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溃

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溃

很多山是能爬出去的。大队人马自然不可能走这里,但是一两个人却是没有问题的。

就这样,各部彼此没有组织,各部内部也开始溃散。

这个时候的乱军,十几万人,还真不如十几头猪。

无他,人比猪聪明。

猪不会想,不需要跑过敌人,只需要跑过自己的队友就行了。

所以彼此之间各种明里安里的争斗,就好像是放在坛子里的螃蟹一般,一群螃蟹彼此抓住对方的腿,是谁也跑不出来。

总体上来看,细川家各部之间还有稍稍的配合,但是其他各部之间,连最起码的信赖都欠奉。

王英在西军崩溃之后,并没有立即追击了。而是立即将各军整顿一番。

一场鏖战一个时辰多。

各部战斗减员并不少,战死数量不多,但是负伤的并不少。

令各部微微整顿的同时。

王英分配任务,令足利义政带着山名家,斯波家,畠山家的人马,追击各路杂牌军,而王英带着明军本部人马,追杀细川本部人马。

一声令下,兵分两路,一北一南,追了过去。

王英追着细川家很有节奏,一紧一松,一紧一松,就好像遛狗一般,明军各营与骑兵相继出击。

反正这个时候,细川家的军队连回首一看的心态都没有。更不要反身作战。

但是足利义政这边却是另外一个画风了。

说实话,让足利义政追击,足利义政也不敢追得太狠了,他们毕竟没有明军那种自信。一旦追得狠了,逼得各家联手反击,也足够足利义政本部与下面三家吃上一壶了。

但是足利义政也有自己的办法。

他毕竟也坐了好些年幕府将军,并非没有一点权威的。这一点权威与细川胜元的积威相比,是差了不少。

但是而今细川胜元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自然不能与他争影响力了。

所以足利义政将自己旗本武士一批一批放了出去。

与这些大名讨价还价。

却不想首先投降的乃是畠山政长。

畠山政长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无他。首先畠山政长之前与足利义政是有交情的,如果不是足利义政跳反,放弃了他。

畠山政长也不会投奔细川胜元。

而今局面如此,畠山政长自然是忘记了足利义政之前的种种。迅速投奔足利义政门下,为的就是在战后免除被清算。

要知道,畠山政长与畠山义就之间就畠山家的继承权已经打了好几年了,早就打出了狗脑了。

畠山政长不找好退路,落到畠山义就手中,畠山政长自然是生不如死。

畠山政长选择很对,足利义政为了树立榜样,似乎忘记了畠山政长一把火烧了京都城一角的事情。

许诺畠山义就继承畠山家的领地,但是畠山政长也会从细川家的领地之中获得一分领地。

也算是化解了双方的矛盾。

于是乎畠山政长倒戈。更是引起了链锁反应,京极家,武田家都足利义政宽大的条件之下,纷纷投降。

于是乎,足利义政这边越追击人马就越多。

就好像滚雪球一般增多。

一路厮杀,直杀到傍晚时分。

王英这才收兵。

打扫战场之上,西军战死三万余,可以说横尸遍野,逃跑的更是不知道有多少,足利义政收降了数万降军。

声势更胜当初了。

王英在关原修整了两日,就得到了两个好消息。

第一批援军已经到了。

不是从北京的援军,而是郕王当机立断,抽调郕王卫队,一共三个卫一万五千多人。再加上从佐渡岛上抽调了数千驻军,构成了两万人的军队,先行从长崎乘船北上,而今已经快到了。

这是第一个好消息。

第二个好消息,就是退回京都城之中。

细川胜元之子,细川政元年幼,家中因为细川胜元之死,陷入分裂之中,各家争相向足利义政献上忠诚。

京都城附近的大军一轰而散。

也就是这一战之后,就不用打了。

可以直接骑马入京都了。

足利义政大喜过望,这一段时间他忙得脚不点地,接见各地大名,又是安抚又是制衡,又是调配土地等等。

就是为了树立足利义政的权威。

有意为今后布局。

对于他来说,这样的结局再完美不过了。

只是而今王英却苦恼万分。

无他,王英万万没有想到而今的这个局面。

在开战之前,王英与足利义政之间的条件并不没有谈好。或者说,当时谁都觉得要打败细川胜元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最少在明军的援军来到之后才行。

哪里想到,一战而定。

这个情况就让王英陷入被动。

之前是足利义政求着王英,而现在主动权却在足利义政的手中了。

让王英如何不苦恼?

不过足利义政倒也是明白人。

他明白,而今他能震慑日本,并不是靠着他的旗本武士,而是明军的实力,是万万不能得罪明军的。

故而在整顿的差不多了,立即来见王英,立即答应了大明开采石见银矿了。甚至还很大方的的允许大明在日本任何一地开采金银矿,不过要与足利家分润一二。

所得利益,足利家要三成,大明可以有七成。

王英也明白,足利义政治所以这么大方,并不是他没有心眼,而是心眼太多了。

足利义政根本是慷他人之慨。

足利家族在此之前,连最近的日本京畿地区,也不能完全控制,对更远的地方,不过一些影响力而已。

在这一场大战之后,日本最繁华最富饶的京畿地区,已经近乎一片白地了。

足利家的实力大损。

虽然各家已经退出了京畿地区。但是足利家依旧是两手空空,不过是一个空头的幕府将军而已。

当然了。这对足利家并非没有好处。

在关东地区没有开发之前,京畿平原是日本最适合耕种的平原地区。只要足利义政完整掌控这一带,他就是足利家主的中兴之主。

但是京畿地区有银矿吗?

足利义政是没有什么印象的,但是想来即便是有也不多,日本产金银的地方,大多数都在各大名的土地之上。

如果足利义政用自己足利家族的影响力与大明的武力。压服了这些大名,即便是所有收益之中,仅仅有三成,就足够足利家压制日本各地了。

对足利义政来说,最重要的是足利家族对日本的统治,至于日本的未来什么的?那是什么东西?

足利义政敢大方,王英岂有不敢拿下之意。

在这一点达成妥协之后,双方联军大概有十万,沿着琵琶湖南下,直奔京都城而去。

一路之上,再也没有遇见任何抵抗。

各部纷纷投降。

连拥护足利义视的人马,也将足利义视给卖了。

不过保持对足利家族最基本的尊重,只是将足利义视软禁在京都之中。不敢对足利义视做些什么。

毕竟足利义视身上还流着足利家族的血。

很快,王英就见到日本京都。

见到日本京都之后,王英心中顿时生起一股亲切之感,因为这一切都让他的很熟悉。因为在明代这种唐代建筑物在大明并少见。

在很多地方,县衙城池都还有唐代修建的。甚至明代专门论述过唐代家族与明代建筑的不同之处。

所以,王英对这些建筑风格,并不是太陌生的。

只是在异国他乡忽然见了,却是有些吃惊。几乎在一瞬间,王英心中生出了一丝思乡之情。不过很快,王英将心中这一丝悸动给压了下来,因为接下来他要做来日本最后一件事情了。

第一百四十章 刘定之请缨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一百零一章 细川胜元,死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贮法第一百五十章 漕运难题第十五章 徐有贞第八十二章 武进县第一百章 大明铁骑之威第九十九章 西军脆败第一百一十七章 横绝大漠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谦的隐患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报第十七章 水深火热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将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溃第一百一十章 约期第六十章 辽东局势的漏洞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一百四十四章 谁的西域?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战第五十三章 于谦归来第七十章 年关第一百五十六章 尘埃落定大本堂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溃第一百零三章 韩雍的手段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战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学新三甲第二百一十二章 财政压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宁化县现状第六十二章 大赦诏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战第八十六章 西北乱局第七十三章 三道关大捷第十一章 内阁七人名单第五十章 曲阜大学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宁第七十五章 叶留宗的野望第三十八章 家事国事地一百五十四章 传檄可定藏地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龙大捷第一百九十八章 顾兴祖逃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仪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三章 灾年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来临第十五章 香港第九十三章 当今日本第三十五章 精简少府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来第一百零四章 铁甲铿锵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总战略第八十三章 大破叶留宗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六十二章 大赦诏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报传来第六十五章 一条鞭法的问题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训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二十四章 于公堤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风雨时第一百六十八章 谁是叛徒?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一百零九章 待诏陆祥第一百章 大明铁骑之威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三十七章 汉城之战第六十五章 杨士奇与于谦二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漕运为正策,海运为备策第八十九章 御前会议之余音第三十五章 真相与处置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谋主第一百五十一章 约战第一百二十七章 扬州谢氏析产案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来源第二十八章 李时勉的倔强第八十章 沿途所见第九十六章 镇守云贵方略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七十二章 门头沟至京城线第二百四十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验第一百一十五章 议麓川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试探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十二章 见义必为,非勇也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银子在哪里?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杨溥之死第七章 圣诞安排
第一百四十章 刘定之请缨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一百零一章 细川胜元,死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贮法第一百五十章 漕运难题第十五章 徐有贞第八十二章 武进县第一百章 大明铁骑之威第九十九章 西军脆败第一百一十七章 横绝大漠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谦的隐患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报第十七章 水深火热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将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溃第一百一十章 约期第六十章 辽东局势的漏洞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一百四十四章 谁的西域?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战第五十三章 于谦归来第七十章 年关第一百五十六章 尘埃落定大本堂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溃第一百零三章 韩雍的手段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战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学新三甲第二百一十二章 财政压力第一百一十四章 宁化县现状第六十二章 大赦诏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战第八十六章 西北乱局第七十三章 三道关大捷第十一章 内阁七人名单第五十章 曲阜大学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宁第七十五章 叶留宗的野望第三十八章 家事国事地一百五十四章 传檄可定藏地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龙大捷第一百九十八章 顾兴祖逃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仪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三章 灾年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来临第十五章 香港第九十三章 当今日本第三十五章 精简少府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来第一百零四章 铁甲铿锵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总战略第八十三章 大破叶留宗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六十二章 大赦诏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报传来第六十五章 一条鞭法的问题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训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二十四章 于公堤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风雨时第一百六十八章 谁是叛徒?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一百零九章 待诏陆祥第一百章 大明铁骑之威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三十七章 汉城之战第六十五章 杨士奇与于谦二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漕运为正策,海运为备策第八十九章 御前会议之余音第三十五章 真相与处置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谋主第一百五十一章 约战第一百二十七章 扬州谢氏析产案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来源第二十八章 李时勉的倔强第八十章 沿途所见第九十六章 镇守云贵方略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七十二章 门头沟至京城线第二百四十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验第一百一十五章 议麓川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试探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十二章 见义必为,非勇也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银子在哪里?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杨溥之死第七章 圣诞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