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许都之胆

城头鼓声不断远远的传到张轩的耳朵之中。

马光玉带着几分谄媚说道:“大将军,我会日夜不听的宣讲,还准备了箭书,从今天开始,射进城中。定然让忠贞营为大将军所用。”

“好。”张轩拍着马光玉的肩膀,说道:“只有能引得忠贞营投诚,我定然禀报陛下,少不了你的功劳。”

马光玉大喜说道:“多谢大将军,多谢大将军。”

张轩安抚了马光玉之后,并没有太在乎。

战场之上,终究是要靠实力说话的,这些小伎俩,或许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能发挥出大作用。但是现在,纵然能瓦解忠贞营军心。但在张轩没有攻破岳阳城墙之前。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张轩刚刚回到大营之中,就听郑廉说道:“许将军等候大将军多时了。”

张轩说道:“快请。”

片刻之后,许都就进来。行礼过后。张轩问道:“许将军所来何事?”

许都说道:“属下前来献计。”

“哦。”张轩说道:“许将军有何高见?”

许都说道:“高见不敢当,兵法有云,制于人,而不受制于人。岳阳城城高池深,兵精粮足,攻之不足以必克,必然折损不少。而南征大军,不过五万之众,虽为精兵。但明军众多,顿兵于岳阳城下,师老兵疲,乃下之下策也。”

张轩一点也不惊讶,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很多问题大家都能看出来,这一点不奇怪。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却显露出每一个人性格不同了。

对现在的局面,张轩也有腹稿了,只是还没有敲定,他自然愿意听听许都所言。

张轩说道:“许将军以为当如何?”

许都说道:“舍弃岳阳,攻其必救,斩其首脑。”

张轩听了,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具体说说。”

许都说道:“是。”

许都走动两步,来到地图之前。这一副地图仅仅是简图而已,张轩只是在地图之上标记出几个城市而已,其中地形高下,河流形势,官道如何,这些消息都不是很全面的。留有大片大片的空白。

这个时代的地图大多都是这样。纵然张轩一力革新地图绘制方法。但是湖南对张轩来说,也是一个陌生的地方,所以并没有提前绘制好的地图,这些地图要么是因袭前人的地图,要么是道听途说而来的消息汇总在地图之上。再加上张轩前世的印象,到底有几分准确,张轩也不大清楚。

但是这个时代人对地图容忍度似乎很高,他们眼中的准确地图,与张轩眼睛的准确地图,根本不是一个概念。这样的地图在他们看来已经很不错了。

许都目光凝聚在地面上岳阳城上,随即往下,顺着洞庭湖,湘江,看到了长沙。将手点在长沙城上,说道:“末将以为,周将军已经大败明军水师,我们可以逆流直攻这里。”

“果然如此。”张轩心中暗道。他轻轻一笑,说道:“人言姜维,胆大如斗,我看许将军之胆,也丝毫不下于姜维。”

“大将军缪赞了。”许都说道。

张轩说道:“一点不,寻常人根本想都不会想。”

许都说道:“大将军亦不是寻常人。”

张轩没有想到许都拍起马屁来,也是一套一套。不过,许都这个想法,他真想过。不过被他自己否定了,原因无他,就是太过冒险了。

孤军深入从来是兵家大忌,即便放在后世,无后方作战。也是那一个将军都敢的。

不过,张轩既然考虑过,就证明这个想法其实是有可行性的。

读图是后世一个军官的基本素养。

但是地图该怎么读,首先要看交通地形,乃至道路通行能力。

放在这副地图之上,从城陵山到长沙,看上去要越过数百里,中间还有好几座城池。但是实际上,如果沿着湘江逆流而上,几乎能直接到长沙城下。根本没有是阻碍。

不过,张轩明白攻打长沙,并不是突击到长沙城下就可以结束的。 甚至打到长沙城下,才是事情的开始。

不能长沙援兵到来之前,攻克长沙城。恐怕自己就会被四面八方的援军给瓮中之鳖了。

而岳阳城是一座坚城,长沙城就不是一座坚城吗?

长沙从来是湖南重镇,洪武年间的重建城垣,换城砖城,城池规模之大,还在岳阳城下。濒临湘江,恐怕护城河之深,也不在岳阳城下。唯一的好消息是当初张献忠攻克长沙城,一度想以长沙城为都。后来无奈放弃长沙城。但是老张是倔脾气,他得不到的也不想让别人得到,也就毁坏了一些长沙城墙。

不过建城墙是一个苦功夫,拆城墙也不是什么好差事。除非大量的运用火药,否则仅仅是将城墙推倒,根基还在。修复起来,很容易的。再加上隆武以长沙为都,即便是用脚趾头想,重修长沙城垣,应该是隆武一定会做的事情。

而今隆武在长沙也有半年,长沙城墙即便不尽复旧观,但也不会之前的样子了。

通过水路向南挺进数百里,将岳阳城中近十万人马,扔在后面不管。有太多太多的问题需要考虑了。

首先就是岳阳城之中十万大军。

固然这十万大军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规模在这里放着,张轩大军与之对峙的时候,是处于互相牵制的情况之下,南征军南下,固然避实就虚,其实岳阳城中的军队,也有自由行动的能力。

要知道,长沙固然空虚,但是武昌驻军也不是太多的。

张轩这次南征,本质上是一次先发制人的牵制行动,只要能牵制住南明军的主力,让他不骚扰武昌一带,待明年开春之后,物资兵力筹备齐全之后,再大举南征。

可以说,张轩那么攻不下岳阳城,仅仅在岳阳城下对峙半年,就是大功一见。

且不说,突击长沙城。胜算几分。单单是这样的行动,就有画蛇添足之嫌。

所有都知道画蛇添足的故事,却不知道画蛇添足本身就是出自一个说客劝楚将昭明退兵之语。当时楚将昭明伐魏得八城,又有转兵攻齐,齐人派说客来说昭明,先说画蛇添足的寓言,随即又说,楚对败军之将处罚甚严,而今将军功高,回师之后,必有重赏,即便继续攻齐大胜,也不过如此。然一旦失利败阵,魏地八城,未必能保。回师之后,必有重遣,此之谓蛇足也。

张轩如今的形式,如楚将有所差异。但是道理相同。他已经做到了出兵目的,所以他最好的选择是保持现在的形势,而不是用全军存亡,搏一大胜。

这样的举动,实在太过冒险了一点。也很没有必要。

故而张轩只是想了想了,就放弃了这里想法,而是准备分兵从岳阳城南登陆,南北立营将岳阳城围一个水泄不通。逼迫岳阳城中人马出城做战。如果他们不准备出城,张轩就准备来一场长达半年的围城之战。

天下之间很少有城池能维持半年的围城。不是军队的强弱问题,而是物资储备问题。

如果明军沉不住气,在水师的支持之下,可以迅速机动,围城打援。 充分发挥出张轩本部人马精锐敢战之态,让明军形不成合力。这样打仗,即便有意外,也很容易处理。容错率高。

就好像是罗汝才评价张轩的风格一样,或许不会大胜,但决计不会大败。而许都的计策,真是胆大包天。

第五十一章 多铎撤军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七十章 论功行赏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六十八章贺虎头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三十五章 崇祯十六年的元宵第一百二十一章 归德第五十章 平城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一百章 赐名推心第十七章 行军第五十六章 吴氏兄弟第五十三章 假痴不癫第四十九章 郑森今日名成功第十四章 舟山之变二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九十五章 困兽三第五十六章 凤阳城三第六十四章 临颍炮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十六章 金声桓的困境第一百零八章 宋献策之毒第五章 临湘之战第十九章 阮进之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声桓吃瘪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八十三章 马踏明月第五十四章 覆军杀将十一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三十八章 水战二第七十三章 张轩立阵第八十一章 庆功宴第一章 樊城第七十章 重围孤城烽烟长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六十三章 劝进第二十七章 拖刀计三第一章 樊城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换忠义名第九十六章 三侯并封第三十四章 怎么办?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一百一十二章 钱谦益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战第一百四十章 别云间第十章 城陵矶之战第一百二十六章 归德余波二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三十八章 威远城下四第十一章 陈洪范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现状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营第三十一章 铁第一百零八章 宋献策之毒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张轩第五十六章 病第一百三十七章 张袁合营第十四章 城陵矶之战五第一百零一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二十五章 转战千里第五十一章 立营第七十三章 曹营长史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一百零八章 宋献策之毒第六十五章 钱粮第二十四章 勇气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陈州二第九十二章 张献忠方略第七十四章 阵战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四十六章 大火连百里第六十七章 郑芝龙长江第一功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八十一章 郧阳之战第一百三十一章 将星坠于夜第一章 淮河之上论形势第二十四章 朱仙镇四第十九章 阮进之策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四十四章 覆军杀将第四十九章 正气歌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见不同第六十一章 刘国能第七十八章 大夏军制三第二十一章 医疗营第七十七章 黄得功之死二第十三章 腊八宴邀请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会首第一百四十章 别云间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关之战落幕第六十四章 寿州突围第七十章 论功行赏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战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征
第五十一章 多铎撤军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七十章 论功行赏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六十八章贺虎头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三十五章 崇祯十六年的元宵第一百二十一章 归德第五十章 平城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一百章 赐名推心第十七章 行军第五十六章 吴氏兄弟第五十三章 假痴不癫第四十九章 郑森今日名成功第十四章 舟山之变二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九十五章 困兽三第五十六章 凤阳城三第六十四章 临颍炮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十六章 金声桓的困境第一百零八章 宋献策之毒第五章 临湘之战第十九章 阮进之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声桓吃瘪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八十三章 马踏明月第五十四章 覆军杀将十一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三十八章 水战二第七十三章 张轩立阵第八十一章 庆功宴第一章 樊城第七十章 重围孤城烽烟长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六十三章 劝进第二十七章 拖刀计三第一章 樊城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换忠义名第九十六章 三侯并封第三十四章 怎么办?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一百一十二章 钱谦益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战第一百四十章 别云间第十章 城陵矶之战第一百二十六章 归德余波二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三十八章 威远城下四第十一章 陈洪范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现状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营第三十一章 铁第一百零八章 宋献策之毒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张轩第五十六章 病第一百三十七章 张袁合营第十四章 城陵矶之战五第一百零一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二十五章 转战千里第五十一章 立营第七十三章 曹营长史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一百零八章 宋献策之毒第六十五章 钱粮第二十四章 勇气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陈州二第九十二章 张献忠方略第七十四章 阵战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四十六章 大火连百里第六十七章 郑芝龙长江第一功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八十一章 郧阳之战第一百三十一章 将星坠于夜第一章 淮河之上论形势第二十四章 朱仙镇四第十九章 阮进之策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四十四章 覆军杀将第四十九章 正气歌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见不同第六十一章 刘国能第七十八章 大夏军制三第二十一章 医疗营第七十七章 黄得功之死二第十三章 腊八宴邀请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会首第一百四十章 别云间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关之战落幕第六十四章 寿州突围第七十章 论功行赏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战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