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无弘光

长江航道之上。

虽然现在是冬季,但是长江已经是浩浩荡荡的,只是多了几分萧瑟的气氛。

一支船队从东而来,逆流而上。

这并不是郑家的船队,而是武昌小朝廷的船队。

现在离开了武昌,也不能说是武昌小朝廷了。

不得不说,小朝廷已经烂到一定程度了。

即便是逃命也没有效率。

当张轩刚刚攻克九江之后,马士英与何腾蛟就敲定了撤退的大方向。但是执行的时候,已经是夹江而上,大破黄州府的时候了。这才下定决心走了,走的时候也是很狼狈。

当时整个武昌城中,只有一两万士卒而已。这还是加上左良玉的残兵败卒。

这一次撤退,带了文武百官,以及文武百官的家眷,几百条船,几乎填满了长江。

马士英与何腾蛟相对而坐,一边吹着江风,一边说道:“先到岳州府,安排一下岳州防务,然后撤往长沙,临时以长沙为行在,这就麻烦何大人了。”

何腾蛟说道:“这件事情包在本官身上,章旷在长沙,决计可以安心。”

章旷是何腾蛟夹带里面比较信任的人,故而被何腾蛟任命为湖南巡抚。

在明朝,巡抚这个官职,还带着几分钦差的特点,并不是一开始就设有的,而是因事而设,管辖数府,并不是一个省之中,只有一个巡抚,比如王守仁就担任过南赣巡抚。而当时南昌还有一个江西巡抚,这样的事情很常见。

章旷这个湖南巡抚,就是管辖以长沙为中心的数府之地。几乎是后世湖南省的藩王。

章旷之所以被何腾蛟看中,就是因为章旷的战绩出众,他本是一知府,李自成下湖广之时,屡次击败李自成的军队,当李自成兵临城下之后,才携带官印逃走了。

后被提拔之后,带领军队,与方国安合作,追击张献忠,又从白旺手中夺下数县。只是白旺同样还以颜色,只是闯营主力在北,故而没有掀起大战。

而且他是松江人,崇祯九年解元。却在会试之中失误,只落得一个赐进士出身。这才出任地方官。

而天下科举难度最大的,就是江南,而章旷能南京得解元的名头,可见其能。

有如此科名,是正正经经的士林一脉,又能领兵打仗,自然被何腾蛟看中。甚至马士英对此人,也是很看中,只是何腾蛟在湖广的根基要比马士英深,如此人物,早就被何腾蛟揽在袖中。

“哦。章巡抚可以进策?”马士英说道。

何腾蛟说道:“有,章旷早已给我写信,说现在要紧之事,不在武昌,而在南昌,武昌失陷几乎已经成为定局了,而南昌依旧在坚守之中,他认为应该派兵镇守岳州,然后增援南昌。”

“守住南昌,岳州,则贼人不敢轻易南下,一旦南昌失守,他恐怕长沙也危险了。贼人可能从南昌直接进攻长沙。绕过岳州府。”

“如此长沙作为行在,也是不安全。”

马士英沉吟一会儿,只觉得手中可以调用的兵力不过数万,而所需用兵之处,何止数十处,手中兵洒下去,就好像是胡椒面一样,根本不顶用。兵力不足,是马士英所面对的现实问题。

守岳州,多少人守岳州,不能空口白牙的让人守吧,兵力,粮草,饷银,这都要有。

小朝廷本就多剩一下残山剩水,财政上本来就短缺不少,再加上弘光入主武昌以来,几乎没有一刻停过用兵,就是有金山银山,也花得一干二净了。再加上这一次逃亡。本来不宽裕的财政,更加不行了。

马士英这个当家的人知道,现在朝廷的问题,不是什么战略的问题,而是什么战略都执行不下去的问题。

正当两个人商议章旷的计划靠不靠谱的时候,东边远远的一声闷雷响起,两人悚然而惊,他们都是经过金戈铁马的人,哪里听不出来,这根本不是雷声,而是炮声。

有人追上来了。

追上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周辅臣与郑泰的联军。

周辅臣的水师一路西进以来,打了不少仗,再从俘虏的官军水手之中得到了补充,毕竟这些俘虏郑芝龙也不稀罕,他军中大多是福建人,弄这些人过去,语言未必相同。

所以周辅臣请罗汝才出面,就将这些水手下拨给他了。

如今周辅臣的水师也有几分战力了。

张轩这一次派他过来,就是为周辅臣多添一些功勋,也担心周辅臣一个人拿不下来,也从郑氏之中请来一支船队协助,而郑泰就是这一支舰队的首领,郑泰乃是郑芝龙的堂侄。

水战之上,比不上施琅有天分。

但是施琅毕竟不是郑家人,这一次大战,郑芝龙也知道,是一场捡便宜,捞功劳的大战,自然是要紧着自己人来了,于是乎就派郑泰过来了。

这一战打起来,果然如之前所料,数百艘船大半是民船,只有极少数船只有火炮。大部分船只连火炮都没有,于是乎战事从一开始就一边倒。唯一让他们两人感到郁闷的是,明船太多,在航道之上拥挤在一起,玩碰碰船的游戏,让他们想追击也没有办法追击。

他们两人只能放弃弘光这个大目标,先将这些船只统统拿下。

几乎忙碌了一个白天,这才清点俘虏,发现文武百官家眷,俘虏了不少,连弘光帝的妃子都拿下不少,但是弘光帝本人,与太后,却没有抓到,不过倒是抓住一个不少藩王。

只是如今的行情不比当初。

崇祯十四年的时候,能那下一个藩王,那是天下震动,而如今拿下几个藩王,不过寻常功劳而已。

两人自然不甘心,一边派人将人送往黄州,又继续追下去,一定要追到弘光帝。

他们在找弘光的时候,连马士英等人也在找弘光帝。

后面的贼人追过来的时候,江面之上一片大乱,谁也找不到谁,只能拼命逆流而上,好容易安全下来,再找弘光帝,却发现弘光帝已经不见了,只找到一个太后。

一时间马士英与何腾蛟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弘光在朝廷之中,几乎是一个摆设,但是没有了这个摆设,这朝廷还如何立下来。

“首辅大人,如今耽搁不得。”何腾蛟一咬牙说道:“如有不忍言之事,在下一并担待下来,还是快些奉太后往岳州去吧。实在不行,就只能依正统年间旧事了。”

马士英说道:“只能如此了。”

弘光找不到了,有三种可能,一种是逃了。这是最好的估计,只要逃走了,定然会走岳州,在岳州等着汇合便是了,第二种是死在乱军之中,这虽然不幸,但是也有成例,找一人继统便是了。反正大明宗室子弟从来不少。第三,是他们最不希望的事情,那就是弘光被俘虏了。

何腾蛟所言的正统年间旧事,是什么旧事?

就是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虏,然后于谦拥立明代宗的故事。

这是土木堡之变,当年为大明朝廷埋下了多少隐患,而今这个方案也有同样的缺点。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候补方案,马士英衷心希望,不要采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马士英宁可弘光死在乱军之中。

只是这个时候,弘光在什么地方?他既不在曹营军中,也不在明军军中,他到底在什么地方?

其实现在弘光帝本人,也不知道他自己在什么地方。

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五十六章 行路难二第五十章 兵压凤阳第一章 家事第六章 王度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怜无人送荆卿二第十二章 作坊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处境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第四十九章 覆军杀将六第七十八章 黄得功之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六章 萧县第一百零五章 后湖黄册第三十八章 夺炮第四十五章 大顺天下第六十九章 凤阳地动第七十九章 常国安第十四章 以炮制炮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忧第一百零六章 后湖黄册二第五十章 左右摇摆罗副帅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时中之变第三章 往来无白丁第十九章 阮进之策第四十七章 破刘良佐三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忧第十二章 千斤将军炮第二十二章 肃清全城第二十三章 许都之谋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九章 攻城三第九十九章 赴汤蹈火第六十四章 风雨欲来第六十八章 剃发令第五十九章 滇军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镇武昌第十六章 骄兵之计第一百二十四章 势起襄阳,败亦襄阳第二十五章 试点第七十五章 火铳初啼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第四章 统领薛威第三十三章 湘阴之战第四十五章 再见张献忠第八十六章 烽火扬州路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七章 黄得功之死二第六章 萧县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见不同第五十九章 滇军第六十六章 议政第七十六章 二胜第八章 拷饷第三十八章 威远城下四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二第三十四章 图赖第六十八章 虚实真假第七十九章 罗岱的智慧第七十八章 托天王第三十八章 授田仪式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一百零一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十一章 罗玉娇的愧疚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华二第十八章 拥兵五万王御史第九十九章 杨绳祖离开第九十九章 旧事第七章 朝议大政三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九十二章 张献忠方略第一百零九章 断手第八十五章 五里铺第九十六章 三侯并封第八十五章 五里铺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三十六章 威远城下二第七十四章 临阵第三十二章 城中对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腊月二十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烟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二十七章 黄河一水第六十八章 救还是不救?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九章 枣阳之战第二十九章 杨嗣昌第一百二十五章 归德余波第八十章 人未至,风先到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处境二第一百零四章第五十一章 覆军杀将八
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五十六章 行路难二第五十章 兵压凤阳第一章 家事第六章 王度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怜无人送荆卿二第十二章 作坊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处境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第四十九章 覆军杀将六第七十八章 黄得功之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六章 萧县第一百零五章 后湖黄册第三十八章 夺炮第四十五章 大顺天下第六十九章 凤阳地动第七十九章 常国安第十四章 以炮制炮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忧第一百零六章 后湖黄册二第五十章 左右摇摆罗副帅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时中之变第三章 往来无白丁第十九章 阮进之策第四十七章 破刘良佐三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忧第十二章 千斤将军炮第二十二章 肃清全城第二十三章 许都之谋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九章 攻城三第九十九章 赴汤蹈火第六十四章 风雨欲来第六十八章 剃发令第五十九章 滇军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镇武昌第十六章 骄兵之计第一百二十四章 势起襄阳,败亦襄阳第二十五章 试点第七十五章 火铳初啼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第四章 统领薛威第三十三章 湘阴之战第四十五章 再见张献忠第八十六章 烽火扬州路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七章 黄得功之死二第六章 萧县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见不同第五十九章 滇军第六十六章 议政第七十六章 二胜第八章 拷饷第三十八章 威远城下四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二第三十四章 图赖第六十八章 虚实真假第七十九章 罗岱的智慧第七十八章 托天王第三十八章 授田仪式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一百零一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十一章 罗玉娇的愧疚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华二第十八章 拥兵五万王御史第九十九章 杨绳祖离开第九十九章 旧事第七章 朝议大政三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九十二章 张献忠方略第一百零九章 断手第八十五章 五里铺第九十六章 三侯并封第八十五章 五里铺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三十六章 威远城下二第七十四章 临阵第三十二章 城中对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腊月二十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烟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二十七章 黄河一水第六十八章 救还是不救?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九章 枣阳之战第二十九章 杨嗣昌第一百二十五章 归德余波第八十章 人未至,风先到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处境二第一百零四章第五十一章 覆军杀将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