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谈判

杨管事的势力构成非常庞大,庞大到一般人都需要仰视的地步,在南京这一亩三分地上,除了那些真正有着很高地位的官员们不在乎之外,其余官民人等没人能够忽视他,如果说在二十年前,杨管事还是跟着世子徐弘基的亲随,很多人都是看在徐弘基的面子上才对他客气,但到了今时今日,杨管事这三个字本身就已经代表了无上的权威,不再单纯是个管事了。

魏国公府不是没有别的管事,如果单论在府内的地位,杨管事只能够排到第三名,上头还有一个姓刘的管事,以及徐家的家生子徐管事,那两个在府中才是大拿,哪怕杨管事见到他们,也要客客气气的打招呼,叫上一声总管。

不过无论是刘管事还是徐管事,都只是在府中做事,哪怕有些外头的生意,也不过是赚几个零花钱而已,他们在这方面的心思远远没有杨管事大,因此在南京城中的地位和名声也就不那么显赫,外面的人知道的只有杨管事一个人,也有不少人直接就把他当成了魏国公府的总管,因此就对他更加惧怕,根本不敢有半点忤逆,这也是他想要追求的效果之一。

只是在宋庆看来,这个杨管事的势力虽然看上去庞大,但其实根本不堪一击,普通百姓或者中下层的人对付不了,那些没什么势力,只有些官位的人对付不了,但他这种真正有实力的统兵大家,想要对付起来易如反掌,唯一的问题其实反倒是在魏国公府,这个世袭罔替的公爵府在大明朝拥有着超过亲王的能力,唯一能跟他们相比的也就是云南的沐家了。

不过宋庆之前就判断过,魏国公府未必会知道这些事情,因为他虽然出动了麾下的官兵。但用的却是江湖手段,完全是江湖上头搞仇杀的那一套,只要没有把这种手段彻底转变为官兵越境出击,魏国公未必就会注意到这种事情。

这可不是他胡乱猜测的,而是经过很严密的推论,因为大家的境界不一样,人家魏国公关心的都是国家大事,像这种江湖仇杀,别看是发生在家门口,但只要不打进南京城。人家都不会注意到,毕竟宋庆打击的是那个杨管事自己的生意,而不是魏国公府的生意,这里头的区别可是很大的,只要国公府本身没损失,其他人也不会多嘴多舌的报上去。

而且那个杨管事自己也不会想让这件事情泄露出去,因为一旦被魏国公知道了,保证会仔细查问缘故,甚至会直接来问宋庆。若是知道自己府上的管事胆敢追杀朝廷大将,魏国公会有什么反应可想而知,到时候必然会动雷霆之怒。

魏国公徐家在大明朝算是中流砥柱的类型,也是素来都比较清正的世家。虽然也有勋贵世家那些毛病,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家人在整个大明的世家中算是很不错的,因此宋庆才会如此放心大胆的用目前这种方法对付杨管事。因为他知道哪怕真的被魏国公知道了,受害最大的肯定是杨管事,而不是他这个正在为国征战。才在北边打生打死没多久的将军。

被砍掉了一只手的杨兴没有死掉,而是被洛小北派人送了回去,这让杨彤多少有些失望,但同时也让他感到胆寒,杨兴的身份对方肯定是知道的,在明知道此人是杨管事两个干儿子之一的情况下,依然还敢砍掉他一只胳膊,这说明宋庆根本没把他俩放在心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根本没有把杨管事看在眼里,之前的被追杀单纯只是因为人少而已。

时至今日,人少的变成了他们,宋庆领着大队人马杀到南京来,事情完全超出了想象,杨彤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但却又不得不面对一个显示,宋庆叫他过去答话,限期时间是两个时辰,如果到了时间不过去,对方会主动进攻。

杨彤真的有些怕了,哪怕他身边还有上千号江湖人物,甚至官兵也在附近看着,但他还是没来由觉得浑身发冷,也不知道是否应该去宋庆那边谈判,就这么干耗了一个多时辰,他意识到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但又实在是有些拿不定主意,正巧身旁有个江湖好汉的头目凑过来问道:“大爷,时候差不多了吧?用不用让弟兄们冲上去,好歹先把二爷的仇报了?”

“行,去吧!”杨彤下意识的点了点头,等那好汉已经召集好人手,向着对面冲过去时,他才真正反应过来,有心想要阻止,最终却又没有做任何动作,在他心中始终还是有个长久以来的惯性思维,在南京这块地方,谁也不可能是他义父的对手,自然也就不可能是是他的对手,别看那宋庆现在威风,等到真的动起手来,说不定转眼间就完蛋了呢。

毕竟对方之前是在他们的追杀下狼狈不堪逃出南京的,也没准淮安府和扬州那边的事情另有原因,或者是被宋庆偷袭得手,这才在很短时间内全部沦陷了呢?带着这种情绪,他放任了那些江湖人的进攻,但终归还是有些不放心,等那些人全部冲过去之后,他带着几个亲随来到了孙游击身边,在这种时候没有官兵让他觉得更有安全感了。

孙游击倒是没有发现他的异状,因为在这位游击大人看来,杨家兄弟是不可能失败的,他也有自己的惯性思维,同样觉得在南京这一亩三分地上,除了那几位最顶尖的人物之外,没人能够斗得过杨管事,更何况对方还是徐州那边过来的江北蛮子,只要那一千多江湖人物冲过去,对方估计就要疲于应付,实在要是不行的话,不是还有他这边的一千多官兵呢。

带着这种情绪,孙游击催动战马,主动带着自己部下一千多人上前观战,随后就看到了让他震惊的一幕。

把守渡口的徐州人总共有五百多个。除了几十个骑着马的光头之外,其余的都是步兵,端着长矛的步兵,这些长矛兵排列成整齐的方阵,就那么傻乎乎的站在原地,丝毫没有要对着展开冲锋的意思,让孙游击以为他们被吓傻了,这要是让那些土匪冲过去,长枪根本就没法作战,到时候出了逃跑之外几乎没有别的选择。难不成赤手空拳的开打不成?

据说这些徐州过来的也都是官兵,这带兵的究竟会不会打仗?

孙游击自己就不太会打仗,而且还算的上是有自知之明那种,但和眼前那些徐州兵比起来,他觉得自己也应该算是会打仗的人了,至少也得算得上知兵,也不知道这帮人究竟是怎么从徐州一路杀到这里来的,淮安府和扬州的土匪都是木头人不成?要是早知道这样的话,自己当初也应该往那边渗透渗透。派些人去抢地盘,说不定如今能多赚好几倍的银子呢。

但局面的发展很快就出于他的预料了,那些手执长枪的步兵并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落荒而逃,反倒是坚如磐石般的纹丝不动。直到第一拨土匪冲过去时,阵中喊起了高亢的号子,第一排的人同时将长枪朝前一戳,那些收势不及的土匪们也全部被钉在了上面。一时间惨叫声此起彼伏,血腥气味也冲天的蔓延起来,连他这个距离都能够感受得到。

按照宋庆自己的描述。这画面太美他不敢看,孙游击现在也有点不敢看了,因为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预料,他觉得应该出现的场面根本就没有出现,反倒是拧过来了,那些从徐州来的兵马似乎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做后退,只是一排排的戳动长枪,而本地的土匪们则像是飞蛾扑火般被人家尽情杀戮,转眼间已经伤亡了一百多人,其余的则傻呆呆的看着眼前的景象。

“全体都有,前进五步!”阵中的洛小北再次发出口令,几百长枪兵前进了五步,正好又找到了可以刺杀的距离,再次将长枪戳了出去,这次的效果更加明显,那些土匪之前还是分散队形跑过来,如今却全都团在一起,一次刺杀几乎人人都有战果,除了极少数见机不妙就地滚到外面的之外,其他站在头两排的土匪几乎全部被杀掉,尸体对了满满一地。

“撤枪,整队!”洛小北的声音再次响起,队伍也开始重整起来,有些胆量还算不错的土匪正打算乘势冲杀,却见那几十个光头骑兵扑了过来,出手就是一阵箭雨,顿时便有几十人中箭倒地,其余的再也不敢上前,却又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只能暂时留在原地,傻乎乎的看着对面正在整队的长枪兵,直到对方整队完毕,再次在口号声中向他们走过来。

又是一次强烈碰撞,当然这种碰撞是单方面的,南京城外的土匪们丝毫没有抵抗之力,要没被长枪戳死,要么则是被那几十个光头骑兵用弓箭射死,折腾了三次之后,土匪们终于反应过来,知道眼前这支队伍是他们根本无法抵抗的,不知谁第一个转身逃走,剩下的几百人也都丢下兵器亡命狂奔,饶是杨彤喊破了嗓子也无能为力,只能看着自己的人全部跑光。

“我说杨兄弟,要不咱们还是先撤吧?”见识过一场几乎是碾压式的战斗,孙游击再也不敢将知兵两个字放到自己身上了,那个在长枪阵中指挥若定的小将要比他强出太多,对面的战斗力也让他瞠目结舌,大概判断了一下之后,他觉得自己手下这些官兵上去也不会比那些土匪强多少,最多也就是多支撑几个回合而已,结果还是完全一样的,惨败!

因此,他决定要撤兵,毕竟那些土匪死多少都跟他没关系,但若是自己手下的官兵死伤太多,他可是没法跟上面交代的,尤其这些官兵都是城里的老户,若是稀里糊涂的死掉了,到时候家里头会闹翻了天,偏偏到时候他还没法解释说为什么会跟徐州的官兵冲突起来,这种里外不讨好,甚至很有可能把自己性命都搭进去的事情,他可不想去做。

但杨彤却不能这么让他走了,一把抓住孙游击的手腕道:“孙游击,你可不能就这么走了,你是拿了我家义父好处的,如今到了见真章的时候,总不能拍拍屁股直接走人吧?”

“银子我回头退回去,亲自给杨管事退回去,但眼前这个事情,我是真的管不了的!”孙游击在这方面却丝毫没有要谈的意思,口气很生硬道:“孙某是朝廷官员,这种事情本来就不该参与,倒是你家那位杨管事,得罪了这样的杀神,往后怕是没好日子过了,你杨老弟跟我也算挺熟了,当哥哥的劝你一句,做事情不要只顾着眼前,也要从长远处看看!”

说完,孙游击也不管杨彤是否能听的明白,直接甩脱了他的手,向着远处的洛小北打个招呼,随即调转马头带着手下兵马离去了,杨彤则傻呆呆的立在原地,任凭上千人马离开时带起的尘烟将他包围住,久久没能说话。

尘埃落定之后,已经完全被吓傻了的杨彤猛然从马上跳下来,几步跑到狗营的枪阵面前,噗通一下跪在地上,对着洛小北喊道:“这位大人,莫要再打了,我愿意谈判,我要求见宋将军!”

“现在知道厉害了?”洛小北很鄙视的看着眼前跪倒的家伙,冷哼一声道:“当初追杀我们的也有你一个吧,好像你比那个杨兴说话还要管事,本来以为是个多了不起的人物,如今怎么就软了呢?”

正要再说时,后面跑过来一个传令兵,在他耳畔小声说了几句,洛小北转过头来,轻蔑的看着杨彤,说道:“你小子运气不错,我家大人今天心情好,可以见一见你,不过能不能活着回去,就要看你自己的表现了!”(未完待续。。)

第314章 平度州第141章 擒拿第476章 撤回第108章 安定门(下)第41章 大战(上)第109章 满桂第124章 沥血(一)第304章 吴桥兵变第207章 报复上(3)第225章 暴怒的周进第139章 突袭(上)第363章 北返(三)第30章 构想第33章 投靠第150章 乌云压顶(三)第406章 左梦庚第49章 操练问题第281章 王坚的奋斗(下)第260章 镇东将军4第461章 曹变蛟的突击第33章 投靠第147章 皇帝临城(三)第367章 邳州议第12章 上任第47章 善后第359章 斗兽第207章 报复上(3)第465章 猛击第312章 交锋(上)第111章 深宫第151章 旗风猎猎(一)第375章 边谈边打第100章 风声鹤唳(三)第310章 宋庆的进军第114章 周遇吉第467章 各部 进攻(二)第70章 你挡我路了第418章 追击第185章 钱财迷人眼第258章 客军过境第151章 旗风猎猎(一)第68章 筹划第161章 丁魁的春天第198章 聚集(上)第326章 海路进军(中)第239章 邳州事(上)第49章 操练问题第130章 滔天第372章 计议第244章 畏罪自尽第243章 大明好演员第126章 沥血(三)第37章 定计(上)第403章 对阵第444章 告状第50章 各方第216章 十日杀(上)第272章 城池拉锯(一)第370章 烽火扬州路(上)第181章 衙门第128章 雷霆第200章 打劫上(4)第278章 鏖战松锦(三)第168章 扫荡北直隶(上)第347章 邳州城的锦衣卫第1章 初来乍到第34章 观察第278章 鏖战松锦(三)第319章 再败九成第413章 探马战第362章 北返二(4)第176章 沿途(上)第282章 胡捷的坚持上(3)第222章 目标周家第184章 冲突第285章 獠牙中(3)第277章 鏖战松锦二(3)第267章 大战多铎(上)第194章 新的开始第239章 邳州事(上)第69章 树林第71章 要报仇第320章 大战开锣第63章 机遇来临第458章 遭遇第380章 影怜公子第148章 乌云压顶(一)第55章 帖子(上)第36章 联络(下)第468章 各部进攻(三)第374章 谈判第317章 徐州事第374章 谈判第37章 定计(上)第204章 事情闹大了(上)第382章 话剧第31章 势力图(上)第252章 重铸坚城第317章 徐州事第268章 大战多铎(下)
第314章 平度州第141章 擒拿第476章 撤回第108章 安定门(下)第41章 大战(上)第109章 满桂第124章 沥血(一)第304章 吴桥兵变第207章 报复上(3)第225章 暴怒的周进第139章 突袭(上)第363章 北返(三)第30章 构想第33章 投靠第150章 乌云压顶(三)第406章 左梦庚第49章 操练问题第281章 王坚的奋斗(下)第260章 镇东将军4第461章 曹变蛟的突击第33章 投靠第147章 皇帝临城(三)第367章 邳州议第12章 上任第47章 善后第359章 斗兽第207章 报复上(3)第465章 猛击第312章 交锋(上)第111章 深宫第151章 旗风猎猎(一)第375章 边谈边打第100章 风声鹤唳(三)第310章 宋庆的进军第114章 周遇吉第467章 各部 进攻(二)第70章 你挡我路了第418章 追击第185章 钱财迷人眼第258章 客军过境第151章 旗风猎猎(一)第68章 筹划第161章 丁魁的春天第198章 聚集(上)第326章 海路进军(中)第239章 邳州事(上)第49章 操练问题第130章 滔天第372章 计议第244章 畏罪自尽第243章 大明好演员第126章 沥血(三)第37章 定计(上)第403章 对阵第444章 告状第50章 各方第216章 十日杀(上)第272章 城池拉锯(一)第370章 烽火扬州路(上)第181章 衙门第128章 雷霆第200章 打劫上(4)第278章 鏖战松锦(三)第168章 扫荡北直隶(上)第347章 邳州城的锦衣卫第1章 初来乍到第34章 观察第278章 鏖战松锦(三)第319章 再败九成第413章 探马战第362章 北返二(4)第176章 沿途(上)第282章 胡捷的坚持上(3)第222章 目标周家第184章 冲突第285章 獠牙中(3)第277章 鏖战松锦二(3)第267章 大战多铎(上)第194章 新的开始第239章 邳州事(上)第69章 树林第71章 要报仇第320章 大战开锣第63章 机遇来临第458章 遭遇第380章 影怜公子第148章 乌云压顶(一)第55章 帖子(上)第36章 联络(下)第468章 各部进攻(三)第374章 谈判第317章 徐州事第374章 谈判第37章 定计(上)第204章 事情闹大了(上)第382章 话剧第31章 势力图(上)第252章 重铸坚城第317章 徐州事第268章 大战多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