永昌帝。是不是曹营与闯营之间出了什么问题?”程继孔的政治嗅觉很敏锐,不过他也没有多想,因为此刻他已经上船了,再说这个也都没有什么意思了。

县衙之中。

张轩说道:“曹兄,你观此两人如何?”

“程继孔或可一用,王道善尸居余气,心神恐怕已经死在那一刀之下了。”曹宗瑜冷笑说道。

“我意也是如此,不过,即便是尸居余气,我也要用一用。”张轩苦笑说道:“谁让义军没有足够的人才,你带着南阳营整顿两军,王道善所部就不用多下功夫,重点放在程继孔身上。他以后可是你的部下。”

“明白。”曹宗瑜说道。

张轩分割徐州土贼之后,又挑出精壮之士,令剩下的老弱,令张素就地安置屯耕。纵然张轩知道,现在徐州乃四战之地,即便就地安置,这些人未必能避过战乱。但是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张轩总不能带着这么多老弱打仗。

如此一来,张轩才发现,程继孔所部与王道善所部加起来不过一万五千精壮之士。

远没有他们所言那样兵强马壮。不过是徒以老弱壮声势而已。

就在这个时候,萧县城破的消息也传到了徐州之中。

徐州不过在萧县东北四十五里而已。只是此刻城中真正能主事的人,是凌濛初。

这个人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只是才能并没有在做官之上,而是在写小说之上,是当时第一流的小说家。代表作有《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与冯梦龙的著作合在一起,被称作三言二拍。

不过,凌濛初科举之途,却是坎坷之极。屡试不第。考到六十岁,还是不第,以副贡为官,初任上海,有治声,后转任徐州副使。分管河道。

当何腾蛟汇集众官员问平陈小一之计的时候,陈小一,乃是程继孔的化名,后声势渐大,弃而不用。凌濛初不发一言。

当夜何腾蛟召见凌濛初,凌濛初道:“我知何公之必有召,正篝灯属草已待。”随即献《剿贼十策》,何腾蛟闻之大喜,以为心腹,前吴家集之役,凌濛初有功之。

何腾蛟被调走,仓促之间,将军务交待给凌濛初,让其暂代。

并非何腾蛟不希望凌濛初代替他的位置。而是不能。

官场之中,讲究科名,凌濛初不过区区一副贡举人,根本说不少什么话。但是徐州其他官员,尽为庸碌之辈,何腾蛟交给别人也不放心,只能交给凌濛初。他也知道凌濛初不能服众,特地交代凌濛初,要镇之以静。等待马士英的指示便是了。

初闻萧县有警

丁氏兄弟,以及游击刘世昌,守备卓圣,也纷纷请战。

只有凌濛初按捺不动,严令不许出战。

诸将畏惧何腾蛟余威,不敢放肆,但是说了很多难听的话,而凌濛初今年已经有六十有四,早已过了火气大的时候,结果一日不到,萧县沦陷,乃至有张轩,袁时中,杨绳祖诸将的大旗在萧县。

一时间,徐州震惊。

张轩,杨绳祖,他们不大熟悉。但是袁时中与他们可是老熟人了。袁时中出没于河南东部,与南直隶西北部,也不是一日两日。程继孔与袁时中比,要差了好几筹。

袁时中重来,本就震惊非常了,没有想到,袁时中并不是主帅,主帅是曹营右军统领张轩。更是感到震惊。

不过,他们震惊的是曹营人马到了这里,而不是震惊于张轩之来,张轩虽然小有名气,但毕竟比不得罗汝才横行天下数十年的赫赫威名。

一时间传什么都有,说曹营来了一两万人马,后来越传越多,乃是曹营主力十万之众,齐来徐州,流言纷纷,城中士卒居然有想趁乱而逃的。凌濛初以老弱之躯,带十几名衙役,手刃逃卒数人,号令诸将,言:“凤阳援军不日即到。”

诸军乃大定,然后才封闭城门,全城戒严。

敢无故上街之人,皆杀之。

凌濛初做完这些,回到府衙之中,坐在椅子之上,都起不来了。

“父亲大人,何必如此自苦。这些事情我来做便是了。”凌楚说道。

凌楚是凌濛初的三子,凌濛初有五个儿子,长子,次子年纪也大了,而四子,五子年岁尚小,只有三子凌楚二十出头,刚刚成亲,家中无事,就让他跟在老父身边照顾。

凌楚一边说,一边给父亲解甲,并用汗巾搭湿之后,为父亲擦汗。

凌濛初接过汗巾,一边擦汗一边说道:“你以为他们畏惧的是我这个老头子,不,他们畏惧的是官。你一白身,上去有什么用,定然被乱兵斩杀。”

凌楚有一点不服气,也不多说废话,说道:“爹,这一次贼人来势汹汹,徐州能守住吗?”

凌濛初脸色忽然冷了,训斥道:“不该问的别问。”

凌楚立即低头称是,不过,他从老爹的语气之中,也感到了前途不妙,低声说道:“要不,爹我们回江南吧。不做这官了。”

“放肆。”凌濛初大怒说道:“我身为朝廷命官,岂能临阵脱逃,去外面跪着。”

“哦。”凌楚只能乖乖的跪在滴水檐下面。

凌濛初一时间连生气的力气都没有了。对于六十四岁的老人,披甲杀人,震慑诸将,已经消耗了他所有精气神,他坐在椅子之上闭目养神。心中暗道:“薪之,不明白我啊。”

薪之是凌楚的字。

凌濛初蹉跎半身,老了老了,才混上一官半职,正要满怀心思,做出一番事业来。证明他凌濛初并不是只会写那些上不了台面的文字。也是有经世之才的。

而且崇祯选人不拘一格,屡屡有举人数年之内,成为封疆大吏,有此前例在,凌濛初也在临死之前,做上一番大事业。好青史垂名,上报国家,下安庶黎。

压抑几十年的建功立业之心,是愈老弥坚。而且现在虽然在危难之际,但不是如此,凌濛初又怎么能得掌一州之权。

对凌濛初来说,这也是机会所在。

不过想起徐州现在的情况,凌濛初心底也难免有几分担心,他知道以徐州城中人马,只能固守,不能破敌。想要破敌,只能看马士英怎么办了。

第一百零一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二十八章 树德于天下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六十章 闯营的崩溃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问题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九十三章 南阳曹幼瑾第五十三章 伯父张质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四十七章 天下锋锐罗玉龙第五十二章 不见长安见浮云第四十五章 大顺天下第一百章 天下震动第十九章 孤注一掷黄推官第二十九章 杨嗣昌第四章 何腾蛟调任湖广第三十七章 望长沙第九十九章 杨绳祖离开第九十四章 北伐计划第三十章 弃襄阳第二十五章 试点第三十五章 从长计议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张轩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八十五章 五里铺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五十八章 孙vs李二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三十二章 饵第二十八章 李神医第一百零八章 宋献策之毒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战第五章 大军开拔第三十章 王良谟二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战第四十九章 张献忠预谋湖广第十三章 夜袭黄庄第六十三章 罗氏父子第五十四章 童子营二第三十一章 驱虎第七十七章 闯营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换忠义名第三十五章 崇祯十六年的元宵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杰第六十章 闯营的崩溃第三十三章 兵变余波第八十五章 惊变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三十三章 湘阴之战第七十七章 右营统领张轩第三十一章 驱虎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营第四十七章 会师第五十五章 罗汝才西进之心第三十四章 湘阴之战二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三十九章 攻守乱象第一百一十章 绝处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阳城第二十一章 朱仙镇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九十六章 困兽四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二十六章 论东虏二第五十四章 凤阳城二第四十二章 傅宗龙的遗言第三十一章 驱虎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态炎凉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九章 初战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一百一十二章 钱谦益第二十五章 论东虏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五十八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二第十六章 金声桓的困境第七十一章 战长沙之列阵第六章 萧县第一百零八章 宋献策之毒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十二章 城陵矶之战三第二十七章 西平营第六十三章 得讯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五十七章 孙vs李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阳江之役二第七十一章 前哨战敌一百零一章 攻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宗敏之死第六十一章 离间计第七十九章 罗岱的智慧第二十三章 工兵营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七十九章 在临颍第七十六章 官军大败
第一百零一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二十八章 树德于天下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六十章 闯营的崩溃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问题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九十三章 南阳曹幼瑾第五十三章 伯父张质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四十七章 天下锋锐罗玉龙第五十二章 不见长安见浮云第四十五章 大顺天下第一百章 天下震动第十九章 孤注一掷黄推官第二十九章 杨嗣昌第四章 何腾蛟调任湖广第三十七章 望长沙第九十九章 杨绳祖离开第九十四章 北伐计划第三十章 弃襄阳第二十五章 试点第三十五章 从长计议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张轩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八十五章 五里铺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五十八章 孙vs李二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三十二章 饵第二十八章 李神医第一百零八章 宋献策之毒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战第五章 大军开拔第三十章 王良谟二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战第四十九章 张献忠预谋湖广第十三章 夜袭黄庄第六十三章 罗氏父子第五十四章 童子营二第三十一章 驱虎第七十七章 闯营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换忠义名第三十五章 崇祯十六年的元宵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杰第六十章 闯营的崩溃第三十三章 兵变余波第八十五章 惊变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三十三章 湘阴之战第七十七章 右营统领张轩第三十一章 驱虎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营第四十七章 会师第五十五章 罗汝才西进之心第三十四章 湘阴之战二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三十九章 攻守乱象第一百一十章 绝处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阳城第二十一章 朱仙镇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九十六章 困兽四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二十六章 论东虏二第五十四章 凤阳城二第四十二章 傅宗龙的遗言第三十一章 驱虎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态炎凉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九章 初战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一百一十二章 钱谦益第二十五章 论东虏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五十八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二第十六章 金声桓的困境第七十一章 战长沙之列阵第六章 萧县第一百零八章 宋献策之毒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十二章 城陵矶之战三第二十七章 西平营第六十三章 得讯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五十七章 孙vs李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阳江之役二第七十一章 前哨战敌一百零一章 攻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宗敏之死第六十一章 离间计第七十九章 罗岱的智慧第二十三章 工兵营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七十九章 在临颍第七十六章 官军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