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安集延驻军不多,一个独立旅、一个要塞炮兵旅、一个以本地人为主的独立骑兵旅。要塞司令由林云兼任,实际上林云的工作重心还是在山地师上,常驻伊犁。日常负责要塞工作的是要塞副司令兼参谋长徐庭瑶。徐是陆大一期生,又是安徽人,打过欧战,升官叫一个快。

冷雨和许崇智驾到,徐庭瑶率部迎接,身边要塞独立旅长张自忠、参谋长徐祖诒,要塞炮兵旅长秦德纯、参谋长韩复榘。方剑雄要是来这里视察,一定会惊叹。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绝对不是浪得虚名,换了个时空也能混的很不错。

稍稍落后的是安集延穆斯林独立骑兵旅长阿西姆,本地望族出身,保定陆军大学毕业后根据个人要求返回家乡任职。现在的民国各民族一视同仁,不歧视也不优待,一律按照普通公民的待遇。公民该有待遇本地人一样不少,民族政策什么的,在方某人看来是很脑残的行为。安集延独立旅的性质属于地方保安部队,主要负责边境上的巡逻,稽查非法入境。独立旅接受要塞司令部指挥,装备与传统的骑兵看齐。在西北,这样性质的部队很多,先比正规军这些地方部队更接近保安部队。随着国防军技术装备的进步,传统的骑兵基本退出主力现役,保留下来的骑兵部队主要是在西部这种地广人稀交通相对落后的地区。

简单的欢迎仪式之后,车队开往要塞司令部。一向风风火火的冷雨,稍事休息立刻出发,视察要塞各处炮台。安集延在中亚的战略地位再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实际上安集延要塞是一个要塞群,主要分布于盆地北端的亚尔库尔干、恰尔塔克、维奇等地。要塞群背后就是安迪铁路。只要铁路畅通,增援就能很快到达。所以要拔掉这个钉子,就得先截断铁路。

要塞群大大小小的炮台三十二个,共有210口径榴弹炮四门,155榴弹炮48门,105加农炮48门。视察一共三天,结束之后冷雨一行回到要乌齐库尔干的塞司令部听汇报。

这个时候唱主角的就是许崇智了,现行的国防军制度下,参谋长的权力非常大。一点都不必司令小。冷雨这个司令抓部队建设,设计到作战,那就是许崇智说话的分量更重。成立新部队是很麻烦的事情,还得给国防部打报告。而且现在国会整天都在叫嚣裁军,作为国防军的各大战区中的主力战区。西北军区素来都是被国会的医院拿放大镜找毛病的。

徐庭瑶在汇报的时候当然是要诉苦的,要塞兵力不足,安集延这个地方各民族混杂,又靠近非军事区,治安什么的都不是太好。非军事区最近又开始打内战,大量难民涌入,这个要塞副司令还得维护地方治安。安置难民等等,日子真的不高过。林云当着没听到,反正他这个要塞司令就是挂个名头,实际负责人是徐庭瑶。都是安徽人。徐庭瑶又是芜湖陆大第一期,怎么算林云都不敢太拿自己的要塞司令当一回事。

“现有兵力太单薄了,一旦有事只能收缩在要塞群一带防御,安集延南部地区只能放弃。实际上安集延还算是好的。地方预备役系统基本完善。费尔干纳地区现在只有警察,都是当初外交部留下的收尾。非要搞什么非军事区五十公里内不得驻军。我看苏联人就未必遵守这个协议,他们的地方武装人数不下十万。装备是差了点,将来一旦开战,这些地方武装人员就是塔什干的动员部队,再不济往山里一躲,时不时的下山打击后勤补给线就能烦死人。新的正规部队编制不好要,好歹给我几个地方部队的编制吧?我也不到多,把阿西姆的骑兵旅扩充到一个师,再来两个本地人组建的炮兵团就行。”徐庭瑶倒苦水,冷雨和许崇智不说话。

这个时候就得林云这个要塞司令为要塞部队争取一下好处了,这也是冷雨和许崇智给林云特意留下的机会。林云早有准备,扭头看了一眼西北军区参谋部编练处长戴安澜,笑着问:“海鸥,听说最近有一批榴弹炮要退出现役封存?”

戴安澜是安徽无为人,跟徐庭瑶是老乡,不过他起步比较晚就是了。24年入考进芜湖陆大,装甲作战课优等生。27年毕业后入西北军区司令部编练处,从少尉参谋干起至今,因为能力出众又是冷雨的老乡,爬的叫的一个快,短短几年就是中校处长了。他这个编练处长的主要工作,就是编练西北军区的机械化部队。国防军现役机械化军有七个,西北军区只有一个,冷雨和许崇智哪能认这个怂,死活找国防部磨嘴皮子又弄了一个第八机械化军的编制,35年初组建,预计36年底能完成编练。

戴安澜当然知道林云打的什么算盘,不紧不慢的语气冷淡道:“第八机械化军不是白来的,国会那些大佬们哪个是好说话的?成立第八机械化军的代价就是取消步兵第八军的编制换来的。原来第八军装备的老式民二式155榴弹炮可以给安集延要塞一部分,具体多少我说了不算。丑话说在前头,人是一个都没有的,要塞部队自己想法子。”

这就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来暗箱操作的节奏了,要说这些人玩这一手很熟练了。林云立刻顺着杆子就往上爬道:“那行,回头我给军区打报告,建议成立两个民族步兵独立师,两个民族独立炮兵旅,装备就用第八军换装下来的。”

林云狮子大开口,本来以为冷雨和许崇智会打点折扣,不了许崇智笑道:“别回头了,现在就去打报告,我和司令这就给你批,然后上交国防部审议。现在中亚局势紧张,西北军区有必要未雨绸缪。安集延要塞司令部的态度积极,值得肯定。”

林云目瞪口呆。再看看徐庭瑶等人喜出望外的样子,暗道:老子上当了。再次认识道自己玩阴谋诡计根本就不是冷雨和许崇智的对手后,林云只能认下来。别人打这个报告,国会十有八九不会全通过,林云打了这个报告,就得全力以赴吧?问题是,林云一旦全力去争取,这个事情没准就能全过。国会议员都是些什么人啊?都是拿着大资本家的好处为资本家说话的人,林云有方剑雄表弟的关系。别人不敢说,欧亚财团和北方财团,肯定是不会反对的,谁让林云顶着一个要塞司令的头衔呢?可见当初成立要塞司令部的时候,冷雨和许崇智就没安什么好心啊。死活要林云兼司令,就是在这里等着他呢。

林云很快就把事情想明白了,决定事情干的更漂亮一点,于是淡淡的看了一眼徐庭瑶道:“月祥辛苦一下吧,你是参谋长,这活你比较熟悉。地方上的兄弟,你也比我熟。”于是这个报告就变成徐庭瑶来负责起草。林云只管签字,冷雨和许崇智同意,这个流程就一点毛病都没有了。回头报告递上去,林云还得捏着鼻子去北京走关系。不然就不要想在西北军区混了。好处嘛,林云可以借跑关系的机会回家,时间长短比较随意。

徐庭瑶更是早有准备,直接转身对副官道:“去。把报告按照林司令的要求改一下,重新撰写一份送来。”感情这边也是早有准备。报告都是现成的。林云听了叫一个哭笑不得,这坑跳的不冤。不到二十分钟,报告来了,不等林云签字,冷雨先拿过去扫了一眼道:“改一下,阿西姆的独立骑兵旅扩充成骑兵师,独立步兵师的性质,按照警备部队看齐。再加一句,西北军区司令部考虑到第八步兵军有相当一部分人员不能适应机械化部队,请国防部斟酌留用编入民族独立师,如此可加快独立师形成战斗力。”

参谋拿着报告回去改,林云再次目瞪口呆,看着冷雨一副淡定的样子,心道:这才是老奸巨猾啊!原来的步兵第八军改机械化第八军,至少有一半人要裁撤或者调走,冷雨一句话这些人就留下了,其中大部分估计都是老兵。真是神来之笔啊,一家伙西北军区的战斗力急剧膨胀,真是让人不服不行。

林云第二天就拿着报告回北京去,一星期之后到了北京,他也不去国防部,直接就摸到方剑雄的家里去了。先去给老太太方梅氏问安,然后随口说了几句西北苦寒,地方不靖,要塞兵力不足之类的话。老太太哪里懂这些,就知道林云是姐姐家的孩子,不能让他有危险。于是明秀给方剑雄打电话,让他晚上回家吃饭,老太太有话说。

方剑雄回家奔着后院而来,林云直接在门口候着,赶紧递上报告。方剑雄扫了一眼就抬脚踹人,林云笑嘻嘻的忍了两脚,方剑雄进去听老太太一顿絮叨,很有耐心的陪着吃了顿晚饭后,回到书房当着林云的面给顾恒打电话。这个事情的关键在国会,新编部队的费用国会不通过,就算国防部批了也没钱给西北军区组建部队。

林云倒是很仗义没有出卖冷雨和许崇智,咬死了是自己的主张。方剑雄心知肚明,也不点破,实际上他心里很明白,这是冷雨和许崇智的手笔。第八军改第八机械化军,原来的老兵和大批士官许崇智和冷雨能舍得放走那都是怪事了。此事方剑雄乐见其成,林云被蒙在鼓里而已。西北边境上的非军事区正在酝酿一场变化,不过现在时间没到而已。

赶走林云,方剑雄把目光投向欧洲,默默的等着那个小胡子开始发飙!

1933年2月27日的国会纵火案之后,希特勒的脑门上被贴上了反共的标签。无论后人怎么评价希特勒,都很难掩盖一个事实,他是一个出色的演员。国会纵火案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解散德国共产党,还能获得西方列强的认可和支持。或者说,让后来英法对德国放心并产生一个错误的判断,希特勒会先打苏联。

1935年的希特勒自得意满春风得意,上一年干掉了党内的反对派罗姆之后得到了国防军的支持,从此大权独揽。

春天总是不会让人失望的,目光一直凝视欧洲的方剑雄。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早晨等到了想得到的好消息。手持加急电文的总统办公室主任陈布雷连门都忘记敲就进了办公室,激动的大声道:“大总统,德国宣布扩军至三十万。”

方剑雄正在处理一份文件,听到这个消息时手里的笔顿了一下,强忍激动,可惜微微发抖的手出卖了他的心情。长出一口气之后,方剑雄淡淡道:“作为《凡尔赛条约》的战胜国一方,中国政府对德国政府违反凡尔赛条约深感遗憾,并表示强烈抗议!就这样吧!”

“抗议?”陈布雷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仅仅就是抗议?什么时候方大总统变得如此温和?不过陈布雷没有追问,而是服从的转身就走,去起草抗议电文。于是,英国抗议,法国抗议。意大利抗议,中国……,也是抗议。日本干脆连“抗议”这个字眼都不屑用。

咣当一声,办公室门被踹开,端坐不动的河田畏极为淡定的抬头看了一眼,然后继续低头干活。“河田君,你怎么还如此淡定?德国扩军了。英法意支表示抗议之外再无举动。”冲进办公室的是相泽三郎中佐,皇道派国体原理派的猛将,真崎甚三郎的好友。

“相泽前辈,麻烦你出去。然后敲了门再进来。这里是陆军部,不是你家。”河田畏依旧淡然,相泽三郎一口气差点没缓过来,嘟囔着转身道:“规矩什么的。不是用来压制我们的么?你这个家伙,该死的!”

1934年发生的“士官学校事件”。国体原理派重要成员的矶部浅一大尉和村中孝次大尉被控企图利用军校谋反而被捕。村中与矶部承认有对此类政变进行过讨论,但并未有任何将其付诸实施的计划。军事法庭对该事件展开调查,并未找到足够的证据证明该政变确实存在,但村中与矶部两人仍获停职处分。两人都相信此事件是由统制派主导对皇道派年轻军官的一次攻击,因而在停职期间制作了名为《关于肃军之意见》的小册子,并在军中流传着,还将统制派领袖的永田称作“首席反派”,后来村中与矶部两人被逐出了军队。

由于该事件,导致皇道派于统制派的矛盾加剧。这个时候的河田畏,却很意外的保持了中立,虽然在理论上还是坚持原来皇道派那一套,但是坚决反对采取暴力手段解决纠纷。而国体原理派,一贯主张以暴力政治对抗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河田畏坚决反对。因此,导致河田畏与国体原理派疏离,甚至辞去了此前由河田主导的《武魂》主编,不再参加任何活动。

相泽三郎与河田畏关系不错,一直坚持认为由于统制派的打压,河田至今不能成为将军。获悉德国之变后,相泽相当兴奋,立刻来找河田畏这个天才,请他分析该事件。

敲门之后相泽再次进门,河田畏已经停下手里的活,面色严峻的站着,一手托着下巴在深思。相泽三郎进门便大声道:“河田君,德国已经重整军备了。列强除了抗议还是抗议。”

“你很吃惊么?”河田畏露出冷笑,相泽被看的有点毛,嗓门也低了下来道:“怎么了?”在河田畏的心目中,相泽就是一个莽夫。日本陆军里头,这种人海了。被人卖了还的帮人数钱,指的就是相泽这种人啊。也许这样的人多了,才符合日本这个民族的性格吧。

“英法备受经济危机之苦,现在还在泥潭里不能自拔。意大利的军队就是个笑话。至于支那,抗议不抗议的也没关系,通电也花不了几个钱。支那总统方扶国雄才大略,他怎么会看不出这些?我可以肯定,方扶国会一边明着抗议,一边私下里加大与德国合作的力度。中德之间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军事技术领域。支那人自己造的飞机、大炮、坦克、战舰,哪一样里头没有德国技术?另外请不要忘记了,希特勒是反苏的。英法还希望德国作为欧洲的屏障,用来抵挡苏联的革命输出。”河田畏一番话说的相泽如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后,坐回位置上淡淡道:“好了,我知道的都说了,你回去吧。”

“等一等,河田君,你不觉得这个事情对世界格局有影响么?”相泽一点都没有被羞辱的觉悟,反而继续追问。河田畏头也不抬道:“相泽前辈,麻烦你顺手关门。”

相泽三郎走了,河田畏却没有能平静下来,脑子里一直在琢磨一个事情,日本陆军内部的矛盾自士官学校事件之后已经有矛盾激化的征兆了。河田一直在犹豫,是不是利用一年这个矛盾,把事情给搞大了?问题是这个事情太大了,河田畏没有接到唤醒的指令,不敢轻举妄动,免得坏了那个人的大事。

第一百八十五章 快速果决的外围清扫战第四十八章上海滩(一)第二十二章 方家事(中)第七章 军事情报处第一百八十二章 身后是家园第三百一十七章 猖狂的师长第一百六十八章 归还青岛第一百七十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决战(4)苦守济南第五十七章 南北议和(四)欲和不能第九十四章 故人再聚首!第七十二章京汉线之战(十二)低头第九十二章 民国元帅第七十五章不幸与幸运的时代第二百零四章 击沉巨舰第一百九十章 后起之秀第六十九章 京汉线之战(九)第六章 归来者第九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战前第八十八章 各行其道(八)第七十六章 京汉线之战(十六)第一百四十章油田买卖、提醒!第一百九十六章 暂时不考虑结盟第三十七章后勤命脉(2)第三十五章 中原鹿正肥(二)第一百八十一章第四十九章 图穷匕见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紧备战第一百一十九章 决战(10)惟楚有才第四十六章跃马中原(二)再胜第八十章 钉钉子第一百三十六章忙着挖坑第九十三章回声第三十七章 民国版的《古城会》第十七章 东征、北伐(六)第六十九章 金融灾难(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战爆发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军的魂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击风雷第八章 只争朝夕第一百一十二章以我为主(二)第九章 联手第九镇(中)第一百四十七章全胜而归第一百四十三章 战争迫在眉睫第一百二十五章 战争与经济第三百零六章 远东布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热火朝天的1914第六十九章 联合?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二百章 延伸第二百三十三章 提前发动第四十五章 乱(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岛问题第十五章 代理人(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结盟的原因第二百三十章 不被重视第八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四十八章 谋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才的调整第二章 代表团第三十五章 西北利爪第一百九十三章 四面合围第九十四章 故人再聚首!第四十章 教导队(下)第六十六章 实业潮(下)第七十八章腰眼上的利刃第六十二章 库页岛出油第二百七十六章 经略东北(1)第一百八十六章 巷战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九十二章 民国元帅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八十二章朝鲜独立军(1)第三十五章 且忍一时(下)第二百七十五章又一年的精彩第二十二章 胡景伊第六十一章现实困难第三十四章 且忍一时(上)第十五章 徐州城内人心散第二百七十五章又一年的精彩第四十四章 碰钉子第九十三章 反动军阀野心家(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第十六章 东征、北伐(五)第二百三十一章第八十二章朝鲜独立军(1)第三十三章 沆瀣一气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为主(五)第一百八十三章战术欺骗(上)第六十四章 失败的尝试第二百四十六章关税自主(2)第一百三十章 不淡定第一百二十五章决战(6)民党之改组争议第二十二章东征、北伐(十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围城(2)万余匪至第二十一章王、蒋访日第四十三章 西伯利亚上空的较量第二百三十四章紧锣密鼓的准备期第一百三十五章 蔡松坡(下)
第一百八十五章 快速果决的外围清扫战第四十八章上海滩(一)第二十二章 方家事(中)第七章 军事情报处第一百八十二章 身后是家园第三百一十七章 猖狂的师长第一百六十八章 归还青岛第一百七十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决战(4)苦守济南第五十七章 南北议和(四)欲和不能第九十四章 故人再聚首!第七十二章京汉线之战(十二)低头第九十二章 民国元帅第七十五章不幸与幸运的时代第二百零四章 击沉巨舰第一百九十章 后起之秀第六十九章 京汉线之战(九)第六章 归来者第九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战前第八十八章 各行其道(八)第七十六章 京汉线之战(十六)第一百四十章油田买卖、提醒!第一百九十六章 暂时不考虑结盟第三十七章后勤命脉(2)第三十五章 中原鹿正肥(二)第一百八十一章第四十九章 图穷匕见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紧备战第一百一十九章 决战(10)惟楚有才第四十六章跃马中原(二)再胜第八十章 钉钉子第一百三十六章忙着挖坑第九十三章回声第三十七章 民国版的《古城会》第十七章 东征、北伐(六)第六十九章 金融灾难(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战爆发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军的魂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击风雷第八章 只争朝夕第一百一十二章以我为主(二)第九章 联手第九镇(中)第一百四十七章全胜而归第一百四十三章 战争迫在眉睫第一百二十五章 战争与经济第三百零六章 远东布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热火朝天的1914第六十九章 联合?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二百章 延伸第二百三十三章 提前发动第四十五章 乱(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岛问题第十五章 代理人(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结盟的原因第二百三十章 不被重视第八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四十八章 谋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才的调整第二章 代表团第三十五章 西北利爪第一百九十三章 四面合围第九十四章 故人再聚首!第四十章 教导队(下)第六十六章 实业潮(下)第七十八章腰眼上的利刃第六十二章 库页岛出油第二百七十六章 经略东北(1)第一百八十六章 巷战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九十二章 民国元帅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八十二章朝鲜独立军(1)第三十五章 且忍一时(下)第二百七十五章又一年的精彩第二十二章 胡景伊第六十一章现实困难第三十四章 且忍一时(上)第十五章 徐州城内人心散第二百七十五章又一年的精彩第四十四章 碰钉子第九十三章 反动军阀野心家(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第十六章 东征、北伐(五)第二百三十一章第八十二章朝鲜独立军(1)第三十三章 沆瀣一气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为主(五)第一百八十三章战术欺骗(上)第六十四章 失败的尝试第二百四十六章关税自主(2)第一百三十章 不淡定第一百二十五章决战(6)民党之改组争议第二十二章东征、北伐(十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围城(2)万余匪至第二十一章王、蒋访日第四十三章 西伯利亚上空的较量第二百三十四章紧锣密鼓的准备期第一百三十五章 蔡松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