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伯父张质

?

第五十三章 伯父张质

张质,崇祯七年进士,曾任临汾知县。清廉自守,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爱戴。如今丁忧在家,也算是临颍乡绅之首。此刻罗玉龙就抓住了他,想要劝降。

“我曹营,有不杀清官的规矩。”罗玉龙说道:“这张质就是一个清官。再者你不是想在临颍立足吗?我寻思有一个当地人支持,也好多了,这张质正好是临颍人,如果能收服了张质就再好不过了。”

“多谢大哥,”张轩说道:“且容我见一见张质。”

张质不过三十岁上下,一张国字脸,看上去很有威严。他闭目沉思,张轩即便是来到张质身前,张质也不睁开眼,只是说道:“在下但求一死。勿需多言了。”

“张先生,你何必如此?”张轩说道:“你现在又没有当大明的官,为什么要为大明赴死?”

“在官在乡,具为一体。在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在江湖之远而思其君,你区区一个贼寇又如何能明白?”张质淡淡的说道,语气之中有一种轻蔑之意。

张轩说道:“先生不怕死,难道不想想临颍张氏一族吗?”

张质说道:“如果你们硬要牵连亲族,我也没有办法?我今日降你,他们依旧会被我牵连,我无能为力。要杀便杀,死后万事空,何为此事忧。”

张轩一时间也没有办法可想了。但又不舍得杀张质。

毕竟这个时代大明官场可以说是,天下乌鸦一般黑,真正的清官几乎没有,不过张质这样的被罗玉龙这样的粗人都认可的清官,不管能力如何,至少在品行之中却是过得去的。而且凡是能考上进士的,即便不是学霸级别的人物,也是一等一的聪明人,最少要比他麾下这些大字不识得一箩筐强多了。

张轩想来想起,终于想到一点,心中暗道:“这张质如此做法,不就是求名吗?而且他未必想死,想来也死,他也算是少年进士,二十多岁中进士,为官一任,官声很好,正是要平步青云的时候,遇见了丁忧。有大好前程,如何愿意死啊。只是事到临头,这局面又逼得他,不得不死,以全名声。他在意的始终是他的名声啊。”

“在意名声,那就有弱点。我就不信了,黄太吉能收降洪承畴,我张轩就收降不了张质。”

张轩随即离开了这里。张轩离开之后,张质睁开了眼睛,看着张轩离开的背影,长出一口气,叹息一声,再次闭目养神。他已经决定要绝食而死。

张轩立即派人打听张家的名声。

不过片刻张轩得到消息。张家的名声很好,耕读传家,家中也算不上多富裕,人口简单之极。整个张家一门,也不过百余口而已,只有几亩薄田,再有就是张质中进士之后,别人投献的土地,也算是富裕,但是从来没有作奸犯科之事。

张轩看着张家的名单,暗道:“我也算是下血本了。如果张质还不答应,我只能杀张家满门了。”他的眼睛之中闪过一丝狠辣之色。

不过,现在还不是张轩去见张质的时候,他先要送走罗玉龙。

罗玉龙才没有心思在临颍小县多留,特别是曹营与闯营的主力,已经兵临叶县城下的时候,他更是想建立更大的功勋了。罗汝才派罗玉龙来的原因,一来就是想让罗玉龙与张轩建立良好的关系,二来,唯恐遭遇明军大队人马。张轩三千人马太过单薄了,但是有罗玉龙的马队之后,即便胜不了,想逃走也容易得多了。

谁让张轩在罗汝才心中,早就贴上了不会逃命的标签。

张轩送走了罗玉龙之后,立即张贴安民告示,并开仓放粮,不过县中的粮仓,也没有多少粮食,张轩毫不犹豫查抄了几家士绅,将所有存粮都聚集在一起,并整合张轩手中的军粮,看上去能支撑两三万半年之久了。

不过,因为张质的关系,张轩的手段温柔了许多,当然所谓的温柔不过,是给这些士绅打白条而已。只要粮食不要性命。

此外还有整理城中的房舍,为三千士卒确定居住的地方,这可不是临时扎营,而是要长时间的居住,虽然张轩也不知道这个长时间,到底是多长的时间。还有巡视城墙,检查城墙上有没有什么弱点,毕竟张轩要在这里居住一段时间,这城墙之前是张轩的障碍,现在是张轩的屏障。还罗岱手下去探明各方动静,比如许州,襄县,鄢陵等地,具体的来说,应该是东,北两个方向。

郾城现在在义军手中,镇守之人,是张轩的老相识,何英。而大军西征,襄城也在进攻之列,张轩不用多担心的,唯独北方需要多担心,毕竟在开封还有大明万余精兵。

张轩忙完这些,已经是在一日之后了。

张轩思量许久再次去见张质。

这一日之内,张质滴水未进,整个人看上去憔悴了不少。似乎也没有力气睁眼了,张轩进来,连看张轩一眼的功夫都没有。

张轩深吸一口气,深深拜倒说道:“小侄拜见伯父。”

张质吓得猛地睁开眼睛,说道:“我张家世代清白,焉有你这样从贼的子弟。”

“伯父相不相信小侄,小侄无所谓,想来有人会相信的,小侄张轩也是河南人。不过是郑州人。不过我查张家家谱,似乎张家有一脉在郑州。我已经在外面宣扬,我就是张家在郑州的那一脉的子弟。与临颍张家是一家人。想来伯父如此清高自守,拒绝得了我这个从贼的子弟,但是临颍张家子弟,抗拒了刀锋,未必能抗拒得了富贵吧。”张轩说道。

张轩是郑州人,这到没错。不过此郑州非彼郑州也,而且后世郑州居住人口有数百万之多,张轩也在郑州讨生活。不过是父母一辈从外地迁过来的。也不算是骗人。张轩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要将张质拉下水。

宗族是古人扯不断的关系。是比国家更重要的存在。

而张轩一旦被认为临颍张家子弟,别的不说吧,临颍张轩百十个人都能为张轩所用,必定忠心耿耿,毕竟宗族观念在后世算是陋习,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真理。而造反这事,是要诛九族的,张质即便再无辜,也脱不了干系。

“你---”张质气的浑身发抖。他万万没有想到,张轩会有此毒计,说道:“你究竟想怎样?”

张轩说道:“无他,我张轩不过是想活下去,并为身后的兄弟们找一条活路而已。”

“你难道想招安?”张质说道。

“招安?”张轩轻笑道:“明已失鹿,我就是招安又如何,等来日再叛?我张轩不做此事。只是想相助闯王逐鹿而已,但是天下大事文武相济。单单凭借武力是打不下天下,故而请伯父相助而已。”

张质倒也高看张轩一眼,张质虽然对大明有几分忠心,但是也没有忠心到将全家都压上去的地步。不过,他实在看不上李自成。在李自成从商水攻郾城的路上,就有一个儒生去见李自成,要说之以大义,结果被李自成一刀砍了。

张质颇看不上那个儒生,但也有兔死狐悲之感。

他很明白,这儒生根本不是说之大义,不过是换着办法求官而已,或许言语之中有许多不中听的,但是却不想被李自成所杀。如此不重士绅,如何能成就大事。此刻,张质看张轩心中暗道:“这人到有几分成事的气象。”

第六十三章 情义第七十七章 黄得功之死二第十三章 老营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九十九章 旧事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三十二章 饵第八十四章 布局第一章 决河之意第五十章 左右摇摆罗副帅第八十八章 夜谈三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风雨会中州第五章 高斗枢第七十四章 战长沙之交锋二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风先至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一百一十六章 腊月二十三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八十三章 凤阳总督袁时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三十章 王良谟二第五十八章 孙vs李二第十九章 孤注一掷黄推官第三十九章 水战三第六十五章 钱粮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处境第七十七章 大夏军制二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一章 樊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钱肃乐第十二张 汝宁大侠沈万登第三十六章 孙,李,张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处境二第四十五章 大顺天下第五十三章 马踏开封城二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二十五章 拖刀计第三十四章 湘阴之战二第八十六章 守临颍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六十四章 奠坟第六十七章 郑大财主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敌黄得功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二十六章 响应第六十六章 罗汝才交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归德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见不同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华第七十三章 曹营长史第三十五章 诱杀第六章 王度第三十六章 烟花易冷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阳城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四十章 琐事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五十一章 闲言第六十六章 议政第八十一章 庆功宴第二十章 火并第四十五章 覆军杀将二第四十三章 赏赐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八十章 刘承胤的“首级”第八十四章 成亲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四十七章 覆军杀将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陈州三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战二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阳第九十章 拼死第一百一十章 绝处第二十五章 转战千里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五十八章 朱儿第七十二章 战长沙之致师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担忧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九十章 刘泽清跑了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一百三十二章 张轩百骑追时中第五章 猛镇第一章 决河之意第三十章 弃襄阳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尔衮第一百三十一章 将星坠于夜第七十章 南明决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胜之余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约第一百二十五章 归德余波
第六十三章 情义第七十七章 黄得功之死二第十三章 老营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九十九章 旧事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三十二章 饵第八十四章 布局第一章 决河之意第五十章 左右摇摆罗副帅第八十八章 夜谈三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风雨会中州第五章 高斗枢第七十四章 战长沙之交锋二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风先至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一百一十六章 腊月二十三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八十三章 凤阳总督袁时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三十章 王良谟二第五十八章 孙vs李二第十九章 孤注一掷黄推官第三十九章 水战三第六十五章 钱粮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处境第七十七章 大夏军制二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一章 樊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钱肃乐第十二张 汝宁大侠沈万登第三十六章 孙,李,张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处境二第四十五章 大顺天下第五十三章 马踏开封城二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二十五章 拖刀计第三十四章 湘阴之战二第八十六章 守临颍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六十四章 奠坟第六十七章 郑大财主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敌黄得功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二十六章 响应第六十六章 罗汝才交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归德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见不同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华第七十三章 曹营长史第三十五章 诱杀第六章 王度第三十六章 烟花易冷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阳城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四十章 琐事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五十一章 闲言第六十六章 议政第八十一章 庆功宴第二十章 火并第四十五章 覆军杀将二第四十三章 赏赐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八十章 刘承胤的“首级”第八十四章 成亲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四十七章 覆军杀将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陈州三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战二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阳第九十章 拼死第一百一十章 绝处第二十五章 转战千里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五十八章 朱儿第七十二章 战长沙之致师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担忧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九十章 刘泽清跑了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一百三十二章 张轩百骑追时中第五章 猛镇第一章 决河之意第三十章 弃襄阳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尔衮第一百三十一章 将星坠于夜第七十章 南明决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胜之余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约第一百二十五章 归德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