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的三十六岁

闻听此言,谢再兴立即是额头上冷汗直冒。按朱元璋这话的意思,那糜万户、左总管二人已经被朱元璋抓来应天啦?

谢再兴不敢继续往下想了。他只好怯生生地问道:“他,他们二人?”

朱元璋没有多绕弯子,回答得很直接:“他们二人已被斩首,脑袋已经在送往诸全州的路上。我要用他们二人的脑袋在诸全州示众以告诉众人,军令如山!不管你是什么人,违背军令,必将受到军法严惩!”

朱元璋话音未毕,谢再兴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朱元璋这话里话外的意思,今天是要杀他谢再兴了呀!

看到谢再兴这个样子,朱元璋再次肯定了自己的推断,谢再兴必定知晓香榧交易之事,他肯定是担心自己马上也要被军法从事了,所以才一下子瘫坐在地上的。

“胡萝卜加大棒”,或者说是“打一嘴巴,给一颗甜枣”,这是一个当领导的必须掌握的手段。当然,我们也可以用一个更加文雅的名字:恩威并施。

见谢再兴这副样子,朱元璋立即是和颜悦色地将谢再兴搀扶起来坐下,继续说道:

“亲家呀!我也知道你在诸全州挺难的。行军打仗嘛,粮草、装备难以为继这是常有的事儿。但这不光是你们诸全州呀!骛州、处州的情况也比你们好不了哪里去。

我知道你与李文忠有些矛盾,但这不能成为你们诸全州违背军令去与敌方交易的理由。

糜万户、左总管二人也算是条汉子,因此我只是斩首他们二人,对于他们的家人、部属我一概不追究。

这事儿过去了,也就翻篇儿了。我希望你利用翠娥婚事之机,在家好好反省反省。

这离过年也没多长时间了,你长年在外也不容易的。索性就在应天过了春节,然后再去诸全州。”

朱元璋说到这里,谢再兴明白了,自己的性命算是保住了。他立即给朱元璋跪下,拜谢不杀之恩。至于朱元璋直接作主将谢翠娥嫁给徐达之事,谢再兴哪里还敢有半分不悦?

在徐达与谢翠娥的大婚庆典上,朱元璋这个主婚人是满面春风。反观一旁的谢再兴,明眼人都能瞧得出是强作欢颜。因为糜万户、左总管二人在诸全州违背军令与敌方交易,被朱元璋捉回应天斩首之事是很快传开了,大家心中都明白,这事儿谢再兴不可能完全不知情。

婚宴之上,自然有不少人来向谢再兴敬酒。可不论别人怎么说,谢再兴都是感觉别人这话似乎是另有深意,让谢再兴郁闷得很。

比如有人来敬酒时说,谢大人治军有方,在诸全州的工作开展得是有声有色啊!

谢再兴肯定会想,这糜万户、左总管二人刚刚被捉回应天斩首,我这是治军有方吗?我这还是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吗?你是存心来取笑我的吧?

比如有人来敬酒时说,恭喜谢大人的千金嫁了个好人家呀!

谢再兴肯定会想,妈的,这徐达刚死了老婆,我宝贝女儿去做个填房,还恭喜我?

比如有人来敬酒时说,谢大人的两个女儿都是人中之凤呀!一个嫁给了大都督,一个嫁给了大将军。谢大人将来可是少不了要沾女儿的光呀!

谢再兴肯定会想,你们是不是认为糜万户、左总管二人被斩首了,而我一点儿事都没有,准是沾了女儿的光吧?

反正不论别人是怎么说,谢再兴都会感觉别人是有故意取笑之意。那一天,谢再兴是喝得酩酊大醉,也许唯有杜康才能解除他心中的烦闷吧!

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对于朱元璋来说,并不是顺心的一年。

东线战场,先是骛州、处州兵变,江浙一线多地战事告急,好在是李文忠再度入浙江、常遇春驰援宜兴、长兴等地,总算是与张士诚形成了对峙之势。接下来,诸全州又发生了香榧交易事件,杀了谢再兴麾下左总管、糜万户,算是对众将有了个交待吧!

西线战场,江州失守、洪都失守,不得已派出徐达这张王牌,才收复洪都。眼下,由朱元璋的亲侄子、大都督朱文正镇守洪都,但随时还是会受到陈友谅的袭击。

按说以陈友谅的能力,在徐达返回应天之后,他应该再度进攻洪都,因为他有这个能力拿下洪都。但是,陈友谅决定等待,他要等待一个更佳的时机。

至正十三年(公元1363年),这一年朱元璋虚岁三十六岁。按照中国人的传统,男子虚岁三十六岁这一年都是个大坎儿,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都没能迈过这道坎儿。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不妨来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的主人公姓韩名信,生于公元前231年。关于他的故事就有很多了,什么“胯下之辱”啦、“萧何月下追韩信”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啦、“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大败项羽啦……

可就是这么一位牛逼人物,在公元前196年被吕后和萧何密谋杀死。这一年,韩信虚岁三十六。

第二个例子的主人公姓周名瑜,字公瑾,生于公元175年。周瑜一生最经典的战役莫过于赤壁之战了。

可就是这么一位不世奇才,在公元210年染重病而亡。这一年,周瑜虚岁三十六。

那么,问题来了。即将进入虚岁三十六岁的朱元璋先生,你有没有害怕?你有没有颤抖?

路遥先生的作品《人生》的开篇题记中,有这么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我觉得将此话稍作改动,更加应景。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在即将进入三十六岁的时候……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朱元璋是怎么迈过三十六岁这道坎儿的吧!

这一年年初,谢再兴按照朱元璋的指示,踏上了返回诸全州的行程。自此,谢再兴在有生之年再也没有回到应天。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这一年年初,朱元璋让八岁的长子朱标和七岁的次子朱樉,拜在朱升老爷子门下,让朱老爷子给他这两个儿子启蒙。当然,这教书育人的主要工作还是由朱老爷子的长子朱异来做。

当时的朱元璋还不是皇帝,自然不会像明朝建立之后那样,让一些有学问的大臣直接在皇宫里给皇子讲学。

也正是因为收了朱标、朱樉开馆授学,朱升老爷子便让我将一些锥子山适龄的孩子都叫来。

如此一来,常二哥的长子常茂、次子常升、刘聚的儿子刘才,还有我的长子胡季耗都跟着一起入了学。

正月二十四日下午,常二哥请我去府上议事。进了常二哥书房,他立即递给我一封信。

信是朱文正写给常遇春的,朱文正在信中提到,据探马回报,江州的陈友谅正在厉兵秣马,似乎是又要准备打洪都了。

朱文正有点儿心虚,想请常二哥给他送点儿火器前去支援。常二哥麾下有一支不在编制之内的秘密部队,朱文正肯定是知情的。当初他在池州狮子山中了赵普义之计被擒,正是常二哥带着天狼特战队的二十七名特战队员将他救回来的。

这些特战队员配备了火器,朱文正清楚得很。他提出让常二哥送点和火器去支援洪都,其言下之意,就是让常二哥派一支特战队去支援。

常二哥接到朱文正此信之后,觉得此事非同小可。

于公来讲,朱文正是大都督,节制诸将,常遇春应该派人去支援。于私来讲,朱文正一直视常遇春为好大哥、好师傅,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

特别是在龙湾大战前夕,那个不知死活的郭天爵突然跑回应天,来找前妻彭氏。如果不是朱文正当机立断,处理了此事,郭天爵当初被常遇春所救之事,就会暴露于天下。那样一来,以朱元璋一贯的作风,常遇春的项上人头估计早就保不住了。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常遇春觉得对于朱文正的私下请求,他是没有理由拒绝的。但是,常遇春又隐隐觉得派出一支特战队去洪都,有些不妥。

因为天狼特战队到了洪都,以朱文正一贯霸道的作风,必然将其视为私人部队。如果是单纯的帮助守卫洪都倒也没什么,但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干一些其他什么事儿,这些特战队员就难以把握这个度了。

关键是这些特战队员肯定会无条件地执行朱文正的命令,即使这个命令不合适,他们也不会去拒绝。当然,也有可能是不敢去拒绝,因为对方是大都督。

常遇春将特战队的几个小头领在脑中过了遍筛子,不论是陈维林,还是分队长赵忠义、崔道远、丁德义、汤国栋等人,执行任务都是把好手,但真要跟朱文正耍心眼儿,他们几个没一个是他的对手。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与陈叔明摊牌第六百七十三章 拳毙托音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馆儿有大作用第五百三十一章 进攻庐州第六百零二章 轮番劝降第六百九十三章 “烧死”陈曔第五百七十五章 陈维林“战死”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见朱元璋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逊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硕躺枪第十七章 风云突变第六百七十七章 归隐之约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第八十五章 半夜买药第二百三十章 研制火枪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将第二百二十五章 羞愤的张思淑第四百三十三章 赵普胜被杀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五百六十二章 健忘的朱元璋第四百三十九章 灭敌先锋第三百四十二章 与陈叔明摊牌第六百一十九章 朱文正之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抵达石门第三百零一章 结亲刘家第二百四十二章 重大喜讯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第四十三章 惊动敌军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存实力第六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六十九章 死里逃生第二百一十章 甜蜜的新婚第四百四十九章 给花云配个副将第一百八十四章 探望傅友广第六百八十七章 “可悲”的奶奶第七十八章 救人于危难第二百三十六章 二入太平第二百七十六章 “数落”常遇春第二百零三章 朱元璋的如意算盘第五十九章 入伙锥子山第六百五十一章 谢再兴复归第六百零一章 生擒张必先第一百一十八章 设立和州办事处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当家第二百九十七章 秘密训练基地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宁危矣!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府“闹鬼”第六十八章 围点打援(下)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险第四百七十九章 龙湾大捷第五百七十四章 论跑路的重要性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胜门第二百四十章 傅友广的烦恼第二百三十七章 谋取采石矶第四百四十一章 仇人相见第六百二十二章 关中乱战第三百五十七章 偰玉立被发配云南第四百六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百一十二章 朱文正上位第五十九章 入伙锥子山第二百九十三章 刘聚得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事态严重第六百二十二章 关中乱战第六百零一章 生擒张必先第六百三十三章 郁闷的宋兴第四百八十八章 刘聚的情商第四百五十一章 宽慰蓝玫第七百二十四章 四渡沱江第四十三章 惊动敌军第七百一十六章 石象生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万三大赚一笔第七十六章 蜀中来信第六百八十三章 汤和惨败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伤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四百六十五章 紧急撤退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第六百六十章 古装版《无间道》风?第五百九十四章 罗复仁投降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寿辉“驾崩”第三百五十八章 汪耀南的推测第一百五十章 金蝉脱壳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一百二十九章 进军定远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来信第六百五十三章 《马前神课》第一百八十九章 吴钥有喜第一百二十章 杀回锥子山第四百九十一章 生死相许第五百八十三章 汤和替子求学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袭白马寺第六百六十八章 制蛊邪术入妖风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饮冰告状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谋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玩套路?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与陈叔明摊牌第六百七十三章 拳毙托音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馆儿有大作用第五百三十一章 进攻庐州第六百零二章 轮番劝降第六百九十三章 “烧死”陈曔第五百七十五章 陈维林“战死”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见朱元璋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逊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硕躺枪第十七章 风云突变第六百七十七章 归隐之约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第八十五章 半夜买药第二百三十章 研制火枪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将第二百二十五章 羞愤的张思淑第四百三十三章 赵普胜被杀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五百六十二章 健忘的朱元璋第四百三十九章 灭敌先锋第三百四十二章 与陈叔明摊牌第六百一十九章 朱文正之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抵达石门第三百零一章 结亲刘家第二百四十二章 重大喜讯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第四十三章 惊动敌军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存实力第六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六十九章 死里逃生第二百一十章 甜蜜的新婚第四百四十九章 给花云配个副将第一百八十四章 探望傅友广第六百八十七章 “可悲”的奶奶第七十八章 救人于危难第二百三十六章 二入太平第二百七十六章 “数落”常遇春第二百零三章 朱元璋的如意算盘第五十九章 入伙锥子山第六百五十一章 谢再兴复归第六百零一章 生擒张必先第一百一十八章 设立和州办事处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当家第二百九十七章 秘密训练基地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宁危矣!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府“闹鬼”第六十八章 围点打援(下)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险第四百七十九章 龙湾大捷第五百七十四章 论跑路的重要性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胜门第二百四十章 傅友广的烦恼第二百三十七章 谋取采石矶第四百四十一章 仇人相见第六百二十二章 关中乱战第三百五十七章 偰玉立被发配云南第四百六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五百一十二章 朱文正上位第五十九章 入伙锥子山第二百九十三章 刘聚得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事态严重第六百二十二章 关中乱战第六百零一章 生擒张必先第六百三十三章 郁闷的宋兴第四百八十八章 刘聚的情商第四百五十一章 宽慰蓝玫第七百二十四章 四渡沱江第四十三章 惊动敌军第七百一十六章 石象生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万三大赚一笔第七十六章 蜀中来信第六百八十三章 汤和惨败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伤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四百六十五章 紧急撤退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第六百六十章 古装版《无间道》风?第五百九十四章 罗复仁投降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寿辉“驾崩”第三百五十八章 汪耀南的推测第一百五十章 金蝉脱壳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一百二十九章 进军定远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来信第六百五十三章 《马前神课》第一百八十九章 吴钥有喜第一百二十章 杀回锥子山第四百九十一章 生死相许第五百八十三章 汤和替子求学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袭白马寺第六百六十八章 制蛊邪术入妖风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饮冰告状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谋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玩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