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失败的渡河

烈日炎炎,几乎要将所有人都烤熟一样。

张轩身披铠甲坐在高头大马之上,目光扫过全场,数百人都被压在下面。

一个个光着上身,五花大绑,跪在地面之上,后面都有一个临颍营士卒,手中拿着长刀。阳光在刀锋之上流转,就好像是猛兽的目光,正要择人而食一样。

“时辰到了。”邓和说道。

似乎意思到自己的悲惨的命运,这些人纷纷大喊道:“将军,饶命,我们再也不敢了。”

“将军,饶命。”

张轩绷着脸,努力让自己面无表情,对邓和说道:“该给他们的给他们,送他们上路。”

“是。”邓和说道。

随即邓和下令,后面的刽子手们,都端了一碗酒说道:“兄弟,别喊了,军法如山,我们大人从来无二令,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你们就认了吧。来,喝了这一碗酒,早点上路,抢个好胎,下辈子不要活得像现在一样了。”

当然面对这样的劝酒,这些人有的能喝下去,又得喝不下去,这就便宜了刽子手,毕竟酒在军中是受管制的,等闲弄不到的。

张轩看到这里,不想再看,转身离去了。

随即身后响起一声接着一声的惨叫之声,开始行刑了。

张轩回到自己的大帐之中,坐在哪里好一阵子。

其实他有一点理解这些官军。

这些官军之前就是这样混日子了,从来没有指望打过仗,投降过来之后,也不过想混口饭吃而已,但是张轩训练行军强度太大了,这些人受不了了。在行军之中,还有好几个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死。不知道是得急病死了,还是累死的。

所以他们联合起来闹事,想张轩降低行军强度。

无可厚非。

但是军法无情。

今日这些士卒聚众闹事,得到宽恕,下面的士卒绝对不会感激他,反而绝对他软弱,只会得寸进尺。

或许有其他办法,让他们懂的军令,但是张轩却没有那个时间慢慢的教育了,只能用这个古老而实用的方法,就是杀一儆百,相信经历过这一次之后,这是士卒宁可跑死,也不敢闹事了。

只是不管说,也是一百多条人命了。

张轩忽然长叹一声,从桌案下面拎出一个酒坛子,狠狠的灌了一口酒,这酒是从归仁镇弄来的,听说也是好酒,但是张轩喝到口中,只觉得满嘴苦涩无比。

“大人。”外面有人说道。

张轩一听,就知道是曹宗瑜来了。说道:“曹兄来了,坐吧。”

曹宗瑜见张轩喝酒,眉头微微一皱,说道:“大人,数万兄弟的性命都在大人手中,大人如此,有点不大好吧。”

张轩看了看手中的酒,说道:“曹兄,说得是。我错了。”随即将这一坛酒扔到一边,说道:“军中如何,可以再战吗?”

曹宗瑜说道:“是末将,御下不严,才有此事,徐州军中士气浮动,最好修整几日,否则不足以与强敌交锋。”

张轩点点头,他很清楚这样的情况,张轩快刀斩乱麻的举动,固然让全军上下凛然听命,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难免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之感,故而最好修整一下。说道:“既然这样,全军就在此地下营吧。”

曹宗瑜说道:“是。”

张轩忽然说道:“曹兄,我今日做错了?”

曹宗瑜沉默一会儿,说道:“没有做错,换我做也是一样处置。乱世须用重典。”

张轩沉吟说道:“毕竟是百余条人命啊。”

“如果,将军纠结于区区百余条人命。”曹宗瑜说道:“就不要独自领军,因为你现在肩负的是全军上下,数万人的性命。”

张轩为之一愣,起身说道:“凭之受教。”

曹宗瑜的话给了,张轩一条开解的理由,他的确不能松懈,固然一时半会儿过不了淮河,该有的准备也必须有。张轩换了一身衣服,遮挡住身上的酒味,然后召集众将。

“秦猛。”张轩说道。

“末将在。”秦猛说道。

“两件事情,第一,我要南岸的消息,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南岸的消息都要弄到手。第二,派人联系吴王,必须与吴王取得联系,能做到吗?”张轩说道。

“能。”秦猛说道:“末将准备派几个营中老人,操舟逆流而上。想来定然能大王取得联系,不过,时间上就说不清楚了。”

“将这一封书信,交给大王。”张轩说道。

张轩这一封书信之上,只有一个意思,就是请罗汝才将周辅臣以及周辅臣麾下的水师过来。助他过河。

“是。”秦猛说道。

张轩目光扫过所有人说道:“金声桓,杨绳祖。”

“末将在。”两人同时出列到。

“你们两个的任务收集船只,我就不信,淮河这么长,就找不到足够的船只。我也不信马士英能将所有船只都弄到南岸?”张轩说道。

张轩从来不相信大明朝廷的执行能力,淮河两岸这长的水路,说将北岸的船只都挪移到南岸非常容易,不过是动动嘴皮就行了,但是实际行动,却繁琐多了,如果大明朝廷有这么好的执行能力,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个程度。

张轩之所以让他们两人做这一件事情,就是他们两部都四条腿跑得快。而且他们两部,也是这一次兵变之中,都没有受到影响的军队。可以辛苦一些。

“是。”两人齐声说道。

“其他诸营。”张轩说道:“砍伐树木,做木筏,即便船不够,也要在淮河之上搭建一座浮桥来了。”

“是。”众人答应下来。

“三日。”张轩说道:“三日之内,这一段浮桥就要修建起来,三日之后,我要全军渡河。”

兵贵神速,之前兵变,张轩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他恐怕再耽搁下来,恐怕有其他的变数。

浮桥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最少张轩想需要的浮桥,并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在先秦之时,黄河之上,就已经有浮桥了。故而全军忙碌下来,都在为浮桥做准备。

八月初三夜。

十几名士卒背着麻绳,游过了淮河。

虽然张轩军中多为北地之人,但是想找出几个水性好的人,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随即对面的士卒登岸之后,立即将一根根麻绳给固定好了。

随即一块块木筏推进淮水之中,所有木筏都固定在麻绳之上,忙碌了整整一个晚上,在天蒙蒙亮的时候,一座浮桥就算是建造好了。

这座浮桥,在张轩看来,相当不靠谱,在两岸还有一些横放的渔船,上面铺有木板,但是到了中间,全部都变成了木筏,而且因为水流的冲击,中间很明显的弯曲了。

如果可能,张轩希望能用铁索固定,只是一时间张轩哪里去一两里长的铁索,即便有铁料,现打造,也来不及了。只能因陋就简的用麻绳。

数十名水性好的士卒,从浮桥之上走了过去,虽然摇摇晃晃的,但并没有什么问题,想来只有不一次通过过大批人手,这浮桥就足以支撑。

张轩松了一口气,说道:“准备渡河吧。金声桓所部先行。”

张轩之所以先让金声桓过去,并不是对金声桓有意见,而是他决定先送上一支能战之士。

不过,他的计划泡汤了。

“大人,船,有船。”不知道谁高声大喊,张轩立即往东看去,却见在晨雾之中,有一座座黑影飘动。因为晨光的原因,晨雾变得稀薄起来,不是船是什么吗?

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头第二十六章 兵败如山倒二第三十六章 王进才第三十六章 纷纷勤王兵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二章 釜底游鱼第二十九章 军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镇武昌第五章 峡石城第二章 授田第二十八章 大逃杀第一章 汝宁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九十一章 火马阵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九十二章 张献忠方略第六十五章 信阳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枪手第三十三章 兵变余波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烟第四十五章 官军的反应第一百零一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十八章 决战三第七十四章 刘文秀东行记三第四十七章 会师第三十四章 缺口争夺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问题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六十九章 凤阳地动第四十九章 年轻气盛李郎君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战二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胜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风先至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六十四章 寿州突围第七章 朝议大政三第三章 授田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诛逆子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六十八章 凤阳民情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计第二十四章 朱仙镇四第三十章 说高杰第二十一章 献徐州第五章 猛镇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来第四章 贫贱夫妻百事哀第六十二章 淮安军的崩溃第七十八章 黄得功之死第十八章 决战三第八十九章 老对手第五十一章 覆军杀将八第一百二十五章 钱肃乐第七十五章 接战第五十五章 大战落幕第七十二章 不负闯王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围南昌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二十四章 朱仙镇四第五十五章 大战落幕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陈州二第八十二章 小别胜新婚第四章 统领薛威第十三章 老营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战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六章 朝议大政二第五十八章 枢密院第十章 绿帽子第十二张 汝宁大侠沈万登第三十九章 傅宗龙第六十六章 罗汝才交心第十七章 金声桓的抉择第六十三章 二攻开封第九章 枣阳之战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七十九章 在临颍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十一章 陈洪范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五十八章 竭泽而渔第十章 收兵第三章 抢饭第十七章 行军第三十四章 湘阴之战二第七十九章 罗岱的智慧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第九十章 罗汝才之心第二十三章 决策第八章 城陵山矶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杀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过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战三第八十二章 临危之际老臣心二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五十三章 缓追第五十五章 行路难第一百一十章 出师
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头第二十六章 兵败如山倒二第三十六章 王进才第三十六章 纷纷勤王兵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二章 釜底游鱼第二十九章 军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镇武昌第五章 峡石城第二章 授田第二十八章 大逃杀第一章 汝宁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九十一章 火马阵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九十二章 张献忠方略第六十五章 信阳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枪手第三十三章 兵变余波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烟第四十五章 官军的反应第一百零一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十八章 决战三第七十四章 刘文秀东行记三第四十七章 会师第三十四章 缺口争夺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问题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六十九章 凤阳地动第四十九章 年轻气盛李郎君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战二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胜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风先至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六十四章 寿州突围第七章 朝议大政三第三章 授田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诛逆子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六十八章 凤阳民情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计第二十四章 朱仙镇四第三十章 说高杰第二十一章 献徐州第五章 猛镇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来第四章 贫贱夫妻百事哀第六十二章 淮安军的崩溃第七十八章 黄得功之死第十八章 决战三第八十九章 老对手第五十一章 覆军杀将八第一百二十五章 钱肃乐第七十五章 接战第五十五章 大战落幕第七十二章 不负闯王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围南昌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二十四章 朱仙镇四第五十五章 大战落幕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陈州二第八十二章 小别胜新婚第四章 统领薛威第十三章 老营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战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六章 朝议大政二第五十八章 枢密院第十章 绿帽子第十二张 汝宁大侠沈万登第三十九章 傅宗龙第六十六章 罗汝才交心第十七章 金声桓的抉择第六十三章 二攻开封第九章 枣阳之战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七十九章 在临颍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十一章 陈洪范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五十八章 竭泽而渔第十章 收兵第三章 抢饭第十七章 行军第三十四章 湘阴之战二第七十九章 罗岱的智慧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第九十章 罗汝才之心第二十三章 决策第八章 城陵山矶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杀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过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战三第八十二章 临危之际老臣心二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五十三章 缓追第五十五章 行路难第一百一十章 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