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乱了

萧维祯久在都察院,没有外放经验,宋诚很担心此人只会空谈,不会政务,好在交谈之后印象不错,起码为人谦逊,至于政务能力如何,只能以后再看了。

井源为驸马,是御史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带兵出征被弹劾,在京时同样弹劾不断,对御史实是敬而远之。见朝廷派御史治理倭国,不禁连连摇头,对宋诚道:“不知朝中诸公是怎么想的。”

哪怕派一个知县,也比派一个御史强啊,现在的倭国,男的都被押去挖矿,女的都被运去威海卫,除了明军,连人鬼影也没有,派个御史来干什么?

但凡勋贵外戚没有一人对御史有好感的,宋诚完全理解井源的心情,安慰道:“圣旨上不是说了嘛,要迁民过来,想必再过段时间就有百姓了。”

圣旨上说要迁百姓过来没错,但没说迁什么样的百姓,是迁富户还是罪囚?这个差别可就大了。

朝中为这事早乱成一锅粥了。朱祁镇坚持要迁富户到倭国,落实任务,每府迁几百户,凡家有良田一百亩以上的富户,必须拨一户旁支迁到倭国。此议一出,上早朝的文武百官就炸锅了。特别是文官,反应更为激烈。

读书费钱,书本贵得要命不说,笔墨纸砚,都是快速消费品,哪一样不要钱?家境不殷实的,哪里供应得起?而只要中举,不说家族,就是四乡八里的乡亲,都把良田靠挂在他们名下,以求避税。

这么一来,从中秀才起,哪个名下没有很多良田?秀才、举人、进士,随着学士们一步步高中,名下的田产会越来越多,何止百亩?

朱祁镇这句话一出,岂不是说他们首当其冲,必须迁家族的旁支到倭国那种不毛之地?他们身居高位,还得做出表率,率先让族人搬迁。

要真是这样,他们有何面目回家见父老乡亲?等他们老了荣休,好意思回老家休养吗?这是要断他们的后路哪。

再想深一层,家族供他们读书,为的是光宗耀祖,可不是要骨肉分离,把族人迁到不毛之地。只怕消息一出,他们族中的长辈会赶到京城,拿起拐杖,暴打他们一顿,然后开宗祠逐他们出门墙。

事情就是这么严重。如果迁到别的地方,比如京城这样的繁华之地,那还另说,就算没有迁到繁华之地,也别迁到倭国那种鬼地方啊。

倭寇多年骚扰边境,烧杀抢掠,大明百姓实是深恶痛绝。倭国使者从福州上船朝贡,一路奸掠良家妇女,不知有多少人家受害,告到官府,官府因其是使者,不敢接状纸。

倭人种种行为,让明人对这个国家本能的抗拒。现在一听要迁百姓过去,迁的还是良民、富户,这怎么能忍?

朱祁镇最近很烦恼,宋诚出征在外,本就少了倾诉的对象,加上伯颜贴木儿劝他以安抚为主,不要迁百姓,继续让倭人安居乐业好了。

话不投机半句多,他无比思念好兄弟宋诚,于是圣旨到后第三天,他写给宋诚的信跟着就到了,满满三大张纸,尽是牢骚。

宋诚没有想到打下倭国给朱祁镇带来这么大的困扰,更没有想到文官们强烈反对掳倭人去岛根,说什么大明应该行仁政,善待化外之民。

你们有这份善心怎么不善待大明百姓?宋诚心头火起,提笔给朱祁镇复信,既然要善待倭人,那就让朝臣们的家眷到岛根挖矿好了。谁提出来,把谁的家眷送到岛根好了。看谁还敢对倭人深表同情。

宋诚建议释放罪囚,除了死囚不能释放之外,那些犯了小罪,罪不致死的囚犯可以遣来倭国,让他们当开荒者。富户搬迁政策不变,如果富户不想迁离原地,可以银子代替,具体缴纳多少银子,才能得以不搬迁,自然由朝中诸公商议拿出章程了。

这些罚来的银子,可以拿出一部分鼓励百姓自发搬迁,只要肯搬迁,必定给地建造房屋,每户给银若干,再按人丁数给良田,种子,农具。这么一来,在大明无恒产者,举家搬迁的可能性大增。

写完这些,宋诚又将朱祁镇的来信看了一遍,信中没有提到张益,但是宋诚掌管锦衣卫,通过特殊渠道了解京中动态,自然清楚此时的张益如被放在火上烤,文官们怪他心狠手辣,没有说服皇帝以安抚倭人为主,皇帝怪他没有起到好的带头作用,没能说服文官。

总之,自从张益上了治倭的奏折之后,日子就非常难过。

他没有给宋诚写信,宋诚自是不会多事,给他出主意摆脱困境。他治倭的奏折也是以安抚倭人为主。其实不仅是他,满朝文武,都不知道宋诚和朱祁镇君臣为何突然对倭国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短短半年里拿下倭国,更不明白为何拿下倭国后,会强行押倭人去岛根,岛根有什么?不知道。只知道男的押去挖地,女的运来大明。

朝臣们不明所以,因而对宋诚大加弹劾,对朱祁镇大加指责,也就不足为怪了。难怪朱祁镇郁闷,他被指责为穷兵黩武,甚至有朝臣要他学汉武帝下罪已诏,差点没把他气吐血。要不是快被朝臣们气疯,他也不会写信对宋诚发牢骚。

把信封好,交由信使带回去,宋诚走出大帐,萧维祯刚从城外回来。来到京都后,他天天往外跑,足迹遍及京都以及郊外。

“良田不少。”他和宋诚见礼后坐下,道:“田里还有些农作物,可惜多日没有人浇水,全都枯死了。可惜啊。”

话里不无埋怨宋诚的意思,你就算要掳人去岛根,也等田里的农作物熟了,收割了再说啊,不管田里的庄稼,粗暴简单地就把人掳走,真真是纨绔子弟的行径。你就不想想那一片良田上的稻谷能养活多少人吗?

宋诚一怔,足利义政投降,井源忙着接收俘虏,派军士搜查城中躲藏的倭人,谁都没去想城外还有大片的庄稼,倭人或是反抗,或是为了活命接受去岛根的命运。已方忙着杀人,倭人忙着活命,谁都没想到庄稼,确实可惜了。

自从那天丢稿后,整个人就松懈下来了,真心得改~

第61章 事成第228章 圣心难测第23章 太师,敢战否(求收藏!)第15章 毒计第129章 内讧第238章 要想办法第176章 提升第41章 怎么办第121章 被围了第121章 被围了第171章 下马威第149章 借口第129章 内讧第213章 应对之道第17章 确认身份第160章 迅雷铳成第126章 太诡异了第109章 招惹了谁第105章 倚老卖老第194章 杀戮第191章 惭愧第67章 是他第71章 君臣、朋友第67章 是他第144章 倭人第10章 献计第102章 新仇旧恨第6章 是谁第100章 不服软不行(求收藏)第128章 失控第179章 谁挂帅第174章 训儿第107章 说好的血性呢?第31章 不在营中第79章 朝野震惊第231章 羞辱第62章 重登帝位第223章 乱了第204章 投名状第256章 安插人手第215章 行刺第107章 说好的血性呢?第219章 说好的胜利呢第11章 你们皇帝被俘了第236章 演戏第139章 真相第98章 风雪中第136章 兄弟第92章 各有目的第150章 差点穿梆第195章 杀个落花流水第116章 左右为难第89章 人选第231章 羞辱第138章 对质第159章 心太急第170章 悔之莫及第201章 准备反抗的信子第146章 君臣定计第25章 信用问题(求收藏!)第83章 风骨第91章 体力太差第182章 气晕第140章 通过了第133章 死心不息第99章 谁难堪第212章 大怒的足利义政第84章 恩将仇报第204章 投名状第153章 兄弟(求订阅)第230章 不见第254章 一门两侯第136章 兄弟第169章 暴打第161章 成长第134章 不讲理第89章 人选第71章 君臣、朋友第151章 有诈(求订阅)第239章 归来第226章 没有觉悟的彥仁天皇第86章 原来如此第207章 信子的改变第18章 太可怕了第148章 隐情第55章 一已之私(求收藏)第112章 大难不死第126章 太诡异了第96章 交换条件第87章 新军第45章 大胜第72章 议功第243章 色字头上一把刀第174章 训儿第113章 再起风波(求收藏)第150章 差点穿梆第134章 不讲理第252章 母子第4章 杀敌才是王道(二)第162章 两眼一抹黑的足利义政
第61章 事成第228章 圣心难测第23章 太师,敢战否(求收藏!)第15章 毒计第129章 内讧第238章 要想办法第176章 提升第41章 怎么办第121章 被围了第121章 被围了第171章 下马威第149章 借口第129章 内讧第213章 应对之道第17章 确认身份第160章 迅雷铳成第126章 太诡异了第109章 招惹了谁第105章 倚老卖老第194章 杀戮第191章 惭愧第67章 是他第71章 君臣、朋友第67章 是他第144章 倭人第10章 献计第102章 新仇旧恨第6章 是谁第100章 不服软不行(求收藏)第128章 失控第179章 谁挂帅第174章 训儿第107章 说好的血性呢?第31章 不在营中第79章 朝野震惊第231章 羞辱第62章 重登帝位第223章 乱了第204章 投名状第256章 安插人手第215章 行刺第107章 说好的血性呢?第219章 说好的胜利呢第11章 你们皇帝被俘了第236章 演戏第139章 真相第98章 风雪中第136章 兄弟第92章 各有目的第150章 差点穿梆第195章 杀个落花流水第116章 左右为难第89章 人选第231章 羞辱第138章 对质第159章 心太急第170章 悔之莫及第201章 准备反抗的信子第146章 君臣定计第25章 信用问题(求收藏!)第83章 风骨第91章 体力太差第182章 气晕第140章 通过了第133章 死心不息第99章 谁难堪第212章 大怒的足利义政第84章 恩将仇报第204章 投名状第153章 兄弟(求订阅)第230章 不见第254章 一门两侯第136章 兄弟第169章 暴打第161章 成长第134章 不讲理第89章 人选第71章 君臣、朋友第151章 有诈(求订阅)第239章 归来第226章 没有觉悟的彥仁天皇第86章 原来如此第207章 信子的改变第18章 太可怕了第148章 隐情第55章 一已之私(求收藏)第112章 大难不死第126章 太诡异了第96章 交换条件第87章 新军第45章 大胜第72章 议功第243章 色字头上一把刀第174章 训儿第113章 再起风波(求收藏)第150章 差点穿梆第134章 不讲理第252章 母子第4章 杀敌才是王道(二)第162章 两眼一抹黑的足利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