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回家

张轩正色说道:“我要去看看白将军。”

清晨的风,依旧在似有似无之间,轻轻拂过挂在长杆上的尸体。

白旺的身体一直在晃动。

在距离很远,最少有数里远,即便用千里镜看过去,也不过是看见轮廓而已。

张轩也没有想要细看。回头看着身后排开的众将。

他说道:“本国公奉陛下之命,接管襄阳军务。本以为襄阳坚城。又有十万之众,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固如金汤,但如今看来,却不过如此。”

张轩轻轻的踱步说道:“我知道,有些人不服气。觉得我不过是一个小辈,诸位前辈纵横天下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读书。”

“觉得闯营当初威震天下,现在屈居于曹营之下。很不舒服。但是不管怎么说,大家当初都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兄弟。我知道,陛下与闯王他们两个人有过节,但是这过节,仅仅是他们过节。我们这些下面人就不要过多揣测。”

“兄弟们这么多年来,出生入死。为得是什么?不就是求一个出身,求一个富贵。诸位也都知道陛下为人,该给诸位的一件也不会少。一视同仁,概无差别。”

罗汝才的名声还是很好用的。

张轩的话,让很多闯营将领的脸色好了许多。

张轩说的话有些粗鲁,但是这是大实话。张轩从义军之中混出来。太明白这些将领的心思了。

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将领都是活不下去的,带着人出来闹事。当时有人是求一个招安,有人是求一个活路,有人求一个痛快。

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一步步的走到现在,他们难免有些别的想法。

也许闯营上层将领,对李自成的忠心还是有的,但是对于中层下层将领来说。自己的前程比李自成要重要,再加上李自成大发展,与曹营几乎同步。

是义军海纳百川汇集在一起,组成了三支义军,也就是李自成,罗汝才,张献忠。

其实三部人马,都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就是根基浅薄。

李自成一败之下,分崩离析就是明证。

真正死忠于李自成并不是太多,对很多人来说,投奔李自成,与投奔罗汝才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张轩目光扫过去,说道:“你们是哪里人?”

一时间,所有人都沉默了,没有几个人明白张轩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轩说道:“我是河南临颍人,长在郑州。但是现在郑州在哪里?”

张轩身影猛地一提,说道:“清廷手中。”

张轩前出一步,指着杨承祖说道:“你是陕西人。”

张轩又走了一步,指着李过说道:“你是延安人。”

张轩手指在外面绕了一圈,最后落到自己身上,说道:“我们都是北人,如今流落在南方,纵然有荣华富贵,难道你们不想回家吗?”

“整个北方都是东虏的,如果这一战不胜,湖广之地,也不是我们存身之处。”

“不打败东虏,天下之大,何处是我们的存身之地,丢掉了整个北方,我们还能丢到什么?”

“难道我们就这一直逃,逃,逃,逃到天涯海角,这一辈子都不能再饮故乡水。”

张轩一时间也很伤感,他忽然想起了永历的经历。永历一路从湖南逃到两广,从两广,逃到云贵,从云贵逃到了缅甸。

他决计不想这么逃下去。

而其他人也是心有所触动。

不得不说,张轩作为后世的人,固然是河南人,但是对故乡的情愫却并不是很深。

这或许是后世人的感情。

但是这个时代的人却不一样。

这些人大多因为各种原因飘零在外,这么多年远离故乡,好不容易,闯王大胜,占据半个天下,谁没有回乡光宗耀祖的心思。

而紧接着被一路打过来,一想到今后很可能一辈子,再也不能回乡了。

甚至有些人双眼含泪,只是流不下来而已。

“是汉子的,有生之年想要回家的,就跟我与鞑子一战,当年咱们与官军搏命的时候,也不过是一个脑袋,两个胳膊而已。”

“而今富贵,不敢拼命了,怕死了吗?”张轩厉声说道。

“张铁壁,少在这里恶心人,不就是拼命吗?”不知道谁大喊一声,说道:“老子提着脑袋拼命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吃奶。”

张轩听道张铁壁的外号,有一些恍惚,好久没有人这么称呼他了,这一丝恍惚不过一闪而过,他说道:“好,既然如此,尔等敢不敢,与我一起,接白将军回家。”

“白将军为我大夏捐躯,本国公决计不允许白将军的尸体被鞑子侮辱。谁愿意?”

城头猛地一沉,立即有人纷纷应和道:“我愿意。”

“老子敢做。”

“----”

一时间城头上有一种乱哄哄的感觉。

张轩心中微微点头,暗道:“这士气算是有一点了。”

城头这些人,是这襄阳城中大军中坚力量,张轩只有激励起他们的士气,才能更好的鼓舞大军士气。

不过,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激励的士气都是虚的。

张轩立即下令,给愿意出城一战的将领发赏格,几乎将他筹集出来的十来万银子,一下子全部撒出去了。可以说承天府,数府的府库都差不多被张轩弄得连老鼠都不跑了。

有了银子,所有人的态度顿时不一样了。

但是不管他们表现的态度多靠谱,张轩也不会用闯营残部了。

张轩虽然刚刚到了襄阳城,但是襄阳城中的消息,一直没有断绝过。自然知道杨承祖所做的事情。

当然了,张轩也不是觉得杨承祖做的不对。

整合闯营残部,本就是杨承祖的任务之一。杨承祖一番折腾,虽然有些不地道,但是将闯营残部蹂躏的没有脾气。傲气什么都打磨的差不多了。火候到了。

不能再继续了,否则说不定要出问题。

张轩自然要出来扮红脸了。安抚一下他们。

而且现在张轩觉得最重要的事情,得到一场胜利。

哪怕是一场小胜也行。

不管怎么鼓舞士气,都比并不上胜利本身对士气的鼓舞。而且张轩初到,援军还带着一股锐气,正是要用他们的时候,这一战胜利,还能巩固张轩的权威。让张轩更好的统合襄阳城中上上下下。

所以说,万万败不得的。

张轩选夺回白旺的尸首作为行动目标,看上去慷慨激昂,是要给白将军死后哀荣。不至于有辱鞑子手中。但是实际上,张轩与白旺有一个鸟交情。对死人做的任何时期,都是给活人看的。

而且张轩也估计过,大抵清军也想不到夏军大去出动,就是为了区区一具尸体。很有可能得手。

毕竟数十年大战,谁不是将脑袋挂在裤腰带上面,生生世世的再简单不过了,李汝桂的尸首,也没有见夏军如何动作,这就是一个非常朴素而残酷的事实,活人有人在乎。

而人一旦死了,除却你的至亲之外,没有人在乎。

就如同现在。

张轩说做就做了,立即抽调骑兵,将杨绳祖部,罗岱部,甚至从杨承祖所部之中也抽调了不少骑兵,总共有两三万之多,已经是襄阳城中所有的骑兵了,甚至可以说夏军骑兵总数的四分之一。

随即安排各路人马准备,张轩让他带领的援军,作为接应人马,襄阳城外列阵,阻挡可能有的追兵。

就在一切都准备好之后,杨承祖单独问了张轩一句话,让张轩心中一跳。

第二十六章 论东虏二第九章 罗玉娇第二章 釜底游鱼第九十八章 犹斗二第五十一章 立营第九十二章 会师第三十二章 围师第五十四章 火铳演示第九十四章 困兽二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战二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二章 授田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六十五章 清室诸王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六十六章 议政第二十五章 誓师第二十二章 医疗营二第八十三章 东床对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战四第四十章 琐事第六十五章 孙传庭潼关会将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二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七十四章 战长沙之交锋二第三十八章 水战二第七十六章 战略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一百二十二章 归德侯家第七十六章 大夏军制第四十九章 年轻气盛李郎君第五十二章 不见长安见浮云第二十二章 朱仙镇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将星坠于夜第十六章 决战第十四章 再战陈洪范第四十五章 破刘良佐第五十四章 临门一脚第十二章 千斤将军炮第三十三章 我是谁?第六十四章 风雨欲来第十五章 夜宿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二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四十八章 襄阳暗潮第二十章 风起第五十三章 伯父张质第四十三章 赏赐第六十九章 凤阳地动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态炎凉第三十章 说高杰第九十五章 黄得功之勇第八十一章 郧阳之战第六十五章 信阳城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八十五章 五里铺第六十七章 郑大财主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五十一章 立营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八十四章 断小商桥第二十四章 路振飞雄起第七十二章 战长沙之致师第二十五章 拖刀计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四十九章 临淮县之变第四十五章 新计划第十五章 夜宿第一百二十一章 归德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七十五章 火铳初啼第四十五章 破刘良佐第九十五章 力排众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时中第八十八章 夜谈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现状第五十二章 闯贼魅影第六章 朝议大政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无弘光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陈州二第八十四章 汝宁城之陷第五十六章 吴氏兄弟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二十八章 黄朝宣第十五章 旧朋成新鬼第十七章 金声桓的抉择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发第一百二十四章 势起襄阳,败亦襄阳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七章 轴承第六十八章 后援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四十八章 覆军杀将五第三十六章 纷纷勤王兵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六章 死中求活
第二十六章 论东虏二第九章 罗玉娇第二章 釜底游鱼第九十八章 犹斗二第五十一章 立营第九十二章 会师第三十二章 围师第五十四章 火铳演示第九十四章 困兽二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战二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二章 授田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六十五章 清室诸王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六十六章 议政第二十五章 誓师第二十二章 医疗营二第八十三章 东床对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战四第四十章 琐事第六十五章 孙传庭潼关会将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二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七十四章 战长沙之交锋二第三十八章 水战二第七十六章 战略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一百二十二章 归德侯家第七十六章 大夏军制第四十九章 年轻气盛李郎君第五十二章 不见长安见浮云第二十二章 朱仙镇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将星坠于夜第十六章 决战第十四章 再战陈洪范第四十五章 破刘良佐第五十四章 临门一脚第十二章 千斤将军炮第三十三章 我是谁?第六十四章 风雨欲来第十五章 夜宿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二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四十八章 襄阳暗潮第二十章 风起第五十三章 伯父张质第四十三章 赏赐第六十九章 凤阳地动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态炎凉第三十章 说高杰第九十五章 黄得功之勇第八十一章 郧阳之战第六十五章 信阳城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八十五章 五里铺第六十七章 郑大财主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五十一章 立营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八十四章 断小商桥第二十四章 路振飞雄起第七十二章 战长沙之致师第二十五章 拖刀计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四十九章 临淮县之变第四十五章 新计划第十五章 夜宿第一百二十一章 归德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七十五章 火铳初啼第四十五章 破刘良佐第九十五章 力排众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时中第八十八章 夜谈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现状第五十二章 闯贼魅影第六章 朝议大政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无弘光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陈州二第八十四章 汝宁城之陷第五十六章 吴氏兄弟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二十八章 黄朝宣第十五章 旧朋成新鬼第十七章 金声桓的抉择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发第一百二十四章 势起襄阳,败亦襄阳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七章 轴承第六十八章 后援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四十八章 覆军杀将五第三十六章 纷纷勤王兵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六章 死中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