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枢密院章程

罗玉龙问钱谦益道:“先生可以应对之策。“

钱谦益说道:“以臣之见,莫不如厚葬李自成,追封李自成为大顺庄皇帝。以皇帝规格葬于武昌龟山之中。并封李过为顺王继承李自成之位,以示宽大,再派遣一位老臣,去晓以厉害,劝说高一功归降。”

罗玉龙冷冷看了,钱谦益一眼,暗道:“书生而已。”

钱谦益遇见如此大事,首先想到的是不战而屈之兵,当然了这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说法,就是怕打仗。

因为打仗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打赢了,本来权势就重的权贵,只会越发趾高气昂。如果打败了,更是不好,会损伤他们的利益。所以天下之重,莫过不打仗。似乎只要不打仗,他们想要的太平盛世就会来临了。

不过,罗玉龙也承认钱谦益所言也是有道理了。反正李自成死都死了,也不怕追封的太高了。从善如流的,下旨追封李自成为大顺庄皇帝。

谥法之中,壮有好几个解释:兵甲亟作曰庄。以数征为严。叡圉克服曰庄。胜敌志强曰庄。死于原野曰庄。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恐怕也有讽刺李自成武功不遂之意。

不过,罗玉龙到底听出来没有。也就不知道了。

罗玉龙也派出信使去拜见高一功,说明大夏与高一功通好之意。至于成与不成就不知道了。

罗玉龙将钱谦益打发走之后,心中思量片刻,暗道:“征战天下之事,果然不能与腐儒论之。”随即他对李辅国说道:“摆驾。”

李国辅说道:“圣人御驾何处?”

罗玉龙说道:“郑国公府。”

罗玉龙虽然想轻车简从,但是文官为他完善了政府体系,而李国辅之所以在罗汝才死后,还得到罗玉龙的重用,不是因为别的,李国辅完善了宫廷体系。虽然大夏朝廷的皇宫不过几百太监宫女,再加上把守的侍卫也不过一两千人而已,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皇宫之中的侍卫数量要超过太监宫女的数量。

李国辅一边在尽量减少太监宫女数量,一边维持了大夏皇室的威仪。

可以说,缺什么补什么。罗玉龙登基之前,去什么地方,都带百余马队就敢径直过去的,而如今作为皇帝,唯恐被人看轻,故而每一次出行,都是劳师动众,皇帝仪仗,几乎从皇宫蔓延到了郑国公府之前,两侧一律封道,有大批侍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严密之极。

当然了,这也有皇宫距离郑国公府很近的原因。

混到张轩这个层次,已经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了。不管张轩到什么地方,只要是大夏境内,任何地方都会将皇宫以外最好的房子让出来给张轩,张轩根本不用想房产的问题。

就比如张轩在武昌的宅子,就是皇帝的赐宅。距离皇宫非常近,似乎当初是楚王一脉一个郡王的宅子。

当罗玉龙到了郑国公府之时,郑国公府之中,已经大开中门,无数人出来迎接,张轩与罗玉娇也出来。

此刻的罗玉娇已经显怀了,虽然罗玉娇依旧行走如风,似乎肚子里多了一块赘肉丝毫不影响她的行走,但是郑国公府的下人却一个个紧张之极,唯恐秦国长公主出了一点问题,他们都是杀头的罪过。

见罗玉龙下了玉辂,张轩与罗玉娇一起行礼说道:“拜见陛下。”

“都是自家人,何必多礼。”罗玉龙连忙将罗玉娇搀扶起来,说道:“你都是重身子了,又怎么如此。快起来。”

罗玉龙随即扶着罗玉娇走了进去。

罗玉娇说道:“哥,你还不知道我,根本一点问题都没有?”

“没有问题也不能如此。”罗玉龙说道:“你要小心你怀中的安儿。”

罗汝才当初给董小宛之女,起名为萍。故而罗玉娇肚子里面这个还没有降生的孩子,就有了名字,罗玉龙早已给他准备好名字,就是安。张安。

一行人入了郑国公府正堂坐定,随即罗玉龙说道:“萍儿可在?”

罗汝才说道:“自然在。不过在后院之中。”

罗玉龙说道:“将她叫过来。”

这一段时间,罗玉龙早已将董氏母女,从南京带过来了。

张轩只能答应,随即命奶妈将萍儿带过来。

不过一会功夫,就有萍儿就来了。

萍儿继承了董小宛的美貌,虽然不过一个刚刚会爬的月娃子,都已经能看出眉目之间,有几分美人风韵了。将来长大之后,定然是一个大美人。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如果张轩没有见过萍儿的话,自然没有对这个孩子没有几分感觉,但是自从萍儿被送到张轩身边之后,张轩面对这个可爱之极的宝宝,又怎么不起怜爱之心,心中叹息一声。特别是听小丫头奶声奶气喊爹爹。心中纵然有万般心思也软了下来。

不过,随即张轩就迁怒到冒辟疆身上,暗道:“这冒某人让我给他养女儿,我非要找回来不可。”

尚在扬州乡下的冒辟疆却不知道,他已经狠狠的得罪了张轩。张轩现在没有疼出手来,将来非要冒辟疆好看不可。

不过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片刻之后,小萍儿就握住拳头,开始打哈欠了,已然是困了。罗玉龙让奶妈带下去。罗玉娇也是明白之极,随即找了一个借口离开了。

罗玉龙一挥手,让周边的侍卫都退下去,一时间正堂之内,只剩下罗玉龙与张轩两人。

罗玉龙说道:“凭之,这枢密院是个什么章程,可曾拟定好了吗?”

张轩说道:“陛下,放心,这一段时间,我都在忙这一件事情。早已拟定好了。”

罗玉龙这一段时间,看似将张轩解除了职权,襄阳大战时各路军队都分别归属于各将领麾下了。张轩本部人马也在武昌城外驻扎,其他人似乎都有提升,唯独张轩在实权之上,没有什么变化。

罗玉龙作为皇帝,自然要想办法扭转张轩在朝中兵权太盛的局面。

但是扭转这个局面,并不代表罗玉龙要闲置张轩。他要让张轩在家中养病,照顾罗玉娇。还给张轩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拟定大夏枢密院章程。也可以说是整个大夏的军制。

其实这份章程钱谦益那边已经呈上来一份了。

就好像是罗玉龙在民政事务之上,信任钱谦益一样,在军事之上,他从来不信任钱谦益。但是在他看来,有能力规划一分完整的枢密院乃至大夏军制的人,只有张轩。

毕竟张轩当年规划的江南策,作为曹营的根本方针,一步步走到如今。张轩的远见卓识,越发被人看重。即便是在清廷之中,也都知道张轩是一员儒将,能文能武。

罗玉龙在这方面,只信任张轩。

张轩也是因为这个任务,才安心下来,甚至暗自揣测:“虽然罗玉龙将很多大将都加了枢密院职。但其实现在的枢密院仅仅有一个名头而已,还需要一个真正能构建枢密院体系的人。莫非罗玉龙想让我担任枢密院主管?”

张轩猜测或许不是枢密院使,但也应该枢密院副使的名头主持枢密院。换成现在的职位,即便不是军委主席,也是军委常务副主席。对这个职务,张轩还是很满意的。

在襄阳之战后,张轩已经察觉到了自己的天花板了。

正如罗汝才评价张轩,张轩打仗没有灵气。死硬呆板。张轩也明白自己成不了天下名将。

第三十五章 投名状二第六十三章 得讯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二十一章 医疗营第三十章 破孟家庄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镇武昌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三十九章 傅宗龙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贵的火器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三十二章 围师第六十一章 大军过临颍第五十七章 后勤第二十一章 谈判第十章 装备第三十二章 围师第五十二章 火铳兵的契机第八章 城陵山矶第二十八章 王良谟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四章 张青天第三十九章 夺回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怜无人送荆卿第二十三章 朱仙镇三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蕴第十三章 舟山之变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二第七十六章 二胜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十四章 舟山之变二第四章 张青天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华第二十四章 饵第一百一十七章 罗汝才之心第一百三十章 诛逆子三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战五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顾第十五章 大舅哥来援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八十八章 送别罗玉龙第五十一章 立营第二十五章 兵败如山倒第五十五章 华夷之辨第五十章 左右摇摆罗副帅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墙之议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败第二十一章 医疗营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零六章 后湖黄册二第五十三章 假痴不癫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墙之议第九十四章 曹营至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营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三十三章 兵变余波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五十三章 童子营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七章 政争第十四章 城陵矶之战五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战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张轩百骑追时中第五十四章 凤阳城二第二十四章 路振飞雄起第十五章 大舅哥来援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谋第七十一章 信得过第六十五章 七月战事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二十六章 儿戏的造反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战三第七十五章 接战第九十章 夷陵之战第十七章 过河请兵第五十章 左右摇摆罗副帅第三十六章 纷纷勤王兵第八十四章 汝宁城之陷第一百三十七章 张袁合营第二十章 黑夜第六十九章 决战之前第五十八章 南下战略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五十三章 凤阳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陈州二第三十四章 缺口争夺第六十三章 郑鸿逵的火器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头第一百二十七章 论袁时中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计第五十章 百里麦青青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战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十六章 等官军有变第一百一十七章 罗汝才之心第十五章 大舅哥来援第六十三章 郑鸿逵的火器
第三十五章 投名状二第六十三章 得讯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二十一章 医疗营第三十章 破孟家庄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镇武昌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三十九章 傅宗龙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贵的火器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三十二章 围师第六十一章 大军过临颍第五十七章 后勤第二十一章 谈判第十章 装备第三十二章 围师第五十二章 火铳兵的契机第八章 城陵山矶第二十八章 王良谟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四章 张青天第三十九章 夺回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怜无人送荆卿第二十三章 朱仙镇三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蕴第十三章 舟山之变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旧恨二第七十六章 二胜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十四章 舟山之变二第四章 张青天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华第二十四章 饵第一百一十七章 罗汝才之心第一百三十章 诛逆子三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战五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顾第十五章 大舅哥来援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八十八章 送别罗玉龙第五十一章 立营第二十五章 兵败如山倒第五十五章 华夷之辨第五十章 左右摇摆罗副帅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墙之议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败第二十一章 医疗营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零六章 后湖黄册二第五十三章 假痴不癫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墙之议第九十四章 曹营至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营第一章 我为鱼肉第三十三章 兵变余波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五十三章 童子营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七章 政争第十四章 城陵矶之战五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战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张轩百骑追时中第五十四章 凤阳城二第二十四章 路振飞雄起第十五章 大舅哥来援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谋第七十一章 信得过第六十五章 七月战事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二十六章 儿戏的造反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战三第七十五章 接战第九十章 夷陵之战第十七章 过河请兵第五十章 左右摇摆罗副帅第三十六章 纷纷勤王兵第八十四章 汝宁城之陷第一百三十七章 张袁合营第二十章 黑夜第六十九章 决战之前第五十八章 南下战略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五十三章 凤阳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陈州二第三十四章 缺口争夺第六十三章 郑鸿逵的火器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头第一百二十七章 论袁时中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计第五十章 百里麦青青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战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十六章 等官军有变第一百一十七章 罗汝才之心第十五章 大舅哥来援第六十三章 郑鸿逵的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