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安平

“驾。”秦猛带着千余骑兵越过闽江向南急奔。

秦猛心中还在思量曹宗瑜所说的话。

曹宗瑜说道:“我们这一次,入闽,不是要打下福建一省,而是让郑芝龙臣服,如何才能让郑芝龙服软,自然是让郑芝龙知道自己的老巢受到威胁。但是如今后路断绝,福建人心不定,我们只有区区两万之军,镇守福州有余,但是继续南征却是不够了。”

“索性,天助我也,有一个郑鸿逵到手了。”

“但是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的。”

“我听说郑芝龙兄弟几个,一母同胞,都是黄氏所生,郑芝龙发家之前,也是依附自己的舅舅黄程,故而黄老夫人在郑家还是很有威望的,故此,郑芝龙可能不要他这个弟弟,但是黄氏绝对不会不要的。但是很可能隐瞒这个消息。”

“所以,你去南岸有两个目的,震慑郑氏,让郑氏知道南安虽远,也在我曹营兵锋所及之地。此其一也,第二就是黄老夫人帮我们劝劝他儿子。此其二也。”

“故此,你这一去,就要给我打过去。”

“此去南安,数百里之遥,官军各地都有,而且安南更是郑氏老巢所在,郑氏之众,何止数万,不亚于龙潭虎穴。你确定你要去吗?”

秦猛当然敢去。

不过秦猛也不是傻子,他觉得他此去南安还是有把握的。

把握有二,郑氏又不是没有打过,不管郑氏有多少艘战舰,上不了岸也是没用,秦猛所部本是张轩的亲卫骑兵,战力之强,比曹营的老营头,也不差多少。即便郑氏大军而来,秦猛想要走,还是可以的。此其一也,再有就是郑鸿逵在曹营手中,郑家不能不估计郑鸿逵的性命。毕竟郑芝龙几个兄弟,郑芝虎已经死了,郑芝豹坐镇南安,郑鸿逵领兵在外,乃是郑氏的核心人物,从某种意义上郑鸿逵乃是郑氏的二号人物,重要性比郑芝豹不差多少。

“报。将军,前面有人拦截。”有斥候来报。

“多少人。”秦猛问道。

“大概有三五千人,打着一面‘俞’字旗。”

“去看看。” 秦猛纵马向前,一看这数千人马已经摆出阵势了,看上去还有几分架势。

秦猛也不与之硬拼,传令说道:“绕过去。”

“是。”千余骑兵绕了一个小圈子,与官军相隔一箭之地,几乎是擦肩而过。

就这样,秦猛遇见能打的,就打,不能打的就仗着机动能力绕过去。

一路上跋山涉水南下。

三日之后,终于来到了安平镇之中。

秦猛也远远的看见郑家在安平镇的大宅子。

这哪里是一座宅子,根本就是一座城池。

有码头,有城墙,有作坊,里面什么都有,几乎是一座自给自足的城池。

而且当在秦猛来道安平镇的时候,安平镇外面已经聚集了不少郑氏的军队。

这些人是郑芝豹临时召集起来了。

在安平镇,郑家才是真正的地头蛇,几乎这一带所有百姓都跟着郑氏吃饭的,故而一声招呼群起响应。

郑芝豹也许觉得,秦猛不过千余骑而已,有些小看他,带着近万人马,出城迎战。

秦猛纵马在阵前掠过,心中顿时有了底。暗道:“海盗就是海盗,不过如此而已。”

郑家的军队之中,缺乏陆战基因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事实,即便是郑成功时代,对北方的降将还是待着非常宽厚的,原因无他,就是郑氏的军队在陆战上表现的相当差劲。

后来才一点点弥补上来。

但是现在郑芝龙时代,郑家各自军队之中,陆战最强的,应该是郑鸿逵的军队,结果郑鸿逵一枪未发,就被吴之屏给算计了。

留守家里的人手,在海上固然是好手,但是陆上,阵势有些不严谨

但是这种不严谨在秦猛的眼中,就是足以致命的破绽。

“兄弟们,跟我冲。”秦猛一声招呼,带着人就冲了下去。

此刻的秦猛已经不是南阳城之中混吃等死的小孩子了,数年的征战之中,已经将秦猛锻炼成一个可以信任的骑将了。

不,不仅仅是骑将,在指挥步兵作战之上,秦猛也是足以信重的。

这一批跟随张轩一路摔打出来的将领,如曹宗瑜,邓和,王进才等等人,才是张轩最值得信赖的财富。

秦猛一冲下来,就听见无数枪炮齐鸣,无数刺鼻的硝烟,结成浓雾,被东南风吃向秦猛等人,一时间呛着眼睛鼻子有流泪的感觉。

不过,秦猛的指挥相当的灵活,他才不会像傻子一样的冲阵,他冲在最前面,所有士卒以他马首是瞻,却见他在阵前一拉缰绳,转向,无数炮矢都落在马队身后了。

就这样飘忽在西,突兀在东,几乎将郑氏绕晕了头。

这个时候,秦猛敏锐的嗅到郑氏的火力脱节。

毕竟步兵防御骑兵,最重要的持续的火力压制,而不是一时的火力凶猛,但是水兵们都没有这个意识,即便是被提醒过,在持续的射击之中,也就忘记了。

在战场这种气氛之中,丢三拉四,是再正常不过的。

秦猛似乎调戏郑氏军队一样,猛地冲过来,引起郑氏枪炮齐鸣,随即又缩回去,一次又一次,每次都好像要冲阵,但是都是虚晃一枪,引郑氏开炮,虽然也有不少倒霉蛋,被打下马匹。

但是实际损失不过几十个而已。

在秦猛感受到郑氏火力脱节之后,立即再才次冲了下去。

不过,这一次却是真的了。

秦猛千余骑兵,精准的杀入两个军阵的缝隙之中,所过之处,一片混乱。

郑氏各部之中,还是有勇士的,但是这些人都不适应这样的打法,一处混乱处处混乱,一时间崩溃了下来。

秦猛得势不饶人,立即分兵,将骑兵百人为一队,好像是一根根鞭子一样抽打在郑氏军队后面,而秦猛却在阵后观察。

郑氏毕竟人多,虽然乱了一阵子,但是后面越慢慢的站稳阵脚了。秦猛见状,立即将人撤了出来。

不过,经此一战。郑芝豹也明白曹营的人马不好惹,将人都撤进安平镇之中了。

“这个下马威给够了。”秦猛心中暗道。立即交代过身边的人,自己一个人来到安平镇前,大声说道:“镇南将军使者求见黄老夫人。”

这个消息传到了郑家。郑芝豹大怒说道:“他还敢来?”

“坐下。”黄老夫人说道:“他既然来见我,我岂能不敢见。让人迎他进来。”

不一会儿,秦猛就走到安平镇之中。

其实说是安平镇,就是郑家的大宅。

秦猛也算是见过世面了,藩王的宫殿,南京的宫殿,都是见过的,今日见郑氏的宅子,心中还是暗暗吃惊。

郑氏的宅子之中有明显的西洋风格的建筑物,而去重重叠叠的道路,不下于一般藩王的规格。

“听说,你奉张镇南之命来见我?”黄老夫人说道。

黄老夫人年纪大了,郑家的事情,大多都不理会了,都是郑家几兄弟办,不过,今日就在北边一两里的地方,又是打枪,又是开炮的,黄老夫人想不知道都容易。

秦猛见黄老夫人,虽然满头白发,但是气势很足,即便连旁边的郑芝豹也不敢多言,就知道黄老夫人在郑家的权威很重,曹宗瑜的计划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了。

“老夫人请看此物。”秦猛将郑鸿逵的玉佩送了上去。

黄老夫人拿过来一看,说道:“是老四的。老四在你们手中。”

第三十章 以走制敌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战三第八十三章 马踏明月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五十五章 大战落幕第六十三章 郑鸿逵的火器第三十九章 夺回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六十七章 袁时敏的焦虑第一百一十二章 钱谦益第五十二章 立营二第一章 决河之意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阳江之役二第一章 家事第二十八章 黄朝宣第十六章 废卫所授田策第二十二章 炮战第一章 吴王六部第八十四章 布局第三十章 以走制敌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五十八章 竭泽而渔第八十四章 断小商桥第二十七章 拖刀计三第六十八章 郑芝龙长江第一功二第四十一章 岘山争夺战第四十五章 覆军杀将二第五十三章 假痴不癫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来董小宛第三十六章 威远城下二第三十七章 刘泽清请缨第三十九章 授田余波第六十二章 淮安军的崩溃第六章 匠作第七十二章 刘文秀东行记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钦臣第七十三章 张轩立阵第一章 樊城第四十四章 覆军杀将第四十五章 新计划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华二第二十一章 朱仙镇第七十二章 不负闯王第五十六章 吴氏兄弟第二章 曹营建制第六十八章 后援第一百三十七章 张袁合营第五十一章 立营第六十八章 救还是不救?第一百零九章 断手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七十七章 兵乱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四十四章 鼎湖当日弃人间第一百十六章 破陈州第七十七章 兵乱第六十一章 大军过临颍第十一章 装备二第六十二章 顺清之间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二第五十一章 覆军杀将八第九十章 罗汝才之心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八十五章 樟树镇第四十五章 覆军杀将二第九十章 罗汝才之心第二十五章 试点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一百二十五章 归德余波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三十九章 水战三第七章 下萧县第十五章 旧朋成新鬼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五十四章 童子营二第二章 家事二第二十二章 场外手段第七十三章 各方云动第六十四章 家书第七十三章 北方战场的判断第一百一十五章 陈州城下第一百零六章 后湖黄册二第四十一章 傅宗龙的最后一战第六章 明军的应对第四十五章 与妻书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一百二十二章 归德侯家第十八章 血溅腊八宴第五十三章 缓追第五十章 平城第五十三章 凤阳城第六十章 张轩的大礼第五章 猛镇第七十一章 前哨战第六十六章 议政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计第六十二章 顺清之间
第三十章 以走制敌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战三第八十三章 马踏明月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五十五章 大战落幕第六十三章 郑鸿逵的火器第三十九章 夺回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六十七章 袁时敏的焦虑第一百一十二章 钱谦益第五十二章 立营二第一章 决河之意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阳江之役二第一章 家事第二十八章 黄朝宣第十六章 废卫所授田策第二十二章 炮战第一章 吴王六部第八十四章 布局第三十章 以走制敌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五十八章 竭泽而渔第八十四章 断小商桥第二十七章 拖刀计三第六十八章 郑芝龙长江第一功二第四十一章 岘山争夺战第四十五章 覆军杀将二第五十三章 假痴不癫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来董小宛第三十六章 威远城下二第三十七章 刘泽清请缨第三十九章 授田余波第六十二章 淮安军的崩溃第六章 匠作第七十二章 刘文秀东行记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钦臣第七十三章 张轩立阵第一章 樊城第四十四章 覆军杀将第四十五章 新计划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华二第二十一章 朱仙镇第七十二章 不负闯王第五十六章 吴氏兄弟第二章 曹营建制第六十八章 后援第一百三十七章 张袁合营第五十一章 立营第六十八章 救还是不救?第一百零九章 断手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七十七章 兵乱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四十四章 鼎湖当日弃人间第一百十六章 破陈州第七十七章 兵乱第六十一章 大军过临颍第十一章 装备二第六十二章 顺清之间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二第五十一章 覆军杀将八第九十章 罗汝才之心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八十五章 樟树镇第四十五章 覆军杀将二第九十章 罗汝才之心第二十五章 试点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一百二十五章 归德余波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三十九章 水战三第七章 下萧县第十五章 旧朋成新鬼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五十四章 童子营二第二章 家事二第二十二章 场外手段第七十三章 各方云动第六十四章 家书第七十三章 北方战场的判断第一百一十五章 陈州城下第一百零六章 后湖黄册二第四十一章 傅宗龙的最后一战第六章 明军的应对第四十五章 与妻书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一百二十二章 归德侯家第十八章 血溅腊八宴第五十三章 缓追第五十章 平城第五十三章 凤阳城第六十章 张轩的大礼第五章 猛镇第七十一章 前哨战第六十六章 议政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计第六十二章 顺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