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家书

第六十四章家书

老杜有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而高一功与高夫人分开,又何止是三月。其中发生的种种事情,又何止能以“烽火”两字概括。高一功四处打听高夫人的消息,也仅仅能得到一些模棱两可的消息。其中真真假假谁能知道。

此刻仅仅是看见高夫人的字,没有看书信内容,已经有几分忍不住了。

打开一看,却见上面写道:“吾侄安好,无以我为念。甲申分别之后,不过年余,然事事纷扰,物是人非,吾虽为李家之妇,然亦为高家之女。汝姑父之死,不过长辈之恩怨,不牵连于汝等。妇道人家,不谙兵事,汝所作所为无虑于我。唯有善自珍重,保全身体而已。”

书信不长,高一功看过很多遍,但是仍然放不下来。

他看到书信最后,有很多墨点,也就明白,姑姑其实还有千言万语要说,但是这书信是用来做什么的,她自然也知道,并不是寻常家书,这些自然不能多写的。

但是即便如此,也透漏出一丝让高一功投降的意思。

这让高一功心中更是难过。

如果天下间有谁比李过更想给李自成报仇的话,那就是高夫人了。

高夫人与李自成相互扶持十几年,难道感情之深,还没有李过一个侄儿深吗?只是高夫人想的更多而已。

夏朝善待她,不仅仅是为了她一个未亡人。而是为了闯营残部。她如果做出什么事情来,影响的不仅仅是她知道,还设有更多的闯营子弟,包括高一功与李过。

高夫人与夏朝的合作态度,其实张轩招降高一功的前提,如果高夫人与夏朝水火不容,闯营曹营之间,一点缓和的余地都没有,张轩也就不想这一点了。

死的人死了,活的人还要活下去。

高一功也很明白,李自成当初在襄阳做的事情,太不地道了。罗汝才临死杀李自成,并没说什么理亏的地方。

高一功揣摩了这一封书信良久,似乎要揣摩出高夫人当初写这一封书信的所有心情之后,才算是放下来了。

马光玉说道:“将军,我大夏求贤如渴。郑国公跟我说了,只要将军愿意投诚,郑国公保证你与他平起平坐,最少封国公之位。而今的局面,南明小朝廷根本不行了,将军即便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兄弟们想想。”

“兄弟们打了半辈子仗了,什么也没有捞到,而今只要投降夏朝,各级将领想打仗,都可以在战阵之上,搏一个封妻荫子,不想打仗了,军中也有授田,可以回家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也算是给大家伙一个交代。”

“而高夫人在武昌等着将军您。难道将军您不想与高夫人团聚吗?”

高一功听着马光玉所说的条件,已经有些心动了,如果马光玉先于文安之进来,说不定他就答应下来。而如今他不得不陷入沉思之中。他并不担心张轩开出的条件有问题。

高一功相信夏朝的信用,但是很多事情都在信用之外的。文安之所说的话,就好像是一根刺-插在心上,之前不去想,还没有多在意,但是此刻却绕不过了,只有一想,就越发觉得拔不掉了。

“代我谢谢张轩的好意了。”高一功说道。

马光玉大吃一惊,他不知道高一功为什么这样选择,他刚刚说下面的人如何,里面已经隐隐约约有几分逼宫之意了。不敢再说狠话,唯恐有反作用,而且高一功在马光玉心中还是有些积威的。他说道:“将军,郑国公也让我带给你几句实话。曹营吞并闯营余部,是大势所趋,天下义军汇聚于一,也是无可更改的,曹营为了安抚闯营军心,定然要在闯营之中选拔一两个将领,进入曹营高层之中。”

“这个位置本来是李过的。”

“但是李过冥顽不灵。高将军只有过去,定然有一个实权国公的位置,下面还有诸多老兄弟撑着。岂不比在这里破地方好上太多太多了。如果时间长了,这位置定下来了,国公的爵位虽然还有,但是实权还能有多少,却不知道了。”

高一功听了马光玉的话,非但没有动摇。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心思。

因为高一功拿马光玉的话,与文安之的话互相参详。他如果正成为闯营一系人马在曹营之中的代表,那么很大几率,高一功一直在夏朝枢密院之中,根本没有出征的机会了。

这并不是他想要的。

如果可以的话,高一功甚至想与闯营残部做一些切割。毕竟想出外将兵,最重要的并非身后有没有势力,而是能并不能得到上面的信任。闯营固然能撑起高一功在夏朝的地位,只是将来未必不是成也闯营,败也闯营。

“不用多说了。”高一功起身说道:“我现在还记得,陛下在长沙接见我,赐以此剑。”他将长剑双手捧起来,说道:“信重之恩,没齿难报。故而不管我闯营与官军之间,有多少恩怨,有陛下在一日,我高一功就是陛下之臣。马兄弟,你想做什么,我不拦着,但是我想做什么,你也拦不住,多谢你带来家书,恕不远送,我等将来刀兵相见吧。”

高一功话音刚落,文安之神情就松懈起来。

如果有可能文安之也不愿意以如此说法,说服高一功,只是而今的局面实在不是太过好,不过从常德出发数日光景,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先是何腾蛟大败,贼军直入长沙城下,又是李过所部崩溃,党守素战死。

这一个接着一个坏消息,就是文安之这样的老臣,都心中惴惴。连常德军中,也未必没有异动。毕竟常德军中可为大量的湖南士绅参与,对于这些湖南士绅来说。

效忠谁从来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保全家业。

或许有人以个人身份,为大明效死,但并不妨碍他的家族子孙为新朝效力。

所以连续两战,十万大军崩溃,带来的惶恐,连明军本身都无法避免,文安之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服,忠贞营下层几乎都要串联的局面。他很明白,纵然高一功不愿意,一旦忠贞营士卒达成共识,高一功未必会打压,或者违逆。

此刻不管怎么说,高一功确定了自己的立场,纵然高一功所部会因为内部的种种原因,或许战斗力不行,但是高一功所部存在的本身,就牵制了夏军不少兵力。

这是文安之唯一能做的了。

马光玉脸色僵硬,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的不对,明明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他偏偏出了问题,他眼睛余光扫过文安之,暗道:“定然是这个老货坏了事情。”一瞬间他心中想起一事,暗道:“软的不行,就来硬的。”

马光玉所想的硬的,不是别的,就是取了文安之的项上人头,看高一功如何向长沙交代。

马光玉将手按在刀上。正要拔刀,却觉得脖子下面一凉,顿时不敢造次了。

高一功长剑直抵马光玉的脖子,说道:“马老弟,不要在我眼皮底下完花样。这次看正老爷子的面子之上,我饶过你,下次可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带下去。”

“是。”立即有两个侍卫将马光玉强制的压了下去。

高一功这才还剑入鞘。

不要看高一功与马光玉都算得上是二代出身。但是马光玉比高一功差了老远。马光玉在能力上,根本不能与高一功相比。如果让他得手了,高一功简直可以用一块豆腐撞死了。

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八章 立威第一百一十五章 陈州城下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十一章 罗玉娇的愧疚第六十六章 钱粮二第二十七章 夜袭南津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闺中之事第五章 朝议大政第三十五章 从长计议第五十四章 临门一脚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七十八章 举火夜战第一百零六章 后湖黄册二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发现梁以樟第三十一章 请缨第五十九章 斩龙第三十四章 怎么办?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遗训二第九十五章 黄得功之勇第七十六章 二胜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将之姿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营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杰立于此旗下第二十章 黑夜第六十六章 信阳城二第三十七章 水战一第七十二章 战长沙之致师第四十八章 襄阳暗潮第二十九章 杨嗣昌第二十章 风起第二十章 黑夜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难平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二十二章 肃清全城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二章 授田第十六章 金声桓的困境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七十八章 开拔第二十四章 勇气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六十二章 淮安军的崩溃第四十一章 傅宗龙的最后一战第四十七章 会师第五十五章 行路难第一百三十七章 宁波城下第十三章 夜袭黄庄第七十二章 不负闯王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决策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三十三章 郑国公张轩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归德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宗敏之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怜无人送荆卿二第八十七章 夜谈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决策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顾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一百零四章第五十六章 大战落幕二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华扬州城第四十一章 登陆第一百一十八章 顾君恩说罗汝才第四十章 傅宗龙之夜袭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七十四章 临阵第一百零八章 宋献策之毒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八十一章 郧阳之战第六十六章 议政第七章 万事民为先第四十二章 岘山争夺战二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一百一十六章 许都的悔悟第二章 授田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十三章 铸炮计划第七十三章 刘文秀东行记二第三十九章 攻守乱象第十八章 扎营第一章 家事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五十九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宁波城二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战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担忧第二十四章 饵第九十四章 北伐计划第三十三章 兵变余波
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八章 立威第一百一十五章 陈州城下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十一章 罗玉娇的愧疚第六十六章 钱粮二第二十七章 夜袭南津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闺中之事第五章 朝议大政第三十五章 从长计议第五十四章 临门一脚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七十八章 举火夜战第一百零六章 后湖黄册二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发现梁以樟第三十一章 请缨第五十九章 斩龙第三十四章 怎么办?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遗训二第九十五章 黄得功之勇第七十六章 二胜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将之姿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营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杰立于此旗下第二十章 黑夜第六十六章 信阳城二第三十七章 水战一第七十二章 战长沙之致师第四十八章 襄阳暗潮第二十九章 杨嗣昌第二十章 风起第二十章 黑夜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难平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二十二章 肃清全城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二章 授田第十六章 金声桓的困境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七十八章 开拔第二十四章 勇气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六十二章 淮安军的崩溃第四十一章 傅宗龙的最后一战第四十七章 会师第五十五章 行路难第一百三十七章 宁波城下第十三章 夜袭黄庄第七十二章 不负闯王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决策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三十三章 郑国公张轩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归德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宗敏之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怜无人送荆卿二第八十七章 夜谈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决策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顾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一百零四章第五十六章 大战落幕二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华扬州城第四十一章 登陆第一百一十八章 顾君恩说罗汝才第四十章 傅宗龙之夜袭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七十四章 临阵第一百零八章 宋献策之毒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八十一章 郧阳之战第六十六章 议政第七章 万事民为先第四十二章 岘山争夺战二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一百一十六章 许都的悔悟第二章 授田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十三章 铸炮计划第七十三章 刘文秀东行记二第三十九章 攻守乱象第十八章 扎营第一章 家事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五十九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宁波城二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战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担忧第二十四章 饵第九十四章 北伐计划第三十三章 兵变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