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水战一

“辅臣好久不见。”张轩一见周辅臣,不由的说道。

十几岁的年龄正是变化最大的年纪,张轩与周辅臣不过几月不见,就有一种孩子长大了感觉,周辅臣乍一看好像是蓄须了,实际看却是那些细细戎马而已,这几个月之来,几乎白手起家将水师拉扯起来,身上多了几分沉稳之色,少了几分孩子气的感觉。

“拜见大人,大人也好久不见了。”周辅臣说道:“这一次大王派我来是有事情的。让大人你不惜一切代价,进攻凤阳城,让黄得功在寿州城之中待不住。”

张轩一听就明白怎么回事了。苦笑说道:“我倒是想给马士英一个好看,只是眼前这一条河我就渡不过去。”

“大人,叫我过来,不就是为了这个吗?”周辅臣说道:“大人请安坐北岸,看我如何江上破敌。”

张轩说道:“那就看辅臣了。”

“事不宜迟。”周辅臣说道:“今日就是破敌之时。”

周辅臣等着一天,可以说等了很长时间了,自从张轩让周辅臣坐上水师这个冷板凳之后,周辅臣就无时无刻不想证明自己,而现在机会来了。

上游大量船只到来,根本无法瞒过官军。

就在张轩与周辅臣商议的时候,官军水师大营之中,也在商议对策。王心粹说道:“沈大人,今日贼人水师东来,就拜托沈大人了。”

沈廷扬微微一笑,说道:“本官已经派人看过来,区区渔船根本不放在本官眼里,只是有一件事情,本官却要先说明才好。”

“大人,请讲。”王心粹说道。

王心粹是路振飞麾下一员武将,身份并不高,这一次过来,仅仅作为沈廷扬的副手,以及路振飞的代表而已,而沈廷扬的身份就不一般了。沈廷扬身上挂着太仆寺卿兼户部事。

沈廷扬高升之路,非常具有戏剧性。他本是国子监一监生,因为家在崇明,熟悉海事,被推荐给崇祯,因为漕运受阻,故而派沈廷扬以海运带漕运,沈廷扬用一月的时间,就将粮食运到了北京,可谓神速,让崇祯大为感慨,言:“居官尽如沈廷扬,天下何难治!”

洪承畴被困松山的时候,崇祯急命沈廷扬运粮到松山,也无失期。故而沈廷扬以国子监生,从中书舍人的位子之上,一路高升到了现在的位子之上。

这一次并不是沈廷扬的本职,但不得不给路振飞面子。

之前所言,大明北方最大的造船厂,不在别处,就在淮安,而淮安正是路振飞的治下。而这个船厂,虽然也造海船,但是生产最多的却是槽船。运河屡屡有失,京师乃至辽东对海运的依赖越来越大,故而沈廷扬最近被崇祯命令,在淮安主持,槽船改海的工程,一时间造出大量合用的海船,不大可能,故而想将运河之中的槽船改成海船来用。

这一段时间沈廷扬都常驻淮安,不能不给地方上的大佬面子。

而且路振飞手中之中也没有什么水战人才,不管怎么说沈廷扬也是满天下的乱跑,连辽东都敢闯,最少比运河之上这些运粮的漕兵强多了。

“你也知道,本官有皇命在身,不可能再此久留。”沈廷扬说道:“陛下催得急,本官说不定什么时间就要出海。这里的事情,还必须你们自己来处理。”

“末将明白。”王心粹说道:“路大人已经在召集船队了,大人只需顶上一阵子便是了。”

“好。”沈廷扬说道:“你清楚就行了。既然贼人水师来了,我也不能坐视不理。今日就出战。“

沈廷扬心中暗道:“剿灭这一伙贼人,也算是给路大人一个交代吧。”他固然知道,凤阳不容有失,但是他的本职工作,还是海运,如果凤阳保住了,他运粮却失期了,就得不偿失了。

双方都下定决心,速战速决。不过中午时分,淮河之上,战鼓声阵阵,号角齐名,一场大战开始了。

张轩与身边的各级将领在北岸寻了一个高处,等高望去。淮河也数百年不变的速度流过,风从东面徐徐的吃来,并不是多大,仅仅将船帆吹满而已。

张轩暗道:“周辅臣据上游,顺水,官军据下游顺风,这一站到底谁占据优势,我却是说不清楚了。”

在大明这一段时间,张轩也没有关注过水战,此刻临时抱佛脚,只能泛泛而论,更多的就看不明白了。不过片刻之间,双方船队也纷纷出场,张轩心中更是有一种不详的预感,无他,两方的船只差距太大了一些。

周辅臣的船只,大多都是汝宁收集的,这些船只大多是货船,渔船,而且是在汝河之中活动货船渔船。先天之上体积受到了限制限制,之前没有感觉,是没有对比,此刻与沈廷扬的船只一比,简直是大人与小孩相比一样。

沈廷扬所用的船只并不是海船,而是槽船,但是沈廷扬麾下的船只,都是精挑细选的船只,基本是这些槽船也是等着改为海船用的,被沈廷扬早就检查过好几次了。都是一等一的好船,否则经受不住海上的波浪。

而且船只的出身也不同,沈廷扬的船只都是清江浦造船厂出品,也是官方名门,而周辅臣的杂牌小船,根本不知道是那个河沟里面造出来的,对于质量什么的,根本不能做太多的想法。

张轩忽然看见,这一次官军的船只之上,没有挂“漕”字,而是挂着一面“沈”字旗,张轩就问道:“‘沈’乃何人?”

一时间下面的人面面相觑一时间水也说不上来。

张轩也知道这年头的消息流传的相当慢,故而叹息一声,也就不在深究了。

就在张轩对周辅臣的船只感到担心的时候,双方将领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沈廷扬嘴角微微一勾,说道:“记住,等一会儿交战的时候,多用弓弩炮矢,不用跳帮夺船,他们那些船,我也看不上眼。”

“是,大少爷。”一个老头笑道。

沈廷扬家中世代跑海,否则他区区一个国子监监生,哪里有那个本事带着船队才海上来去自如,从来没有一次出世,世上纵容有天才,但是很多事情都必须要靠经验积累,比如航海。

如果没有家中留下来的跑海的老手,沈廷扬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而这个世代的海商与海盗根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路振飞将这一件事情交给沈廷扬来做,是的的确确没有找错人。

沈廷扬家中跑海的老手,也是海战的老手,海战与水战虽然不同,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有相通之处的。

官军这边轻松写意,而周辅臣这边气氛就有一点沉重了。

水战。战船为先。

而周辅臣这边能与对面相比的大船,估计也就周辅臣本人的座船了,其余的,船舷都比对面低矮了不少,即便是双方接舷,义军所面对的也是好像是一堵城墙的船舷,占不了什么便宜。

而船只小,吃水浅,所用能装载的火器就少,威力就轻,周辅臣除却少数几个大船装备火炮了,其余的都没有装备,不是没有跑,而是不敢装,恐怕将船底给震塌了。

而周辅臣也看到了沈廷扬船上大大小小的炮眼科是着实不少。由不得这些水师士卒心中没有底气。周辅臣自己对这一战都没有多少信心了。

不过,他万万不能表露出来。

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七十九章 刘承胤第五十章 正气歌二第五十三章 缓追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十四章 腊八宴邀请二第五章 大军开拔第二十六章 孟家庄第十七章 决战二第七章 万事民为先第三十四章 投名状第三十五章 从长计议第一百零九章 滚滚狼烟第十九章 阮进之策第二十八章 大逃杀第十五章 离京第四十九章 郑森今日名成功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三十五章 从长计议第一百二十四章 势起襄阳,败亦襄阳第五十二章 立营二第四十四章 善后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二章 授田第七十七章 闯营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二第一百一十章 出师第八章 拷饷第七十八章 托天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郑经的疯狂第六章 萧县第三十四章 缺口争夺第五十二章 破临颍第三十四章 缺口争夺第三十六章 烟花易冷第七十四章 刘文秀东行记三第十二章 作坊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战五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五十九章 斩龙第一章 樊城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钦臣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营第六十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四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余波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问题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战第一百零四章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七十四章 罗汝才教子第五十三章 凤阳城第三十七章 望长沙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过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尔衮第八十三章 谁的心思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十九章 孤注一掷黄推官第二十三章 决策第五章 临湘之战第四十六章 黑云孤城老臣心第十一章 城陵矶之战二第八十三章 谁的心思第二十二章 医疗营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关公庙中第八十二章 小别胜新婚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七十章 重围孤城烽烟长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六十章 武昌之难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宗敏之死第二十三章 许都之谋第一百三十六章 结义第五十一章 闲言第三十二章 岘山初战第一百零六章 后湖黄册二第八十四章 汝宁城之陷第十一章 张献忠与罗汝才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五十四章 临门一脚第三十七章 水战一第一百一十章 绝处第二十一章 阿济格的决心第二十四章 路振飞雄起第九十三章 南阳曹幼瑾第七十七章 黄得功之死二第二十五章 兵败如山倒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六十七章 瓮城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九十四章 黑虎头旗第九十八章 犹斗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论袁时中
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七十九章 刘承胤第五十章 正气歌二第五十三章 缓追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十四章 腊八宴邀请二第五章 大军开拔第二十六章 孟家庄第十七章 决战二第七章 万事民为先第三十四章 投名状第三十五章 从长计议第一百零九章 滚滚狼烟第十九章 阮进之策第二十八章 大逃杀第十五章 离京第四十九章 郑森今日名成功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三十五章 从长计议第一百二十四章 势起襄阳,败亦襄阳第五十二章 立营二第四十四章 善后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二章 授田第七十七章 闯营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二第一百一十章 出师第八章 拷饷第七十八章 托天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郑经的疯狂第六章 萧县第三十四章 缺口争夺第五十二章 破临颍第三十四章 缺口争夺第三十六章 烟花易冷第七十四章 刘文秀东行记三第十二章 作坊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战五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五十九章 斩龙第一章 樊城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钦臣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营第六十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四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余波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问题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战第一百零四章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七十四章 罗汝才教子第五十三章 凤阳城第三十七章 望长沙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过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尔衮第八十三章 谁的心思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十九章 孤注一掷黄推官第二十三章 决策第五章 临湘之战第四十六章 黑云孤城老臣心第十一章 城陵矶之战二第八十三章 谁的心思第二十二章 医疗营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关公庙中第八十二章 小别胜新婚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七十章 重围孤城烽烟长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六十章 武昌之难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宗敏之死第二十三章 许都之谋第一百三十六章 结义第五十一章 闲言第三十二章 岘山初战第一百零六章 后湖黄册二第八十四章 汝宁城之陷第十一章 张献忠与罗汝才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五十四章 临门一脚第三十七章 水战一第一百一十章 绝处第二十一章 阿济格的决心第二十四章 路振飞雄起第九十三章 南阳曹幼瑾第七十七章 黄得功之死二第二十五章 兵败如山倒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六十七章 瓮城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九十四章 黑虎头旗第九十八章 犹斗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论袁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