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张轩

对于张轩来说,高一功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人。

甚至可以说,闯营与曹营之间的高级将领大多互相熟悉。。毕竟双方同源而出。

彼此之间,即便没有怎么接触,很多实际还是很了解的。这还是张轩加入义军比较迟。如果他如罗玉龙一般从小在义军之中长大,那么彼此之间的接触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但是张轩总览高一功所做所为,总觉得他不会就投奔张献忠。

不过,张轩还是要做些准备的。

回来之后,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召见刘文秀。

刘文秀武昌也待了一段时间了,将大西与大夏之间的交易已经确定下来不少了。

论辈分罗玉龙要叫张献忠一声叔叔。虽然大夏的实力在大西之上。但是罗玉龙已经在正式文书上称呼张献忠为皇叔。

双方的交易也达成了,张献忠花了数十万两银子,在大夏卖来一大批物资。而且双方的交易也基本结束了。

再过一段时间,刘文秀就要离开了。

刘文秀不敢怠慢张轩。不过一会功夫就到了,行张轩行礼微微躬身,说道:”拜见郑国公。”

“免礼。”张轩说道:“刘将军请坐。”

两人坐定之后,张轩说道:“刘将军,高一功的事情,你知道了吧。”

刘文秀说道:“外臣略知一二。”

高一功在郧阳与夏军交手的事情,或许不知道细节,但是大概情况,刘文秀还是听说过的。

毕竟郧阳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会报到武昌来,以这个时代的官员操守,完全保密是决计不可能的事情。

张轩说道:“如今有一些新情况,高一功不敌我军,已经转向向南,进入大山之中,此刻还不知道是向川中,还是向东方。还是盘踞山中不出来。”

盘踞山中不出,这个选项是可能性最低的,张轩不认为山中能够养那么多人。

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刘文秀心中微微一动,说道:“郑国公的意思是?”

张轩说道:“如今高一功在两国交界之处,是我们共同的麻烦,还请刘将军转告大西皇帝陛下,要好生防范。如果可以可以双方合作,一起解决这个麻烦。”

刘文秀说道:“外臣这就回蜀中,定然会将此事禀报陛下。”

张轩之后目送刘文秀离开。

他其实并不认为,张献忠得到消息之后,会与大夏合作围剿高一功。甚至张轩觉得张献忠派人去招揽高一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毕竟张献忠在蜀中的处境并不是很好的。急需兵力。如果李自成没有死,李自成的部下,张献忠或许不敢招揽。但是如今李自成已经死了,闯营余部被大夏吞下了不少,张献忠自然敢吃剩下的。

“如果这样就好了。”张轩心中暗道。

在张轩心中,并没有一定要将高一功置于死地的想法,就像是罗汝才其实也并没有一定要置李自成于死地一样,如果不是罗汝才天不假寿,未必一定要用这样的手段处置了李自成。

而今也是一样,毕竟当初都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如果高一功投奔了张献忠。张献忠自然会压制高一功不与大夏为难。对这个结果,张轩也可以接受。

大夏最近的传略是北守南攻,先平南明再说,至于其他方向与其他人战事,是能不打最好不打。

不过,最后能不能达成这个结果,张轩一时间也没有把握。

шωш⊕ttκǎ n⊕¢ ○

他立即以西京留守的名义起草命令,命令郧阳府,荆州府西边各县都严加戒备,有贼人从山中出来,急速汇报。

随即清点江上各部水师。

但是张轩发现这一段时间,夏军水师在长江之上处于空缺状态。

原因无他,周辅臣所部在汉江水域,不在长江水域,而郑家的水师,已经大部分退出长江了,只有郑泰所部在长江口驻扎。

剩下的水师哪怕是民船,都参加罗玉龙回南京的行列,这些船只有数百艘之多,毕竟十几万大军。

所需的船只海量,整个长江几乎为之一空。武昌这边的水师自然是没有多少了。除却一些船只在岳阳以北,与明军对峙之外,几乎没有成建制的水师了。

张轩决定抽调周辅臣一部,加强长江上的警戒。

只是张轩这个决定,有一些太晚了一些,从武昌下令道襄阳,然后襄阳在传递给周辅臣。周辅臣再顺着汉江到长江。这其中用十日就算快的了。

但是十日时间可以发生太多太多的事情了。

远安县。

远安县就是当初张轩跟着罗汝才突出大山之后,遇见的第一个县城。

其实这里也是大夏实际控制的最西侧了,这个县有大夏一个营的驻军。也算是防御要点了。

至于更西的县城都在山峦之间,遍布在大山之间一些山谷之中。很多县城并不是大明初年就有的,而是在成化年间流民之乱后,与郧阳府一起设立的,原因就是为了安抚滞留山中不出的流民。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这些县城的地理位置。

对于这些县城,大夏根本鞭长莫及,最多是派几个书生去当县令,或者干脆从当地任命一两官员当县令,只求能安抚山民平安无事,至于赋税都不想要,因为大多数山民都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在这些地带,黄龙姚天动这些山寨头目,要比官府的权威都大。

所以,高一功在这些人的帮助之下,就突兀的出现在远安县之外。

远安小县,人口并不多,看上去不过后世稍稍大一点的小区,人口不过二三万人。即便是在这里驻扎的军队,也是老弱病残,是前明降兵,稍稍整顿一下安置在这里。

面对高一功的大军,远安小县根本没有抵挡的架势,就被拿了下去。

三千士卒战死数百之后,其他的都投降了。

随即被高一功分配给各部将领,远安城的物资也被洗劫一空。

所谓发财立品。高一功如今狼狈不堪,山中道路崎岖,粮食又紧缺,高一功不得不以身作则,节约粮食。他都这样了,更不要下面士卒了。面对嗷嗷待哺的士卒,任何军纪都无能为力。

高一功索性下令,不杀滥杀,但是城中的粮食布匹等物资都被征用为军资了。

在远安稍稍补给了一下。高一功也知道,这样的情况万万瞒不住的,毕竟是一个县城,数万大军行军这么大的痕迹,怎么可能瞒得过去的,就如张轩了解高一功一样,高一功也了解张轩。

这位在义军之中与李信齐名,被成为小周瑜的将领。绝对不是笨蛋,这么大的动静想被忽视都不可能。

高一功自然知道剩下的时间,就是与张轩赛跑,也要赌文安之能不能赚了夷陵城。否则高一功所部,还真不好过。所以下了远安之后,高一功根本没有下令修整,就大举南下。

向夷陵而来。

还好,高一功带着麾下将士,从延安开始,几乎绕过整个大西北,一路走过来,别的或许不行,但是赶路的本事却是一等一。因为跟不上大军的士卒都已经被抛弃了。

下场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远安县的情况也在一站接着一站,烽火报急向武昌而来。

张轩在武昌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一日一夜之后了,看了这封书信,张轩反而平静下来了。就好像房顶上第二个靴子终于落地了,不过随即张轩又皱起眉头。

这样的情况,高一功的意图也暴露无疑。就是南下投明。

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营第六十八章 救还是不救?第五十二章 多铎撤军二第一百章 赴汤蹈火二第七十六章 官军大败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九十七章 李东君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陈州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无弘光第六十八章 凤阳民情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四十六章 覆军杀将三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战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时中第六十六章 李际遇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二十五章 兵败如山倒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难第九十三章 南阳曹幼瑾第六十八章 剃发令第六十三章 二攻开封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华四第九十三章 南阳曹幼瑾第六十七章 郑芝龙长江第一功第四十九章 张献忠预谋湖广第二十八章 李神医第六十五章 孙传庭潼关会将第三十二章 南阳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五十七章 多尔衮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二十八章 李神医第九十二章 会师第七十三章 曹营长史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谋第七十五章 火铳初啼第三十六章 烟花易冷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一百二十四章 归德城破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怜无人送荆卿第五十二章 立营二第一百一十章 出师第九章 初战第九十四章 困兽二第十九章 决战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郑经的疯狂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时中之变第七十七章 大夏军制二第六十六章 议政第十二章 千斤将军炮第三十七章 水战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结义第七十七章 黄得功之死二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四十一章 夜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来董小宛第五十七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五章 大军开拔第五十三章 缓追第三十一章 铁第二十章 黑夜第九十七章 李东君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七十章 南明决策第五十八章 朱儿第六十八章 剃发令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七十四章 长街相会第三十二章 饵第八十六章 余烟袅袅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战四第七十六章 凤阳地动六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四十八章 襄阳暗潮第二十八章 炮战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战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七十六章 大夏军制第一百三十章 诛逆子三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八十五章 惊变第二十三章 朱仙镇三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战四第七十七章 闯营第四十章 琐事第九章 枣阳之战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杀第四十四章 善后第九十五章 闯曹之间第四十七章 郑森第九十五章 力排众意第四十章 岘山公第五十章 平城第十章 庆阳公之丧第八十九章 老对手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战四
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营第六十八章 救还是不救?第五十二章 多铎撤军二第一百章 赴汤蹈火二第七十六章 官军大败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九十七章 李东君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陈州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无弘光第六十八章 凤阳民情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四十六章 覆军杀将三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战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时中第六十六章 李际遇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二十五章 兵败如山倒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难第九十三章 南阳曹幼瑾第六十八章 剃发令第六十三章 二攻开封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华四第九十三章 南阳曹幼瑾第六十七章 郑芝龙长江第一功第四十九章 张献忠预谋湖广第二十八章 李神医第六十五章 孙传庭潼关会将第三十二章 南阳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五十七章 多尔衮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二十八章 李神医第九十二章 会师第七十三章 曹营长史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谋第七十五章 火铳初啼第三十六章 烟花易冷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一百二十四章 归德城破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怜无人送荆卿第五十二章 立营二第一百一十章 出师第九章 初战第九十四章 困兽二第十九章 决战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郑经的疯狂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时中之变第七十七章 大夏军制二第六十六章 议政第十二章 千斤将军炮第三十七章 水战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结义第七十七章 黄得功之死二第七十章 大西皇帝第四十一章 夜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来董小宛第五十七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第五章 大军开拔第五十三章 缓追第三十一章 铁第二十章 黑夜第九十七章 李东君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七十章 南明决策第五十八章 朱儿第六十八章 剃发令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七十四章 长街相会第三十二章 饵第八十六章 余烟袅袅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战四第七十六章 凤阳地动六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四十八章 襄阳暗潮第二十八章 炮战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战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七十六章 大夏军制第一百三十章 诛逆子三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八十五章 惊变第二十三章 朱仙镇三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战四第七十七章 闯营第四十章 琐事第九章 枣阳之战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杀第四十四章 善后第九十五章 闯曹之间第四十七章 郑森第九十五章 力排众意第四十章 岘山公第五十章 平城第十章 庆阳公之丧第八十九章 老对手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