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

当应天的朱元璋收到安丰方面刘福通他们送来的求救信之后,立即陷入了深思。

以朱元璋之精明,他肯定明白,一旦派大军驰援安丰,江州的陈友谅肯定要搞事情。但他现在名义上归韩林儿的龙凤政权领导,对领导见死不救,他朱元璋愿意担负这个恶名吗?

此时摆在朱元璋面前的有两条路。

第一条路,救援安丰。但走这一条路,不外乎会有两种结果。

其一,成功替韩林儿和刘福通解围。自此,自己在龙凤政权的地位和形象将得到大幅提升,甚至有取刘福通以代之的可能。

其二,安丰解围失败,韩林儿、刘福通等人身死,自己将脱离龙凤政权的领导。但自此之后,自己的人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安丰的残兵必然投入自己的怀抱。以前那些信奉韩林儿父子是“明王转世”之人,也必然转而拥护自己。

不论是哪种结果,自己的人望和形象将得到提升,那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得必有失,如果选择这条路,陈友谅必然偷袭自己。

首当其冲的就是洪都,自己一旦驰援安丰,陈友谅必然重兵围洪都。朱文正那小子能守得住吗?

如果守不住,他会怎么办?会投降?还是以身殉国?

真的到了那一步,我对得起死去的大哥吗?

陈友谅拿下洪都之后,会就此罢手吗?

陈友谅大军再度顺江而下,我们当如何应付?

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是朱元璋这个最高统帅必须要面对和考虑的。

那么,第二条路就简单了。按兵不动,静等着陈友谅出招。陈友谅肯定是在自己这里讨不到什么便宜的。

但是,如果选择第二条路,自己的声誉和形象必然受到不小影响。

昔日陈友谅弑徐寿辉篡夺帝位为人所不齿,今日自己对韩林儿见死不救,世人对自己的评价又能比陈友谅高出几何?

虽然朱元璋认为陈友谅是他最大的对手,但他认为在声誉方面,自己是要高出对手一大截的。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他当初才敢在兵力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在龙湾与陈友谅拼死一战。

难道自己要与陈友谅沦为一路货色?

细细思量之下,选择哪条道路,朱元璋已经有了初步的答案。

当然,这么重要的事情,还是要开个会,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倾听一下群众的呼声的。

在这次高级军事会议上,赞成选择第一条路救援安丰的人是少数,赞成按兵不动的人占多数。

从人员的构成上,赞成救援安丰的以常遇春和朱升老爷子为首,再加上沐英等几个不怕死的年轻人。

赞成按兵不动的,阵容可就豪华得多了。文以李善长、刘伯温为首,武以徐达、康茂才等人为首。

常遇春为什么要赞成救援安丰呢?作为一名精于战事的将领,他明明知道救援安丰,洪都就危险了。但是,正是因为我带着近六十人的特战分队去了洪都。常遇春坚信,我们会帮助朱文正守住洪都的。

当然,常遇春还临场发挥了一下他的军事才能。他告诉众人,一旦安丰失守,元军主力必然南下,滁州、和州就危险了。一旦滁州、和州失守,那应天……

朱升老爷子为什么赞成救援安丰呢?因为他也坚信有他女婿的襄助,朱文正肯定能够守住洪都。而且常遇春是他女婿的结拜兄弟,他好歹也得帮着常遇春说几句话。

但以李善长、刘伯温、徐达为首的豪华阵容直接指出,陈友谅眼下按兵不动就是等着我们救援安丰。一旦我们出兵,洪都怎么能顶得住陈友谅的大军?

洪都一失,那应天……

李善长、刘伯温、徐达他们的担心,朱元璋肯定是早就想到了的。从战略战术上来讲,李善长、刘伯温、徐达他们意见似乎是更为合理。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战争其实就是政治的延续。对于很多战争的分析,我们不能单单从兵对兵、将对将的单纯军事作战上来考虑。战争是一个多方面综合博弈的结果。

这一次,朱元璋决定站在以李善长、刘伯温、徐达为首的多数派的对面。就跟上次应天保卫战一样,朱元璋要力排众议了。

只不过,上次帮朱元璋的应天坚守战开了头炮的是刘伯温,这一次成了常遇春而已。这一回,再次验证了几百年后的那句名言: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朱元璋告诉众将,他意已决,各将领迅速整顿兵马。由他亲自挂帅,三月初一,出兵安丰。

对于朱元璋这个近乎“疯狂”的决定,以李善长、刘伯温、徐达为首众人,齐齐跪下苦谏。

但朱元璋就是朱元璋,在关键的时刻,他是一个顽固地坚持自己主张的人。

苦谏无效。李善长退下了,他默默地为朱元璋此次救援安丰准备后勤供给去了;徐达退下了,他默默地回到军营整军备战去了……

众人都退下了,唯有刘伯温长跪不起……

朱元璋知道这刘伯温也有几分倔犟,便走到刘伯温身边,扯起他的衣袖说道:“刘大人,起来吧!”

刘伯温的倔劲儿真的上来了,他回道:“吴国公大人不收回成命,我就不起来……”

面对这个像个孩子似的刘伯温,朱元璋笑了。朱元璋双手去拉刘伯温的臂膀,边拉边说道:“起来吧!起来再说!你要不起来,我可走啦,不听你说啦!”

就这样,刘伯温在半推半就之下,从地上起来了,被朱元璋按在了椅子上坐下了。

见刘伯温坐下了,朱元璋语重心长地说道:“刘大人,我知道你是一片忠心。但是,我身为龙凤政权的臣子,见死不救的话,那以后有何脸面在世间立足呀?”

就这短短两句话,让人不得不佩服朱元璋。在与刘伯温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就给对方灌输了这种忠君护主的思想。

刘伯温还是不予理会,继续发表自己的意见。他告诉朱元璋,一旦出兵安丰,陈友谅必有所动,而且十有八九就是去攻洪都。洪都一失,情况就大大不妙了。

另外还有一点,也是刘伯温认为最关键的,不方便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的理由就是:龙凤政权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韩林儿、刘福通等人如果这次身亡,其实对朱元璋是件大好事儿呀!自此以后,朱元璋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一方霸主,一个不再受任何人名义上节制的一方霸主了。

反而如果是这次救出了韩林儿,那朱元璋以后还是得接受他的领导,至少是名义上得接受他的领导。

将来实力更一步强大了,强大到能够真正地做天下的主人的时候,如何除去这个韩林儿就成了一个难办的问题了。

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即使韩林儿是自然死亡,别人也会将这笔账算在他朱元璋头上。

眼下张士诚重兵进攻安丰,如果能顺便杀掉韩林儿,这不正是帮了他朱元璋的大忙吗?

恩!什么叫水平?这就叫水平!

刘伯温不愧是人精中的人精,他往往能看透别人不易看透的问题,关键是他的厚黑学也还学得不错。

刘伯温的这一番惊世骇俗的言论,会在朱元璋心中掀起波澜吗?朱元璋会心动吗?

如果说刘伯温是人精中的人精的话,那么朱元璋就是人精中的战斗机。刘伯温的这一番话只是让朱元璋的心中有一丝丝小波动,而且这丝小波动是转瞬即逝。小波动过后,朱元璋还是决定,要不忘初心。

朱元璋告诉刘伯温,他能体会他的一片忠心。但是,出兵安丰是势在必行。眼下,他还是龙凤政权的一分子,就理所应当为龙凤政权鞠躬尽瘁……

恩!这是什么水平?这是比刘伯温更高了一个档次的水平。如果说刘伯温的厚黑学学得相当不错,算得上精英级别的话,那朱元璋可以称得上是王者级别的了。

虽然刘伯温对于朱元璋出兵安丰之事愤愤不平,但是朱元璋心意已决,他也没有办法阻止了。

三月初一,朱元璋亲率大军驰援安丰。常遇春为大军先锋,徐达为中军主将。

三月十三日,常遇春的先锋部队抵达安丰城下。此时,安丰外城已被吕珍攻破,安丰城内的刘福通正带着自己最后的家底,在内城与吕珍的大军死战。

常遇春一面进攻吕珍部把守的安丰外城据点,一面向朱元璋报告情况。当然,此时的常遇春只知道安丰城破,至于城内是个什么情况,韩林儿、刘福通是死是活,他根本就不知情。

得知安丰城被攻破,朱元璋非常“着急”,他立即派出亲卫随从郭兴带人前去支援常遇春。并让郭兴给常遇春带话,迅速攻入安丰城内,要不惜一切代价,救出韩林儿、刘福通。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就在郭兴迅速整顿人马,风风火火地准备带人奔赴安丰城之际,朱元璋派人告诉他,让他立即去刘伯温那里一趟,让他就下一步如何救援安丰城向刘伯温讨教一番。

第三百章 竞选班长第四百六十三章 揭他们的老底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馆儿有大作用第四百一十章 批评与表扬第513章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扬镳第七百章 朱升辞官第三百八十七章 破例册封第二百六十九章 死里逃生第三百四十九章 枞阳屯田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须守住的秘密第四百五十一章 宽慰蓝玫第三百六十三章 六脉神剑是假的?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当雷锋第一百零七章 经不起推敲的谎言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四十二章 准备突围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庙凶案第七百章 朱升辞官第三百七十章 替姐姐拜堂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捉阿古达木第七百一十章 汪广洋丢官第二百七十七章 调配人员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广的计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坚守定远城第六百四十一章 伏击“五太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恋第四百九十四章 蓝玫换刀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该绝第七百一十三章 胡惟庸的机会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出箭头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恋第六百八十八章 陈叔明休妻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亲第四百八十一章 正能量的重要性第六百零二章 轮番劝降第六百三十六章 决战东吴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扬镳第七百一十三章 胡惟庸的机会第三百二十七章 锦衣卫的前身第四百五十章 刘基来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杨宪的猜测第七百一十九章 陈元晫的皇帝梦第六百五十六章 谢再兴以死谢罪第三百八十七章 破例册封第二百五十七章 买房置地第一百五十二章 偰玉立的条件第五百一十三章 浙江兵变第五百六十一章 常遇春救驾第一百一十八章 设立和州办事处第三百六十九章 名相殒命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价涨疯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取采石矶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战告捷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罗人才第五百二十章 灭绝师太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丰告急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灵感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六百零九章 沈万三讲故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断七夕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三百九十二章 拍卖会只是幌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议定改革方案第六百四十五章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文忠凯旋第一百八十章 刘聚的托付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方合作第一百八十三章 叮嘱常遇春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取采石矶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谋第一百七十五章 锥子山告急第一百一十一章 铜陵汇合第六十四章 分组编队第五百四十六章 此马云非彼马云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三百零二章 说服蓝玫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当家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险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两路第一百一十九章 刘聚遇袭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五百一十九章 遁入空门第三百四十九章 枞阳屯田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贫的公务员第三百零七章 领工资喽第六百三十八章 蔡彦文的下限第三百五十七章 偰玉立被发配云南第七十五章 再获大胜第三百七十六章 难以启齿的重伤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将第六百二十三章 佯攻苏州第六百六十二章 炮击盘门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万三再献重宝
第三百章 竞选班长第四百六十三章 揭他们的老底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馆儿有大作用第四百一十章 批评与表扬第513章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扬镳第七百章 朱升辞官第三百八十七章 破例册封第二百六十九章 死里逃生第三百四十九章 枞阳屯田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须守住的秘密第四百五十一章 宽慰蓝玫第三百六十三章 六脉神剑是假的?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当雷锋第一百零七章 经不起推敲的谎言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四十二章 准备突围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庙凶案第七百章 朱升辞官第三百七十章 替姐姐拜堂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捉阿古达木第七百一十章 汪广洋丢官第二百七十七章 调配人员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广的计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坚守定远城第六百四十一章 伏击“五太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恋第四百九十四章 蓝玫换刀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该绝第七百一十三章 胡惟庸的机会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出箭头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恋第六百八十八章 陈叔明休妻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亲第四百八十一章 正能量的重要性第六百零二章 轮番劝降第六百三十六章 决战东吴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扬镳第七百一十三章 胡惟庸的机会第三百二十七章 锦衣卫的前身第四百五十章 刘基来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杨宪的猜测第七百一十九章 陈元晫的皇帝梦第六百五十六章 谢再兴以死谢罪第三百八十七章 破例册封第二百五十七章 买房置地第一百五十二章 偰玉立的条件第五百一十三章 浙江兵变第五百六十一章 常遇春救驾第一百一十八章 设立和州办事处第三百六十九章 名相殒命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价涨疯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取采石矶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战告捷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罗人才第五百二十章 灭绝师太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丰告急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灵感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六百零九章 沈万三讲故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断七夕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三百九十二章 拍卖会只是幌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议定改革方案第六百四十五章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文忠凯旋第一百八十章 刘聚的托付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方合作第一百八十三章 叮嘱常遇春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取采石矶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谋第一百七十五章 锥子山告急第一百一十一章 铜陵汇合第六十四章 分组编队第五百四十六章 此马云非彼马云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三百零二章 说服蓝玫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当家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险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两路第一百一十九章 刘聚遇袭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五百一十九章 遁入空门第三百四十九章 枞阳屯田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贫的公务员第三百零七章 领工资喽第六百三十八章 蔡彦文的下限第三百五十七章 偰玉立被发配云南第七十五章 再获大胜第三百七十六章 难以启齿的重伤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将第六百二十三章 佯攻苏州第六百六十二章 炮击盘门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万三再献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