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凤凰卫

第六十四章凤凰卫

说起来可怜的辽东省而今能与贵州省有得一拼。

堂堂一省巡抚,却做着知县的事情。

所谓辽南府乃是金州卫城改建的,但一位人马五千六百人,即便加上家眷,也不过几万人。也就是所谓的辽南府仅仅有一个金州县。在金州城之中,很可能是是巡抚知府知县在一个城池之中,他们三人能管的也只有一个县而已。

要多可怜就有多可怜。

当然与贵州省相比,要好多了。

毕竟辽东其他地方,都是卫所,而今文官一步步侵夺五军都督府的权力,所以对巡抚的命令,大部分武将是不敢硬抗的。

也就是他们还都算是服管,即便是辽东总兵官曹义,也不会不给巡抚面子。

但是贵州那边,全部是土司,这些土司可不是多老实的,至于朝廷很多时候也想让贵州土司安分就行了。

甚至连省城,贵州城都不是贵州巡抚可以全部管辖的

说起来贵州巡抚,才是大明最倒霉的巡抚。

朱祁镇说道:“将来迁民之事,卿也要与李巡抚好生商量才是。总不能让当当巡抚仅仅管一个县。”

亦失哈说道:“臣明白,臣定然与李巡抚和睦相处。”

此刻朱祁镇的意图也就暴露无疑。

一点大明在千山以南,鸭绿江以西军事存在,能保证安全之后,恐怕大明会在辽东半岛东侧,以及鸭绿江西岸,真正的建设一个辽南府。也就是后世的大连市加丹东市版图。

朱祁镇说道:“以卿之见,金州卫当迁到什么地方?”

“凤凰城。”亦失哈说道:“非凤凰城不可。”

朱祁镇一招手,立即有太监会意,一连串小跑,将舆图给拿了出来。朱祁镇在辽东地图上看,终于找到的凤凰城。

其实明代的地图让朱祁镇看不出来,凤凰城具体的地势,但是却能看得出来,凤凰城西边是千山山脉,东边是鸭绿江。

只要锁住此地,从凤凰城以南这些区域,就能确保安全。

什么?你说这些地方,与朝鲜比邻。

朱祁镇从来不将朝鲜放在眼里,朝鲜是典型是有贼心没贼胆,借他一个胆子,他也敢过境击大明。

凤凰城主要防范的就是女真各部,毕竟,女真各部虽然都从属大明,朱祁镇上位之初的赈灾,也赢得了不少女真部落之心。

当时,女真毕竟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权。

想什么都有,还有野人女真之类的部落,很多说不清楚到底是谁做的。

朱祁镇说道:“好,那就凤凰城,只是此事非得力的人不可,却不知道卿以为何人可担重任。”

亦失哈说道:“臣以为应该从曹将军麾下挑选。”

朱祁镇也明白,即便是为了平衡,也要选曹义的人。

这位曹义也是一个相当得力的将领,自从正统三年巫凯去世,就由曹义镇守辽东。也非得力,最少西北面对蒙古威胁,就闹出好大的乱子,而辽东同样面对兀良哈三卫的威胁,很多次都被曹义击溃。

最重要的是曹义而今五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朱祁镇对于能打仗的将军,从来是优容的。对于能打很长时间的将军,更是优容之。而将义就是这样的人。

朱祁镇自然要优容之。

虽然朱祁镇有意调解曹义与李纪,但是实际上,却是偏向李纪了,在这一件事情上,不能最好用曹义的人。

朱祁镇问道:“曹将军麾下,有什么得力的人选吗?”

亦失哈说道:“曹将军麾下有两人最为得力,一人名为施聚。一名为焦礼都是能冲锋陷阵的大将之才。”

朱祁镇顿时有兴趣了,一一询问两人的年纪。听说都是五十多岁的老将,心中难免有些感叹。

古代行军打仗,是十分消耗体力,或许六十岁的老将,尚可一用,但是难道让人七十再上阵吗?

正统十年之后,很多大将都不能再打了,比如说孟瑛。

这是让朱祁镇实在发愁的事情。

朱祁镇最后还想选择了焦礼,却是因为焦礼,却是因为焦礼乃是汉人,而施聚是蒙古人。倒是不是朱祁镇对蒙古人有什么歧视。

而此去凤凰城,要建城开荒屯田,这些事情,在朱祁镇心中还是汉人比蒙古人擅长一些。

朱祁镇将这一件事情敲定了。事先他与杨士奇已经沟通过辽东的事情,想来内阁也不会阻拦的。

亦失哈见事情都会说完了,有一件事情却不能不说了,说道:“陛下,有一件事情,臣不知道该怎么办?请陛下示下。”

朱祁镇说道:“说吧。”

亦失哈说道:“臣刚刚说猛哥帖木儿之事,尚有后续。”

朱祁镇说道:“嗯。说来听听。”

亦失哈说道:“宣德十年,臣受陛下耳提面授之后,见猛哥帖木儿故去之后,建州卫孤儿寡母可怜,就派人多给了一些物资。”

“猛哥帖木儿故去后,猛哥帖木儿幼弟,凡察掌权,与臣想善,在图们江故地休养生息,与朝鲜僵持不下。”

“只是到两年前,朝鲜设会宁镇,沿着图们江东岸,连列六镇,凡察部回旋余地已经不多了,他向臣表面,想要撤回图们江以西。”

“臣不知道该如何决断,请陛下示下。”

朱祁镇当时就想说,不惜一切代价,让凡察部待在朝鲜。给朝鲜一点颜色看看。甚至打一场代理人战争。

支持凡察部那一点物资,朱祁镇从手指缝之中漏出一点,就够他们用了。

随即朱祁镇回过神来,再看向亦失哈,心中忽然想道:“真是人老成精,朕被他猜透了。”

朱祁镇对外态度,他的每一次表态,不知道被多少官员太监拿这日夜揣摩,亦失哈历经四朝,更是经验丰富。

所以,他才做出支持凡察部的事情。根本就是揣摩他的心思。投其所好,一时间,让朱祁镇有些恼怒。

但是恼怒之余,却也想明白了,这样的事情此早都会有的。

天下之间最聪明的人都在官场。

朱祁镇不可能因为下面的揣摩自己的心意就不做事了。只是他却不想直接说出自己的意见了,反问道:“卿觉得该怎么办?”

亦失哈心中咯噔一声,觉得似乎不大妙。

但是这话不说也不行啊。他偷偷做了这么多事情,不就是为了表功吗?

不过做事的难度不一,猛哥帖木儿死在朝鲜阴谋之中,凡察上位之后,岂能与之善罢甘休,而朝鲜未必不想力尽全功。

所以,即便亦失哈不资助凡察所部。

凡察所部也要与朝鲜打的。

所以当时支持,乃是顺水推舟。

但是而今凡察部已经坚持不下去了。如果要凡察部钉在朝鲜西北,就要大规模支援了。与之前顺水推舟不一样。

更何况大规模支援,很难隐瞒。

到时候牵扯就大了,亦失哈本人不想继续下去。但是这一件事情,如此无声无息之间消失无踪。亦失哈岂不是白费力气不得好。

至于亦失哈为什么不上报,却是因为亦失哈乃是金英的人。

王振权威大增,亦失哈想要向朱祁镇禀报什么,都要先过王振这一关。亦失哈所做这事情,其实也算是打了一个擦边球。王振只需做些手脚,甚至“不甚”泄露出去。亦失哈就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这才找了这个时候才汇报。

“最少这一件事情陛下知道了,陛下并没有怪我自作主张。就不怕被人翻旧账了。”亦失哈抱着这样的心态。平息了一下心绪,说道:“臣以为凡登部不能再坚持下去了。”

第一百零九章 谅山之战之构想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四章 朱祁镇的京营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计划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军对峙的开始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战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六十二章 大赦诏第五十四章 围剿之策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没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三十五章 午间休息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郎遗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确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头杨溥第一百一十章 少府的工作第一百二十七章 扬州谢氏析产案第三十章 江华岛水战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卫武学第一百三十章 谢家的家底第一百一十四章 宁化县现状第一百三十章 死谏第一百四十六章 黄河改道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济运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二百零二章 咫尺天涯第十章 开发东北第一步第九章 内阁增补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与石亨的争执第二百一十二章 财政压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镇守南京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谦的隐患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惊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击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来第三十八章 家事国事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一百章 战争的脚步声第六十二章 于谦入京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风云变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十八章 西域近况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五十五章 斩尽天下不平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十四年第七十九章 解缙第一百六十六章 战略决议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后第三十七章 何以养民序章 我, 朱祁镇第五十九章 滹沱河道知多少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卫武学第三十八章 景东之战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一百一十七章 横绝大漠第七十六章 田园将芜胡不归第三十章 宿卫宫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银子在哪里?第六十五章 杨士奇与于谦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单第一百三十二章 给石亨新的选择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血战第四十六章 大军到位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一百二十四章 两朝开济老臣心第十一章 内阁七人名单第二百零四章 杨洪vs阿刺知院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将死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况第二十四章 于公堤第八十九章 开海第一百四十八章 内阁人选的纷争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户部之争第十五章 礼乐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临边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龙城第一百二十章 脱欢之死背后第一百一十九章 杀人是为罪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儿的蓝图第一百五十七章 岁月催人老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第七十六章 于谦说太皇太后第一百五十九章 孟养风云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识人第十九章 百姓苦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运总兵官第一百零三章 往事二第五十章 英国公余威第九十章 近乎破产的草原经济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
第一百零九章 谅山之战之构想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四章 朱祁镇的京营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计划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军对峙的开始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战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六十二章 大赦诏第五十四章 围剿之策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没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三十五章 午间休息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张郎遗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确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头杨溥第一百一十章 少府的工作第一百二十七章 扬州谢氏析产案第三十章 江华岛水战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卫武学第一百三十章 谢家的家底第一百一十四章 宁化县现状第一百三十章 死谏第一百四十六章 黄河改道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济运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二百零二章 咫尺天涯第十章 开发东北第一步第九章 内阁增补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与石亨的争执第二百一十二章 财政压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镇守南京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谦的隐患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惊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击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来第三十八章 家事国事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一百章 战争的脚步声第六十二章 于谦入京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风云变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十八章 西域近况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五十五章 斩尽天下不平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十四年第七十九章 解缙第一百六十六章 战略决议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后第三十七章 何以养民序章 我, 朱祁镇第五十九章 滹沱河道知多少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卫武学第三十八章 景东之战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一百一十七章 横绝大漠第七十六章 田园将芜胡不归第三十章 宿卫宫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银子在哪里?第六十五章 杨士奇与于谦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单第一百三十二章 给石亨新的选择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血战第四十六章 大军到位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一百二十四章 两朝开济老臣心第十一章 内阁七人名单第二百零四章 杨洪vs阿刺知院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将死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况第二十四章 于公堤第八十九章 开海第一百四十八章 内阁人选的纷争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户部之争第十五章 礼乐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临边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龙城第一百二十章 脱欢之死背后第一百一十九章 杀人是为罪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儿的蓝图第一百五十七章 岁月催人老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四十八章 南洋卫第七十六章 于谦说太皇太后第一百五十九章 孟养风云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识人第十九章 百姓苦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运总兵官第一百零三章 往事二第五十章 英国公余威第九十章 近乎破产的草原经济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