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万三再献重宝

当李善长走进以“小明王”韩林儿为首的龙凤政权朝廷之时,李善长心中立即有了一个想法:龙凤政权必败。

为什么李善长会作出这么个判断?

他是经过深入分析的。

当时的龙凤政权虽然经过短暂的辉煌,曾经夺取过安徽、河南一带大片土地,但在元军主力的反扑之下,其控制的地盘是越来越小。

www ✿тт kan ✿CO

但龙凤政权的排场仍在,韩林儿接见下属的大殿里,到处是装饰得金碧辉煌。李善长也私下听说韩林儿及其母亲杨太后平常用度也是十分奢侈。

如此一来,一些下属重臣,包括刘福通在内,也没有一个省油的灯。上行下效嘛!

一个还没有夺取天下的政权,就在提前透支夺取天下之后的红利,焉能不败?

李善长毕恭毕敬地高举着朱元璋的奏章,向前参拜了韩林儿。韩林儿让身边的太监接过了奏章,并当众朗读。

太监读完后,韩林儿没有发话,而是问道:“众位爱卿,此事你们怎么看?”

一般能在决策一件重大事情之前,一点倾向性意见都不发表,直接问下属是什么意见的,只有两种人。

一种人是能够掌控全局,故意以这种方式,看看下属是些什么意见的领导者。

另一种人就是自己实际只是个傀儡,没有一点发言权,只能听之任之的傀儡型领导。

韩林儿显然就是后者。

他这话问完之后,下面鸦鹊无声,没有一个人发言。

盛文郁、罗文素都低着头,时不时瞄一眼刘福通。

这二人还是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的。

以前杜遵道当右丞相,盛文郁当左丞相,刘福通只是一个平章。因此杜遵道就逐渐自大起来,发展到后来,他都不把刘福通放在眼里了。

这岂是刘福通能够忍受的?

得了,你不把我放眼里。好了,我就让你闭上眼睛。就这样,杜遵道被刘福通杀了。

杜遵道死了之后,刘福通当了右丞相,这下他是名符其实的韩林儿之下的一号人物。

盛文郁、罗文素就聪明得多了,人家军政大权一把抓,和他作对无异于找死,凡事听之任之,当个“和稀泥”的太平官儿得了。

既然盛文郁、罗文素有这个政治觉悟,那刘福通就少了很多麻烦。

他们是在等自己发言表态呢。但刘福通还是不想让自己表现得太霸道,便拿眼瞅瞅自己的弟弟刘六。

刘六心神领会,出列大声奏道:“臣有话说。”

韩林儿程序性地说道:“爱卿请讲。”

刘六奏道:

“滁州、和州方向的红巾军本来已渡过长江,只要坚持下去,拿下集庆是指日可待。

但郭天叙、张天佑不幸战死。眼下最关键的问题是,主将战死要稳定住军心。

我认为朱元璋的奏本说得很好,我也赞同他奏章里提出的方案。由朱元璋任平章政事,郭天爵任中书省右丞。

这一是体现出对郭子兴后人的恩恤,二也是向大家表明一个态度,我们龙凤政权的用人策略是‘能者上’。

这样更能激发一些将士建功立业的热情。”

刘六奏完入列,刘福通又看看盛文郁。

盛文郁是左丞相,虽然没什么实际权力,但好歹这些人中,除了刘福通就属他的官儿最大。

刘福通拿眼看他,意思很明确,你赶紧表态吧!

盛文郁、罗文素早就一直盯着刘福通,看他是个什么意思。现在他的弟弟刘六打响了第一枪,现在轮到盛文郁了。

于是,盛文郁出列奏道:“臣也有话讲。”

韩林儿仍旧是程序性地说道:“爱卿请讲。”

盛文郁当然是顺着刘六的话头,接着向下说。

无非就是说郭天爵尚且年少,又没什么带兵经验,不适宜担任滁州方向的一把手。朱元璋则已是身经百战,由朱元璋担当平章政事兼都元帅是再适合不过了。

盛文郁说完,罗文素接着说。

无非就是再一次论证朱元璋奏章的正确性,以及任命朱元璋为滁州、和州方面一把手的现实紧迫性。

最后,刘福通也表了态。

无非就是什么大家的意见都很一致,说明大家是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什么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之类的。

总之,明明是刘福通一心想提拔朱元璋当个地方的一把手,最终成了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决定。

反正不管过程如何,朱元璋这事儿算是基本上妥了。

这最后一步就是韩林儿表态,或者说是由他作总结发言了。

韩林儿虽然年纪不大,但还是知道好歹的。

杜遵道的死让他明白,乱世之中,兵权才是最重要的。自己手下无一兵一卒,当“皇帝”无非就是过过干瘾。

于是,韩林儿很配合地先把参会的众位,以及远在太平的朱元璋都表扬了一番。

最后还少不了说几句,今天的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是一次胜利的大会,是一次龙凤政权发展史上重要的大会。

大会胜利闭幕后,李善长也如愿拿到了龙凤政权颁发的任命文书,当然这个文书不是现代的红头文件,而是以圣旨的形式下发。

因为当时兵荒马乱,韩林儿也不便专门派几个太监去太平和滁州宣读任命了,直接把这个圣旨交给李善长得了。

拿到圣旨后,李善长很明事理地再次拜会了刘六,将剩下的半箱珠宝全部送给了他。

李善长算是看明白了,这龙凤政权就是刘福通的“一言堂”,只要把刘福通兄弟给侍候好了,一切万事大吉!

可让李善长没想到的是,就在李善长拿着圣旨准备回和州的时候,刘福通突然又接见了他。

刘福通见李善长不为别的事,就是让他给朱元璋带了一封他的亲笔书信。书信用火漆封了口,里面是什么内容他也不清楚。

但从刘福通的话里,李善长也能把信中的内容大致猜个八九不离十。

刘福通话里话外,都表达了对朱元璋的仰慕之心,细数了他的一些光辉历史。并说他日见面,二人再来宰杀白马,结为兄弟。

因此,李善长也就断定,刘福通信中的内容应该就是愿意与朱元璋结交的意思。

李善长讲述完毫州之行的经过后,对我再次表达了谢意。

我问他下一步的打算。他说他也是刚回来,就此事已向马氏、郭氏作了汇报。他准备年前去趟太平,把刘福通的书信交给朱元璋,另外也要把圣旨给朱元璋看看,让他放心。

而且这道圣旨就是朱元璋的任职命令,得给高级将领,特别是原来郭天叙、张天佑部的将领看一下,让他们从此就一心一意地跟前朱元璋干。

我觉得李善长这个安排不错,听说他要去趟太平,我也想去看看常二哥。

李善长听说我也要去,满口答应了。

但我其实还有个想法,就是等沈大哥来了,一起过江去太平,他毕竟和常二哥是好久没见面了。

但又不知道沈大哥什么时候到和州来,如果来得太晚了,要过年了,也没办法去太平了。

如果年后去太平,那就耽误了李善长与马氏、郭氏去滁州的事情。

于是,我问李善长什么时候出发去太平。

李善长表示,这事儿他先禀报马氏、郭氏一声。这去太平一来一回得两天,在太平至少也得待两日。所以,最迟也得后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五日出发。

我一想,他说得也是,总得在春节前赶回来。

我便提议道,如果腊月二十五日之前,沈大哥赶来和州了,就带上他一起去。

李善长当然是没什么理由反对。

也算是凑巧,当晚沈大哥的船就来和州了。这次沈大哥又带了三个首饰箱,里面放着三顶凤冠。

当沈大哥将这三个箱子打开时,我们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个做工的确是太考究了,上面镶嵌的宝石都是来自西洋,又大又亮眼,这在当时的国内是很难找到的。

沈大哥也言明,这次他回去也是下了大功夫,让苏州最好的工匠给他赶制了这三个凤冠,所以到和州来的日子稍微迟了一点。

我告诉他来得刚刚好,正好明天可以去面见马氏、郭氏,后天跟我们一起过江去看看常二哥。

沈大哥听说后天要去见常遇春,也是十分兴奋。

为了顺利成行,我当晚就去找了李善长,让他安排明天沈大哥见马氏、郭氏的事情。

李善长也知道后天我们得去太平,只好明天一早去找马氏、郭氏安排时间了,让我们就在家里等他消息。

第二日巳时,李善长的人就送来了消息,让我们下午未时去他府上,然后跟他一起去拜见马氏、郭氏。

午饭后,我们如约而至。李善长便带着我们去见马氏、郭氏。马氏早坐完月子了,这次与郭氏在朱府的大厅接见了我们。

上次没有见着马氏的面,这次总算是瞧见了。

客观地说,马氏长得并不算很漂亮。如果说我的霏儿跟思淑能算得上绝世佳人的话,郭氏则可以称得上是有些姿色,但那马氏顶多只能算是稍有几分姿色。

第一百八十九章 吴钥有喜第三百二十七章 锦衣卫的前身第四百三十三章 赵普胜被杀第六百七十八章 令人发疯的蒙古骑兵战术第一百一十一章 铜陵汇合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贵惨死第五十三章 再探黑石岭第五百七十章 冲出湖口第422章第九十四章 鄱阳湖避雪第一百零三章 绝症肺痨第五百零四章 听戏求官第六百四十七章 苍天有眼!第六百二十六章 好兄弟,讲义气!第八章 救人一命第七百二十六章 杨日礼的昏招第五百九十章 挫败东吴第一百零八章 吴啸天的部署第四百一十章 批评与表扬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断七夕第五百八十一章 张士诚再度称王第五百三十二章 马屁精第六百六十四章 元顺帝的助攻第一百九十章 金镶珠宝蝴蝶簪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第七百章 朱升辞官第一百七十五章 锥子山告急第五百五十七章 闪击战之祖第二百八十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元璋欲称吴王第二百一十二章 他乡遇故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准备投资集庆第五百五十六章 决战鄱阳湖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宁危矣!第五百七十六章 会来事儿的康茂才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第六百二十章 假伊尹,真董卓第三十四章 偷袭锥子山第五百七十四章 论跑路的重要性第七百一十章 汪广洋丢官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三十六章 乘胜追击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硕躺枪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爷子的重托第六百零九章 沈万三讲故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京杭大运河的前世今生第二百九十章 我是男神?第五百八十一章 张士诚再度称王第二百二十三章 沈万三献宝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逊第二百三十二章 心理疾病?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广的计策第六百三十七章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头第二百九十章 我是男神?第三百八十二章 坚强的马家父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太平献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逃出偰府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断七夕第五百七十二章 华容道再现第六百八十七章 “可悲”的奶奶第二百九十五章 谁守常州?第五百九十九章 张必先杀到第七百一十三章 胡惟庸的机会第六百四十四章 水军首胜第二百七十九章 组建特种部队?第五百四十章 猫有九条命第六百三十五章 暗杀计划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线易帅?第一百七十四章 郭子兴病倒第三百二十一章 迁居应天第六百五十四章 老司机遇到新问题第五百章 截胡高丽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当家第二百五十七章 买房置地入妖风第三十五章 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第一百一十章 初见朱升第六百六十三章 徐达避雷第七百二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五百八十五章 思想超前的焦玉第三百七十八章 伏击追兵第四百零二章 下辈子还做兄弟第五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的阴招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陆路第四十八章 曼陀罗花汤第四百一十五章 刘李会面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城门之战第五百六十五章 瓮中捉鳖之计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忽悠王厚义第五百五十七章 闪击战之祖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的三十六岁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请吃饭第一百五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丽美女第一百零二章 做客黑蛟帮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骑兵的克星第十五章 杨过的原型第一百一十九章 刘聚遇袭第三百二十九章 北上大都
第一百八十九章 吴钥有喜第三百二十七章 锦衣卫的前身第四百三十三章 赵普胜被杀第六百七十八章 令人发疯的蒙古骑兵战术第一百一十一章 铜陵汇合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贵惨死第五十三章 再探黑石岭第五百七十章 冲出湖口第422章第九十四章 鄱阳湖避雪第一百零三章 绝症肺痨第五百零四章 听戏求官第六百四十七章 苍天有眼!第六百二十六章 好兄弟,讲义气!第八章 救人一命第七百二十六章 杨日礼的昏招第五百九十章 挫败东吴第一百零八章 吴啸天的部署第四百一十章 批评与表扬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断七夕第五百八十一章 张士诚再度称王第五百三十二章 马屁精第六百六十四章 元顺帝的助攻第一百九十章 金镶珠宝蝴蝶簪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第七百章 朱升辞官第一百七十五章 锥子山告急第五百五十七章 闪击战之祖第二百八十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元璋欲称吴王第二百一十二章 他乡遇故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准备投资集庆第五百五十六章 决战鄱阳湖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宁危矣!第五百七十六章 会来事儿的康茂才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第六百二十章 假伊尹,真董卓第三十四章 偷袭锥子山第五百七十四章 论跑路的重要性第七百一十章 汪广洋丢官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三十六章 乘胜追击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硕躺枪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爷子的重托第六百零九章 沈万三讲故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京杭大运河的前世今生第二百九十章 我是男神?第五百八十一章 张士诚再度称王第二百二十三章 沈万三献宝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逊第二百三十二章 心理疾病?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广的计策第六百三十七章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头第二百九十章 我是男神?第三百八十二章 坚强的马家父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太平献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逃出偰府第六百九十六章 魂断七夕第五百七十二章 华容道再现第六百八十七章 “可悲”的奶奶第二百九十五章 谁守常州?第五百九十九章 张必先杀到第七百一十三章 胡惟庸的机会第六百四十四章 水军首胜第二百七十九章 组建特种部队?第五百四十章 猫有九条命第六百三十五章 暗杀计划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线易帅?第一百七十四章 郭子兴病倒第三百二十一章 迁居应天第六百五十四章 老司机遇到新问题第五百章 截胡高丽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当家第二百五十七章 买房置地入妖风第三十五章 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第一百一十章 初见朱升第六百六十三章 徐达避雷第七百二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五百八十五章 思想超前的焦玉第三百七十八章 伏击追兵第四百零二章 下辈子还做兄弟第五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的阴招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陆路第四十八章 曼陀罗花汤第四百一十五章 刘李会面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城门之战第五百六十五章 瓮中捉鳖之计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忽悠王厚义第五百五十七章 闪击战之祖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的三十六岁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请吃饭第一百五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丽美女第一百零二章 做客黑蛟帮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骑兵的克星第十五章 杨过的原型第一百一十九章 刘聚遇袭第三百二十九章 北上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