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来

?

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来

襄城城下,无数士绅跪在城门之前,迎接汪乔年。

在傅宗龙死后,汪乔年接任三边总督,他在陕西收拢败兵,重整旗鼓,编练三万之众,本想整顿一二,只是上面有一个性急的皇帝,只能匆匆出兵了。

汪乔年乃天启二年进士,考上进士的时候,已经年近三旬,而今年近六十,早已白发苍苍,不过,他自觉自己有用兵的才华,一出潼关,就所谓兵贵神速,让士卒急行,到洛阳的时候,听闻闯,曹两营,正与左良玉交战,立即决定与左良玉前后夹击,一举攻克贼军。

故而将两万步卒,留在洛阳之中,带万余骑兵,直扑襄城而来。

得襄城士绅之助,一举下襄城。

他也知道,这年头士兵的德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所以他不允许士卒入城,而是将士卒分为四部,分别为贺人龙,牛成虎,郑嘉栋三员大将掌管,还有汪乔年亲自掌管的亲军。

也是他带着几个亲兵入城,宴请城中士绅。

城中士绅在城门口看见汪乔年来了,顿时一个个扑到在地,放声大哭,说道:“今日复见天日,愿老父母为我等去贼。”

汪乔年将这些士绅搀扶起来,说道:“关中大军不日即到,与左帅合军,当粉贼如草芥耳。”

汪乔年在襄县县衙坐定,然后听这些士绅说义军的底细。

他得知义军底细之后,立即将三员大将召进城中,吩咐道:“如今,闯贼顿兵于坚城之下,正是我奋发之时,明日一早,我等出发,直扑郾城城下,与左帅里应外合,定能大破闯贼。”

“大人,万万不可。”贺人龙大惊说道:“末将等九月从项城败回关中,士气尚未恢复,正月之中又出潼关,行军十数日,人困马乏,粮饷不足士气衰微,而闯曹两营,正是连战连捷之时。士气正旺,而今不可争锋。当在襄城修整一两日,再行进军不迟。”

“大人。”牛成虎说道:“非末将不肯领命,是士卒实在是苦,半月行军,衣食不继,早春尚寒,又不许入城,士卒都有怨言啊。”

郑嘉栋在资历上不如两位将军,但是也明白这军心士气,已经到了如此不堪的地步,不敢不出来说话,说道:“请大人明鉴。”

汪乔年将三人一一搀扶起来,说道:“我何尝不知道士卒劳苦,已经吩咐下去,襄城出粮食犒赏全军。诸位将军出城就能领到粮食

,只是现在情况,危机万分,让我不得不快马加鞭,不可有一日停留。”

“诸位将军也知道,这郾城先为贼所据,后为左帅所破,如此一来城垣定然残破不堪,贼人以数万大军围之。左帅能坚持几日,一旦左帅败绩,以我等区区之军,又能抵得过闯曹新胜之军。故而片刻不得停留,明日一早,大军直向郾城城下,大破闯曹,才是解决之道。”

“如果不胜该怎么办?”贺人龙这一句话,在嘴里面转了几个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走出县衙之后,贺人龙重重的跺了一下脚,翻身上马出城向军营而去。

而此刻,郾城城下大营之中,也是一片慌乱。

“来的好快?”李自成说道。

不管汪乔年是鲁莽也好,兵贵神速也好,他的的确确打了李自成一个措手不及。此刻闯营与曹营正在郾城围的水泄不通,加急攻打。想要一举歼灭左良玉。但是左良玉就是左良玉,虽然白沙河一战失利,但是手里最少还有两三万战兵,又有郾城城池作为屏障,以闯营与曹营现在的实力,想要攻打下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仅仅不容易,李自成还要防备左良玉所部出城偷袭。

毕竟左良玉并非没有一战之力的。

“大将军必须立即撤军。”刘宗敏说道:“否则,被汪乔年里应外合就不好办了。”

一百二十里,而且秦军都是马队,要是下定决心,也不过是一日的路程而已。

李自成不甘心,他好不容易才算是网住左良玉这一条大鱼,如此放左良玉离开?须知纵虎容易,缚虎难啊?左良玉就是一只大老虎,今日杀不了,将来就是义军的祸害。但是战事紧急,孰轻孰重,李自成还掂量的清。

左良玉有坚城可倚,旦夕之内,不,十日八日之内,恐怕攻之不下,而汪乔年所部都是骑兵,人数又上万,野战的话,想要歼灭不是很容易的,但是想要击败,却是不难。李自成想要摆脱这种内外夹击的情形,最好的办法,就是捏汪乔年这个软柿子。

“好。”李自成说道:“明日撤军。”

李自成下了决心之后,立即将思绪转换到如何撤军之上了,他转过头来对罗汝才说道:“不过,撤军之时,需要谨慎,万一左良玉从城中突出,打我们一个措不及防,可就不好,故而,这撤军宁可缓一缓,也不可急躁。只是汪乔年未必给我们时间,我想请罗兄派贤婿前往襄城,为我义军打个前站,别的不用干

,只需牵制一下汪乔年就行了。”

“只需一日,只需一日,大军就能从郾城城下撤出来了。”

撤军从来是高难度的行为,特别是阵前撤军,一不小心就会被打崩溃了。历史上都有记载,比如淝水之战,与其说是北府兵打败了前秦军队,还不如说,前秦军队撤退时组织不好,自己崩溃了。

所以撤军的时候,多少小心都不为过。

罗汝才想起张轩当日在临颍城南的表现,如果没有之前的表现,罗汝才万万不愿意让张轩去执行这么危险的任务,但临颍城南的表现,让罗汝才认识一点,张轩不仅仅是一个文人,也是一员战将了。

“好。”罗汝才说道:“我这就去信给小婿,让他即刻出发,不过,撤退的时候,我曹营要为先队。”

罗汝才对自己女婿还是上心的,撤退的时候,曹营先走一步,张轩这边有一个万一还能救一下。

“好。”李自成满口答应。

于是乎,传令兵连夜从大营跑到了临颍城之中,等张轩接到命令的时候,已经是五更天了。张轩深吸一口清晨的凉气,传令道:“击鼓,全军集合。”

“咚咚咚。”鼓声猛地响起,所有士卒纷纷从自己的营寨之中跑了出来,三通鼓过后,全军上下,两千多人都站在县衙前面钟鼓楼附近了。

这是张轩现在手中能带出的所有人马。

张轩出战之前,有三千正兵,再加上吴氏兄弟所部近五千人,但是现在,战死千余,受伤千余,还有一些老弱被淘汰,被张轩安置在临颍本地,做一农夫。但虽然只有两千余人,但给张轩的感觉,却与之前完全不一样。

有一种铁血的意味。

果然,不管怎么训练,都不如上战场打上几仗。

而张轩看着前面的军官,是以王进才为首,其次罗岱,再次吴自兰,然后是黄旭,周辅臣也被张轩带在身边当亲信,曹宗瑜邓和如今还在床上修养,是万万打不得仗的。

张轩忽然有一种兴奋的感觉。

一种血脉之中的兴奋之感,似乎男人都有一个大将军的梦想。而此刻张轩就走在这一条路之上。

“襄城为官军所陷,大将军命我等驰援。即可出发。”张轩宣布命令之后,也没有多说话。立即让士卒推着带着厢车,从西门出了临颍,在百姓的目光之中,向西而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第十一章 装备二第十二章 千斤将军炮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华三第十三章 擦肩而过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郑经的疯狂三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华三第八十六章 夜谈第七章 樊城关之陷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战五第五十二章 火铳兵的契机第八十章 常国安二第三十二章 攻闽第五十四章 童子营二第五十二章 多铎撤军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郑国公张轩第九十章 罗汝才之心第四十四章 拷饷第九十九章 旧事第三十五章 从长计议第一百一十章 东进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二十六章 拖刀计二第五十章 正气歌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七十七章 闯营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担忧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二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十七章 失败的腊八宴第五十四章 临门一脚第十五章 离京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溃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二章 釜底游鱼第四十六章 周党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来使第五章 峡石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顾君恩说罗汝才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八十一章 临危之际老臣心第五十七章 余音渺渺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会首第十三章 擦肩而过第四十三章 玉带编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战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胜之余第二十九章 路振飞的举动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五十三章 覆军杀将十第六十二章 河南节度使李信第二十三章 炮战二第四十五章 与妻书第十六章 等官军有变第一百二十二章 归德侯家第五十五章 滔滔黄河水第七十九章 罗岱的智慧第六十七章 郑芝龙长江第一功第一百二十七章 论袁时中第六十五章 牛车第一百一十六章 许都的悔悟第六十四章 家书第九十八章 犹斗二第五十三章 马踏开封城二第十六章 金声桓的困境第六章 匠作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八十九章 临颍城南第八十七章 夜谈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杀第二章 曹营建制第七十九章 刘承胤第一百十六章 破陈州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六十五章 七月战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宁波城二第四章 郧阳第五十八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一百一十章 绝处第四十五章 再见张献忠第一百一十八章 闯营的战略转向第九十四章 黑虎头旗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尔衮第八十二章 郧阳之战二第八十一章 留守凤阳?第九十九章 杨绳祖离开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五十三章 覆军杀将十第三十九章 夺回第六十四章 奠坟第一百二十四章 势起襄阳,败亦襄阳第二十三章 工兵营第六十八章 郑芝龙长江第一功二第三十九章 姚启圣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营第九十二章 送别第九十二章 送别
第十一章 装备二第十二章 千斤将军炮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华三第十三章 擦肩而过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郑经的疯狂三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华三第八十六章 夜谈第七章 樊城关之陷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战五第五十二章 火铳兵的契机第八十章 常国安二第三十二章 攻闽第五十四章 童子营二第五十二章 多铎撤军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郑国公张轩第九十章 罗汝才之心第四十四章 拷饷第九十九章 旧事第三十五章 从长计议第一百一十章 东进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二十六章 拖刀计二第五十章 正气歌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七十七章 闯营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担忧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谁堕泪二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十七章 失败的腊八宴第五十四章 临门一脚第十五章 离京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溃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二章 釜底游鱼第四十六章 周党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来使第五章 峡石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顾君恩说罗汝才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八十一章 临危之际老臣心第五十七章 余音渺渺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会首第十三章 擦肩而过第四十三章 玉带编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战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胜之余第二十九章 路振飞的举动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五十三章 覆军杀将十第六十二章 河南节度使李信第二十三章 炮战二第四十五章 与妻书第十六章 等官军有变第一百二十二章 归德侯家第五十五章 滔滔黄河水第七十九章 罗岱的智慧第六十七章 郑芝龙长江第一功第一百二十七章 论袁时中第六十五章 牛车第一百一十六章 许都的悔悟第六十四章 家书第九十八章 犹斗二第五十三章 马踏开封城二第十六章 金声桓的困境第六章 匠作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八十九章 临颍城南第八十七章 夜谈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杀第二章 曹营建制第七十九章 刘承胤第一百十六章 破陈州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六十五章 七月战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宁波城二第四章 郧阳第五十八章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一百一十章 绝处第四十五章 再见张献忠第一百一十八章 闯营的战略转向第九十四章 黑虎头旗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尔衮第八十二章 郧阳之战二第八十一章 留守凤阳?第九十九章 杨绳祖离开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五十三章 覆军杀将十第三十九章 夺回第六十四章 奠坟第一百二十四章 势起襄阳,败亦襄阳第二十三章 工兵营第六十八章 郑芝龙长江第一功二第三十九章 姚启圣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营第九十二章 送别第九十二章 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