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临淮县之变

时间倒转半日。

在金声桓从渡口直奔临淮县,却没有沿着淮河走。

无他,淮河弯弯曲曲的,沿着淮河走并不是最近的道路。

不过,金声桓数千骑兵奔袭,根本没有一点遮掩的意思,还没有临淮县,路振飞也就知道了。

金声桓得到情况之后,不用大惊失色。

由不得他不大惊,毕竟他这一次并没有带多少,带得都水师,路上人马,还滞留在淮安没有带来了,遇见这个局面,临淮县虽然不是一座空城,但也不过数千人马。

他担心金声桓过来,仅仅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大队大队的贼人,这数千人马,守一小县,根本不行。

当然了如果仅仅路振飞自己,路振飞还不至于惊慌失措。

毕竟路振飞读书人出身,当初也在荷兰人见过阵势,并不是没有打过仗的文臣,但是他手中有一个烫手山芋。

这个烫手山芋不是别的,就是藩王。潞王,周王,崇王,还刚刚继承王位的福王,四个王爷都在这临淮小城之中,还有一些囚禁在凤阳高墙之中的罪宗,比如唐王也在其中。

兵危战急,马士英已经嗅到了不好的味道,几乎在张轩与刘良佐交战的同时,马士英当机立断将滞留在中都的这些宗亲全部给送到临淮了。

无他,马士英已经在为中都失陷而坐准备了。

这些藩王,都是这一段时间,因为义军四起,流离天下的,其中周王,崇王的事情,还和张轩脱不了关系。

路振飞也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倒霉到这种地步,四位藩王,还有一些宗亲,大大小小百余名姓朱的,个个不是亲王,就是郡王。那一个有失了,他路振飞都吃罪不起。

他路振飞死在这里,也就罢了,以死殉国啊。但是他如果一口气失陷四位藩王,路振飞可以想象自己的下场,恐怕即便是死了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甚至还要牵连家人。

“罢罢罢。”路振飞一想起中的利害关系,也只能承担一个望风而逃的名声了。

故而路振飞临时征召船只,带着千余精锐护卫,带着这一帮人,离开临淮向下游而去。

不过因为船只不够用,还有两三千人马留守临淮城之中,想来有这些人在也能守个一时三刻,等他带着援兵回来了。

只是路振飞没有想到,他这一走,下面的人心士气全部崩溃了,根本没有固守之心了。谈不上卷堂大散,但也没有什么死战之心,被金声桓一个冲击,就那下了临淮城。

这个时候,金声桓刚刚拿下临淮城之后,就有一个人急急忙忙的求见。

金声桓一见,不是别人正是周辅臣。

但是此刻周辅臣,浑身上下湿漉漉的,所有皮肤都被泡的苍白无比,几乎好像是从水利捞出的水鬼一样。

“周将军怎么在这里啊?”金声桓见周辅臣脸色苍白的好像是死人一样,说道:“周将军感觉怎么样啊?”

周辅臣此刻嘴皮苍白无比,又累又饿,浑身有一种发冷的感觉。

他从今天早上到现在在河里泡了几乎整整一天。整个人都有一点受不上了。

天亮之后,港口附近这一片水域,几乎被密密麻麻的小舟不住的搜查,跟着他的十几个人,最后只活下了几个人,而周辅臣藏在一处水草之处,准备等天黑之后,再想办法上岸。

他所在的地方虽然有一点偏,但是河面之上的动静,还是能看在眼里。说道:“我的事情还是小事,官军船队去突击浮桥了,此时大概要回来了,还请金将军速速布置。好将这些官军的船只一举拿下来。”

一想起官军的大船,周辅臣心中就有一些兴奋。

他吃够了船只不如人的苦,此刻有机会能见,这几十艘船捞到手中。岂能不让他感觉兴奋啊。

金声桓一听,也来的兴致。与周辅臣细细商议之后,就布置出这样的阵势。

就金声桓来说,并不指望这一次张网以待能有成果,毕竟官军也是在淮河之上逃走的,如果官军派船通知了突击浮桥的船队,不过是白等一夜而已。

不过周辅臣坚持,他也要给周辅臣面子。

毕竟周辅臣昨夜的拼死火攻,立下了大功劳,再加上周辅臣是张轩身边的老人,他金某人也要在张轩的麾下混日子,不好不给面子。

不过是费一点功夫而已。

但是金声桓万万没有想到,事情还真得这么顺利,也不知道是路振飞忘记了通知王心粹,还是没有通知到。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这几十艘大船就到了嘴边,也就发生了刚刚的一幕。

官军的水手都是一些什么人,都是漕运的水手,这些水手江湖习气特别重,看上去人五人六,好勇斗狠,看上去凶残的很,但是真正与正规军一碰,就是露出了本色。

几乎没有一个能打的。

只需几个左军将士冲上船,这一艘船就抵抗不住了。

唯一有些困难的是王心粹。

王心粹再怎么不行,他身边也有几十个家丁,这是明朝将领的习气所致,这几十名家丁,都被王家喂饱了,对王心粹可以说是忠心耿耿。拼死挣扎,想让王心粹逃脱。

只是金声桓准备了这么长时间,哪里能让王心粹逃跑了。

不过片刻之间,王心粹就被金声桓拿下了。

“将军饶命,将军饶命。”王心粹见大事已去,二话不说,立即投降。

金声桓本就是官军之中投降过来的人物,对王心粹也不会多过分,见王心粹投降了,一挥手,就让士卒将王心粹给压了下来,转过头对周辅臣说道:“恭喜周将军了。”

此刻周辅臣的脸上恢复了一点血色,他刚刚吃了一些东西,喝了一点酒水,又换了一身衣服。只觉得腹中有一团火在缓缓的燃烧。这样一来气色好多了,说道:“今日之事,不该恭喜金将军,我又有什么好恭喜的?”

“这数十艘船,将来不都是周将军的吗?如此不该说一句恭喜吗?”金声桓轻笑说道。

周辅臣一听,心中一动,觉得也是这个道理,义军之中没有水师将领,这数十艘船,最后还是落到自己的手中。语气之中带一丝喜色,说道:“金将军立下如此功劳,想来大人的赏赐也不会少的,如此同喜同喜。”

金声桓说道:“如今我还镇守着临淮城,将军可否帮我一个忙,将这王心粹押解到大营之中。大人在营中非常挂念周将军,周将军还是早些回营的好。”

周辅臣说道:“周某自然愿意。”

金声桓就借了周辅臣百余骑兵,周辅臣带着王心粹,还有自己身边的数名亲卫,一路快马加鞭的向西而去。

直到也夜幕沉沉的时候,才来到了大营之前。

张轩本已经睡下了,但是听说周辅臣回来了,大喜过望,翻身而起,将盖在身上的披风一甩,在身后系好,大步走出来,见了周辅臣,说道:“辅臣。”随即上下打量周辅臣,见周辅臣身上应该没有什么伤势,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你没事就太好了。”

周辅臣心中微微感动,说道:“这一次是老天爷帮忙,有惊无险。”

“进来坐。”张轩将周辅臣引进大帐之中,亲手挑亮油灯,说道:“说说,这一战,你是怎么打的。”

这也算是张轩的习惯了,任何战事打完之后,都会找人谈谈,就好像是复盘一样。

“这一仗-----”周辅臣一五一十的给张轩讲来。

第四十二章 下书决战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三十三章 说袁时中第二十七章 万军之中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画第七十三章 战长沙之交锋第二十九章 斩尽杀绝第一百一十五章 陈州城下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战一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六十章 铸炮第五十六章 病第一百二十七章 论袁时中第五十八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二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败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十三章 擦肩而过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七章 万事民为先第七十五章 分道扬镳第三十四章 图赖第一百十六章 破陈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枪手第五十一章 多铎撤军第一百零四章第二十三章 炮战二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无弘光二第三十五章 投名状二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换忠义名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罗玉龙第六十四章 寿州突围第五十一章 立营第三十二章 城中对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态炎凉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余波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华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二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战第三十五章 投名状二第六十四章 家书第四十二章 郁闷的郑鸿逵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征第三十一章 大战帷幕第八十四章 布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临危受命第八十八章 送别罗玉龙第四章 统领薛威第七十八章 举火夜战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六十一章 刘国能第五十九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三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七十八章 大夏军制三第四十一章 尔虞我诈第九十四章 曹营至第七十一章 战长沙之列阵第四十八章 襄阳暗潮第二十五章 论东虏第一百一十二章 钱谦益第八十七章 袁时中的嗅觉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十九章 孤注一掷黄推官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归德城破第一百三十五章 说袁时中三第八十四章 布局第六十七章 袁时敏的焦虑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风先至第四十三章 玉带编第二十九章 斩尽杀绝第二十七章 政争第一百一十六章 腊月二十三第三十五章 从长计议第十二章 天下形势在指掌第二十章 伏击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二章 曹营建制第十七章 决战二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八十一章 夹河对峙第七十七章 凤阳地动七第十二章 天下形势在指掌第九十七章 犹斗第二十六章 孟家庄第五十九章 滇军第十章 装备第五十二章 覆军杀将九第九十一章 冒险第六十四章 寿州突围第三十七章 刘泽清请缨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阳江之役第二章 樊城二第一百二十章 撤围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
第四十二章 下书决战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三十三章 说袁时中第二十七章 万军之中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画第七十三章 战长沙之交锋第二十九章 斩尽杀绝第一百一十五章 陈州城下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战一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六十章 铸炮第五十六章 病第一百二十七章 论袁时中第五十八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二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败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十三章 擦肩而过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七章 万事民为先第七十五章 分道扬镳第三十四章 图赖第一百十六章 破陈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枪手第五十一章 多铎撤军第一百零四章第二十三章 炮战二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无弘光二第三十五章 投名状二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换忠义名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罗玉龙第六十四章 寿州突围第五十一章 立营第三十二章 城中对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态炎凉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余波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华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二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战第三十五章 投名状二第六十四章 家书第四十二章 郁闷的郑鸿逵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征第三十一章 大战帷幕第八十四章 布局第一百三十七章 临危受命第八十八章 送别罗玉龙第四章 统领薛威第七十八章 举火夜战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六十一章 刘国能第五十九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三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七十八章 大夏军制三第四十一章 尔虞我诈第九十四章 曹营至第七十一章 战长沙之列阵第四十八章 襄阳暗潮第二十五章 论东虏第一百一十二章 钱谦益第八十七章 袁时中的嗅觉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十九章 孤注一掷黄推官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归德城破第一百三十五章 说袁时中三第八十四章 布局第六十七章 袁时敏的焦虑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风先至第四十三章 玉带编第二十九章 斩尽杀绝第二十七章 政争第一百一十六章 腊月二十三第三十五章 从长计议第十二章 天下形势在指掌第二十章 伏击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二章 曹营建制第十七章 决战二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八十一章 夹河对峙第七十七章 凤阳地动七第十二章 天下形势在指掌第九十七章 犹斗第二十六章 孟家庄第五十九章 滇军第十章 装备第五十二章 覆军杀将九第九十一章 冒险第六十四章 寿州突围第三十七章 刘泽清请缨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阳江之役第二章 樊城二第一百二十章 撤围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