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商人沈富

张思淑听了我这番说辞,“哦”了一声,然后说道:“为什么要回了锥子山再取你性命?你该不会是想回了锥子山,让我大师哥和二师哥替你说情吧。”

我苦笑了一声,说道:

“这的确与他们有关,但不是为了要他们替我说情。

因为我下山前曾亲口答应过他们,一定要把你安全地带回锥子山。

受人之托,终人之事。既然我答应他们了,我想这件事情能对他们有一个完美的交待。

至于张姑娘杀不杀我,那是我们两人之间的事,我不想牵扯其他人进来。”

张思淑听了这话,直接抢白我道:

“呸呸呸,什么我们两人之间的事?我们两人之间什么事情都没有好不好?

不要把我和你混为一团,我不想与你这种淫贼有任何瓜葛。你赶快给我滚,否则别怪姑奶奶我不客气了。”

我正欲开口再言,张思淑突然出手,右手持着一把短刀已抵在我的胸口。

我当时一动没动。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有多么临危不惧,生死关头还能泰然处之。其时,我当时是吓呆了。

这丫头出手太快,等我反应过来时,刀已顶在我的胸口,而且刀尖已经刺破了我的衣服。

щшш Tтkan ¢O

本来我还想在一个小姑娘家面前充一充男子汉,说些我这条命随时任她来取的话。其实我是虚张声势,料定我救了她的命,这小姑娘再不讲理,也不至于杀自己的救命恩人吧。

但我哪里想到,这丫头是说翻脸就翻脸,一言不合就拔刀。

当时,我已不记得这刀尖刺在我胸口有没有疼痛的感觉了,我只感觉整个人是麻木的。

我只记得,在那个关头,我只思考着一件事。今天该不会就命丧于此了吧,我才二十三岁呀。

张思淑见我半天没有任何反应,也不躲避,也不求饶,便收了手,道:“你滚吧,今天我不想杀人。”

当时,我的反应是,原来世界也可以这么美好。

这事直到后来,我才从张思淑口中得知,她当时看见我被刀尖顶着胸口,面无任何表情,一点害怕的感觉都没有,觉得我象个男子汉。所以当时当就收手了,不想杀我了。

我后来知道了此事的真相,也是哭笑不得。

我在想,是不是很多时候,人们所看见的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将生死置之度外,其实是一种假象。

只是这个当事人,反应慢半拍,或者跟我一样被吓呆了,当时没有作出任何反应而已。

人真的到了生死关头,说不怕死那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假的。

我还没做出任何反应,“砰”的一声,张思淑就把门关上了。

我一个人站在她的门外边,至少思考了半分钟的人生,才回到了自己睡觉的舱室。

因为我们没她那个待遇,我和罗仁他们几个睡在一个舱室,容不得我独自一个人在舱室思考人生。也许站在张思淑的房门之前,没有旁人的打扰,才是思考人生的最佳地点。

当夜无话。第二天,也就是我们在鄱阳湖停泊的第三天早上,我是被一阵说话声吵醒的。

我出了舱室,来到了甲板上,原来是昨天那个商人兄弟和他的几个伙计在说话。

本来昨天我们将船停在离湖边不远处,让毛憨子原来船上的两个水手上岸回去了。但今天早上,那商人兄弟带着几个人又把船开到了他们的那艘沉船边。

那艘船还是保持着昨天的状态,也没继续下沉,也没继续侧翻。

那船老大和一个水手,刚从那艘沉船那边过来。他们是脱了衣服下水,去看了那艘沉船的具体情况,这时正回到船上在穿衣服。

雪还没停,但比前一天小了一些,但他们仍然能脱了衣服下水的勇气还是令我十分佩服的。

从这船老大和水手反馈的情况来看,这艘船是不行了。昨天被风刮到这里不动了,是因为船底被湖底突出的石头给挡住了。但糟糕的是船底被这石头给磕破了,龙骨也受损了。

这也难怪,昨天那一股大风吹来,能把这船横着吹出去几百米,突然遇上一个水底的障碍物,船底破洞也很正常。

关键是龙骨受损了,那这艘船基本是废了,没有什么维修价值了。

那商人兄弟听到这个消息,也是耷拉着脑袋,十分地扫兴。

见到这种情况,我赶紧过去安慰他,并说这甲板上冷,把他拉进舱室来休息。

他这一大早上,就让人来看他这船,也没顾得上吃东西。我也是刚起床。于是,我让罗仁给我们准备了点吃的,我们一边吃,一边拉起了家常。我也是想顺便安慰安慰这位兄弟。

原来这位兄弟姓沈名富,字仲荣,生于元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正月。其先祖世居在太湖南边的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沈家漾,沈家原本是殷实之家。

天有不测风云,沈富幼年时,南浔镇突遭水灾,瘟疫流行。沈富之母染瘟疫而死。沈富之父沈祐为避瘟疫,用一条渔船载起四个儿子,连夜逃到距南浔百里外的周庄镇(今属江苏省昆山市)。

但老大老二不幸夭折,只留下三子沈富和四子沈贵。

沈祐离开南浔镇沈家漾时,带着几辈人的积蓄。到了周庄后,购置了大片别人不要的低洼地,因为这片低洼地当时只生长芦苇和茅草。

周庄本来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灌溉方便,历来是种植粮食和油菜,种桑养蚕的好地方。

虽然当初沈祐购置的是别人不要的低洼地,但他勤于耕作,几年之后,就使之成了产量颇高的熟地。

待得沈富成年时,沈家又一次发家致富了。

沈祐原本指着两个儿子读点书。不说学而优则仕,至少也成为一个耕读世家。

但沈富和沈贵都对读书不大感兴趣。特别是沈富倒是对经商感兴趣。但当时的社会阶层划分是“士农工商”,经商之人被看成是社会地位最低的人。

因此,虽然沈富从不满二十岁起,就在周庄附近,利用此地水路交通运输的便利,倒腾点粮食、丝绸之类的东西,也有点小赚头,但沈祐对沈富的经商之事一直不太支持。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年初,沈富刚过完二十三周岁的生日,一个机会找上门了。

因为有一个人来找他,这个人叫张士荣。也就是这次跟他一起来景德镇购置瓷器的那个船老大。

这张士荣已近四十岁的年纪,他有一个堂弟在后来的几年成为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

他的这个堂弟就叫张士诚。

张士荣原本一直跟着张士诚倒腾私盐,虽然经常受到盐警及富户的敲诈,但还是能解决温饱问题。

中国从汉朝开始就实行了盐铁专卖制度。因为盐和铁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决不能放手让私人经营。

人不吃盐的话就会四肢疲软无力无法从事生产劳动,士兵不吃盐的话就没有什么战斗力了。

如果被盐商垄断,那么盐商就可以通过随意调整盐价和食盐配送来控制国家经济,甚至可以控制国家的战略方向。

从汉朝开始官府设立了盐运衙门,盐场制成的食盐由盐铁转运使运往各地由授权经销商销售。全国统一配送、统一售价,严禁加价、囤积。而且每个县都设数家盐商,就是为了防止食盐垄断。

其实官盐都是平价盐,利润很低。在唐朝一石食盐仅售二十文,但由于食盐销量巨大所以总体利润可观。于是就有人铤而走险制贩私盐。

因为盐商的盐号都集中在县城,而且盐商不得开分号,不得随意扩大经营,所以在没有盐号的偏远乡村私盐还是很有市场的。

正是因为贩卖私盐的不合法性,张士诚他们在卖给一些富户私盐时,这些富户常常以举报官府相要挟。不仅不给张士诚他们盐钱,而且对他非打即骂。

更为恼火的是盐警,他们的职责本是负责监督盐民出工、缉拿私盐贩子。

张士诚他们本来的身份是盐民,贩私盐往往是在正常运盐过程中夹带进行。但那些盐警经常敲诈他们,类似于现在的收保护费性质。因此,虽然贩卖私盐利润可观,但这些私盐贩子最终也没落下几个钱。

但这张士诚不是一个安分人,他也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时值元末各地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地进行,张士诚也有了起兵称王称霸之心。

就在这年(公元1353年)正月,张士诚秘密联络了十七名胆大的盐民,包括他的亲弟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及李伯升等人,积极筹备武装暴动。

当然,这张士诚起初也想让张士荣跟着他一起造反,但张士荣没答应。

张士荣的想法是,虽然贩点私盐常常受到敲诈,最后也剩不下几个钱,但好歹也能混口饭吃。而这起兵造反搞得不好,就把脑袋给整没了。

还有一点比较关键的是,张士荣不光参与了贩私盐,对这一块业务较精通。他比其他人还多掌握一门专业技能,那就是他会驾船。

以往贩私盐如果走水路运输,都是张士荣当船长。当然他买不起船,船也不是他的,但他有这门技术在手。

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贵惨死第三十一章 袭杀蒙古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与李善长磋商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阳城堡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个男人一台戏第六章 乐极生悲第四百一十二章 炒地皮赚大了第六百七十九章 轻取关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杀人诛心第五百三十九章 陈友谅的王炸第二百八十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四百八十三章 欧普祥的如意算盘第七百一十七章 杨宪的猜测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袄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击战第六百零二章 轮番劝降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枢密院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集庆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怀镜的方案第四百八十八章 刘聚的情商第四百二十三章 烧毁粮仓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来信第五百七十一章 陈友谅归天风?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四百六十七章 东窗事发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陆路第四百六十一章 歪解卦象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断七夕第二百八十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华山第六百一十一章 赵敏的大哥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应天?第四百二十三章 烧毁粮仓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陈野先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断七夕第五十二章 两个初生牛犊第二百二十七章 俘获美人心第一百三十章 石头上的谈话第三百六十五章 偰老爷子的下落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应天?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庆第五十八章 重大发现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击战第七百一十四章 赐婚李祺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二百零五章 斩首行动第八十七章 第一次进妓院第四百零六章 相约在应天第二百八十六章 贿赂的艺术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文庙第三百四十八章 怂恿朱文正第四百九十五章 偰逊病逝第六百四十三章 水雷的鼻祖第五百六十三章 半路里杀出程咬金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四百六十三章 揭他们的老底第二十章 舍命相搏第五百四十三章 猛人薛显第六百九十九章 温水煮青蛙第九十八章 投资入股第一百八十一章 惹恼张思淑第四百二十三章 烧毁粮仓第三百三十九章 “背锅大侠”第六百九十九章 温水煮青蛙第二百九十六章 调整战略第六百一十七章 李文忠的致命一击第六百五十三章 《马前神课》第五百三十八章 城墙已破!第五百零九章 三线快攻第十九章 兵行险着第三百九十五章 李善长的试探第一百零八章 吴啸天的部署第一百一十章 初见朱升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城门之战第四十八章 曼陀罗花汤第四百三十五章 廖永安生死未卜第六百九十章 陈日礼继位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该绝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换日第二百九十三章 刘聚得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集庆第四百八十三章 欧普祥的如意算盘第三百五十七章 偰玉立被发配云南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来信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锥”第六章 乐极生悲第七百零二章 以退为进第四百二十二章 这是什么地方?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爷子的重托第一百零八章 吴啸天的部署第六百八十七章 “可悲”的奶奶第二十章 舍命相搏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枪第五百三十七章 进贤门告急第五百四十六章 此马云非彼马云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当家第一百一十一章 铜陵汇合
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贵惨死第三十一章 袭杀蒙古兵第三百九十六章 与李善长磋商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阳城堡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个男人一台戏第六章 乐极生悲第四百一十二章 炒地皮赚大了第六百七十九章 轻取关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杀人诛心第五百三十九章 陈友谅的王炸第二百八十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四百八十三章 欧普祥的如意算盘第七百一十七章 杨宪的猜测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袄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击战第六百零二章 轮番劝降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枢密院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集庆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怀镜的方案第四百八十八章 刘聚的情商第四百二十三章 烧毁粮仓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来信第五百七十一章 陈友谅归天风?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四百六十七章 东窗事发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陆路第四百六十一章 歪解卦象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断七夕第二百八十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华山第六百一十一章 赵敏的大哥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应天?第四百二十三章 烧毁粮仓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陈野先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断七夕第五十二章 两个初生牛犊第二百二十七章 俘获美人心第一百三十章 石头上的谈话第三百六十五章 偰老爷子的下落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应天?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庆第五十八章 重大发现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击战第七百一十四章 赐婚李祺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二百零五章 斩首行动第八十七章 第一次进妓院第四百零六章 相约在应天第二百八十六章 贿赂的艺术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文庙第三百四十八章 怂恿朱文正第四百九十五章 偰逊病逝第六百四十三章 水雷的鼻祖第五百六十三章 半路里杀出程咬金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四百六十三章 揭他们的老底第二十章 舍命相搏第五百四十三章 猛人薛显第六百九十九章 温水煮青蛙第九十八章 投资入股第一百八十一章 惹恼张思淑第四百二十三章 烧毁粮仓第三百三十九章 “背锅大侠”第六百九十九章 温水煮青蛙第二百九十六章 调整战略第六百一十七章 李文忠的致命一击第六百五十三章 《马前神课》第五百三十八章 城墙已破!第五百零九章 三线快攻第十九章 兵行险着第三百九十五章 李善长的试探第一百零八章 吴啸天的部署第一百一十章 初见朱升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城门之战第四十八章 曼陀罗花汤第四百三十五章 廖永安生死未卜第六百九十章 陈日礼继位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该绝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换日第二百九十三章 刘聚得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集庆第四百八十三章 欧普祥的如意算盘第三百五十七章 偰玉立被发配云南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来信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锥”第六章 乐极生悲第七百零二章 以退为进第四百二十二章 这是什么地方?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爷子的重托第一百零八章 吴啸天的部署第六百八十七章 “可悲”的奶奶第二十章 舍命相搏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枪第五百三十七章 进贤门告急第五百四十六章 此马云非彼马云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当家第一百一十一章 铜陵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