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授田余波

授田之事,远远的传开了,在汝宁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之前张轩虽然没有保密,但是大家听到的还仅仅是传闻,但是而今他们却看见了事实。一时间,军中大动。当然了王进才相当不高兴,他本来想跟着张轩南下打上几仗。万万没有想到,南下之后,连一个人都没有杀了,都统统臣服了。

不过,震动最大的,还不是保定营,而是西平营。

西平棠谿村。西平营一部分在沈万登的带领之下,驻守于此,看护铁矿。

沈万登得到消息的同时,西平营上上下下都得到了消息。

“公子。”沈台在外面说道。

“进来吧。”沈万登说道。

沈台进来之后,看见沈万登拿着一封书信,正在愣愣的出神,他目光一瞄,只能从书信之上,看到授田,分地等字样,虽然不知道谁写过来的,但是却能猜到这书信之中的内容。

“公子,最近的军心有些不对头。”沈台带着几分吞吞吐吐的说道。

“发生了什么事情?”沈万登说道。

“还能是什么事情,就是授田之事,下面的人传得沸沸扬扬的,一个个张将军叫得那个亲,还有新来的那些军官,吹的都很大,什么张铁壁,这样下去,这三千士卒,恐怕就不是我们沈家的了。”沈台是沈家的家生子,老管家的儿子,对沈万登忠心耿耿。所以对这种情况非常忧虑,这才过来向沈万登报告。

沈万登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知道了。”

“公子,我们不能这样啊?”沈台说道:“再不做什么,就什么也做不了了。”

沈万登说道:“本来,就什么也做不了了。”沈万登对沈台说道:“你能做什么?起兵夺了棠谿铁矿,放弃西平,须知这一带都是流寇的势力,我们能跑得出汝宁,能跑的出河南吗?而且,我们这样做,汝宁有多少倍牵扯出来的父老?”

“而且,我真要起兵,下面的人都等着分田,有多少人会听我的啊?”

“这---”沈台一时间也想不出办法,一咬牙说道:“总要想办法才是,这数千人马,可是公子你的心血,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让张轩给夺了去?”

“心血。”沈万登苦笑道:“沙河之战的时候,你又不是没有见过,张轩如何以四千之众破刘洪起的两万之师。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不得不承认,张将军派过来的军官虽然不多,但是经过操练的士卒,远远比我们这些草台班子厉害,如此还说什么心血啊?”

张轩转战中原一两年,从南阳开始积累经验,一点一点的完善的他张氏兵法,现在已经粗具规模了,而且他坚持不懈,有什么就给麾下的军官上课,既培养了一批亲信,也培养出一批合格的下级军官。

张轩派道沈万登麾下的军官大多都是这样出身的。

沈万登麾下的将士,底子很好,沈万登不喝兵血,下面的人吃喝用度都不错,体格还可以,故而被稍稍一整顿,几乎立杆见影。

沈万登没有说什么,但是心中已经叹服了。每日不动声色,记下他们练兵的细节,夜里暗暗揣摩。张轩培养出来的军官,只是按着张轩的条例来,至于为何如此,却不知道了。

但是将一些文盲,交代这个程度,已经接近张轩的全力了。沈万登却不一样。他虽然读书不成,但是文化知识却不是这些文盲可比,更不要说,他好武,考过武举,即便在武举之中,也是要考兵法的。

沈万登肚子里的货不少,但是一直不明白如何用,见张轩的练兵之法,结合他读过的兵书,居然有触通旁类,豁然开朗之态。对张轩也是更加佩服。

“可是我沈家的兵怎么办啊?”沈台愁眉苦脸的说道。

“记住,从今天开始。”沈万登厉声说道:“只有汝宁军西平营,没有我沈家的兵,记住没有。”

“记住了。”沈台被沈万登一吓,说道:“记住了。”

沈万登说道:“记住最好,今后一旦说错了。小心你的人头,到时候我保不住你,还要第一个杀你以自明。”

“是。”沈台不敢怠慢说道。

“你来的正好,有一件事情让你去办。”沈万登说道。

沈台说道:“公子请吩咐。”

沈万登说道:“今后叫我营官便是了。”沈万登一边说,一边将手中的书信递给了沈台说道:“你看吧,张知县,要我们分批回西平授田。还有你的五百亩地。”

“五百亩”这三个字好像大锤一下子砸在沈台头上,将沈台砸的晕乎乎,他只顾得为他家少爷操心了,却忘记了,按照张轩的制度,他这个把总,能分五百亩地。

沈台在沈家很得重用,但仅仅也是得重用而已,想自己攒五百亩地,却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而今却一下子砸在手中。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是好,按理说,他是沈家的人,自然要为沈家着想,但是五百亩的诱惑,让他实在拒绝不了啊。

沈万登目光很锐利,看得出来沈台的挣扎,这就是沈万登决定什么也不做的原因所在。

沈台与他从小长大,情同手足,感情最深厚不过了,此刻也犹豫了,更不要说下面的士卒,大多是他到了真阳重新立业的时候才招收的,说好听的是仰慕他汝宁大侠的名头,说不好听的不过是庄客打手而已。以利相和,指望他们拒绝送上门的好处,却是不可能的。

这和他做与不做没有任何区别。

沈万登送走了沈台之后,心中暗道:“我今后,老老实实的在张轩麾下混吧,看张轩也不是一个刻薄人,将来说不定,能再振家业。”千亩良田即便在全盛时候的沈家,也不是随便能拿出来的。

连西平营的授田事务,也开始进行了。整个汝宁军,临颍营马队,在汝河东岸授田,南阳营在遂平附近授田,保定营在汝河东岸授田,西平营,在西平上蔡授田。

似乎是张素的主意,其他各营的授田区,都尽量安置在一起,偏偏是西平营的授田区分成了好几块,还有一部分到上蔡去了。当然了张素也有现成的理由。

就是西平的土地不够,毕竟遂平西平当初都是刘氏的地盘,但是遂平被打下来之后,刘氏的土地都被接管了,但是沈万登去西平的时候,却是要取得当地士绅的支持,一些被刘氏侵占的土地还了回去。

造成了西平境内可供分配的土地不足。

但是再不足安置一个营还是可以的。

只是张素在找理由而已。张素在西平虽然只是一个知县,但是他与张轩的亲密关系,让他发挥出来的作用,绝对不局限于一个知县,沈万登那种西平营不是沈家的西平营,而是张轩的西平营,这种感叹,就是张素所做所为的直接体现。

分田授地持续了半个月,就完全结束了。

之后就是紧张的春耕了。

张轩在汝宁主持的鞭牛之礼。

在无数汝宁人的围观之中,张轩作为汝宁最高长官,手持马鞭,在一头活灵活现的泥牛身上重重打了一鞭,泥牛身上顿时出了现一道深深的痕迹,随即依次让张质,王进才,罗岱,等留在汝宁的文武官员打,似乎军官们对这个非常感兴趣,根本没有将泥牛留多长时间,就你一鞭我一鞭的将泥牛打得粉碎。

泥牛一碎,无数百姓上前,将泥牛的碎片全部抢走。

也标志着春耕的开始。

第四十三章 赏赐第四十五章 新计划第八十三章 谁的心思第三十六章 王进才第四十八章 襄阳暗潮第三十六章 王进才第五十六章 大战落幕二第十六章 拔营第二十二章 许都之胆第三十一章 高杰之心第六十二章 淮安军的崩溃第十二章 作坊第六十九章 刘国能之死第九章 枣阳之战第五十四章 童子营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决策第二十八章 钓者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六十章 叛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七十八章 举火夜战第十三章 擦肩而过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三十四章 失败的渡河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一百二十五章 郑经的疯狂第二十二章 许都之胆第十七章 决战二第七十七章 兵乱第十三章 老营第六十三章 得讯第六十章 叛第三十四章 缺口争夺第六十一章 刘国能第三十九章 授田余波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败第七十三章 北方战场的判断第五十三章 伯父张质第二十七章 万军之中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战五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一十八章 闯营的战略转向第一百二十九章 闺中之事第三十二章 城中对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九十七章 李东君第三十四章 湘阴之战二第三十二章 攻闽第五十一章 多铎撤军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十六章 骄兵之计第十八章 拥兵五万王御史第二十章 谈判开始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战三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七十六章 讲史第八十三章 谁的心思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枪手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问题第五十二章 立营二第一百零八章 宋献策之毒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星坠于野二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八十二章 郧阳之战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归德侯家第二十六章 论东虏二第二十一章 阿济格的决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星坠于野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说袁时中第五章 峡石城第三十章 倔强的罗汝才第五十五章 大战落幕第十七章 过河请兵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战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六十四章 劝进二第一章 樊城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四十六章 攻防转换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战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间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一百一十二章 别临颍第一百二十六章 郑经的疯狂二第二十五章 拖刀计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十一章 城陵矶之战二第六十九章 刘国能之死第七十六章 讲史第六十八章 后援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胜之余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二十五章 转战千里第六十八章 剃发令
第四十三章 赏赐第四十五章 新计划第八十三章 谁的心思第三十六章 王进才第四十八章 襄阳暗潮第三十六章 王进才第五十六章 大战落幕二第十六章 拔营第二十二章 许都之胆第三十一章 高杰之心第六十二章 淮安军的崩溃第十二章 作坊第六十九章 刘国能之死第九章 枣阳之战第五十四章 童子营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决策第二十八章 钓者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六十章 叛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七十八章 举火夜战第十三章 擦肩而过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三十四章 失败的渡河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一百二十五章 郑经的疯狂第二十二章 许都之胆第十七章 决战二第七十七章 兵乱第十三章 老营第六十三章 得讯第六十章 叛第三十四章 缺口争夺第六十一章 刘国能第三十九章 授田余波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败第七十三章 北方战场的判断第五十三章 伯父张质第二十七章 万军之中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战五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一十八章 闯营的战略转向第一百二十九章 闺中之事第三十二章 城中对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九十七章 李东君第三十四章 湘阴之战二第三十二章 攻闽第五十一章 多铎撤军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十六章 骄兵之计第十八章 拥兵五万王御史第二十章 谈判开始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战三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七十六章 讲史第八十三章 谁的心思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枪手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问题第五十二章 立营二第一百零八章 宋献策之毒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星坠于野二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八十二章 郧阳之战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归德侯家第二十六章 论东虏二第二十一章 阿济格的决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将星坠于野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说袁时中第五章 峡石城第三十章 倔强的罗汝才第五十五章 大战落幕第十七章 过河请兵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战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六十四章 劝进二第一章 樊城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四十六章 攻防转换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战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间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一百一十二章 别临颍第一百二十六章 郑经的疯狂二第二十五章 拖刀计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十一章 城陵矶之战二第六十九章 刘国能之死第七十六章 讲史第六十八章 后援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胜之余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二十五章 转战千里第六十八章 剃发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