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现状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现状

河南大地之上,可以说乱如牛毛。

凡是现状还存在的村落,个个都有高大的围墙,几乎就是一座坞堡。而流荡在各地的义军,杆子更是多如牛毛。

来投奔李自成的都是小杆子,大多精壮不过千人而已。

而真正成了气候的大杆子,是不会主动投奔李自成的,这些大寇,有土有流,所谓土,就是盘踞一方,所谓流,就是来回流窜。比如说袁时中,来往豫东。比如李际遇,起于登封。李扁豆,盘踞遂平。至于其他多多少少的大寇,更是有过不少。这些大寇,都拥兵万人以上,或横行一方,或盘踞山寨之上。而袁时中不过其中佼佼者而已。

如果李自成能一一收复,能收复数十万士卒。

“好。”李自成听闻李信之言,大喜过望,说道:“各部整顿兵马,明日出发,大举东进。”

“是。”

大军大举东进,张轩有很多事情要做,特别是关于临颍的事情,罗汝才已经决定,不会将张轩留在临颍,临颍的一摊事务交给闯营处理。自然有人来接管临颍的一切。张轩虽然舍不得,但也不得不承认,想要有大的发展,还是要紧随义军主力。

张轩告别罗汝才,然后带着罗岱连夜回到了临颍。临颍小县依旧,但是张轩看起来,却有一点伤感。

“将军,你回来了。”张轩还没有进城,就被人认出来,有人打招呼。

张轩一一点头。百姓其实很简单的,为他们做一些事情,他们都会记在心里。

张轩好容易才进了城,在县衙之中,先找到张质。

“春耕怎么样?”张轩问道。

张轩西征襄县,将这里所有事务都交给张质来处理,张质进士出身,并且做过亲民官,处理这些自然是搓搓有余的。不过这个时间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春耕了。

粮食生产,在古代,用怎么样的强调都不过分。

所以,张轩回来第一个问的就是这个。

“大人放心,你之前安排好了农具,耕牛,大家养了一个冬天,为的不就是春耕吗?”张质说道:“以县城附近所有的耕地,不管是谁的,都种好了。今年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的。”

张轩说道:“好,河南是天下粮仓,只要地里面能出粮食,人就能活下去。”

活下去,多么朴素而简单的想法,张轩却知道,想做的这一点,却有多不容易。

“这都是大人之功。”张质说道:“如果不

是大人做了这么多准备,今年的春耕也不会这么顺利。”

张轩忽然想起什么,说道:“打井的事情准备怎么样了?”

打井抗旱,是张轩一直惦记的事情,只是这一件事情,似乎不能在他的手中完成了。

张质说道:“这一段时间,春耕繁忙,等忙过这一段时间,就着手准备。定然误不了大事。”

张轩微微一叹,说道:“有一件事情要告诉你,我要走了。”

张质神色忽然一滞。

张轩转过头来,看向钟鼓楼,说道:“闯王已经确定大军东向,进攻归德。而罗帅也不会留我在临颍。这里的事情要交接给别人,如果张大哥,想留任临颍,我可以推荐---”

“不必。”张质说道:“之前我已经说过,我不过是投奔于你,而不是投奔于曹贼。”

张轩说道:“那么大哥愿不愿意跟着我走?”

张质沉吟好一阵子,迟迟不能回答。

张轩心中暗暗失望,但是心中也了然几分,张质与他合作不过是基于他的威逼,张质对他有几分真心,他自己都不知道,张轩也从来没有想过,王霸之气一放,让人家举家来投。

张轩说道:“还请大哥好好思量,天下局势如何,不用小弟来说,何去何从,还请大哥好好想想。小弟这就去看看曹兄伤势如何,告辞了。”

张轩说完之后,起身离开了县衙。

张轩走了之后,张质陷入长考之中。连天下日影西行都不知道。

“曹兄。”张轩说道。

曹宗瑜此刻正在懒洋洋的晒太阳。脸上还盖着一本书,春日的阳光给人一种懒洋洋的感觉,而曹宗瑜似乎也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听了张轩的话,才拿下脸上的书,说道:“将军。”

说话之间,就要起身。

张轩一把按住曹宗瑜,说道:“你看上去气色好多了。伤势如何了?”

曹宗瑜抬起手,做了一个握卷的手势,说道:“早已好了,随时都能上阵。”

“上阵个屁。”一个声音响起,带着浓厚的湖北口音,张轩转过头,却见证李正方,李正方一见张轩,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说道:“曹宗瑜是命大,底子好,算是捡了一条小命,但是出血太多,大伤元气,从今之后,不要说上阵了,就是稍稍的重活都不能干了,即便是与人拼命,也过不了三刀,三刀之后,不用别人动手,他自己都没有力气了。”

张轩一听,眼睛顿时有些红润。一想起曹宗瑜之前矫健英姿

,在听李正方所言,忍不住眼圈一红,说道:“曹兄,都是我的错。”

“说什么?”曹宗瑜说道:“天下之间,每时每刻都在死人,难道都是你的错。我小时候,家祖就说我,好勇斗狠,不过是一裨将之才,现在好了,我上不了阵,从今专司指挥,说不得还能成就名将之命。只要你记住,我们这样拼命是为了什么就行了。”

“知道。”张轩说道:“致天下于太平。”

李正方在一旁听了,心中微微感动,但是依旧嗤之以鼻说道:“少说大话了,让我珍珍脉,差不多,就赶紧走,别在我这里碍事。”

说着一把抓住曹宗瑜的手,诊脉片刻。

张轩说道:“李先生,曹兄如何?”

“行了。”李正方说道:“从今开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时三餐好好滋养,不要大惊大怒,大悲大喜,一月抽出数日,针灸一番,我保你长命百岁。否则---”

“否则怎么样?”张轩说道。

“否则,年轻时候还行。”李正方说道:“年轻的时候,气血充盈,大抵还行。但是老了之后。旧伤复发起来,让你生不如死。不要说我没有提醒你。”

“哈哈哈。”曹宗瑜说道:“乱世之中,只求立功名于天下,难道还想死于床榻之间吗?神医可知。我最敬仰何人?”

李正方根本没有搭话,起身说道:“老夫病人多得很,没有时间和你闲扯。”

李正方生生将曹宗瑜搁在一边,曹宗瑜脸色顿时有些讪讪。

“曹兄敬仰何人?”张轩赶紧接话道。

“开平王。”曹宗瑜说道:“能如开平王一生,何必求人间百岁。”

开平王就是常遇春。他是朱元璋麾下一等一的猛将,号称常十万。在北伐之中英年早逝。

张轩说道:“曹兄雄心可嘉。”他微微一顿,说道:“我们要离开临颍了。”

曹宗瑜微微一愣,随即恢复正常,这消息虽然来得突然,但也在曹宗瑜的意料之中。他虽然在临颍对前线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襄城一下,他就知道,大军不会在这一带久留,只是不知道去往何方?

“大军行止定下了?”曹宗瑜说道

“定下来了。”张轩说道:“大军东向,攻归德府附近州县。以李信的意思,要想办法与小袁营合营,到时候围攻开封。引朝廷各路兵马来救,到时候在开封城下决战。一战决定中原归属。将拿下中原之地,为义军定下根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第七十六章 决心第八十四章 将变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五十章 覆军杀将七第一百零六章 后湖黄册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杀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四十一章 岘山争夺战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决策第八章 城陵山矶第六十八章 凤阳民情第一百章 天下震动第九章 罗玉娇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处境二第八十六章 余烟袅袅第七十二章 不负闯王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马威第六十八章 虚实真假第四十七章 覆军杀将四第二十二章 许都之胆第二章 樊城二第十一章 罗玉娇的愧疚第六十一章 襄阳余波第三十一章 大战帷幕第八十八章 送别罗玉龙第三十二章 饵第五十五章 罗汝才西进之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势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九十章 罗汝才之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九十二章 会师第四十五章 破刘良佐第七十三章 张轩立阵第九十一章 火马阵第七章 万事民为先第九十章 拼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将之姿第一百二十八章 发现梁以樟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处境第四十三章 玉带编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顾第一百二十九章 诛逆子二第四章 填壕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三十九章 姚启圣第二十章 风起第四十六章 破刘良佐二第六十一章 渔阳鼙鼓动地来第三十四章 投名状第七章 朝议大政三第三十二章 岘山初战第十章 装备第三章 袁时中的选择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战一第九十四章 曹营至第七十九章 罗岱的智慧第二十章 火并第七十七章 凤阳地动七第一章 樊城第九十二章 张献忠方略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杀第七十二章 战长沙之致师第十六章 骄兵之计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二十八章 大逃杀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顾第一百二十五章 钱肃乐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八十九章 临颍城南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八十七章 夜谈二第五十八章 朱儿第七十六章 焦链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阳城第八章 立威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九十五章 黄得功之勇第七十七章 闯营第四章 统领薛威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一百三十章 将变第六十九章 侍卫亲军第八十七章 夜谈二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战二第十四章 城陵矶之战五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四十二章 岘山争夺战二第七十三章 各方云动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约第五十二章 多铎撤军二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会首第十章 收兵
第七十六章 决心第八十四章 将变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五十章 覆军杀将七第一百零六章 后湖黄册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杀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四十一章 岘山争夺战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决策第八章 城陵山矶第六十八章 凤阳民情第一百章 天下震动第九章 罗玉娇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处境二第八十六章 余烟袅袅第七十二章 不负闯王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马威第六十八章 虚实真假第四十七章 覆军杀将四第二十二章 许都之胆第二章 樊城二第十一章 罗玉娇的愧疚第六十一章 襄阳余波第三十一章 大战帷幕第八十八章 送别罗玉龙第三十二章 饵第五十五章 罗汝才西进之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势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九十章 罗汝才之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九十二章 会师第四十五章 破刘良佐第七十三章 张轩立阵第九十一章 火马阵第七章 万事民为先第九十章 拼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将之姿第一百二十八章 发现梁以樟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处境第四十三章 玉带编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顾第一百二十九章 诛逆子二第四章 填壕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三十九章 姚启圣第二十章 风起第四十六章 破刘良佐二第六十一章 渔阳鼙鼓动地来第三十四章 投名状第七章 朝议大政三第三十二章 岘山初战第十章 装备第三章 袁时中的选择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战一第九十四章 曹营至第七十九章 罗岱的智慧第二十章 火并第七十七章 凤阳地动七第一章 樊城第九十二章 张献忠方略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杀第七十二章 战长沙之致师第十六章 骄兵之计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二十八章 大逃杀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顾第一百二十五章 钱肃乐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八十九章 临颍城南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八十七章 夜谈二第五十八章 朱儿第七十六章 焦链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阳城第八章 立威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九十五章 黄得功之勇第七十七章 闯营第四章 统领薛威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一百三十章 将变第六十九章 侍卫亲军第八十七章 夜谈二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战二第十四章 城陵矶之战五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四十二章 岘山争夺战二第七十三章 各方云动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约第五十二章 多铎撤军二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会首第十章 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