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天下震动

九江城中。

左良玉接到南京失陷的消息,简直是大吃一惊,几乎不敢相信这一件事情。

长江天险,他又怎么不知道。想来南京是一座坚城,再加上长江天险,虽然不能说是牢不可破,但是支撑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左良玉虽然走得有一点慢,但也不是一点也没有动,至少此刻已经走到九江了。

坚持一段时间,左良玉大军也就到了。

他之前想着江南陷落之后,他到江南作战,好好的刮一刮油水,但是此刻南京真得失陷了,左良玉心中反而有一阵惶恐之意。心中暗道:“莫非这曹操还真要成气候?”

南京虽然是座城池,但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座城池。

影响之大,连左良玉就为之心颤。

“不行,不能在九江逗留下去了。”左良玉心中暗道:“我必须尽快做出反应,否则陛下怪罪下来,可不好办。”

崇祯毕竟并不是弘光,即便是跋扈如左良玉对北京安一位,心中还是有一点怯意的。

在左良玉的督促之下,大军南下,速度就快了很多,数日之内,就能兵临南京城下。。

潼关之前。

“两位将军来降是我李某之幸。”李自成哈哈大笑。

牛成虎与白广恩说道:“多谢陛下宽宏。”

罗汝才下江南,而李自成也没有闲着,与孙传庭打了最后一战,就是潼关之战,孙传庭兵败投河了,孙传庭的秦军纷纷投降了,其中高杰因为与李自成间隙太深,高杰带兵北走,而牛成虎与白广恩都投降了李自成。

一时间李自成凭空多了数万精锐之卒。

李自成安抚了两人之后,李信说道:“陛下当劝降一人?”

“何人?”李自成笑道。

潼关一战,孙传庭一死,秦军烟消云散,大部分秦军都投了闯营,夺秦地之兵,据湖广之粮的战略目标已经完成了大半,对于劝降李自成也已经轻车熟路了。

“陈永福。”李信说道。

李自成一听“陈永福”这三个字,脸色顿时大变,他已经瞎掉那一只眼,顿时有一种彻骨的痛意,似乎一想起陈永福,李自成心中就一股无名火起,恨不得将陈永福立毙当场,将与陈永福有关的人斩尽杀绝,才能解心头之恨。

李信连忙说道:“陛下起于草莽,天下之间,与陛下有仇之人,数不胜数,而今草莽之间,不知道有多少人观望陛下有何作为,秦地英雄与陛下的恩怨,臣也有所耳闻。如今他们都战战兢兢,厉兵秣马,担心陛下算后帐,陛下虽言既往不咎,他们也不相信,如高杰,陛下难道会因区区邢氏之故慢待高杰?然高杰不自安,则引数万精锐走晋。如何安天下人之心,不若封一与陛下有大仇之人,让天下人看陛下的心胸。此人非陈永福所属。还请陛下以天下为重,恩怨为轻。”

李信说到清楚,但是李自成心中那一股不平之气,怎么能如此简单的消散了。

恩怨为轻,那可是一只眼睛,李自成瞎了一只眼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传言,特别是关于圣天子百灵庇护,由于李自成伤了一只眼睛,很多人都觉得李自成不过是为王前驱之辈。

这样的传言,李自成不知道听了多少,此刻怎么说是恩怨未轻。

这个恩怨轻吗?

李自成沉默不言,李信也不敢抬头,只能做抱拳之态,不敢起身。

“陛下,吴王的消息。”张鼐跑过来。

李自成说道:“什么消息?”

“吴王下了南京。”张鼐说道。

张鼐自己似乎没有觉得,当罗汝才下了南京之后,张鼐对罗汝才的态度就有所改观,之前称呼曹操,但是此刻却称呼为吴王,可见罗汝才打下南京之事,对天下人影响之深。

不光是张鼐,几乎所有观望天下局势的人,一瞬间也将罗汝才当成独立一支的势力,而不是李自成的一支了。

李自成几乎从张鼐手中抢过书信,细细看了一遍,看着潼关黄河相对的景色,一时间只觉得烦躁之极,他强制压下来这一股烦躁之意,对李信说道:“陈永福之事,就交给你了。”

李信这才长出一口气,说道:“是。”

李自成对张鼐说道:“传令下去,立即向西安进军,我要过年之前,拿下整个西北。”

“是。”

罗汝才夺下南京之事,就好像是一个加速器,瞬间将李自成行军速度推进了不知道多少。

消息传到北京之后,据说那一位痛哭失声,再次入太庙斋戒请罪,并下罪己诏,只是不知道这一封罪己诏到底是第几封了,还是第十几封了。

这个消息也以极快的速度传到了关外。

一道道手序过后,到了多尔衮的手中。

多尔衮看过之后,也仅仅是书案之上,写下罗汝才三个字而已。

因为这个时候多尔衮是没有精力多关注关内的事情。八月间,辽东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黄台吉之死。

黄台吉的暴毙,引起了八旗内部的纷争,双方差一点刀兵相见。多尔衮作为其中的一方,深入卷入这一场政争之中,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他扶立福临登基。

不过,很多时候,皇位确立之后,并不代表这一场政治-斗争的结束。

政治-斗争一般都会随着参与者的肉体死亡才算结束。福临登基,只是说明双方不过是暂时妥协而已,多尔衮这一段时间都一直在忙这个,确定自己的权力中心。

虽然名义上的皇帝是顺治,但是实际上的皇帝却是他多尔衮。

这也是两个月过去了,如果在八月之间,这消息传来,多尔衮根本没有时间多看一眼,现在也不过是将罗汝才记在心中,等有时间再来处置。

张献忠虽然消息并不是太灵通,但是此刻听了罗汝才下了南京,也长叹一声,在自己房间之中大醉一场,第二日打起精神,开始执行入蜀战略。

南京之事,好像是一块石头砸水里,涟漪波及天下。

而张轩就是那一个被涟漪波及的那一位。

他先是得到大军渡江的同时,也得到坐镇江北的命令,他心中暗叹,自己江南自己去不了了。他估计下南京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心中有些怨言,但也没有多少。

在张轩想来,只要罗汝才这吴王能在江南坐稳脚跟,将来最少一个南北朝的局面,张轩将来最少混个公侯之类。即便子孙不是世袭罔顾,但是他这一辈子,就坐稳了前三排了。

想来如果在后世,要多少努力,才能混进前三排。

如此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心中那些非分之想,既然知道是非分之想,那就不要去想了。

只是张轩刚刚将精力放在整顿扬州,乃至长江以北的府县的时候,他又接到一封与之前完全相反的命令,让他速速入南京。

一时间两道截然相反的命令,让张轩有些犯迷糊,他也瞬间嗅到了味道,出事的味道,虽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但是南京一定是有事情发生。

随即张轩带着刚刚到扬州的罗玉娇,以及千余亲卫,命令曹宗瑜代自己坐镇江北,从扬州上了船。一路从运河到南京,虽然沿岸还有很多州县还不在曹营的管辖之中,但是这些府县好像是聋子瞎子一样,对张轩的出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故而张轩一路顺风顺水到了南京。

不过,张轩到了南京码头之后,瞬间被南京所吸引,浑然忘却心中所担心的。

这就是六朝金粉之地。

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八十四章 将变第八章 局面第三十五章 投名状二第三十三章 湘阴之战第三十三章 刘氏跌倒,张轩吃饱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无弘光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十九章 徐州内情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战一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七十三章 北方战场的判断第二十四章 归德军第二十七章 西平营第三十五章 攻闽第一百三十七章 宁波城下第四十五章 官军的反应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忧第三十一章 驱虎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一百章 侠义第三章 袁时中的选择第十五章 铁模?第八十五章 樟树镇第七章 下萧县第三十章 阴-门阵与阳门阵第九十九章 杨绳祖离开敌一百零一章 攻第四十章 琐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别临颍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星坠于野二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杰第六十三章 劝进第二十四章 归德军第二十六章 兵败如山倒二第四十四章 善后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十七章 过河请兵第四十九章 郑森今日名成功第三十六章 王进才第八十五章 名缰利索第五章 朝议大政第十九章 阮进之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罗再聚第二十八章 大逃杀第五十九章 斩龙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顾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十四章 金不换第七十九章 刘承胤第五十七章 余音渺渺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十三章 城陵矶之战四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阳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尔衮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四十九章 正气歌第九章 天下何处安我心第五十章 百里麦青青第六十四章 家书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无弘光二第五十一章 临颍城下丁启睿第三十八章 威远城下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尔衮二第四十一章 夺门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将星坠于夜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五十章 平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归德余波二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三十八章 风声第十三章 铸炮计划第一百三十四章 说袁时中二第三十四章 水师第七十六章 焦链第三十一章 驱虎第七十章 重围孤城烽烟长第六十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四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战二第八十三章 东床对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风先至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华军第六十七章 瓮城第一百零五章 后湖黄册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六十一章 离间计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十七章 过河请兵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七十八章 大夏军制三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二十八章 王良谟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九章 抢收
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八十四章 将变第八章 局面第三十五章 投名状二第三十三章 湘阴之战第三十三章 刘氏跌倒,张轩吃饱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无弘光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十九章 徐州内情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战一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七十三章 北方战场的判断第二十四章 归德军第二十七章 西平营第三十五章 攻闽第一百三十七章 宁波城下第四十五章 官军的反应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忧第三十一章 驱虎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一百章 侠义第三章 袁时中的选择第十五章 铁模?第八十五章 樟树镇第七章 下萧县第三十章 阴-门阵与阳门阵第九十九章 杨绳祖离开敌一百零一章 攻第四十章 琐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别临颍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星坠于野二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杰第六十三章 劝进第二十四章 归德军第二十六章 兵败如山倒二第四十四章 善后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十七章 过河请兵第四十九章 郑森今日名成功第三十六章 王进才第八十五章 名缰利索第五章 朝议大政第十九章 阮进之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罗再聚第二十八章 大逃杀第五十九章 斩龙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顾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十四章 金不换第七十九章 刘承胤第五十七章 余音渺渺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十三章 城陵矶之战四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阳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尔衮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四十九章 正气歌第九章 天下何处安我心第五十章 百里麦青青第六十四章 家书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无弘光二第五十一章 临颍城下丁启睿第三十八章 威远城下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尔衮二第四十一章 夺门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将星坠于夜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五十章 平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归德余波二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三十八章 风声第十三章 铸炮计划第一百三十四章 说袁时中二第三十四章 水师第七十六章 焦链第三十一章 驱虎第七十章 重围孤城烽烟长第六十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四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战二第八十三章 东床对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风先至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华军第六十七章 瓮城第一百零五章 后湖黄册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六十一章 离间计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十七章 过河请兵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七十八章 大夏军制三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二十八章 王良谟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九章 抢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