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再入京师(上)

两个月之前,宋庆带兵从徐州出发,往辽东大凌城这边走的时候,情绪可是无比凝重,那时候他想的是要如何在这场历史上明军大败的阵仗中活下去,甚至还能够适度改变一下历史,让败局不那么惨,甚至能够打个平手。

如今从辽东离开,他的情绪就好多了,毕竟这一趟立下大功,升官发财指日可待,往后的路也会好走不少,最重要的是他活下来了,损失固然是有,但他也将松山堡剩下那两百来人划拉走了,对此关宁军没人提出反对意见,毕竟只是两百多人,徐州和邳州的援兵这次损失颇大,又有真夷人头作何接洽之物,带走你辽东两百多兵,谁都说不出来什么。

除此之外,胡捷的变化也很让宋庆欣喜,这位指挥使回了邳州之后,必然还是那副做生意的老好人模样,但同样也会多出些不一样的东西,邳州卫自此之后必然强大,也必然跟他关系莫逆,甚至是忠心耿耿,狗营之中的幸存士卒经历了这一战,很多也都可以升为军官,将来再扩充之后,他将会拥有一支冠绝大明的队伍,在江北更是无人可挡。

心情喜悦之下,他开始琢磨起往后的安排,包括到了京城之后的事情,以及在那之后去山东对付孔有德叛军之类的,他甚至还有心思去提前布置些东西。

所谓的提前布置,就是派原本从京城跟他离开的部下。骑着快马提前赶过去,买通一些当地的街头人物,在京城大街小巷之中传颂他宋庆的名声。以及这一次在辽东立下的大功,材料是他自己编好了的,情节方面堪称精彩纷呈,为了防止出现本朝的风波亭事件,他没敢照着岳飞那个规模传,稍微降了些等级,但这些也足够京城老百姓们热闹了。

为了保证人物塑造的完美性。他无耻的剽窃了说岳全传,将自己设定为高宠,王坚设定为牛皋。薛五变成了何元庆,洛小北则是杨再兴,为此他还特意从关宁军那边要了些稀罕兵器,给王坚配了熟铜双锏。薛五配了八棱梅花亮银锤。这些兵器两人当然是没用过,但宋庆多少会几个套路,反着这俩都是力大无穷的主儿,耍起来威风好看也就是了。

不得不说他这手很高明,拿到他那份材料的手下,对于能写出这份东西的大人格外佩服,要知道这些可是当初跟着赵满熊的极少数几个好战分子,虽然在那群财务人才中属于异类。但也都是能说会道爱聊天儿的,可还是被宋庆模仿说岳全传设计的人物。以及极大演义化了的战局描述震惊了,若不是大凌河之战太过惨烈,他们自己读起来几乎都会觉得脸红。

能被他们几个见多识广的看好,效果自然可想而知,这帮人骑着快马先期进入京城,找到自己相熟的泼皮混混,大把银子花了出去,第二天一早全城便开始传出了大凌河之战的段子,从打孙承宗奉圣命筑城开始,到皇太极狼子野心,越过大小黑山,突如其来的包围了大凌城,辽东名将祖大寿被困城中,宋庆盟兄白马银枪吴三桂到处去搬救兵。

第一天的情节无疑是个大坑,把不少市井百姓的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然后就戛然而止不说了,这是宋庆的饥饿营销,这年头百姓娱乐活动不多,难得有个长篇评书听,当然都要寻觅后面的段落,因此到了第二天的时候,这帮混混再次出现在茶馆,立刻就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住了,不少人都是主动掏钱给他们买了茶水点心,想要继续听接下来的故事。

混混们头天晚上早就背熟,又加上了不少自己的改良,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者自然更是如痴如醉,京城的酒肆饭铺茶堂子,竟然就此平添了好几倍的客人,几乎将位置全占满了,窗外还趴着不少听白书的。

第二天的故事,从崇祯皇帝圣光烛照,慧眼识英说起,钦点了当日京城大战时大出风头的徐州宋庆,以及他麾下骁勇善战的狗营,宋千户对朝廷忠心耿耿,又是能征惯战,几乎就是当代的戚爷爷,听说辽东吃紧,圣上又是亲自点将,感动的痛哭流涕,直言要一死以报君恩,立刻带着兵马北上大凌河,第一仗便会合着秦良玉的白杆兵,打了个干净利索。

这段情节之中,秦良玉同样也是主角,宋庆本来就对老太太十分钦佩,在辽东大战时双方配合也很默契,因此在书写时特意给了老太太很多篇幅,也让天下人更多的认识一下这位本朝的女中豪杰。

这年头不但没有《说岳全传》,同样也没有《杨家将演义》,大伙儿还不知道佘太君的故事,老太太秦良玉很好的填补了这个空白,白杆大枪在她手中简直如同通灵银蛇般出神入化,加上宋庆还翻出了之前的浑河血战,川兵的形象也被提升很多,尤其还提到他们衣甲破败,兵器简陋,只余一颗杀敌报国之心,也算是变相的为川兵争取一些福利。

经过两天铺垫,京城百姓们彻底被点燃了,甚至一些低级军官和小太监们,都会抽空跑去听一段,等到了第三天时,松山堡大战成了主角,明威将军赵森的事迹着实感染了不少人,京营之中有从关宁军调过来的军官,还真认识这个赵森,也知道这是个硬骨头,听说人已经力战殉国,顿时痛哭流涕,随后便找个地方隆重祭拜了一番,在京城传为佳话。

三天工夫,足够有心人做出动作了,王承恩某个干儿子小太监就是如此,这位太监也是通文墨的,知道皇帝为辽东战事心急如焚,特意抄录了前三天的内容,晚间就给干爹送去了。

王承恩这人固然有着太监贪财的秉性,可在忠义上头却也算是上佳之选,看过这东西之后大为感动,第二日正午时分,见崇祯吃过了饭,暂时还不太想处理政务,便将这东西递了上去,算是给皇帝的乏味生活找点调剂品。

崇祯是个异常勤政的皇帝,平日里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几乎都在处理政务,难得有个娱乐性较强的读物,又是他最为关心的大凌河之战,以及他非常看好的宋庆,拿过来之后如获至宝一般,半个时辰之内读了三遍。

看过之后,崇祯彻底上瘾,再想要后边的却没有了,大战的结局他此时已经知道,只是孙承宗那妙笔生花,引经据典的奏章,哪里有这种演义小说好看,立刻便找王承恩要后面的,王承恩也没想到皇帝如此上瘾,只得再去找那小太监,小太监也是个灵醒的,今日特意去听过,只觉得内容比起之前更加精彩,当然也抄录了一份,早已经准备妥当。

第四天的内容依然是在松山堡,只是战斗比之前更加惨烈,宋庆连续五次冲阵,彻底击溃莽古尔泰部,邳州卫指挥使胡捷一贯沉稳,却在关键时刻大爆发,两千人马只打剩下三百种子兵,徐州卫百户王坚与宋庆自幼一起长大,危急关头带兵迎战多铎,都在其中有浓墨重彩的一笔,结尾处却是残阳西下,尸骸遍地的落寞景象,让人心头无限低沉。

百姓心头低沉,中低层军官们心头低沉,皇帝心头也开始低沉,哪怕他知道这仗打赢了,甚至连后面的结局都知道,但还是忍不住难受,人依然是在紫禁城内坐着,心却已经飞到了关外辽东,飞到那片依然飘扬日月旗的土地之上。

明朝两百来年,宫中的事情从来瞒不过外廷,更加瞒不过那些阁臣,这几日外头传的都是大凌河之战,皇帝也叫人抄录一份,并且非常感动,这事情几位阁臣第三天就知道了,本着紧跟脚步的思维,也都派人去找来查看,看过之后同样多少有些感动,阁老们素来是朝堂上的风向标,他们既然感动,意味着满朝文武大臣都被感动,也就感动中国了。

感动中国的调子出现,宋庆原本预计只能在市井间流传的故事,一下子变得高大上起来,到了第五天,孙承宗统帅数万大兵,与同样拥有几万精锐的皇太极决战,竟然是轰动京城的效果,《崇祯英烈传》这个名字不胫而走。

皇帝当然很满意,这毕竟是以自己年号命名的英烈传,将来是要名留青史的,百姓们自然也很高兴,本朝出了这么多英烈,自然就是江山稳固,武将们出于职业天性,同样非常兴奋,京营不少人当初都跟宋庆并肩作战,宋庆如今出了大名,将来提起生平的时候,他们或多或少也会被提到,最后连文官都挺高兴,因为指挥最后大战的孙承宗是个文官。

甭管哪朝哪代,能出现一件普天同庆的事情,都算是难能可贵之极,宋庆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人才刚到平谷,名声已经响彻京师。(未完待续。。)

第68章 筹划第112章 赵满熊第64章 密谋(上)第265章 追击第105章 人头(上)第369章 报复开始第89章 军报第330章 回转第282章 胡捷的坚持上(3)第233章 入邳州第34章 观察第124章 沥血(一)第166章 练兵(下)第209章 进击的狗营4第307章 失陷(下)第126章 沥血(三)第198章 聚集(上)第248章 风靡第322章 克敌(上)第249章 大发其财3第264章 首战(下)第65章 密谋(下)第323章 克敌(下)第35章 联络(上)第333章 攻城第164章 出城第402章 遭遇第13章 练兵之法第8章 小旗第420章 坐地虎第273章 城池拉锯(二)第193章 祭祀第53章 准备工作第288章 再见孙承宗第149章 乌云压顶(二)第87章 数月第240章 邳州事(下)第235章 招兵买马第460章 火铳之威第156章 收兵第44章 城南第152章 旗风猎猎(二)第147章 皇帝临城(三)第381章 又经年第311章 莱州第262章 首战(中)第235章 招兵买马第36章 联络(下)第26章 理由第409章 火铳对火铳第66章 出行第9章 王坚第202章 大买卖(上)第456章 出征第450章 围而不打第443章 入营第453章 车厢峡第6章 大功告成第462章 会师第173章 孙承宗(下)第231章 余波第293章 血战大凌河(三)第393章 战败第124章 沥血(一)第467章 各部 进攻(二)第293章 血战大凌河(三)第31章 势力图(上)第2章 奋力一击第66章 出行第170章 疲于应付第204章 事情闹大了(上)第414章 再遇第203章 大买卖下(4)第114章 周遇吉第170章 疲于应付第385章 那人是谁?第301章 公主第93章 临别众生(二)第272章 城池拉锯(一)第65章 密谋(下)第448章 准备第181章 衙门第422章 叔侄第465章 猛击第377章 魏国公府第38章 定计(下)第142章 大战再起(一)第382章 话剧第14章 跑圈第318章 美景和你大爷第307章 失陷(下)第53章 准备工作第197章 对台下(4)第14章 跑圈第371章 烽火扬州路(下)第445章 扎营第207章 报复上(3)第445章 扎营第365章 最后的关口第344章 恶劣的开端
第68章 筹划第112章 赵满熊第64章 密谋(上)第265章 追击第105章 人头(上)第369章 报复开始第89章 军报第330章 回转第282章 胡捷的坚持上(3)第233章 入邳州第34章 观察第124章 沥血(一)第166章 练兵(下)第209章 进击的狗营4第307章 失陷(下)第126章 沥血(三)第198章 聚集(上)第248章 风靡第322章 克敌(上)第249章 大发其财3第264章 首战(下)第65章 密谋(下)第323章 克敌(下)第35章 联络(上)第333章 攻城第164章 出城第402章 遭遇第13章 练兵之法第8章 小旗第420章 坐地虎第273章 城池拉锯(二)第193章 祭祀第53章 准备工作第288章 再见孙承宗第149章 乌云压顶(二)第87章 数月第240章 邳州事(下)第235章 招兵买马第460章 火铳之威第156章 收兵第44章 城南第152章 旗风猎猎(二)第147章 皇帝临城(三)第381章 又经年第311章 莱州第262章 首战(中)第235章 招兵买马第36章 联络(下)第26章 理由第409章 火铳对火铳第66章 出行第9章 王坚第202章 大买卖(上)第456章 出征第450章 围而不打第443章 入营第453章 车厢峡第6章 大功告成第462章 会师第173章 孙承宗(下)第231章 余波第293章 血战大凌河(三)第393章 战败第124章 沥血(一)第467章 各部 进攻(二)第293章 血战大凌河(三)第31章 势力图(上)第2章 奋力一击第66章 出行第170章 疲于应付第204章 事情闹大了(上)第414章 再遇第203章 大买卖下(4)第114章 周遇吉第170章 疲于应付第385章 那人是谁?第301章 公主第93章 临别众生(二)第272章 城池拉锯(一)第65章 密谋(下)第448章 准备第181章 衙门第422章 叔侄第465章 猛击第377章 魏国公府第38章 定计(下)第142章 大战再起(一)第382章 话剧第14章 跑圈第318章 美景和你大爷第307章 失陷(下)第53章 准备工作第197章 对台下(4)第14章 跑圈第371章 烽火扬州路(下)第445章 扎营第207章 报复上(3)第445章 扎营第365章 最后的关口第344章 恶劣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