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相爱相杀

用现代的话来讲,张士诚当时的情况叫做人员、经费均独立,是名符其实的土皇帝。

为了显示投降元朝的诚意,张士诚还是做了一些工作的。每年他都要派出大型船队赴元大都进贡。反正他手中盐多、钱多、粮多,只要元朝任由他在江浙一带逍遥自在,进点贡也是无关痛痒的事情。

听李成荣如此一说,我觉得他的分析倒还真有几分道理,这偰斯说不定眼下就在张士诚手下任职。不过真要去松江府打听,那里人生地不熟的,还不一定好找。

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偰斯现在不在松江府,而是去了其他地方,那就更难寻找了。如果能有人在张士诚那边供职,让其帮着打听,那就容易多了。

想到这一层,我立即想起了沈大哥。沈大哥虽然不在张士诚手下供职,但与张士诚还算有些交情,肯定认识不少张士诚手下的官员。如果请沈大哥帮着打听此事,那就容易多了。

我立即将想请沈大哥帮忙的想法说给李成荣听了,李成荣觉得这个办法甚好,可以避免走不少弯路。

说着说着,就到了晚饭的点儿了,我立即请李成荣他们三人入席。按照当时男尊女卑的世俗观念,我并未让霏儿她们入席。主要是我和李成荣的关系只能算一般,要是沈大哥、常二哥来家里做客,她们几个女眷肯定是要露面的。

三、五杯酒下肚,大家就渐渐熟络起来。加上酒精的作用,我们的话就渐渐多了起来。

为了寻找话题,我先是向李成荣他们询问了元大都那边张玉父子的情况。李成荣他们与张家并不是很熟,只是知道张家的大致情况。不过,从他们口中得知张家平安,那就足够了。

我又问起元廷的一些新动向。这一是找话题,烘托晚宴的热烈气氛;另一方面,也是想从李成荣他们口中看能不能得出一些对朱元璋、常二哥有用的信息。

这一问,虽然没给朱元璋和常二哥问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倒是替哈斯其其格问出了一件大事。

原来在今年年初,元廷有人建议为脱脱平反,并召回被流放的脱脱的两个儿子哈剌章和三宝奴。

提出这个建议的不是一般人,而是当朝的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及其亲生母亲奇皇后。

说起这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与已故的脱脱之间的关系可谓错综复杂。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咱们可以用“相爱相杀”。

按照元朝皇室惯例,皇子出生之后,都要放在大臣家里寄养。

恰好爱猷识理答腊出生之时,脱脱长子哈剌章刚出生不久。因此,这位爱猷识理答腊出生之后,便寄养在脱脱家中。

爱猷识理答腊因为是吃着脱脱正妻(哈剌章生母)的奶长大的,便称呼称呼脱脱正妻为“奶娘”,称呼脱脱为“奶公”。

爱猷识理答腊与哈剌章不仅可称得上是“一奶同胞”,也是儿时的玩伴。

对于这个皇子,脱脱也是对其寄于厚望。很自然地,脱脱成了爱猷识理答腊的启蒙老师。虽然爱猷识理答腊六岁的时候,就离开脱脱的家回到宫中,但脱脱对幼时的爱猷识理答腊影响还是不小的。

正所谓“受之深,责之切”,复位丞相之后的脱脱对爱猷识理答腊也是有些严苛的。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爱猷识理答腊被元顺帝立为太子。在这件事情上,脱脱是有违常理地在元顺帝面前发表了反对意见的。

因为在一般人看来,脱脱相当于爱猷识理答腊的另一位“父亲”。爱猷识理答腊上位,必定能给脱脱带来更加稳固的政治地位。

但在脱脱看来,当时爱猷识理答腊才十四岁,还太年少。立为太子之后,他很可能会满足于现有地位,放弃以前那种刻苦学习的劲头。

可是脱脱当时的这番苦心,又有几个人能够理解?

反正爱猷识理答腊是不能理解的。正是因为脱脱阻止他上位,他下定决心拿脱脱开刀。在与哈麻勾结之后,脱脱被突然罢官。

哈麻更是发挥了穷追猛打的精神,在脱脱流放之后,置其于死地。

当然这个罪大恶极的哈麻,也没讨到好果子吃。至正十六年,才挤掉脱脱当了一年丞相的哈麻,被其妹婿秃鲁帖木耳在元顺帝前进馋言,受仗刑而死。

脱脱、哈麻等重臣相继死后,爱猷识理答腊与其生母奇皇后开始在朝中结党营私,谋划着驱逐元顺帝。因得不到左丞相贺惟一的支持,爱猷识理答腊的秘密篡位计划宣告失败。

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爱猷识理答腊意识到自己的羽翼还不够丰满,不足以撼动元顺帝的地位。

爱猷识理答腊便与生母奇皇后向元顺帝进言,欲为脱脱平反,并召回被流放肃州的脱脱的长子哈剌章及流放兰州的脱脱次子三宝奴。

爱猷识理答腊此举其用意有三:

一是积极争取朝中原先支持脱脱的那批官员。脱脱倒台之后,受到牵连的官员不在少数,而且这批人基本都是能臣。如果能得到这批人的支持,他这个皇太子的位置就稳如磐石。

其二,树立自己的形象。满朝文武,大部分人都觉得脱脱当初死得冤枉。如果此时,他这个皇太子首先站出来为脱脱平反,其形象提升效果肯定十分明显。

其三,脱脱长子哈剌章与自己是光着屁股长大的好兄弟,召回哈剌章后,对其委以重任,必定是给自己争夺帝位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帮手。

元顺帝听到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及奇皇后的这个建议之后,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只说此事重大,需要找个合适的时机在朝堂之上廷议。

这元顺帝在之前文中也介绍过,一天到晚就惦记着他的“男女双修之术”,一年都难得上几次朝。要按照他的办事效率,这找个合适的时机不知得等到猴年马月。

不过如此一来也好。要是立即廷议,这事儿还真不一定能得到多数人的支持。毕竟大家虽然都觉得脱脱死得冤,但这事儿也是皇上、皇太子当初都大力支持查办的。现在突然说要给他平反,是真是假?不会是皇上为了试探他们这些臣子的忠心吧?在这种情况下,谁敢贸然表态?

元顺帝说此事以后找时机再议,那好了,给了爱猷识理答腊和奇皇后充分的酝酿及准备时间。

爱猷识理答腊和奇皇后完全可以先私下与各文武大员沟通。不管这爱猷识理答腊和奇皇后是出于何种目的,站在脱脱支持派的立场,为他平反昭雪、召回其子,这都是天大的好事,岂有不支持之理?

也就是说,脱脱平反昭雪是迟早的事儿。李成荣他们是一个多月前从元大都出发的,也许说不定这会儿,由于爱猷识理答腊和奇皇后的办事效率奇高,已经充分酝酿、准备完毕,明日的元大都朝堂之上,元顺帝就与文武百官廷议此事呢!

想到这些,我不禁有几分兴奋。哈斯其其格命太苦了,如果其父能得到昭雪,其兄能重回元大都为官,将其送回其兄身边,也许是最好的结局了。

当晚,我便与李成荣商定,明、后两天我将手头事情处理一下,大后天一早,我们立即出发去苏州找沈大哥。

李成荣当然是乐得听从安排。

第二天一早,我安排人分别去朱升老爷子和刘基府上,请他们二人到我家中吃晚饭,另外还特别嘱咐让朱升老爷子带哈斯其其格同来。

我还安排人今天陪着李成荣他们在应天到处转转,我自己则先去了李善长府上,这次去苏州,很可能还得去松江府,不知得耽误多少时间,得跟李善长知会一声。

李善长虽然不在,我把意思都给其下人交待清楚就行了。如果李善长真有什么事,他回来之后肯定会立即派人来找我。

从李府出来,我直接去了郑有功那里。按惯例,没什么紧急事情的情况下,陈元贵他们这些人每天上午会到郑有功的联络点处碰个头。

我到联络点的时候,正好众人都在。

我先给大家简明扼要地说了一下情况,后天,也就是四月初一,我要去一趟苏州,去请沈大哥帮忙找一个人。找到这个人之后,还得亲自去拜会,如此一来,这次外出什么时候能回来还不一定。

我这话还没说完,陈元贵、罗仁、陈定邦、张天赐等人都吵着要跟着我去。

考虑到应天还有一些事务性的工作,而且此行危险性也不大,我打算顶多带三、四个人同去。

我这打算一说出来,罗仁、陈定邦立即站了起来,说是他们回应天也不久,应天这边的事儿他们也帮不上什么忙,不如跟着我去苏州。

我一听这话说得在理,便同意他们二人跟着去苏州。

这样一来,其余众人也纷纷跟着说他们手头的事儿也不多了,可以走得开。

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来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两个心愿第六百二十五章 兑现承诺第五百九十三章 陈理继位第四十六章 郭子兴取怀远第三百九十六章 与李善长磋商第四百三十七章 廖永安没死!第六百三十八章 蔡彦文的下限第九章 遇见了常遇春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们都是“活雷锋”!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还是南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宁危矣!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守纪律的张思淑第六百九十章 陈日礼继位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第三百七十三章 小妾也有“编制”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逊第四百五十章 刘基来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朱文正来要地第五百三十二章 马屁精第五百七十二章 华容道再现第五百三十九章 陈友谅的王炸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寿辉迁都第三百四十三章 征求意见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降朱亮祖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子出生第五百零九章 三线快攻第六十七章 围点打援(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见朱元璋第一百一十一章 铜陵汇合第八十七章 第一次进妓院第五十九章 入伙锥子山第四百九十一章 生死相许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四百六十三章 揭他们的老底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二百七十八章 议定改革方案第三十五章 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第三百零九章 谋取江阴第五百二十二章 当局者迷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丰告急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逊第六百五十四章 老司机遇到新问题第一百四十章 炼铁计划第三百五十九章 扮作商队第四百五十六章 太平告急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丰告急第三百九十五章 李善长的试探第二章 地震来袭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长的请求第五百四十五章 诸全州兵变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的三十六岁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当家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完内讧第九十一章 营救思淑(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长的请求第三百五十六章 营救朱文正第二百三十六章 二入太平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请吃饭第四十六章 郭子兴取怀远第五百三十三章 女鬼上门?倩女幽魂?第四十九章 外科手术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笔私盐生意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请吃饭第三百四十三章 征求意见第六百八十四章 计赚太原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善长的关系户第六百六十一章 张士诚突围第六百二十五章 兑现承诺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将第五十章 手术成功第一百五十二章 偰玉立的条件第462章第六百四十七章 苍天有眼!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庙凶案第七十一章 柳家搬救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滁州报信第五百三十九章 陈友谅的王炸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枢密院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枪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广的计策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机第五百七十八章 陈善中计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二百六十五章 久别重逢第七百二十七章 卖仆求荣第七百一十五章 杨宪下狱第八十二章 张思淑遭算计第三百零七章 领工资喽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逊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当校长啦第一百六十章 再结善缘第八十章 到达峡州第五百九十七章 珍贵的玉葫芦第三百二十九章 北上大都第三百零一章 结亲刘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四百二十三章 烧毁粮仓第三百五十九章 扮作商队第一百九十五章 卿卿我我
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来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两个心愿第六百二十五章 兑现承诺第五百九十三章 陈理继位第四十六章 郭子兴取怀远第三百九十六章 与李善长磋商第四百三十七章 廖永安没死!第六百三十八章 蔡彦文的下限第九章 遇见了常遇春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们都是“活雷锋”!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还是南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宁危矣!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守纪律的张思淑第六百九十章 陈日礼继位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第三百七十三章 小妾也有“编制”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逊第四百五十章 刘基来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朱文正来要地第五百三十二章 马屁精第五百七十二章 华容道再现第五百三十九章 陈友谅的王炸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寿辉迁都第三百四十三章 征求意见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降朱亮祖第二百六十六章 长子出生第五百零九章 三线快攻第六十七章 围点打援(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见朱元璋第一百一十一章 铜陵汇合第八十七章 第一次进妓院第五十九章 入伙锥子山第四百九十一章 生死相许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四百六十三章 揭他们的老底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二百七十八章 议定改革方案第三十五章 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第三百零九章 谋取江阴第五百二十二章 当局者迷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丰告急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逊第六百五十四章 老司机遇到新问题第一百四十章 炼铁计划第三百五十九章 扮作商队第四百五十六章 太平告急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丰告急第三百九十五章 李善长的试探第二章 地震来袭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长的请求第五百四十五章 诸全州兵变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的三十六岁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当家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完内讧第九十一章 营救思淑(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长的请求第三百五十六章 营救朱文正第二百三十六章 二入太平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请吃饭第四十六章 郭子兴取怀远第五百三十三章 女鬼上门?倩女幽魂?第四十九章 外科手术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笔私盐生意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请吃饭第三百四十三章 征求意见第六百八十四章 计赚太原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善长的关系户第六百六十一章 张士诚突围第六百二十五章 兑现承诺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将第五十章 手术成功第一百五十二章 偰玉立的条件第462章第六百四十七章 苍天有眼!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庙凶案第七十一章 柳家搬救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滁州报信第五百三十九章 陈友谅的王炸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枢密院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枪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广的计策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机第五百七十八章 陈善中计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二百六十五章 久别重逢第七百二十七章 卖仆求荣第七百一十五章 杨宪下狱第八十二章 张思淑遭算计第三百零七章 领工资喽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逊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当校长啦第一百六十章 再结善缘第八十章 到达峡州第五百九十七章 珍贵的玉葫芦第三百二十九章 北上大都第三百零一章 结亲刘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四百二十三章 烧毁粮仓第三百五十九章 扮作商队第一百九十五章 卿卿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