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赵敏的大哥

话说朱元璋让徐达、常遇春二人同时离开刚刚攻克的军事重镇庐州,其实也是挺危险的。万一元军突然从北边和西边发起进攻,没有这二人镇场子,庐州很可能顶不住元军的攻势。

不过,为了稳住庐州北边和西边的元军,朱元璋特意派李善长去庐州西边的信阳办了件大事。

当时的信阳可是元军的地盘儿,朱元璋派李善长去信阳干什么?

朱元璋派李善长带着重金去拜会了一对父子。这对父子中,父亲名字叫做赛因赤答忽,当时被元廷册封为银青荣禄大夫、太尉、翰林学士、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儿子的名字叫做扩廓帖木儿,当时被元廷册封为银青荣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皇太子詹事。

父子二人均被封为银青荣禄大夫,这并不奇怪,因为这银青荣禄大夫只是个虚衔。但父子二人同被封为太尉,听起来挺吓人的。其实,这个“太尉”之职在元廷也只是个虚职,可不能跟已被朱元璋灭亡的大汉的太尉张定边相提并论。

朱元璋让李善长携重金去拜会这对父子干什么呢?

因为这对父子是当时元廷的实力派人物,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一带屯有重兵,为当时元廷两支最重要地方武装力量中的一支。也就是说,朱元璋攻取了张士诚大部分江北重地之后,直接就面对着这对父子统领的元军重兵。

朱元璋派李善长此去的目的,就是与这对父子暂时达成默契,互不攻伐,为其下一步消灭张士诚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果不能搞定这对父子,一旦朱元璋对张士诚用兵,赛因赤答忽父子在背后捅朱元璋一刀,朱元璋可受不了。

那朱元璋又有什么把握能搞定这对父子呢?是谁给他的自信呢?

这事儿还得从这对父子的发迹说起。准确地说应该从一个儿子两个爹说起。

一个儿子两个爹?这又是怎么回事?且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第一个爹,也就是亲爹赛因赤答忽,其人生于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是蒙古属伯也台部落的后人。

元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赛因赤答忽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因其体弱多病,按照当时蒙古人的习俗,便将其寄养到这个小孩子的舅舅察罕帖木儿家中。

察罕帖木儿生于元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他对这个小自己十岁的小外甥特别喜欢,并以父子相称,还给这个小孩子起名扩廓帖木儿。很明显,察罕帖木儿是让养子扩廓帖木儿随自己姓了。

之前本书中也提到过,红巾军起义爆发之后,元廷为了应对各地农民起义的严峻形势,册封了许多都元帅,让一些大家族组建地方武装,以对抗农民起义军。

就在这在种大背景之下,年轻的察罕帖木儿组建了自己的私人武装。当然,当时跟他一样以剿灭农民起义军为由,组建私人武装的人有很多,但最后真正做大做强的却是凤毛麟角。但察罕帖木儿就是那少数几个成功者之一。

就在察罕帖木儿组建私人武装不久,他的姐夫,也就是扩廓帖木儿的生父赛因赤答忽也带着人来投奔了他。再后来,扩廓帖木儿也入了军,自此,在这支元军的地方武装中就有了“一个儿子两个爹”的趣闻。

之前提到过,察罕帖木儿的这支地方武装是当时元廷非常依仗的两支地方武装之一。那么另一支地方武装又是谁呢?

另一支地方武装的组建者名叫答失八都鲁,其先祖孛罗带,最初为元太祖铁木真宿卫,后来随元太宗窝阔台灭金,戍卫河南。

孛罗带的后世子孙多有战功。红巾军起义之后,答失八都鲁以世袭万户、四川行省参知政事的身份出川,在襄阳、荆门等地大破起义军。元顺帝遂命令答失八都鲁参与了剿灭韩林儿、刘福通的诸多战斗,逐渐成了中原战场上的一支重要元军力量。

由于答失八都鲁的出身家族比察罕帖木儿的家族更加高贵,因此战功比察罕帖木儿少的答失八都鲁反而得到了更多的奖赏。由此,这两支重要的地方武装之间存在不少嫌隙,甚至互相发生摩擦。

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答失八都鲁在与刘福通的作战中经历了一场大败,答失八都鲁忧愤而死,其子孛罗帖木儿继承了其兵权。

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察罕帖木儿被红巾军降将田丰所杀,扩廓帖木儿自此执掌了养父兼舅舅察罕帖木儿的兵权,成为了这支元军地方武装的新领袖。

自此,这两支元廷地方武装之间的明争暗斗,也从父辈延伸到了下一代。双方的争斗,也更加激烈。在斗争的过程中,二人也逐渐卷入了元顺帝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的政治斗争中。

孛罗帖木儿成了元顺帝倚重的力量,而扩廓帖木儿则成了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倚重的力量。

就在今年三月,朱元璋刚刚灭了大汉之际,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迫使元顺帝下达诏书,解除了孛罗帖木儿的职位。孛罗帖木儿见了此诏书,当即勃然大怒,宣称皇帝遭受胁迫,他绝不奉诏。

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见孛罗帖木儿不奉诏,正合他意,立即带兵亲征孛罗帖木儿,并命令扩廓帖木儿率军一同讨伐孛罗帖木儿。接到皇太子的军令,扩廓帖木儿于五月份欣然领兵前去助阵。

战争一直持续到七月份,双方互有胜负。就在紧要的关头,没想到元大都守将也速突然宣布归附孛罗帖木儿,并迎孛罗帖木儿入大都。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不得不退兵冀宁,而扩廓帖木儿也不得不回到自己的老根据地河南。

而入主大都的孛罗帖木儿立即被元顺帝晋封为右丞相。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朱元璋瞅准时机,派李善长去联络了扩廓帖木儿父子。此时对于扩廓帖木儿父子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扳倒右丞相孛罗帖木儿,至于农民起义军,眼下他们哪有心思去顾及呀!

恰巧在这种时候,与自己在前线成对峙之势的农民起义军主动来示好,扩廓帖木儿父子哪有拒绝的道理。就这样,扩廓帖木儿父子与朱元璋达成默契,双方互不用兵。

在这里,再插一个题外话。扩廓帖木儿这个名字,着实是不好记,其实他还有一个好记的名字叫做王保保。

看过《倚天屠龙记》的人应该都还记得赵敏吧!书中赵敏的原名是敏敏特穆尔,她的父亲正是察罕帖木儿,不过那个“汝阳王”的封号倒是虚构的。书中也提到了赵敏的大哥王保保,正是朱元璋此次派李善长去联络的这个人。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本书后面就只提及“王保保”这个名字,不再提及“扩廓帖木儿”这个名字了。

朱元璋与王保保达成了默契,徐达和常遇春也就可以从庐州撤出来了。那徐达和常遇春究竟去了哪里呢?

本来我以为朱元璋要很快对张士诚有动作了,但问了朱老爷子和刘伯温才知道,徐达、常遇春二人同时被派去了西线。

这就让我有些不解了。西线有朱文正坐镇,大汉已被灭,张定边、张必先、邹普胜都已归隐,而且邓愈一路向西南方向用兵,形势发展很喜人。按说西线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只需要搞好民治,稳住局势,剿灭小股大汉的残余势力及各地的匪帮即可。哪需要将徐达、常遇春这两张王牌都派到西线去呢?朱元璋这是要干什么?难道要用大炮打蚊子?

幸好还有朱老爷子和刘伯温二人为我答疑解惑。

问题就出在了朱文正的身上。

话说按察使李饮冰大人带着几个随行官员、随行卫队及盖着朱元璋吴王印的任命文书,坐着应天特派的官船从应天出发,逆长江而上,在湖口进入鄱阳湖,然后由鄱阳湖入赣江,终于是在六月初抵达了洪都。

李饮冰是朱元璋称吴王后任命的第一位按察使,那可是相当于钦差大臣,沿途所到之处自然是受到了当地官员的热情接待。可是令李饮冰没有想到的是,到了洪都,一切就大不相同咯!

其实,李饮冰来洪都之前,也是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的。此次去洪都就是奉朱元璋之命,随时监督以洪都为中心的西边的各级官员,特别是要监督好大都督朱文正。这到了洪都想要正常开展各项工作,自然是不容易的,毕竟朱文正是大都督,算是自己的上级。自己去监督他,他自然不会给自己好脸色看。

但是,李饮冰也仔细想过了,自己有朱元璋的任命文书,朱文正就是再不待见自己,至少这场面上的事情还是要维持下去的,不至于没到你死我活的关键时刻就跟自己扯破脸皮吧。

真要是到了那种你死我活的关键时刻,李饮冰肯定是会百般谨慎,甚至可能人先撤出洪都,防止朱文正狗急跳墙,干出什么杀人灭口的勾当。

第四百零二章 下辈子还做兄弟第三百零八章 这个账算得不错第九十二章 逃离倚云楼第一百二十九章 进军定远城第七百零九章 杨汪反目第一百七十九章 刘聚的折衷方案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来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二入太平第五百三十八章 城墙已破!第四百八十三章 欧普祥的如意算盘第一百零一章 安庆三结义第一百五十八章 当头棒喝第三百九十二章 拍卖会只是幌子第六章 乐极生悲第四百八十八章 刘聚的情商第二百二十八章 软猬甲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李相会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贵惨死第三百零二章 说服蓝玫第三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跟我们玩PPP?第三百七十三章 小妾也有“编制”第三十一章 袭杀蒙古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事态严重第513章第二百六十五章 久别重逢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万三再献重宝第三百七十六章 难以启齿的重伤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两路第九十七章 大航海家第二百零一章 大战采石矶第五十八章 重大发现第四百六十二章 说漏嘴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长期规划第二百四十一章 令人兴奋的灵感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罗人才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城门之战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一百八十三章 叮嘱常遇春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恋第一百四十章 炼铁计划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一步说话第二百七十五章 镇江军营第八章 救人一命第四十八章 曼陀罗花汤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来信第二百六十八章 郭天爵得了失心疯?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见的提亲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来了第五百九十章 挫败东吴第三百零一章 结亲刘家第二百七十六章 “数落”常遇春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五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的阴招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袭白马寺第一百二十二章 派出特战小分队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顿吏治第十八章 刘家惨案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陈野先第六百八十章 爱的代价第九十五章 湖口救险第六百一十章 替陆家撑面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刘聚得子第七百零五章 枯叶牡丹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换日第491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俘获美人心第三十八章 机灵鬼蓝玉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来历第五百一十二章 朱文正上位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两路第四百五十一章 宽慰蓝玫第一百九十九章 牢笼脱身第五百三十五章 控制朱文正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儿有喜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朱文正上位第六十九章 围歼援兵第三百零二章 说服蓝玫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陈野先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第六百五十章 见死不救第一百六十六章 中了“六合彩”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六百章 争夺高冠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战告捷第六百零三章 陈理出降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打富户第三百四十三章 征求意见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开训第四百四十一章 仇人相见第四百六十二章 说漏嘴了第七百零六章 家里有矿第十章 黑石岭的传说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当校长啦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完内讧第三百三十八章 远走高丽第四百八十四章 给刘伯温“挖坑”第三十五章 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来了
第四百零二章 下辈子还做兄弟第三百零八章 这个账算得不错第九十二章 逃离倚云楼第一百二十九章 进军定远城第七百零九章 杨汪反目第一百七十九章 刘聚的折衷方案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来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二入太平第五百三十八章 城墙已破!第四百八十三章 欧普祥的如意算盘第一百零一章 安庆三结义第一百五十八章 当头棒喝第三百九十二章 拍卖会只是幌子第六章 乐极生悲第四百八十八章 刘聚的情商第二百二十八章 软猬甲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李相会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贵惨死第三百零二章 说服蓝玫第三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跟我们玩PPP?第三百七十三章 小妾也有“编制”第三十一章 袭杀蒙古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事态严重第513章第二百六十五章 久别重逢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万三再献重宝第三百七十六章 难以启齿的重伤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两路第九十七章 大航海家第二百零一章 大战采石矶第五十八章 重大发现第四百六十二章 说漏嘴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长期规划第二百四十一章 令人兴奋的灵感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罗人才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城门之战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一百八十三章 叮嘱常遇春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恋第一百四十章 炼铁计划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一步说话第二百七十五章 镇江军营第八章 救人一命第四十八章 曼陀罗花汤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来信第二百六十八章 郭天爵得了失心疯?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见的提亲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来了第五百九十章 挫败东吴第三百零一章 结亲刘家第二百七十六章 “数落”常遇春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五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的阴招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袭白马寺第一百二十二章 派出特战小分队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顿吏治第十八章 刘家惨案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陈野先第六百八十章 爱的代价第九十五章 湖口救险第六百一十章 替陆家撑面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刘聚得子第七百零五章 枯叶牡丹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换日第491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俘获美人心第三十八章 机灵鬼蓝玉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来历第五百一十二章 朱文正上位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两路第四百五十一章 宽慰蓝玫第一百九十九章 牢笼脱身第五百三十五章 控制朱文正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儿有喜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朱文正上位第六十九章 围歼援兵第三百零二章 说服蓝玫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陈野先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第六百五十章 见死不救第一百六十六章 中了“六合彩”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六百章 争夺高冠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战告捷第六百零三章 陈理出降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打富户第三百四十三章 征求意见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开训第四百四十一章 仇人相见第四百六十二章 说漏嘴了第七百零六章 家里有矿第十章 黑石岭的传说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当校长啦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完内讧第三百三十八章 远走高丽第四百八十四章 给刘伯温“挖坑”第三十五章 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