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

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

脱欢的死亡,修正了朱祁镇的预期。

也先在脱欢死后,与脱脱不花妥协,让脱脱不花重新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在此时可以说是明智之举。

但是当也先想达到如脱欢一样的高度上,却增加了一个难题。

历史上也先稳定内部,东征西讨,压制脱脱不花。然后再南征大明,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才将对草原的控制力,超越了他的父亲脱欢。

方有土木堡之变。

但是朱祁镇决计不会这么轻松让也先整合草原的。

虽然限于明朝兵力问题,朱祁镇并不准备大举北伐。宁可等瓦刺南下来攻。所以双方决战的时间,朱祁镇估计乃是正统十三年与十五六年左右。

不可能再迟。

因为也先与脱脱不花的矛盾,不可能拖延太长时间。如果也先不南下。就要拿下脱脱不花。这是他们内部矛盾决定的。

甚至也先南下大明,也是他搞脱脱不花的前奏。也是有俘虏大明皇帝壮举,也先才取代了黄金家族称汗。

所以他有十年左右的修整时间。

而且他说用十年时间,也是半真半假。他虽然有十年左右的修整十年,但是并不觉得麓川能打上十年,估计是第一年有大战,之后就是治安战了。

大军就能开始撤退了。

即便了孟瑛自己也不愿意在云南待上十年。

他有多少个十年,都五十多岁的人了。

比起对付麓川,孟瑛更想对付的是蒙古。

果然孟瑛说道:“臣明白陛下的意思,臣此去定然让麓川长治久安。只是麓川弹丸之地,决计用不了十年的。”

朱祁镇点点头,说道:“其实朕今日叫卿来此,还有一个想法,向让身边的侍卫演武,让卿看看其中有无可堪造就的。”

“可惜,天公不做美。”

孟瑛笑道:“陛下身边的侍卫都是一等一的俊杰之才。”

这一句话半真半假,虽然有拍马屁的嫌疑,但未必全部是马屁。

朱祁镇这数年来一直坚持训练弓马,身边的侍卫自然跟随了,上有所好,下必从之。这些侍卫要么本来就是低级军官,有一身功夫在身。

如李大川。

要么就是勋贵出身,家中父祖都是在军中,也有家传,如石璟等人。在这样的训练之下,在弓马骑射上,远朝平均夏军的水平。

即便孟元在孟家子弟之中,算是拔尖的,但是在侍卫之中,却不能拔下头筹。就可见一般。

朱祁镇说道:“既然如此,保定侯此去,就带上几十个当亲兵用。也算是为我朝培养几个将才,让他们见识一下兵锋。”

孟瑛自然不会拒绝,立即说道:“臣遵旨。”

不一会儿,孟瑛就在朱祁镇的侍卫之中,挑选了二十人左右。本来孟瑛希望李大川一并去,但是朱祁镇却选了石璟。

孟瑛所挑选的都没有公侯子弟,最多有一些伯爵子弟而已。

因为这些人背后都有关系,一旦战死不好交代,再加上兵危战急,战场之上,谁都不能保证能平安回来。

石璟而今已经是驸马了。一旦有事,岂不让宫中不满,而李大川而今已经挂了千户衔,就是他诛杀阿岱汗一事,天下闻名。

孟瑛自然知道,视他为军中后起之秀。

孟瑛会如何选,自然是一目了然的。

但是圣命难违。孟瑛也没有办法。

当孟瑛离开皇宫的时间,就已经下起了大雨。

这一场大雨一下,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即便有时候会变得淅淅沥沥的,或许会放晴,但是每天都会下一阵子。

就在这样的大雨之中,孟瑛出了京师,带着本部人马,赶到通州,然后坐船南下。先去南京集结各地卫所兵力,然后乘船去湖南,从常德上岸,西进贵州,通过贵州驿道再去云南,因为整合兵马大概要花得时间长一些,等孟瑛走到云南的,估计是明年春天了。

朱祁镇只当是雨季来了。也没有在意。

今年是闰年,闰二月。故而六月比寻常日子迟到一些日子。估计换算成阳历大抵八月上下了。正是雨季。

就在正统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夜。

朱祁镇正在乾清宫熟睡,忽然觉得天摇地动,刚刚开始的时候,朱祁镇还以为自己在做梦。

至于当床边一个瓷器砸在地面之上,发出“啪”的一声,清脆的破裂之声,才将朱祁镇从迷迷糊糊之中惊醒。

才知道,这不是做梦。

就在朱祁镇惊醒的同时,王振也闯了进来,说道:“小爷,地动了。”

朱祁镇翻身下床,仅仅是披了一身衣服,就立即冲出暖阁,说道:“让所有人都去院子里,并向太皇太后,太后,胡仙妃,皇弟,全部叫起来,就在乾清宫外面聚集。”

“所有人都不得在房屋之中。”

王振说道:“陛下,小心身子骨,而今外面下着大雨。”

朱祁镇这才感觉到,外面密集的雨声,就好像是伴随地震一并而来,成为地震密集的背景音。

朱祁镇说道:“笨蛋,没有伞吗?”

朱祁镇顿时推开乾清宫大门,迎面的水汽扑面而来。让朱祁镇顿时感到一丝冷意。

同时闯进来的还有各种声音,呼喊之声,大叫之声,密集的雨声,还有地下莫名的声音。就好像一头巨兽在地面下面翻涌。

更不要说外面大团大团的黑暗,唯一的光亮就是朱祁镇身边的光源。

朱祁镇顿时有些心怯。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第二波地震来了。

一时间,朱祁镇就好像站在急速行驶的汽车之上,各种震动根本让朱祁镇站不稳。

只是大明宫殿的质量还是很抗震的,毕竟这是皇帝的寝宫。只是乾清宫在地震之下保住了。但是乾清宫里面的东西,却未必能保住了。

噼里啪啦的就好像是交响曲一般,无数瓷器倒地,还有沉重的楠木书架,也重重的砸在地面之下。

一时间各种书籍,奏折,乃至于蜡烛也倒了。

一瞬间一团火光在乾清宫之中亮起。

王振大惊失色,立即带人过去,将这一团火扑灭。随即命令除却人提着的灯笼之外,不许任何人点火。

要知道这乾清宫是木制结构,这地震未必能震倒的,但是一旦失火,可就不得了了。

明代宫殿毁坏最多的原因,就是火灾。

朱祁镇看了,也松了一口气,心中暗道:“这一场雨,未必是坏事了。最少有这大雨在,不会有什么大火灾。”

这个时代取火照明,地震很容易引发火灾的。

只是有些事情,他想的太好了一点,凡是有一利都有一弊。

朱祁镇见此情况,也知道,不能迟疑了。

这地震一阵一阵的,谁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即便是外面下着大雨,也要出去。

朱祁镇不用打扇,王振指挥几个人,好几把伞遮在朱祁镇的头上。乾清宫中的宫人与侍卫站在大广场上。

这一片广场乃是故宫最大的广场了。只有三个高台,就是三大殿的遗址所在。

此刻广场之上也黑漆漆的,没有什么人。毕竟朱祁镇的命令下去,到执行还有一段时间,而且这慌乱的时候,人们的反应也没有那么快。

朱祁镇对王振说道:“王大伴速去坤宁宫,接母后来此,并将二弟与吴太妃一并接来。”

王振说道:“是。”

朱祁镇又问道:“金英在什么地方?”

王振说道:“陛下,金公公在宫外有宅院,此刻正在宫外休息。”

朱祁镇明知道王振再给金英上眼药,但也忍不住生气。

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九十二章 百官条例之内阁第六十七章 朱祁镇的后宫第一百零一章 定风波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马文升在天津第二十七章 田赋第五章 新内阁第一百三十章 谢家的家底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一百六十七章 马政痼疾第五十章 粮仓案第一百二十九章 庆都公主驸马第五十八章 大宁第五章 瓦刺与西域第五十一章 晒盐法的进展第五十二章 大雨时至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云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湾置州第二百零三章 杨洪挂帅第九十三章 开海五第十章 大雪纷纷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问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机的初应用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二十四章 谁能解之第一百五十八章 杨荣离京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四十六章 海关银第八十三章 西南隐忧第七十五章 于谦奏对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赋第一百六十二章 废南京六部的构想第十五章 礼乐第九十五章 大藤峡背后第一百四十九章 黄河大工第十八章 令人头疼的孙太后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宁之会第七章 西南局势第三十四章 交趾战况始末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八十九章 于谦的西北政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教诲第一百章 大明铁骑之威第五十章 曲阜大学第四十九章 烟火群山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二十八章 朱见濬与权力第一次接触第一百零八章 时间差第十二章 内阁与司礼监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问计第八十一章 会宁伯李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战第八十章 沿途所见第一百零三章 废天皇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教诲第一百一十八章 马文升在天津第八十章 沿途所见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三章 都掌蛮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溃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营造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八十三章 西南隐忧第四十五章 首胜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坚决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坚决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预想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没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一百一十九章 长远之计第七十章 肇州破敌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传京师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九十二章 朱祁镇的惧意第八十三章 武进恽家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镇的第一把火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一百六十七章 内阁调整第一百零九章 谅山之战之构想第十四章 遗诏第一百零七章 迂回计划第一百一十九章 长远之计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杨荣第一百零九章 甘肃在行动第十章 老臣于谦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浑不怕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一十七章 皇后监国第八十八章 对江南重赋不同的看法第五章 天马来兮从西极第二十四章 谁能解之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四十四章 李时勉到
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九十二章 百官条例之内阁第六十七章 朱祁镇的后宫第一百零一章 定风波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马文升在天津第二十七章 田赋第五章 新内阁第一百三十章 谢家的家底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一百六十七章 马政痼疾第五十章 粮仓案第一百二十九章 庆都公主驸马第五十八章 大宁第五章 瓦刺与西域第五十一章 晒盐法的进展第五十二章 大雨时至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云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湾置州第二百零三章 杨洪挂帅第九十三章 开海五第十章 大雪纷纷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问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机的初应用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二十四章 谁能解之第一百五十八章 杨荣离京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四十六章 海关银第八十三章 西南隐忧第七十五章 于谦奏对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赋第一百六十二章 废南京六部的构想第十五章 礼乐第九十五章 大藤峡背后第一百四十九章 黄河大工第十八章 令人头疼的孙太后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宁之会第七章 西南局势第三十四章 交趾战况始末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八十九章 于谦的西北政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教诲第一百章 大明铁骑之威第五十章 曲阜大学第四十九章 烟火群山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二十八章 朱见濬与权力第一次接触第一百零八章 时间差第十二章 内阁与司礼监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问计第八十一章 会宁伯李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战第八十章 沿途所见第一百零三章 废天皇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后教诲第一百一十八章 马文升在天津第八十章 沿途所见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三章 都掌蛮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溃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营造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八十三章 西南隐忧第四十五章 首胜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坚决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坚决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预想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没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一百一十九章 长远之计第七十章 肇州破敌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传京师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九十二章 朱祁镇的惧意第八十三章 武进恽家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镇的第一把火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一百六十七章 内阁调整第一百零九章 谅山之战之构想第十四章 遗诏第一百零七章 迂回计划第一百一十九章 长远之计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杨荣第一百零九章 甘肃在行动第十章 老臣于谦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浑不怕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一十七章 皇后监国第八十八章 对江南重赋不同的看法第五章 天马来兮从西极第二十四章 谁能解之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四十四章 李时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