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宁危矣!

当时各地农民起义军如雨后春笋,但元朝的皇帝却听信了哈麻这老儿的蛊惑,先是罢了脱脱,后来又将他流放云南,一代名相就此客死他乡。

大元朝的江山从此就成了在风雨飘摇中苟延残喘。虽然也有不少的忠义之士都冒死向皇上进言,可皇上就信哈麻的。

偰逊还说,他之所以在其父亲去世后辞官隐居,就是不想眼睁睁地看着大元的江山在他们这些臣子手中断送。

他本以为在有生之年,大元的江山还能坚持。现在看来,危险了!

所以他打算客走他乡,免得家人受战乱之苦。

听了他这番话,我心中暗想,这位偰逊大哥倒是对时局的把握很精准。不象我新结交的那位好朋友张玉,还一心想着帮着蒙古人继续他们的统治。

可据我所知,朱元璋是先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才北上赶走元朝皇帝的呀!

现在的元大都应该是安全得很呀,更何况是元大都东北的大宁呢?

于是,我便追问道:

“大哥,这蒙古人的江山可能是坐不长久了,但也不会是三、五年就坚持不了吧!

现在的大宁还是平安得很,既然哈麻没有来找你的麻烦,你何苦又要搬家?

你就是要搬家,这又打算搬到哪里去呢?”

偰逊苦笑了一番道:

“大宁危矣!

妹夫你肯定是不知道,我虽然是避居在此,但对天下的时局,我还是清楚得很。

红巾军已拿下了元上都了,下一步肯定会进攻元大都。

而且这次进攻元大都不光是北边元上都方向的红巾军,还有南北济南方向的红巾军。

一旦元上都方向的红巾军南下,大宁必将受到战火的侵扰。”

偰逊开始给我分析当时的战局了。

原来,从去年开始,龙凤政权的刘福通开始指挥所属的红巾军北伐。

此次北伐,红巾军共分东、中、西三路。最先出发的是中路军,于公元1357年年中就开始北上了。

中路军的两位将领分别叫关铎和潘诚,外号分别称“关先生”和“破头潘”。

中路军先是北上曹州(今山东荷泽),然后一路向西北入山西,先后攻克雁门关、大同。

今年年初,中路军出乎意料地向东北进军,直取元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

红巾军攻克元上都令元朝上下朝野震动。

这元上都可是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发祥地。

公元1256年,忽必烈命近臣僧子聪(刘秉忠)于桓州城东、滦水北岸的龙冈相地建城,命名为开平,其遗址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

忽必烈即位建元中统后,开平府不断得到增修扩建。

元朝中统四年(1263年)升为都城,定名上都。

直至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在今北京新建元大都后,元上都仍为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地位与元大都不相上下。

因此,红巾军攻克了元上都之后,蒙古人有了种被抄了老巢的感觉,焉能不朝野震动。

这还只是从政治因素和心理因素上分析元上都失守后的影响。

如果从军事因素上来分析,这红巾军攻克元上都就更加具有战略意义了。

至正年间,各地爆发农民起义以来,都只在南方闹腾。

元朝统治者当时只需要做好元大都以南的防御即可,也就是说,只要在河北、山东一带布上精兵,农民起义军也闹不出什么大动静。

可这次刘福通的战略部署确实让元朝统治都大跌眼镜,本来他的北伐军还在山东曹州,却突然转向西北直入山西。

进入山西之后,红巾军并未东进逼近元大都,反而是继续北上,直取元上都。

元上都一失,红巾军就可以从北边南下直取元大都了。

关键问题是,元朝统治者从未在元大都的北边布置重兵。如此一来,就彻底打乱了元朝统治都的防御计划。

偏偏在这个时候,刘福通又分别派出了东、西两路北伐军。

这西路北伐军倒也罢了。一路向陕西方向进攻,虽然也攻了不少城、略了不少地,但对动摇元朝的统治,还是起不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

令人头疼的就是这东路的北伐军,这东路军头领叫毛贵。

对,就是我们在济宁看见的那股北上的红巾军的头领毛贵。

当时,我们继续北上,在安德(今德州)看见有大队元军南下,还分析着红巾军是不是准备在济南与元军大战。

果不其然,毛贵就是率领着这支东路北伐军北上取济南,准备配合中路北伐军进攻元大都。

也就在上个月,毛贵经过苦战,终于是拿下了济南。

如此一来,战争的局势对红巾军就有利了。中路军在北边的元上都,东路军在南边的济南。如果两路红巾军同时夹击进攻元大都,这是够元朝统治都喝一壶的。

偰逊就是因为了解到了这个战争发展的局势,所以才决定再次搬家,离开大宁。

因为一旦中路北伐军南下攻元大都,大宁必将成为一个战场。

偰逊分析完这些,我就有一点感到十分奇怪。他避居在大宁,这天下的战事,他是怎么这么迅速就能得知的?

我们从南边一路走来,看见红巾军与元军调兵遣将,我们都不知道发生了这些事。他一个隐居之人,是怎么做到的?

我提出了这些疑问之后,偰逊朝我神秘地笑了笑道:“说起这消息源,也与他此次搬家的目的地密切相关。”

我“哦”了一声,将信将疑地看着他。

偰逊就又开始给我讲起了他的往事。

偰逊生于元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中进士。中进士之后,因为父亲的关系,他一直在元大都任职。

偰逊在中进士之前,当然也是一直随父亲在京城居住。

用今天的话来讲,偰逊就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

偰逊在中进士之前,虽然刻苦读书,但对书法、绘画还是十分爱好。

就是这个原因,他结识了一个对他日后影响极大的人。

这个人的名字叫王祺,后来改名叫王颛(zhuān)。

这王颛可不是一般人,他本是高丽王朝第27任君主高丽忠肃王之子,生于元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

这高丽王朝跟南边的大陈国一样,也是元朝的藩属国,每代高丽国王都由元朝册封。

按照当时的规矩,藩属国的王子到元大都入侍是常有的事。就算是元朝册封的高丽王,如果禅位之后,也是可以住到元大都来的。

比如这王颛的父亲忠肃王,于元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受其父忠宣王禅位,开始成为高丽王朝的第27任君主。

王颛出生的那一年,忠肃王将王位禅位给长子王祯(王颛的哥哥),他自己则跑到元大都居住。

后因忠惠王王祯贪于酒色不理政务,元朝命令忠肃王于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复位,直至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病逝。

忠肃王病逝后,忠惠王再次复位,正式成为高丽王朝的第28任君主。

要说这个忠惠王,用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个淫才,而且是个地地道道的淫才。

忠惠王王祯年幼时十分贪玩,不喜读书,忠肃王并不喜欢他。

元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王祯以高丽世子的身份入元大都充当宿卫。

因为是忠肃王的长子,忠肃王于1330年上奏元朝,要求禅位于王祯。

忠肃王之所以要禅位给他,一来是想给他压压担子,让他从此一心理朝政;另外,忠肃王自己也不是个什么勤快人,想着禅位之后去元大都享清福。

当时的元文宗同意了忠肃王的请求,便让王祯娶了元朝关西王焦八之女德宁公主为妃,并于当年返回高丽为王,史称忠惠王。

但由于忠惠王返回高丽后,成天不理政事,搞得太不象话。最后,元朝不得不让忠肃王于1332年再次复位。

1339年,忠肃王病逝之后,忠惠王复位。

Wшw_ тt kΛn_ c o

这次没有了父亲的掣肘,忠惠王就更不象话了。忠惠王喜好女色,荒淫凶狠。绑架、奸淫妇女,若不从者即杀之。

他与众多女子发生性关系,因此得有性病。他强夺霸占了一些大臣的妻子,又同庶母寿妃权氏通奸,后来又将庶母庆华公主强奸。

忠惠王的行为让高丽文臣武将都十分不满,将军曹頔(dí)发动叛乱,但兵败被杀。

虽然失败,但曹頔一党将忠惠王的暴行告诉元廷,元廷遂派中书省断事官头麟等人前来调查,又遭到庆华公主的哭诉。

因此头麟便将忠惠王及一些大臣抓回元大都。但不久,忠惠王又被释放归国。

归国之后,忠惠王依然不改其荒淫残暴的作风。

直至至元三年(公元1343年),高丽王朝众多大臣再次联名上书元廷。元顺帝才将忠惠王抓捕后,下令将其流放到广东的揭阳县。

公元1344年,忠惠王在流放途中突然去世。

忠惠王复位后的第三年,也就是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王颛被元顺帝召入京师宿卫,称“大元子”。

第四百七十二章 病猫发威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锥”第六百九十七章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馆儿有大作用第七百一十九章 陈元晫的皇帝梦第六百五十六章 谢再兴以死谢罪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大纪律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还是南下?第三百章 竞选班长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二百七十章 黑蛟帮遭人挑堂口第三百六十七章 宝山乡马家第六百九十一章 曲线接头第三百六十三章 六脉神剑是假的?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古多情伤离别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武全才第三百八十七章 破例册封第三百一十章 把工资都交给老婆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机第三百八十六章 跟我们回应天?第五百九十章 挫败东吴第四百一十七章 清淤工程第二百八十四章 应天新城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头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将第三百零二章 说服蓝玫第六百九十五章 攻克元上都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难攻的衢州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万三再献重宝第六百七十章 箭离弦,必见血第六百四十一章 伏击“五太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谋取采石矶第一百五十三章 制造混乱第二百九十五章 谁守常州?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武全才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阳城堡第六百五十七章 赵匡胤与《推背图》第三百零二章 说服蓝玫第五百零六章 马垱受降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袭开始第三百二十一章 迁居应天第三百三十八章 远走高丽第十六章 拜师学艺第一百七十二章 准备出山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当校长啦第一百四十四章 滁州报信第六百九十七章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六百二十三章 佯攻苏州第三百六十章 “野猪”来袭?第一百五十章 金蝉脱壳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锥”第三十八章 机灵鬼蓝玉第七十九章 结交黑蛟帮第三百一十八章 颇见成效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古多情伤离别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还是南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迁居应天第五十九章 入伙锥子山第七百零五章 枯叶牡丹第五十一章 让我当军师?第四百三十三章 赵普胜被杀第六百三十二章 常州报信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忽悠王厚义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第一百八十五章 面目全非之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当雷锋第六百二十五章 兑现承诺第六百零一章 生擒张必先第四百三十一章 双簧好戏第三百四十章 叔明见元帝第五百三十九章 陈友谅的王炸第二百八十八章 朱老爷子的心病第六百四十六章 群众的智慧第四百六十二章 说漏嘴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四百八十一章 正能量的重要性第二百章 让常遇春去当炮灰第五百五十七章 闪击战之祖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战在即第六百二十七章 嘉定受查第三百八十二章 坚强的马家父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令人兴奋的妙计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长挖墙角第五百九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七百二十七章 卖仆求荣第八十八章 初见思淑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州相亲大会第四百五十七章 采石矶失守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汉皇位之争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九十二章 逃离倚云楼第四百九十一章 生死相许第五十四章 勇攀悬崖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岛夷志》第九十四章 鄱阳湖避雪第四百章 砍价砍一半第六百零五章 争当“黄雀”
第四百七十二章 病猫发威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锥”第六百九十七章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馆儿有大作用第七百一十九章 陈元晫的皇帝梦第六百五十六章 谢再兴以死谢罪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大纪律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还是南下?第三百章 竞选班长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二百七十章 黑蛟帮遭人挑堂口第三百六十七章 宝山乡马家第六百九十一章 曲线接头第三百六十三章 六脉神剑是假的?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古多情伤离别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武全才第三百八十七章 破例册封第三百一十章 把工资都交给老婆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机第三百八十六章 跟我们回应天?第五百九十章 挫败东吴第四百一十七章 清淤工程第二百八十四章 应天新城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头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将第三百零二章 说服蓝玫第六百九十五章 攻克元上都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难攻的衢州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万三再献重宝第六百七十章 箭离弦,必见血第六百四十一章 伏击“五太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谋取采石矶第一百五十三章 制造混乱第二百九十五章 谁守常州?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武全才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阳城堡第六百五十七章 赵匡胤与《推背图》第三百零二章 说服蓝玫第五百零六章 马垱受降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袭开始第三百二十一章 迁居应天第三百三十八章 远走高丽第十六章 拜师学艺第一百七十二章 准备出山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当校长啦第一百四十四章 滁州报信第六百九十七章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六百二十三章 佯攻苏州第三百六十章 “野猪”来袭?第一百五十章 金蝉脱壳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锥”第三十八章 机灵鬼蓝玉第七十九章 结交黑蛟帮第三百一十八章 颇见成效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古多情伤离别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还是南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迁居应天第五十九章 入伙锥子山第七百零五章 枯叶牡丹第五十一章 让我当军师?第四百三十三章 赵普胜被杀第六百三十二章 常州报信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忽悠王厚义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第一百八十五章 面目全非之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当雷锋第六百二十五章 兑现承诺第六百零一章 生擒张必先第四百三十一章 双簧好戏第三百四十章 叔明见元帝第五百三十九章 陈友谅的王炸第二百八十八章 朱老爷子的心病第六百四十六章 群众的智慧第四百六十二章 说漏嘴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四百八十一章 正能量的重要性第二百章 让常遇春去当炮灰第五百五十七章 闪击战之祖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战在即第六百二十七章 嘉定受查第三百八十二章 坚强的马家父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令人兴奋的妙计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长挖墙角第五百九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七百二十七章 卖仆求荣第八十八章 初见思淑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州相亲大会第四百五十七章 采石矶失守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汉皇位之争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九十二章 逃离倚云楼第四百九十一章 生死相许第五十四章 勇攀悬崖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岛夷志》第九十四章 鄱阳湖避雪第四百章 砍价砍一半第六百零五章 争当“黄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