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血战大凌河(三)

感谢清泉清泉0901182318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月票!

皇太极本阵出动,让孙承宗大喜过望,他原本以为最先做出这个动作的会是自己,哪怕他已经做了足够的布置,但双方实力上的差距,不是做些布置就能够弥补过来的,这种大规模战争,比的就是谁更能熬,从过往的经历来看,明军显然是熬不过后金兵的,不要说是那些白甲和披甲兵,哪怕是那些汉人包衣,在耐苦战方面都要比明军稍微强一些。

交战之后,孙承宗心中一直都在祈祷,祈祷着自己手下的兵将们能够多坚持一段时间,多消耗一下后金兵的锐气,这样大军全部投入进去的时候,也能够多几分胜算,说实话他没打算打赢,能够打个平手,让皇太极知难而退,这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同样也需要前面投进去的兵马能够多坚持一段时间,尽量避免大军太早投入进去。

如今看来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们竟然真做到了,而且做得比预计的要好的多,先期投入的队伍虽然一直坚持的很苦,但最终却让皇太极先将自己的大队投入进去,哪怕在宋庆麾下三将投进去之前,他都是不敢想象的。

现在,一切都实现了。

打这种大仗其实很简单,因为是堂堂正正的交锋,两边所比拼的就是气势,比拼的就是谁更能耐得住性子,谁先将自己全部力量投入进去,谁其实就已经输了三成,至少在气势上面被对方压住一头,因为你除了将自己的主力全部投入进去之外。没有其他办法改变战局,甚至还有可能输掉之前的较量,做出这种改变的瞬间,你其实就已经在表达自己的弱势了。

皇太极心中发苦,他久经战阵,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同样明白先将大队投放进去,对方就可以以逸待劳,这场大战他已经失去了先手,可他却没有丝毫办法。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个口号已经成为了后金方面作战的金科玉律,如今万余人的较量他们打不赢,士气必然会随着时间的蔓延而逐渐降低。若是影响到大队的士气,那将是毁灭性的灾难。

万般无奈之下。他才做出了这个决定。率先投入了大队,并且期待着八旗的勇士们能够展现出勇气来,将先前所丢失掉的那些东西,连本带利的全部讨还,他已经拔出了腰间的宝剑,在一群戈什哈的簇拥下亲自展开了攻击。

孙承宗却没有急着动手。因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战阵之中的人马能够多消耗一下皇太极的本阵,到了那个时候他再将大队人马投入进去,将会起到最好的效果。他开始了慢慢的等待,同时内心深处向自己所知的所有仙佛祈祷,祈祷着上苍能够眷顾大明,让这决定辽东走向的一战,能够稍微往他们这边偏向一下,哪怕能够打个平手都是好的。

当年来辽东的时候,孙承宗也曾经意气风发,只是这么多年下来,太多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他,有些东西希望太大,失望自然也就会很大,还是脚踏实地来得更好,因此他没盼着能够一举击溃皇太极,只想着能够打的不错,将对方驱逐出去就好,攻击沈阳什么的更是从来没动过那个念头,以如今关外明军的实力来看,这基本上等于是痴人说梦似的傻话。

但战局的发展,还是让孙承宗紧张起来,因为他发现即便自己将要求将到一个比较低的标准,还是不太容易实现,原本明军各处打的都还不错,虽然整体上被压制,但某些地方还是很有闪光点的,甚至在一些细微之处占了便宜,就比如说祖二疯子那边,巴布泰已经快被他打成另一个疯子了,宋庆手下三将对上豪格、苏克萨哈和遏必隆,也同样不落下风。

只是这一切在皇太极率领本阵加入战场之后,瞬间就消失无踪了,三万人的后金大队一起杀入,位置在最中心处的吴三桂部首先就被击退了,吴三桂原本一直咬着牙坚持,他打的也确实很不错,哪怕手下兵将被压制住,但他跟阿巴泰的小队规模单挑却依然都能打成平手,勉强也还能支撑一阵,可在皇太极的大军冲进来之后,所有一切都被瓦解掉了。

其实严格来说,皇太极大军的冲击力并不算强,大部分骑兵都已经派了出去,而且在眼前这种混战场面之中,骑兵其实起不到多大作用,因为你面前堆积如山的都是自己人,冲到地方也要降下速度,接下来就跟前面的人一样,慢悠悠的抡着马刀砍人,从灵活方面等角度上来说,战斗力甚至还比不上步兵,尤其比不上那些武艺高强,胆大心黑的步兵精锐。

不得不说的是,皇太极观察战场的能力很强,反应也很敏锐,直接将骑兵放在后面,汉人包衣则在中心位置,把最精锐的白甲和披甲兵全部掉到了最前方,这些最强悍的旗下子弟奋力一冲,吴三桂所部顷刻间被瓦解掉了。

接下来,就是宋庆手下三将,王坚首当其冲受到波及,大队关宁军的败兵向他这边用来,好在他反应还算够快,立刻舍了豪格,带着几十个最能战的卡住位置,将吴三桂接了回来,随即再重新上前顶住。

吴三桂败退回来,几乎将牙齿咬碎,愤恨的眼神一直在盯着皇太极的大旄,再看看自己身后的两百来号人,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仇恨,没有再上前去讨死,而是跑去张韬那路,帮着这位沉稳有余,勇猛不足的将领收拢部队,避免被前面的败兵冲击过来,事实证明他的选择非常正确,才刚到达没多久,张韬所部也败下阵来,被他接住退了回去。

连续两路兵败,中线附近的薛五和洛小北应付起来也很吃力。只有祖大弼那边形势依然不变,还在压着巴布泰打,孙承宗再也忍耐不住,立刻拔出随身宝剑,吹胡子瞪眼的喝道:“诸位,杀敌报国就在今日,随老夫上阵!”

当然,这个随老夫上阵只是说说而已,如果换成卢象升,保不齐拍马舞刀就冲过去了。说不定宋庆都只能排在第二个,孙老大人却没这么大本事,喊过之后老老实实留在原位,祖大寿则领着关宁军的人马冲了上去。

跟在祖大寿身后的是白杆兵,秦老太太也在阵中。老人家头发灰白,身手却依然矫健。宛如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一般。掌中枪肆意挥舞起来,在日头照耀下显得格外夺目,不少白杆兵都在骂着仙人板板,瓜娃子,敢跟老子斗之类,挥舞着白腊杆子长矛。如同一群冰锥似的戳进战场,顷刻间便撕开了几道口子,将后金兵分成了几段,这才分开了厮杀。

当秦良玉威风凛凛。英姿飒爽,带着老年人骄傲和夕阳红,风驰电掣般冲过孙承宗身前的时候,宋庆明显看到老督师脸上一红,轻轻摇头,估计是在感叹百无一用是书生之类……

至于宋庆,他依然护持在老大人身边,等待最后一刻投入战场,他对自己目前的定位也很清楚,就是关键时刻捅刀子用的,无论是捅出致胜的一刀,彻底奠定胜局,还是在扛不住的时候给别人一刀,拼个两败俱伤,总之是最后压轴登场。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不打算闲着,立刻将狗营人马都召集过来,吩咐陈亚李备等人检查火铳兵,其余人等原地待命,互相鼓励几句,看看随身装备是否已经整理,随后将状态调整到最好,等待最终的出击命令。

一时间,原本从来都是劳碌命的宋庆,竟然很诡异的成为了整个战场最轻松的人,包括他那个同样也很喜欢动起来的狗营,目前也只有极少数人在参战,大部分人都是眼巴巴的望着身边不断经过的人流,想象着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出战。

秦良玉驰骋在战阵之中,心中大为快意,对于这位性格非常好战的老太太来说,一生中能够参加这么一场打仗,尤其还是当自己人生步入晚期的时候,几乎就不再会留有什么遗憾,她也不想给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就要失去的生命留下遗憾,因此当真是把自己浑身武艺全都展现出来,向着每一个阻挠自己的敌人冲去,没多会儿便已经冲到了祖大寿的身旁。

祖大寿原本还在挥舞着战刀,试图带领人马将对方阵势凿穿,然后跟家里那个充满着行为艺术气息的神经病弟弟会合,不过他很快发现这不太现实,因为整个明军的气势目前是后退的,只有他那个傻弟弟是前进的,这一幕显得非常诡异,以至于无论他如何努力,都不能靠近自己的弟弟,反倒是距离越来越远,让他心里面多少有些着急,生怕祖大弼出事。

这一点都不奇怪,祖大寿在家中素有威望,虽然只是长兄,但祖大弼和祖大乐之类却都将他当成父亲一样看待,他也真正做到这个长兄如父的职责了,各个兄弟成长道路上的沟沟坎坎,几乎都是在他照顾下过去的,完全就是祖家的大家长。

何况祖大弼这个性格也实在是让他放心不下,这个弟弟勇则勇矣,脑子却实在是不灵光,总是让他放心不下,方才出战是没办法,如今既然大家都出来了,他自然想要让兄弟几个都在一处,眼看着远隔越远,只得放开嗓门喊道:“兄弟,我是大哥,速速过来汇合!”

身旁的祖大乐也是扯着嗓门帮忙喊叫,偏偏那祖大弼是个浑浊闷愣的性子,听到是听见了,却只是随口应道:“待斩了此贼之后便过去,你等先各自应战,有事再来唤我!”

所谓的此贼,自然就是巴布泰,这位白身九爷如今已经快被折腾疯了,在祖大弼猛攻下节节败退,若不是仗着身边还有几个忠勇奴才,只怕脑袋都已经被人砍了去,老远见祖大寿等人呼唤,竟是露出个笑脸,对祖大弼道:“你家兄长唤你,若是想要离去,我绝不阻拦,来日再决胜负不迟!”

“你他娘倒是想阻拦呢,爷爷偏不放过你!”祖大弼为人比较行为艺术,可终归不是纯傻子,这般大功劳怎么会放过,知道巴布泰力怯胆寒,大刀更是一招紧似一招,围着对方身前几寸之处不断砍杀。

他死活不肯回来,祖大寿心中也是着急,万般无奈之下,突然心生一计,独自一人冲入乱军阵中,连续砍死几名包衣,随即隔空大喊道:“呜呼呀,中计矣,兄弟速来援我!”

大哥有事!

祖大弼从来都是单向思维,方才想的是杀敌立功,因此不管其他,如今听闻大哥有事,立刻便调转马头,毫不犹豫的赶了回去,倒是让那已经浑身疲软,正寻思找机会离开的巴布泰万分诧异。

所谓人的命,天注定,巴布泰若是就此离去,说不定这命还真就保下来了,偏偏这位九爷是个二杆子脾气,非要再讨两句口头便宜,见祖大弼走的甚急,不说立刻脱离战场,反倒是贱兮兮的加速凑了过去,厉声道:“贼将休走,再与你家九爷大战三百回合!”

“去你娘!”祖大弼脑子根本不在他那边,惯性动作却跟上了,毫不犹豫的将大刀横举,在空中打了个旋,倒转着划了一圈,沾满血迹的刀刃在巴布泰脖子上狠狠划过,顿时带出一条红线,好大颗头颅冲天而去。

全场哗然,祖大弼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杀人了,撒开马蹄便朝祖大寿方向奔去,倒是手下亲兵机灵,将那头人抓在手上,赶忙一道烟似的追了出去,跟随巴布泰出阵的后金兵朦胧了好半天,总算意识到自家主将已经身死,这一路却是败了,只得朝着皇太极中军方向缓慢移动,几个戈什哈心情沉重,开始琢磨片刻之后见了大汗,要如何诉说这件事情。(未完待续。。)

第41章 大战(上)第336章 安顿第211章 果然是邳州卫第85章 徐州义勇第223章 断其羽翼(上)第58章 开张大吉(中)第145章 皇帝临城(一)第9章 王坚第94章 临别众生(三)第408章 谈不拢就打第367章 邳州议第266章 兄弟相见第350章 邳州卫的新生第113章 合营第322章 克敌(上)第253章 东虏来袭第454章 安宁4第374章 谈判第288章 再见孙承宗第138章 野狗(三)第180章 收复(三)第348章 抓人第450章 围而不打第110章 申甫第270章 对撼(上)第4章 百户第236章 铁匠营第297章 再入京师(上)第346章 果然有问题第379章 松月楼第468章 各部进攻(三)第251章 远方来信第368章 抢劫的理论依据第126章 沥血(三)第232章 扩张第28章 名声大震第293章 血战大凌河(三)第475章 红缨(下)第261章 首战(上)第189章 归途众生第88章 最后一次剿匪第458章 遭遇第382章 话剧第172章 孙承宗(上)第265章 追击第417章 反击第403章 对阵第51章 发财的构想第114章 周遇吉第25章 上官第319章 再败九成第402章 遭遇第59章 开张大吉(下)第235章 招兵买马第308章 田英第340章 大肆扩军第132章 失散第351章 想去看看第274章 城池拉锯(三)第115章 呸!第78章 回城(下)第25章 上官第115章 呸!第445章 扎营第126章 沥血(三)第12章 上任第445章 扎营第367章 邳州议第64章 密谋(上)第193章 祭祀第2章 奋力一击第194章 新的开始第452章 回家的流寇第275章 城池拉锯(四)第81章 那是我爹第257章 誓师出征第28章 名声大震第29章 众人来投第381章 又经年第176章 沿途(上)第91章 战旗第82章 扩充的脚步第179章 收复(二)第296章 尘埃落定4第254章 调兵遣将第369章 报复开始第418章 追击第156章 收兵第238章 衣服的问题第108章 安定门(下)第210章 遭遇3第21章 三成第161章 丁魁的春天第4章 百户第47章 善后第353章 南直隶之行第94章 临别众生(三)第414章 再遇第132章 失散第391章 不值
第41章 大战(上)第336章 安顿第211章 果然是邳州卫第85章 徐州义勇第223章 断其羽翼(上)第58章 开张大吉(中)第145章 皇帝临城(一)第9章 王坚第94章 临别众生(三)第408章 谈不拢就打第367章 邳州议第266章 兄弟相见第350章 邳州卫的新生第113章 合营第322章 克敌(上)第253章 东虏来袭第454章 安宁4第374章 谈判第288章 再见孙承宗第138章 野狗(三)第180章 收复(三)第348章 抓人第450章 围而不打第110章 申甫第270章 对撼(上)第4章 百户第236章 铁匠营第297章 再入京师(上)第346章 果然有问题第379章 松月楼第468章 各部进攻(三)第251章 远方来信第368章 抢劫的理论依据第126章 沥血(三)第232章 扩张第28章 名声大震第293章 血战大凌河(三)第475章 红缨(下)第261章 首战(上)第189章 归途众生第88章 最后一次剿匪第458章 遭遇第382章 话剧第172章 孙承宗(上)第265章 追击第417章 反击第403章 对阵第51章 发财的构想第114章 周遇吉第25章 上官第319章 再败九成第402章 遭遇第59章 开张大吉(下)第235章 招兵买马第308章 田英第340章 大肆扩军第132章 失散第351章 想去看看第274章 城池拉锯(三)第115章 呸!第78章 回城(下)第25章 上官第115章 呸!第445章 扎营第126章 沥血(三)第12章 上任第445章 扎营第367章 邳州议第64章 密谋(上)第193章 祭祀第2章 奋力一击第194章 新的开始第452章 回家的流寇第275章 城池拉锯(四)第81章 那是我爹第257章 誓师出征第28章 名声大震第29章 众人来投第381章 又经年第176章 沿途(上)第91章 战旗第82章 扩充的脚步第179章 收复(二)第296章 尘埃落定4第254章 调兵遣将第369章 报复开始第418章 追击第156章 收兵第238章 衣服的问题第108章 安定门(下)第210章 遭遇3第21章 三成第161章 丁魁的春天第4章 百户第47章 善后第353章 南直隶之行第94章 临别众生(三)第414章 再遇第132章 失散第391章 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