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和尚修道

我看了看陈元贵,告诉他,他必须留在应天。这些人中,他对应天的事务是最清楚的。

陈元贵听我这么一说,也就不好再反驳,只得表示接受安排。

最终,我还是选择带上张天赐、吴成照二人同去。因为张天赐功夫好嘛!

贾海通、郑光成虽然也想跟着去苏州,但我以他们二人对应天的工作也比较熟悉为由,让他们安心待在应天。

安排完毕之后,我让罗仁、陈定邦、张天赐、吴成照先回去准备出发事宜,并让他们四个今天晚上去我府上吃饭。相关后勤保障工作,由罗仁会同郑有功迅速解决。

罗仁他们四个走后,我与郑有功、陈元贵、贾海通、郑光成又开了个小会,主要是关于下一步秦淮河治理及房产、地皮高价出售的诸多问题。

在联络点统一了思想之后,我又带上这四人去了金大富那里,继续商讨相关事宜。

傍晚时分,朱升老爷子带着哈斯其其格来了,不大一会儿,刘基、罗仁等人也陆续到场。

我将李成荣与他们互相作了介绍。开席之前,我特意将昨晚从李成荣那里听来的,元廷即将为脱脱平反昭雪、并召回他两个被流放外地的儿子之事,说给众人听了。

其间,李成荣自然作了一些必要的补充。

哈斯其其格听到这个消息,当场就哭了。我也不知道她这是不是算喜极而泣,众人都对她是好生安慰了一番。

待哈斯其其格情绪稳定之后,晚宴就开席了。因为请了哈斯其其格过来,晚宴便安排了两桌。

我与李成荣他们三个,还有朱升老爷子、刘基及罗仁他们四个坐了一桌。霏儿她们一众女眷陪着哈斯其其格坐了另一桌。

晚宴之上,朱升老爷子和刘基也是问了李成荣许多关于元大都那边的情况,李成荣当然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四月初一,我们一行八人在应天码头上了船,直奔苏州。

不过这次十分不凑巧,我们到达沈家的时候,沈大哥刚刚出门去了松江府,说是与一个远洋商人谈一笔生意,大概要十天、半个月才能返回。

没办法,我们只好在苏州等待。虽然偰斯很有可能就在松江府,但如果我们追着去松江府,很难就这么巧合能遇上沈大哥。到时如果沈大哥又回了苏州,那就更加浪费时间了。

好在沈贵在家,加上沈大哥的几位夫人我都见过,沈家对我们八人也是进行了热情的接待。

到了苏州,沈大哥不在,虽然沈贵每天安排专人来陪我们,我还是觉得无趣,便打算去一趟妙智庵,看看道衍小和尚。

李成荣他们三个是第一次来苏州,长年生活在北方的他们见着苏州如此典型的江南美景,自然是十分陶醉。既然如此,去妙智庵就不叫他们了,让沈家的人继续带他们三个欣赏苏州美景吧。

四月二十三日一早,我带上罗仁、陈定邦、张天赐、吴成照去妙智庵。

去了妙智庵,住持老僧自然认得我。不过,他告诉我们,道衍小和尚现在不在妙智庵了,他去了灵应宫,随子阳子真人修道去了。

闻听此言,我心中暗叫:我靠,什么情况?这小子不当和尚,去当道士了?

我立即追问道:“大师的意思是那道衍小和尚还俗后,又去当道士了?”

那住持老和尚听我如此一问,立即笑道:“那倒没有!道衍还是咱妙智庵的和尚!”

老和尚这么一说,我就更加诧异了。心想:他这是既当和尚,又当道士?还是当着和尚去修道?这什么乱七八糟的?就是在武侠小说上,我也没听说过谁既学少林功夫,又学武当功夫的呀?

老和尚从我诧异的神情中看出了我的不解,他笑着对我解释道:“道衍天性好学,将来绝非池中之物。子阳子乃当世高人,道衍能从其学,老衲甚感欣慰!”

我当即反驳道:“自古佛道各成一派,我只听说佛道相争之事,却从未听说过二教融合之事呀?”

老和尚双手合十,继续说道:“佛道各成一家,此话不假。佛道两家,也可以说是各有所长。普通之人,能学好其中一家都是极其不易。能成为其中一家中的大师级人物,那天资必定是极其聪慧的。如果说谁的天资能够高到能精通佛道两家,那此人必定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旷世奇才。依胡施主看,道衍有这个慧根吗?”

嘿嘿!没想到这老和尚反而问起我来了!那依着他的意思,这道衍小和尚就是他口中所说的百年难得一遇的旷世奇才喽?

虽然道衍小和尚十分聪明,又十分好学,但硬说他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旷世奇才,我还是持保留意见的。

估计是那老和尚看穿了我的心思,便继续解释道:“早些年间,我也只是认为道衍有慧根,又十分好学,因而让他在学习佛学典籍的同时,可以自由地学习其他各家学说。但两年前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道衍的看法。从那之后,我坚信道衍就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旷世奇才。因此,我鼓励道衍去灵应宫随子阳子修道。”

老和尚这番话一说出来,我想到了两个关键点。

这其一,两年之前究竟是一件什么事情让这老和尚对道衍更加另眼相看。

这其二,这子阳子又是什么来头。如果真如他所说,道衍的天资不凡,那为什么鼓励他去追随子阳子,而不是去追随其他人。想必这子阳子也必定是道家中的翘楚人物。

对于这两个疑问,住持老和尚是给我详细解释了一通。

两年之间,道衍随同住持老和尚外出云游。在嵩山脚下,他们遇见一对父子。

这对父子,父亲名叫袁士元,称得上是当时的文坛名人了。袁家世代书香门第,出过不少文人、名人,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袁家自然也有不少人曾在朝中为官,包括袁士元自己。只不过是袁士元仕途坎坷,后来便专心做学问,开馆授学,还出过不少诗集。

道衍博览群书,还曾与“吴中四杰”中的杨基、高启结为好友、互相切磋,其文学造诣还是有一定功力的。

道衍自然也是听过袁士元的名头,言谈举止中对其也是相当恭敬。袁士元在与道衍的对话交流中也发觉这个后生晚辈颇有见地,对其也是刮目相看。

与袁士元同来嵩山的儿子袁珙恰好与道衍同岁,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也是自幼能诗之人。如此一来,三人是趣味相投,相谈甚欢。

相传,袁珙年少时游洛伽山,曾有一段奇遇,得一高僧传授相面之术。少年袁珙凭借着他这神奇的相面之术,在当地也是颇有盛名。

也是三人有一种相见甚晚的感觉,袁士元提议由儿子袁珙为道衍相面。

也正是这次相面,让住持老和尚认为道衍就是那百年难得一遇的旷世奇才。

袁珙仔细观看了道衍的面相之后,直呼奇哉!说道衍是天赋异禀之人,他日成就,绝不亚于元朝国师刘秉忠。

听袁珙如此一说,袁士元与老和尚也是惊奇不已。

此次嵩山之行之后,住持老和尚对道衍是更加关爱。

再来说说这子阳子。子阳子本名叫席应真,生于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少时,席应真便入道观习道。

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因其修为颇高,受邀主持常熟李塘佑圣道院。

至元三年(公元l337年),席应真继承其师遗志,前往郡城始苏扩建白鹤观,随后主持白鹤观观事。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子阳子又回到相城灵应宫,主持灵应宫观事。

因灵应宫离妙智庵只有一天的路程,在住持老和尚的鼓励之下,道衍便前往灵应宫找子阳子学道。

听了老和尚这一番解释,我总算是明白了,要找小道衍只好明日去灵应宫了。

当晚,住持老和尚就留我们五人在妙智庵住了一晚。因为妙智庵较小,我们五人就挤在道衍小和尚原来住的屋子里睡了一夜。本来与道衍小和尚同住一屋的另一名小和尚,只好去其他房间挤一挤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辞别了住持老和尚,前往灵应宫。当日傍晚,我们终于是在灵应宫见到了道衍。

这灵应宫比起妙智庵就显得规格高多了,妙智庵总共才几个僧人,这灵应宫却有五、六十个道人。

正所谓入乡随俗,到了灵应宫,道衍便换成了一副道士的装扮。好在是他戴着顶道帽,外人还真看不出来他是名和尚。

道衍告诉我们,他已拜子阳子为师,并被赐道号“逃虚子”。

我心中暗笑,这“逃虚子”的名字还真是起得名副其实。从和尚庙“逃”到了道观,净搞些“虚”的。

道衍还告诉我们,他师傅子阳子在阴阳术数方面是造诣相当高,不仅对《易经》是研究得相当透彻,他老人家自己还收集了一些资料,都可以出几本秘笈了。

看着道衍这兴奋劲儿,我们也只能替他高兴。

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头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第五百三十四章 君子无罪,怀璧其罪第四百五十六章 太平告急第五百零六章 马垱受降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灵感第八十七章 第一次进妓院第九十五章 湖口救险第二百八十三章 要收租喽!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广的计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进军定远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活死人”的秘密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588章第二十一章 哲别的传人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馆儿有大作用第五百八十八章 奇门遁甲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满意的贿赂第六百二十一章 拥兵自重第四百八十二章 欧普祥装病第四百三十一章 双簧好戏第八十章 到达峡州第四百二十九章 是诈降吗?第十二章 收了个小弟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长挖墙角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战在即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锥”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达苏州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长挖墙角第六百四十三章 水雷的鼻祖第四百一十章 批评与表扬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三百四十二章 与陈叔明摊牌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萧何第五百章 截胡高丽第五百六十五章 瓮中捉鳖之计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六百零八章 陆父心动第一百零六章 没有办法的办法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十六章 拜师学艺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岛夷志》第六百五十三章 《马前神课》第五十九章 入伙锥子山第六百三十九章 刺杀蔡彦文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宁祭奠第五百零九章 三线快攻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六百七十七章 归隐之约第二百四十一章 令人兴奋的灵感第六百四十七章 苍天有眼!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六百五十二章 吴城古镇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谋第五百九十章 挫败东吴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陈野先第四百七十一章 常遇春出狱第六十七章 围点打援(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二女受伤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忽悠王厚义第十章 黑石岭的传说第二百五十九章 顺应天命第五百二十二章 当局者迷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干双先锋第六百八十七章 “可悲”的奶奶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珠”是谁?第五百三十章 “疯狂”的郭兴第三百六十五章 偰老爷子的下落第二百八十四章 应天新城第六百三十五章 暗杀计划第九十一章 营救思淑(下)第三百零二章 说服蓝玫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当家第五十八章 重大发现第五百一十九章 遁入空门第四百六十一章 歪解卦象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袭开始第三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跟我们玩PPP?第五百零四章 听戏求官第五百九十九章 张必先杀到第四百二十七章 让子弹飞一会儿第二百七十二章 陈元贵的损招第二百零七章 招降二陈第三百六十八章 节外生枝第五百七十五章 陈维林“战死”第八十四章 夜探倚云楼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当和事佬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万三再献重宝第四百二十八章 掘城而入?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府“闹鬼”第四百九十五章 偰逊病逝第六百二十五章 兑现承诺第五百零九章 三线快攻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第五百九十四章 罗复仁投降第一百四十九章 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六十章 交椅之争第三百二十一章 迁居应天
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头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第五百三十四章 君子无罪,怀璧其罪第四百五十六章 太平告急第五百零六章 马垱受降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灵感第八十七章 第一次进妓院第九十五章 湖口救险第二百八十三章 要收租喽!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广的计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进军定远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活死人”的秘密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588章第二十一章 哲别的传人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馆儿有大作用第五百八十八章 奇门遁甲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满意的贿赂第六百二十一章 拥兵自重第四百八十二章 欧普祥装病第四百三十一章 双簧好戏第八十章 到达峡州第四百二十九章 是诈降吗?第十二章 收了个小弟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长挖墙角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战在即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锥”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达苏州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长挖墙角第六百四十三章 水雷的鼻祖第四百一十章 批评与表扬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三百四十二章 与陈叔明摊牌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萧何第五百章 截胡高丽第五百六十五章 瓮中捉鳖之计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六百零八章 陆父心动第一百零六章 没有办法的办法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十六章 拜师学艺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岛夷志》第六百五十三章 《马前神课》第五十九章 入伙锥子山第六百三十九章 刺杀蔡彦文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宁祭奠第五百零九章 三线快攻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六百七十七章 归隐之约第二百四十一章 令人兴奋的灵感第六百四十七章 苍天有眼!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六百五十二章 吴城古镇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谋第五百九十章 挫败东吴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陈野先第四百七十一章 常遇春出狱第六十七章 围点打援(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二女受伤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忽悠王厚义第十章 黑石岭的传说第二百五十九章 顺应天命第五百二十二章 当局者迷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干双先锋第六百八十七章 “可悲”的奶奶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珠”是谁?第五百三十章 “疯狂”的郭兴第三百六十五章 偰老爷子的下落第二百八十四章 应天新城第六百三十五章 暗杀计划第九十一章 营救思淑(下)第三百零二章 说服蓝玫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当家第五十八章 重大发现第五百一十九章 遁入空门第四百六十一章 歪解卦象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袭开始第三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跟我们玩PPP?第五百零四章 听戏求官第五百九十九章 张必先杀到第四百二十七章 让子弹飞一会儿第二百七十二章 陈元贵的损招第二百零七章 招降二陈第三百六十八章 节外生枝第五百七十五章 陈维林“战死”第八十四章 夜探倚云楼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当和事佬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万三再献重宝第四百二十八章 掘城而入?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府“闹鬼”第四百九十五章 偰逊病逝第六百二十五章 兑现承诺第五百零九章 三线快攻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个更加大胆的计划第五百九十四章 罗复仁投降第一百四十九章 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六十章 交椅之争第三百二十一章 迁居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