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烽火扬州路

史可法说道:“我意救援滁州,将曹营挡在长江以北。”

刘肇基想了一下,说道:“只是如今江北无兵,即便守住滁州,贼人绕道南下,恐怕也挡不住。”

史可法说道:“而今能拖延一分是一分了,本官已经写信给左将军,命左将军即可南下,从武昌顺流而下,也不过十数日光景,算起来今日,这书信就已经到了武昌,只需拖住曹贼十数日,江南就可以保全了。”

“既然如此。那么末将听令。”刘肇基说道。

刘肇基固然行伍经验。但是拘于这个时代,文官对武将的歧视与压制,那种文武双全,能在战略战术上都精通的将军,反而不受欢迎,在文官眼中最好的将领是什么样的?

就是如同黄得功一样。

敢打敢冲,听话,忠心耿耿,至于其他的事情都是文官来做,无须那些武将来操心。

而文官这样的取向,自然也导致了武将的异化,武将自然变得重视家丁,盖因战阵之上,敢打敢冲,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如同黄得功一样,如果没有黄得功的武勇,就必须有强悍的亲兵护卫,否则在战场之上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刘肇基虽然有战争经验,但他也习惯于上面的文官大佬布置下任务,他带着兄弟们冲阵杀敌就行了。

故而史可法已经决定了,刘肇基自然不会说半个“不”字。

“事不宜迟。”史可法说道:“就立即出发吧。”

“是。”刘肇基轰然应答。

立即下去布置了。

刘肇基也算是得力之人,半个时辰之后,就准备的差不多了,史可法带领之下,他收刮出来大概有万人左右的军队,出了扬州府,向西而去,支援滁州城。

不过,毕竟是新练之军,即便在刘肇基的督促之下,行军速度也不是多快的。

史可法也是知道,再加急督促也是无用。

他只好以身作则,不骑马乘轿,步行行军。在路上,士卒没有饮水,不管再渴,史可法也没有喝一口水,吃饭的时候,如果士卒没有吃饱,史可法再饿也不吃一口。

身边除却有几个亲兵跟随,所有的用度,都与寻常士卒无异。

新成之军,还没有怎么训练,本来都有所怨言。但是见史可法如此,一个个都安静下来。

史可法是进士出身,是大官,在寻常士卒看来,那就是文曲星下凡,却能做到与士卒同甘苦,而今官军将领之中,能做到的能有几个。这却是史可法的一惯作风。

这也是史可法虽然在兵事之上,并不是太精通。但是能安抚战乱,保护黎民的原因所在。

如此之人,士卒都愿意为之效死。

只是事情的发展,却急转直下,让史可法措手不及。

“什么贼人进犯天长县?”史可法说道。

“大人,这是天长县令的求救信,还请大大速速救援。”这个求援使者声音之中带着几分哭声说道。可见天长县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只是现在的情况,他手中不过是万余人马,即便是聚兵一处,也未必能敌得过贼人,分兵救援的话,恐怕也是一处也救不下来。

史可法此时也有几分乱了方寸。立即请刘肇基过来,说道:“刘将军你看当如何?”

“大人,此刻只能选一处了,是天长还是滁州。”刘肇基说道:“决不可能两者兼顾。”

史可法身形短小,脸色有些黑,此刻更是显得疲惫不堪,说道:“刘将军你以为当如此?是去滁州,还是天长?”

刘肇基沉吟一会儿,说道:“天长,滁州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府城,应该能坚持一段时间,天长县却是一个小县,想来坚持不了多久,而是贼人分兵攻天长,分明是意在扬州,而军中却有不少扬州人。”

史可法明白,军中扬州人多,如果史可法弃扬州不顾,恐怕军心大乱。

“那就去天长县。”史可法咬着牙说道:“希望滁州城能多坚持一段时间。”

本来大军出了扬州城是向西走的,但是此时一声令下,大军立即转向向西北方向。

到了下午时分,却听前军一阵喧哗。史可法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听前面大声喊道:“贼人来了,贼人来了。”

这万余士卒毕竟是新兵,一时间慌乱非常。

刘肇基连斩数人,才算是将骚乱安定下去。再加上史可法威望还可以,军中才缓缓的平静下来。不过,即便是这样军中也有一种紧张的气氛,临战之时的紧张气氛,解决方案杀几个人就能缓解的,特别对新兵来说。

史可法在阵前看去。

却见数十骑在外围环绕,有人在骑马向这边眺望,有人干脆下马吃干粮,让一边的战马吃草。好生悠然自得,根本不将一边的万余大军放在眼里。

“刘将军,可令马队击杀此辈。”史可法说道。

虽然这万余大部分都是步卒,但是史可法手中并非没有马队的,他手中的马队不是别的,就是刘肇基的家丁,大概百余骑。是刘肇基最后的本钱。刘肇基听了史可法的话,苦笑道:“大人,不行,非是末将爱惜这些马队,而是末将马队的马匹都是从江南搜罗的,比起对面的马儿,差了不止一筹,即便是冲过去,也是胜负难分。而且这是贼人精锐的夜不收。末将派人进攻,他们定然一轰而散,在四周监视大军,这些人不足为虑,要担心的是后面。恐怕天长县已经凶多吉少了。”

史可法一听这话,心中陡然一沉,也明白刘肇基为什么这样说,这里还没有出扬州地界,距离天长县还有几十里之远,贼人小队骑兵都已经放到这里,可见天长的情况一定很不妙了。

“我们该怎么办?”史可法说道。

刘肇基的脸色也相当不好,说道:“我军都是新编之卒,如果贼人有大队骑兵的话,在野外不是一击之敌,而今只有凭城据守了。”

曹营以什么成名,就是曹营精骑。

而曹营此来,来势汹汹,不远处就有几十骑在,说曹营没有大队骑兵在,刘肇基自己都不相信。

“只有回扬州了。”史可法脸色阴晴不定的说道。

凭城据守,周围有什么城池?扬州也算是古今征战之地,南北交锋之所,有很多遗留下来的古城,但是扬州也是天下繁华之地。这些古代遗留下来军事建筑,时间长了不得到维护,早就不行了,要么都被各式各样的民居所侵占。

能凭城据守的地方,也只有扬州了。

“是。”刘肇基说道:“而且要快,否则等曹营大队马队来了,我们想走,就走不了了。”

史可法说道:“就依将军之见吧。”说这一句话的同时,史可法就好像被抽了骨头一样,史可法虽然军略上水平不高,但是眼光还是有的,他岂能不知道,他这个命令,就是放弃了千里江防御不顾。对江北的地界失去了影响力,只能在扬州坐视而已。

但是史可法此刻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刘肇基听史可法答应下来,顿时松了一口气,立即传令下去,后队为前队,前队为后队,向扬州而去,刘肇基亲自带着百余骑兵断后,让这几十骑兵不能骚扰大队人马。

就这样,史可法早上带兵出城,折腾了一整天之后,在傍晚时分暮色沉沉之际,又回到了扬州城之中。而所带的士卒,经过这一次折腾,不管是体力还是士气都跌到谷底了。

第三十章 破孟家庄第九十一章 冒险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一百一十五章 陈州城下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八章 拷饷第十七章 过河请兵第四十四章 鼎湖当日弃人间第八十九章 张轩拜访贺一龙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七十一章 信得过第六十五章 钱粮第四十八章 襄阳暗潮第十二章 天下形势在指掌第二十章 黑夜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八十五章 五里铺第十二章 撤军第一百二十二章 归德侯家第三十章 说高杰第九十五章 困兽三第六十五章 牛车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四十九章 张献忠预谋湖广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营第一百二十四章 归德城破第二十七章 西平营第三十章 阴-门阵与阳门阵第二十九章 杨嗣昌第二十二章 场外手段第三十一章 大战帷幕第五十五章 华夷之辨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十三章 城陵矶之战四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一百一十章 出师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华之变第四十五章 破刘良佐第十四章 舟山之变二第九十章 夷陵之战第三十一章 襄阳城下第十八章 决战三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计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华军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会首第一百一十八章 闯营的战略转向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十六章 决战第二十六章 襄阳第五十六章 吴氏兄弟第五十三章 马踏开封城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动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四章 何腾蛟调任湖广第三十一章 大战帷幕第二十六章 儿戏的造反第五十一章 闲言第五十七章 后事第三十九章 姚启圣第七章 樊城关之陷第十九章 徐州内情第二十八章 王良谟第二十七章 万军之中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三十六章 威远城下二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三十六章 孙,李,张第十五章 城陵矶之战六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杰立于此旗下第二章 釜底游鱼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阳城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七十六章 战略第八十九章 临颍城南第四十六章 周党第三十一章 高杰之心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四十七章 会师第九十五章 困兽三第四十七章 郑森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二十一章 献徐州第六十三章 情义第七十六章 讲史第七章 朝议大政三第十九章 敌袭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五十章 百里麦青青第九十一章 火马阵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二十八章 李神医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顾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二十八章 钓者第五十三章 假痴不癫第二十二章 肃清全城敌一百零一章 攻
第三十章 破孟家庄第九十一章 冒险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一百一十五章 陈州城下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八章 拷饷第十七章 过河请兵第四十四章 鼎湖当日弃人间第八十九章 张轩拜访贺一龙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七十一章 信得过第六十五章 钱粮第四十八章 襄阳暗潮第十二章 天下形势在指掌第二十章 黑夜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八十五章 五里铺第十二章 撤军第一百二十二章 归德侯家第三十章 说高杰第九十五章 困兽三第六十五章 牛车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四十九章 张献忠预谋湖广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营第一百二十四章 归德城破第二十七章 西平营第三十章 阴-门阵与阳门阵第二十九章 杨嗣昌第二十二章 场外手段第三十一章 大战帷幕第五十五章 华夷之辨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十三章 城陵矶之战四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一百一十章 出师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华之变第四十五章 破刘良佐第十四章 舟山之变二第九十章 夷陵之战第三十一章 襄阳城下第十八章 决战三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计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华军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会首第一百一十八章 闯营的战略转向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十六章 决战第二十六章 襄阳第五十六章 吴氏兄弟第五十三章 马踏开封城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动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四章 何腾蛟调任湖广第三十一章 大战帷幕第二十六章 儿戏的造反第五十一章 闲言第五十七章 后事第三十九章 姚启圣第七章 樊城关之陷第十九章 徐州内情第二十八章 王良谟第二十七章 万军之中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三十六章 威远城下二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三十六章 孙,李,张第十五章 城陵矶之战六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杰立于此旗下第二章 釜底游鱼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阳城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七十六章 战略第八十九章 临颍城南第四十六章 周党第三十一章 高杰之心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四十七章 会师第九十五章 困兽三第四十七章 郑森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二十一章 献徐州第六十三章 情义第七十六章 讲史第七章 朝议大政三第十九章 敌袭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五十章 百里麦青青第九十一章 火马阵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二十八章 李神医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顾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二十八章 钓者第五十三章 假痴不癫第二十二章 肃清全城敌一百零一章 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