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多尔衮

辽东,虽然是春末夏初,但是辽东的天气还是要比江南,武昌的天气要冷上不少。在盛京崇政殿之中,多尔衮来回踱步,似乎在寻找着皇太极的身影。

这个压了自己一辈子的兄长,终于先走一步。

而如今的大清是他多尔衮的天下了。

此刻的多尔衮借助两白旗的实力,压制住其他八旗,坐稳了摄政王的位置。

如果不是忌惮,代善这个老东西还在,皇太极还留下一些忠心耿耿的部下,多尔衮早就不是摄政王,而是大清的皇帝。

做完这一次之后,多尔衮再看关中风云变幻,北京陷落,崇祯身死,天下分崩离析。李自成雄踞北方,而南方群雄并起,而清廷在崇祯十五年之后,就没有大举入关了。

也算是养精蓄锐好一阵子了。

这个时候正是一展锋芒的时候。

但是现在的局面该怎么处理。多尔衮心中也拿捏不定。

“陛下,范大人求见。”外面有侍卫禀报道,

“有请。”多尔衮说道。

范文程是皇太极的用的智囊,也是最识时务的人了。

对辽东汉人来说,他们从来是二等公民,真正的权利核心,从来不在汉人手中,故而最高权利的争夺,与汉人也没有什么关系,范文程固然觉得皇太极对他不错。

但是在皇太极死后,也没有为皇太极子嗣争夺到底,不是不想,而是范文程压根就没有入局的资格。

此刻多尔衮来召见他,他也不敢不来。

范文程一身金钱鼠尾的打扮,几乎整个脑袋都光可鉴人,唯独后脑勺上,有铜钱大小一缕头发,梳着细长的辫子,真活像一根老鼠尾巴。这样细长的发编,也垂不长,最后的后背之上。

“奴才见过主子爷。”范文程一进来,就跪下扣头,说道。

“起来吧。”多尔衮说道:“你也是八兄得力身边得力的人,现在这个局面觉得该如何下手?”

范文程心中不敢有一丝委屈。

即便是他刚刚被多铎抢走了妻子,他的妻子在多铎府上待了好多天才回来,想来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了,即便没有发生,所有人也都不会相信的。

但是即便如此又如何?

那是主子。

此刻,范文程更是不敢怠慢,说道:“而今闯贼虽然夺取北京,但是立足未稳,天下虽然惊魂未定之时,贼人只需一败,北方非其所有,故而今是千载难逢之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请摄政者大举入关。”

“入关到可以。”多尔衮说道。

多尔衮之前并非没有自己的思考,入关这一件事情,多尔衮自己就已经定下来了。

无他,那么仅仅是试探一下闯营的实力,也必须入关一趟,不了解闯营的实力,将来如闯营如何相处,也就不大好办了。

但是入关打到什么程度,多尔衮却没有下决心。

这个时候,不仅仅是整个天下对东虏能夺取天下,没有信心,即便是满清高层之中,这种信心也并不多。皇太极是一个秉承与明争夺天下信念的君主,但是多尔衮却不是。

从战略思想上,多尔衮远不如皇太极。

“但是打到那一步?”多尔衮说道:“明朝乃是大国,辽东力薄,恐怕力有不逮。”

“殿下所言正是。”范文程说道。他是这样说的,但是心中到底是怎么想,就不知道了,他继续说道:“我屡次入关,都在关中站不住脚跟,故而此次入关,最次一等,也要在关中夺取一二大城,为落脚之处,如山海关在手,就再好不过了。”

“如今崇祯身死,明分崩离析,虽有苟延残喘之用,但早就不堪再起,故如今,入关大敌,乃闯贼,非明也。”

“闯贼与曹贼之间,貌合神离。曹贼在南京还为崇祯发丧,可见一斑,故以臣之计,今日当以为崇祯报仇之名入关,并派人出使江南,与曹营议和,无论议什么,只要让曹营不与闯营合流即可。”

“和明,分曹,攻闯。先下闯贼。”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则贼不如我,而得民心,顺百姓,则我不贼。故此此次入关,还请摄政王约束属下,秋毫不犯,才能让百姓归顺,久留关内。”

“这----”多尔衮说道:“如此如何安抚八旗将士?”

范文程说道:“八旗以天下为牧场,之前入关,不过是抢牛羊而已,而今关内也为八旗之下,何故杀牛羊,竭泽而渔?”

多尔衮沉吟一会儿,说道:“不错。”

范文程见多尔衮如此,心中松了一口气,继续说道:“祖大寿与吴三桂有亲,还请将军派祖大寿修书一封劝降吴三桂,如此一来,山海关搓手可得。”

多尔衮说道:“区区私情,何济大事。”

山海关实在是太重要了。

从辽东入中原,山海关就是大门所在,如果从山海关到百姓,不过一两日路程,如果绕道入京,就多了十几日。

不要小看,这十几日,多出这些时间,正是清廷屡次入关,即便是如入无人之境,也不能占据城池固守的原因所在。

不过,多尔衮虽然这样说,但是依旧让祖大寿写了书信,并他自己的手书,一并送到山海关之中,想要劝降吴三桂。

而吴三桂此刻,正是焦点所在。

闯营也让吴襄写了书信,招降吴三桂。

吴三桂正在摇摆不定,不知道在清廷与闯营之间如何选择。

吴三桂对清廷还是很熟悉的,就如同关内官军与流寇打了这么多仗,打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样,彼此之间都能找到熟人。

而辽东军与清廷也是如此,辽东军现如今屡战屡败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投降清廷了,祖大寿不过是其中一个代表而已,吴三桂叫祖大寿一声舅舅,有这个熟人在,归清,只要价码合适。

吴三桂并不介意。

但是正如之前所言。

清廷自己都没有那个信心夺取天下,最少在占据北京之前,这个心思并不强烈。吴三桂也绝对闯营占据大半个中国,即便一时间不如清廷,但只要稳定下来,将来也能挽回局面。

他沉吟了一会儿,终于将书信都藏了起来,当做没有见过,将山海关交接给先投降唐通,带着随从就望北京而去了。

来道半路之上,京城得到消息,京城大户都被拷饷,连吴襄也下狱,吴三桂就好像是一盆冷水当头浇下来,顿时心中惊惧非常。一来担心父亲的下场,二来却是担心自己。

无他,闯营对吴襄就如此不留情面,他们会给自己好果子吃,甚至召他去北京,是不是一场诱杀?

之前这些事情,他不去想,此刻他不得不去想了。

吴三桂当机立断,迅速回过山海关,带兵大败唐通。

消息传到北京之后,李自成大怒。

从西安出发,到北京,一路上也不过榆林城,宁武关两场硬仗而已,其余都是望风而降,从来没有降而复叛的。今日不狠狠的教训吴三桂,恐怕新降之地,就会不问。

于是李自成点齐京师小十万人马,大举东进。

而清廷也点齐八旗精锐在山海关外,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但是这里的情况,却传不道数千里外的南京城中,而张轩此刻在南京城之中,忙得焦头烂额,虽然估计一片石之战,就要打响,但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却关注不了了。

弘光帝的登基,让罗汝才更是按捺不住,督促张轩尽快出兵了。几乎一刻也等不了了。

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五十四章 凤阳城二第九十三章 南阳曹幼瑾第九十章 刘泽清跑了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谢幕第六十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四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二章 徐州之败第三章 往来无白丁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十七章 决战二第一百零九章 滚滚狼烟第一百二十章 陈州之夜第六十九章 凤阳地动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二十八章 炮战第五十二章 破临颍第六十三章 罗氏父子第四十三章 赏赐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尔衮二第六十三章 劝进第二十八章 钓者第六十四章 临颍炮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余波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忧第五章 朝议大政第七十二章 不负闯王第三十五章 诱杀第七十四章 战长沙之交锋二第二十章 谈判开始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怜无人送荆卿第一百二十七章 论袁时中第二十六章 响应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二十三章 许都之谋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势第七十九章 联姻之谋第七十八章 大夏军制三第六十二章 顺清之间第十七章 金声桓的抉择第六十五章 钱粮第一百零六章 后湖黄册二第六十五章 钱粮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战四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战二第二十四章 路振飞雄起第二十五章 试点第七十六章 战略第六十三章 罗氏父子第六十一章 时疫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七十一章 战长沙之列阵第二十九章 斩尽杀绝第十五章 铁模?第四十二章 岘山争夺战二第五十二章 马踏开封城第四十三章 赏赐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一百一十八章 闯营的战略转向第八十三章 东床对第九十一章 冒险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十章 死马当做活马医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阳城第二十章 伏击第三十六章 纷纷勤王兵第十七章 过河请兵第九章 初战第七章 下萧县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龙能大能小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胜之余第九十九章 赴汤蹈火第七十九章 在临颍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四十四章 善后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势第一章 淮河之上论形势第二十一章 献徐州第三十二章 岘山初战第三十六章 烟花易冷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七十七章 闯营第六十四章 劝进二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七十九章 刘承胤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敌黄得功第三十二章 大战帷幕二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战四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战第三章 往来无白丁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十九章 阮进之策第五十七章 多尔衮底一百零二章 南阳营首战第七十章 决战之前二第四十八章 覆军杀将五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
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五十四章 凤阳城二第九十三章 南阳曹幼瑾第九十章 刘泽清跑了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谢幕第六十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四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二章 徐州之败第三章 往来无白丁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十七章 决战二第一百零九章 滚滚狼烟第一百二十章 陈州之夜第六十九章 凤阳地动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二十八章 炮战第五十二章 破临颍第六十三章 罗氏父子第四十三章 赏赐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尔衮二第六十三章 劝进第二十八章 钓者第六十四章 临颍炮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余波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忧第五章 朝议大政第七十二章 不负闯王第三十五章 诱杀第七十四章 战长沙之交锋二第二十章 谈判开始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怜无人送荆卿第一百二十七章 论袁时中第二十六章 响应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二十三章 许都之谋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势第七十九章 联姻之谋第七十八章 大夏军制三第六十二章 顺清之间第十七章 金声桓的抉择第六十五章 钱粮第一百零六章 后湖黄册二第六十五章 钱粮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战四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战二第二十四章 路振飞雄起第二十五章 试点第七十六章 战略第六十三章 罗氏父子第六十一章 时疫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七十一章 战长沙之列阵第二十九章 斩尽杀绝第十五章 铁模?第四十二章 岘山争夺战二第五十二章 马踏开封城第四十三章 赏赐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一百一十八章 闯营的战略转向第八十三章 东床对第九十一章 冒险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十章 死马当做活马医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阳城第二十章 伏击第三十六章 纷纷勤王兵第十七章 过河请兵第九章 初战第七章 下萧县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龙能大能小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胜之余第九十九章 赴汤蹈火第七十九章 在临颍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四十四章 善后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势第一章 淮河之上论形势第二十一章 献徐州第三十二章 岘山初战第三十六章 烟花易冷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七十七章 闯营第六十四章 劝进二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七十九章 刘承胤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敌黄得功第三十二章 大战帷幕二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战四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战第三章 往来无白丁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十九章 阮进之策第五十七章 多尔衮底一百零二章 南阳营首战第七十章 决战之前二第四十八章 覆军杀将五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