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与妻书

张轩已经三天没有合眼了。

但是张轩没有感觉一丝疲惫之感。精神上的紧张,早已驱散了身体上的疲惫。只觉得头皮发紧,整个人精神更加亢奋。

张轩重新检查了所有的大火箭,每一个人都背着一根长长大火箭。随即披重甲。站在张轩面前。

张轩一个个走了过去。

这些人是张轩从全军之中挑选出来的,挑选标准是,夏军之中从军三年的士卒。几乎上都是当年的老兄弟,很多还是小军官,虽然百户,队长,这些小官放在几十万大军的会战之中,并不起眼。

但却是大军的中坚。

这些人数也不多,大约有二千多人。

被张轩分为四队,每队五百人。分别挑选张轩信重的将领统领。秦猛是其一,其他都是各部中坚,如许都所部的丁汝璋,杨承祖也派出一个人,杨承祖的本家出身。还有一个马宝。

马宝在立下,擒获弘治皇帝的大功,立即被提拔晋升。

而马宝如果在骑兵之中,升官的空间不大。

因为在很长时间之内,骑兵扩张的可能性都不大,唯有夏军步卒还在飞速的发展。马宝也仗着他过人的勇武,在短短数战之内,立下很多功劳,如今已经是营官了。

是夏军之中,公认的后起之秀。

这四人或许名声不显,却都是军中骨干,对大夏忠心耿耿。

在无数火把的照射之下,张轩说道:“拿酒来。”

随即有无数士卒抗着一坛坛酒抬了上来。

张轩亲手给四人倒酒,最后给自己倒了一碗酒,大声说道:“诸位兄弟,大家都知道,这岘山一日不拔,这襄阳城就一天不稳。这一战,关乎我大夏,生死存亡。”

“如今连攻两日,伤亡惨重。大军坚持不了多久。”

“我没有办法,只能依仗诸位老兄弟了。”

“我什么也不能给诸位兄弟保证。”

“只能保证,这一次出战的人,皆升一级,赏银百两,如果战死,尔等妻子由我养到成年,长大后安排到军中,只要不是笨蛋,将来在军中,都有一个前程。”

张轩举起酒碗,说道:“废话不说,都在酒里。”

随即张轩端起酒碗,一饮而尽,只觉的血气上涌,毛发皆张,一时间热泪流下来,在黑暗之中,所有人都看不真切,却不知道是张轩喝得太猛,刺激到泪腺,还是忍不住为眼前之事动容。

自古征战几日回?

而眼前之人,又有多少人能活着回来。

兵不再多,而在静,这些不仅仅是夏军的骨干,可以说是骨髓,即便城中十几万人马,能抽出来的也不过一万上下,这些人拼光了,这夏军也就不战而溃了。

“啪。”的一声,张轩将手中的酒碗重重的砸在地面之上,崩的到处都是。

从这一刻,张轩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饮酒了。

大概是因为活的太清楚了。

“啪。”----

摔碗的声音连到一起。

所有人都将酒一饮而尽,将酒碗砸在地面之上。

张轩看着秦猛等四人,说道:“保重。”

四人躬身行礼,说道:“请国公放心,此战,必取孔贼人头。”

张轩目送他们离开之后,沉默一会儿,看着天色,天上繁星点点,正在彼此争辉,就好像无数目光俯视这小小的襄阳城,距离天亮还有大半夜。张轩安排他们半夜绕道到岘山其他方向。

等白日猛攻的时候,再一起杀出来,前后夹击一举拿下岘山。

行军需要时间,决战在明日上午。

张轩忙了好几日,如今该做的都做了,只剩下听结果了。一时间手头居然没有事了。

“国公,休息一会儿吧,明日还有大战。”郑廉劝在张轩说道。

张轩没有一点睡意,说道:“给我拿纸笔来。”

郑廉过了一会儿,给张轩铺好纸,研好墨。张轩捏起毛笔,饱饮墨汁之后,一手拂袖,一手在宣纸之上,写下一行字。

“玉娇吾妻。”

仅仅是写了这四个字,张轩就顿住了,任有一滴墨水滴在宣纸之上。

一时间,他回想襄阳战事。

有一点不得不承认,清军在辽东三代积累,再加上大明数百年在九边的军事遗产,让清军在军事之上,优势非常明显。

大明军事,独重九边。

这种重视,远不是其他地方可比,甚至就是义军从军事传承之上来看,也是边军的一部分,早起的义军,根本不成气候,也是边军开始叛乱之后,才渐渐成了气候。

打仗从来不是人多就可以的。

九边精兵良将,在明朝手中发挥不出来威力,但是在清军手中却是另一个模样。

张轩看得太清楚了。夏军的底蕴实在浅薄,同样是暴兵百万,但是在军事素质之上,还是差了北方军队一筹。此刻张轩反省李自成当年在襄阳决策,也不能说他选择不对。

北上得其兵,南下得其财。

很多战略,仅仅是没有执行好,但不能说本意是错的。

所以襄阳之战,打得非常危险。

这一次对岘山的反攻,是张轩倾力一搏。如果这一次不成。今后就更加不成了。

襄阳的失守就成为必然了。

张轩的思路必须从死守襄阳,改为战略撤退,将剩下的士卒撤下来,撤到后方去。

张轩从不妄自菲薄,但也知道,襄阳绝对不能轻轻松松的给清军。

岘山的攻守,决定襄阳能不能守。

而襄阳死守到决定清军南下能打到什么地方。

而罗汝才又重病,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去了。即将面对主少国疑的局面。如果再加上前线丧师,战线全面崩溃,那局面根本不是张轩可以想象的。张轩能给出的解决办法,就是死守襄阳。

让清军在襄阳城死的人多一些,他们自然知道大夏不可轻辱。不敢南下,让罗玉龙渡过这一段危险的时候。

但是让清军在襄阳城之中死得人多一些,说得简单,其实就是兑子。清军决计不会放过襄阳城中的百姓守军的。而且人毕竟不是棋子,又有什么办法,让襄阳守军死守襄阳,守死在襄阳。

守将必须有坚定不移之志,有决战到底之心。还有足够的军事素质以及威望,维持军心士气打下去。

这个人是谁?

张轩选来选去,只有他自己了。

人不是棋子,但却有甘做棋子之人。

“襄阳居上游之势,俯视江汉,其势不得不争。岘山居襄阳城外,高屋建瓴。其地不可不争,岘山之失,则襄阳不可守,襄阳之失,则江汉不可守,江汉不守,则东南不足以立国。国势如此,余为国家大将,有不得不争,争而不得,有不得不死。”

“将十万兵纵横天下,余少年时不可想也。号令之下,万夫赴死,当年故人,填沟壑者有之,死山峦者有之。坠于刀锋之下,丧于乱军之中,更有之。此皆奉我之命也。”

“为争此胜,大军折损者众,使余不敢过伤兵营。唯恐听之恻隐,又唯恐连呻吟之声也无。”

“我使人死之如此,而不折毫发,而弃襄阳。何以面岳父,何以面天下人,何以面诸位兄弟于地下。”

“生与卿卿共百年,诚所愿也。而今,大丈夫受命国家,争锋疆场。系一国兴衰,负天下之望。胜生败死。寻常事耳,将士可死,余何以不死。”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唯负卿深情,只有来世相报,但求来世,天下太平。”

张轩搁笔。令郑廉收好。如果明日不胜,就发到宜城。随即张轩坐在椅子之上,虽然睡不着觉,但依旧闭目养神,等天亮。

第五十一章 覆军杀将八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画第三十二章 城中对策第十一章 张献忠与罗汝才第七十七章 恪尽职守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见旧部于地下第六十九章 闯王大破牛成虎第七十二章 大顺东王第二十一章 医疗营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营第一百一十章 出师第一百二十六章 归德余波二第十章 凌濛初第十五章 旧朋成新鬼第五十一章 贼营孤忠第六十二章 军令状第七十二章 刘文秀东行记第一百零九章 滚滚狼烟第一百三十四章 说袁时中二第二十二章 许都之胆第六十七章 袁时敏的焦虑第八十三章 东床对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九十章 罗汝才之心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一章 家事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四十八章 襄阳暗潮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六十三章 得讯第二十章 谈判开始第一百二十九章 闺中之事第九十一章 火马阵第五十一章 立营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十八章 拥兵五万王御史第九十五章 扬州大借款第八十六章 夜谈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三十九章 故人内讧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三十九章 水战三第六十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四第二十章 黑夜第八十五章 惊变第三章 抢饭第三章 袁时中的选择第二章 樊城二第九十九章 杨绳祖离开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遗训二第十四章 腊八宴邀请二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六十九章 凤阳地动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将星坠于夜第二十五章 论东虏第四十章 傅宗龙之夜袭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七章 樊城关之陷第三十七章 威远城下三第六十四章 家书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风先至二第六十二章 淮安军的崩溃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十章 庆阳公之丧第一百二十章 撤围第十八章 决战三第二十七章 杀襄王第二十七章 黄河一水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归德余波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七十三章 刘文秀东行记二第三十三章 刘氏跌倒,张轩吃饱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七十一章 凤阳地动三第八十六章 守临颍第五十六章 凤阳城三第七十五章 接战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战第四章 郧阳第六十六章 钱粮二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五十九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三第八十八章 送别罗玉龙第一百三十章 将变第五十七章 孙vs李第六十二章 河南节度使李信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战一第八十七章 夜谈二第六十四章 劝进二第七十九章 刘承胤第七十三章 刘文秀东行记二第四十九章 临淮县之变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马威第四十五章 再见张献忠第七十六章 官军大败第二十五章 转战千里
第五十一章 覆军杀将八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画第三十二章 城中对策第十一章 张献忠与罗汝才第七十七章 恪尽职守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见旧部于地下第六十九章 闯王大破牛成虎第七十二章 大顺东王第二十一章 医疗营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营第一百一十章 出师第一百二十六章 归德余波二第十章 凌濛初第十五章 旧朋成新鬼第五十一章 贼营孤忠第六十二章 军令状第七十二章 刘文秀东行记第一百零九章 滚滚狼烟第一百三十四章 说袁时中二第二十二章 许都之胆第六十七章 袁时敏的焦虑第八十三章 东床对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九十章 罗汝才之心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一章 家事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四十八章 襄阳暗潮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六十三章 得讯第二十章 谈判开始第一百二十九章 闺中之事第九十一章 火马阵第五十一章 立营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十八章 拥兵五万王御史第九十五章 扬州大借款第八十六章 夜谈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三十九章 故人内讧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三十九章 水战三第六十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四第二十章 黑夜第八十五章 惊变第三章 抢饭第三章 袁时中的选择第二章 樊城二第九十九章 杨绳祖离开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遗训二第十四章 腊八宴邀请二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六十九章 凤阳地动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将星坠于夜第二十五章 论东虏第四十章 傅宗龙之夜袭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七章 樊城关之陷第三十七章 威远城下三第六十四章 家书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风先至二第六十二章 淮安军的崩溃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十章 庆阳公之丧第一百二十章 撤围第十八章 决战三第二十七章 杀襄王第二十七章 黄河一水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归德余波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七十三章 刘文秀东行记二第三十三章 刘氏跌倒,张轩吃饱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七十一章 凤阳地动三第八十六章 守临颍第五十六章 凤阳城三第七十五章 接战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战第四章 郧阳第六十六章 钱粮二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五十九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三第八十八章 送别罗玉龙第一百三十章 将变第五十七章 孙vs李第六十二章 河南节度使李信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战一第八十七章 夜谈二第六十四章 劝进二第七十九章 刘承胤第七十三章 刘文秀东行记二第四十九章 临淮县之变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马威第四十五章 再见张献忠第七十六章 官军大败第二十五章 转战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