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朱元璋的如意算盘

朱元璋听了这话,也是哈哈大笑道:“没想到我的新任先锋官还懂得一些兵法,好,好,好呀!”

其实朱元璋在聆听这些将领的意见的时候,他心中早就打定了主意。

只不过他不想过早暴露自己的真实目的,更想让自己的想法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这样给大家的印象就是他朱元璋不是一个专横武断、刚愎自用的人,而是一个从善如流、善于积思广益的人。

朱元璋可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是一个想当皇帝的人,而不是一个仅仅满足于自己有点地盘、有点兵,能当个土霸王就行的人。

因此,他时时刻刻都得注意自己的形象。

其实,朱元璋想先拿下太平,并不是象徐达所说的,稳扎稳打,避免攻击集庆的时候腹背受敌这么简单。

他还有更深远的打算。

朱元璋只是龙凤政权册封的原郭子兴部的三把手,对于他这么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来说,当个三把手,而且还只是一个方面军的三把手,他怎么能甘心。

既然不甘心,就得一步一步谋划,慢慢实现自己的抱负。

那要实现这个抱负的第一步,就是得当这个方面军的一把手。要当这一把手,就得想办法移除郭天叙、张天佑这两座大山。

至于怎么移除这两座大山,朱元璋也是给他们两个预备了两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就是给他们两人使绊子,让他们在作战过程中处于不利位置,逐步削弱他们的实力。

一旦他们两个的实力被削弱了,他朱元璋虽然只是个三把手,但他手下兵强马壮的,他可以逐步架空在他之上的一把手和二把手,他自己成为真正的一把手。

第二套方案,就是解决掉郭天叙、张天佑二人。这样,他朱元璋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原郭子兴部的一把手了。

但解决此二人,并不能他自己动手,一旦别人知道是他朱元璋派人解决的郭天叙和张天佑,那他朱元璋的名声算是彻底臭了。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刀杀人之计,借谁的刀呢?

蒙古人的刀是最合适不过了。

因此,他想立即南下拿下太平。然后忽悠郭天叙和张天佑二人,让他们领兵攻集庆,他则号称在太平阻击北上援集庆的元军。

这样,他一是给两位领导留下了好印象,自己打开了过江通道,对于嘴边的肥肉集庆自己不动,而是给两位领导留着。

二是,他谎称自己在渡江战斗中损失惨重,没有能力继续北上克集庆,可以让郭、张二人放松对他的警惕,认为他的实力在渡江战斗中已大打折扣。

三是,集庆既然是江南重镇、六朝古都,定是有元军的严密防守,这率先攻打集庆的行为,无疑是给后面的人当炮灰。

既然是让郭天叙和张天佑当炮灰,那朱元璋的那两套方案就有了实现的先决条件了。

如果郭天叙和张天佑在进攻集庆的过程中,打得并不顺利,死伤惨重,那么这无疑是大大削弱了这两位领导的实力,为他下一步架空二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万一这两人命不够硬,在攻集庆的过程中丧命,那更是天下掉下了大馅儿饼的好事儿。

至于这攻打集庆顺不顺利嘛,朱元璋就有文章可做了。

一旦二人准备攻集庆,肯定会要求朱元璋也派出人马声援。嘿嘿,这不就是机会来了。

朱元璋正打着他的如意算盘,众将还以为他是在仔细斟酌。

良久,朱元璋才问冯国胜道:“国胜,我们的探子有没有报回来什么有用的消息?”

冯国胜道:

“采石矶的防御本来也算得上严密。但我们这次攻采石矶,之所以能够顺利拿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不论是元军集庆路的最高军事统帅蛮子海牙,还是水军统帅康茂才,都拿不准我们攻采石矶是不是声东击西之计,他们坚信我们的真实进攻目标其实是集庆。

这些还要归功于战前,我们放出去大量准备进攻集庆的消息。

因此,我们在进攻采石矶的战斗中,集庆方向并没有援军南下。

特别是水军统帅康茂才,当我们进攻采石矶的时候,他竟然不在采石矶坚守,而是把大量水军布置在集庆方向。

再加上常遇春有万夫不当之勇,一下子打了采石矶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朱元璋点头道:

“正是如此。

因此,我们攻打太平,要力求速战速决,不能给敌人以喘息之机。

一旦让敌人回过神儿来,派出大军南下,我们再去进攻太平,就面临着腹背受敌的窘境。

现在我命令全体人员,迅速收拢整编人员,将采石矶战斗俘虏的元军,也编到我们的队伍里去,立即作好战斗准备。

六月初四,我们一举拿下太平。”

众人齐说:“领命!”

朱元璋接着补充道:

“攻打太平之战,还是常遇春当先锋。

至于这些战船,由百室(李善长字)负责收拢,迅速从和州运送大量的物资过来。

运输完毕后,把这些战船藏匿在和州偏僻的地方,对外宣称这些战船已经被沉了。

要让过了江的将士们都清楚,此番过江,唯有前进是生,后退就是死路一条。

百室你可千万要做好保密工作,今天参会的诸将也是一样要保守秘密。那些战船以后还用得着,真的沉了也是挺可惜的。

另外,百室回和州后,立即给滁州方面报信,就说我们已拿下了采石矶,打通了过江通道。不日,我们也将拿下太平。

由于我军连打两次恶仗,现已是兵疲马乏。

但我们不能给敌人以喘息之机。所以请都元帅、右副元帅立即派大军进攻集庆。

集庆南边的各路元军由我们牵制,他们只管放心地攻集庆就行了。”

听了这话,冯国胜急了。他立即说道:

“元帅大人,我们好不容易攻下了采石矶,可不能给他人作嫁衣裳啊。

集庆这块肥肉咱自己吃不成吗?

没理由让郭天叙和张天佑来占这个便宜啊?”

此话一出,众将也是议论纷纷,认为冯国胜言之有理。

但他们哪里知道朱元璋的深谋远虑,集庆的确是块“大肥肉”,但就怕没两下子,不仅吃不下这块肉,反而引火上身。

朱元璋当然不能把真实目的告知众人,便假惺惺地说道:

“都元帅、右副元帅与我们都是一家人,攻下了集庆大家都有好处。在这里,我们就不要分彼此了。

况且郭家于我有恩,我没必要跟都元帅争功。”

众人直夸朱元璋仁义,朱元璋便让众人散了。

常遇春回到军营时,蓝玉、甘泽生、陈维林正在整顿人马。

此番作战,虽然是一场大胜,但常遇春的队伍还是死了三十多人,伤了二十几个。

好在刚才朱元璋答应给他补足五百人。

裴德龙正带着人在收敛那些死去兵士的残骸、安顿受伤的兵士。

常遇春看了那些死去的兄弟,也是一阵伤感。

他让裴德龙带人迅速把这些尸体就地掩埋,立一个大碑。那些受伤的兵士,看能不能想办法送回和州去养伤。

正说着,李善长来了。

李善长是来让常遇春派人去挑俘虏兵的。刚才朱元璋发话了,要给他补足五百人,俘虏了那么多兵士,挑个好一些的百把人还是没问题的。

因为有着我和常遇春这层关系,李善长肯定得对常遇春照顾点儿,所以就让他先挑,余下的再整编到别人的队伍中。

此事,李善长虽说是因为我的原因,让常遇春先挑,其实也是为了大局着想。

刚才朱元璋都说了,攻太平还是常遇春打先锋。这先锋部队战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后续大部队的士气,因此让先锋部队挑好的俘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常遇春通过此次作战,也见识了陈维林的实力。因此,他让陈维林马上跟着李善长的人去挑俘虏。

同时,常遇春跟李善长提了一个请求,就是请他帮忙把此次作战受伤的二十几人带回和州去养伤。

李善长一听,这事儿不难,立即拍着胸脯保证。

二人计议,明天上午,裴德龙就把这二十几个伤兵送到江边船上,李善长回和州拉物资的队伍顺便就把这些伤兵带回和州。

说起这事儿,李善长一拍脑袋,不光是常遇春手下的这些伤兵要送回和州,其余将领手下的伤兵,都得送回和州。

他说他马上就这事儿去向朱元璋汇报,就匆匆告辞了常遇春。

当晚,陈维林挑选的一百名身强体健的俘虏兵也到位了,李善长派人送的给养物资也到位了。

常遇春就召集蓝玉他们几个来整编部队,这些俘虏兵肯定得分配到各班中去,与原来的队伍混编。

这次总共编了五十个班,蓝玉、甘泽生、陈维林、裴德龙、崔道远各带领十个班,常遇春的亲卫队还是设在裴德龙的队伍中。

六月初四一早,朱元璋一声令下,众将立即带领兵马南下,直逼太平城。

第六百六十二章 炮击盘门第二百九十一章 认了两个妹妹第七十七章 带队赴峡州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门密谋第二百零一章 大战采石矶第十二章 收了个小弟第五十一章 让我当军师?第六百三十二章 常州报信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第三百八十二章 坚强的马家父子第六百零七章 去陆家求亲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当校长啦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扬镳第五百零二章 快成废纸的至正钞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二百二十五章 羞愤的张思淑第七十章 抢柳家庄第七十四章 烟熏蒙古兵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恋第六百一十一章 赵敏的大哥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宁危矣!第一百五十三章 制造混乱第四百零六章 相约在应天第二百五十九章 顺应天命第六百八十三章 汤和惨败第六百三十六章 决战东吴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珠”是谁?第一百零二章 做客黑蛟帮第四百零四章 人才的摇篮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大纪律第七十五章 再获大胜第三十章 蓝玫寻死第二百二十章 双喜临门第三百六十七章 宝山乡马家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东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四百一十八章 “隐蔽工程”得自己做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见朱元璋第六百九十一章 曲线接头第五百一十三章 浙江兵变第二百八十八章 朱老爷子的心病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陈野先风?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良也是错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战集庆第一百七十九章 刘聚的折衷方案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战集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准备投资集庆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内”第五百零五章 常遇春“冒泡”第六百八十七章 “可悲”的奶奶第二十四章 上锥子山第一百二十八章 处理俘虏的问题第四百七十四章 “超标”的午宴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灵感第一百七十九章 刘聚的折衷方案第十一章 参透玄机?第三百五十五章 潜入狮子山第五百零八章 怪招制敌第七百零二章 以退为进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南枢密分院成立第六百六十五章 东南平定第六百四十七章 苍天有眼!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度北上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还是南下?第七百二十章 追杀恭定王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陈野先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胜门第三百六十七章 宝山乡马家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盐生意第三十八章 机灵鬼蓝玉第四百零七章 热火朝天地印钱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阳城堡第七百二十章 追杀恭定王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一步说话第四百六十五章 紧急撤退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战张定边第二百三十四章 太平送弹第七百零二章 以退为进第二百零九章 都元帅驾到第四百九十六章 相爱相杀第六百四十九章 余杭告急第三百零八章 这个账算得不错第二百七十六章 “数落”常遇春第六百八十四章 计赚太原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四百五十七章 采石矶失守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武全才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机第五百五十章 张子明变节?第四百一十二章 炒地皮赚大了
第六百六十二章 炮击盘门第二百九十一章 认了两个妹妹第七十七章 带队赴峡州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门密谋第二百零一章 大战采石矶第十二章 收了个小弟第五十一章 让我当军师?第六百三十二章 常州报信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第三百八十二章 坚强的马家父子第六百零七章 去陆家求亲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绸缪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当校长啦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扬镳第五百零二章 快成废纸的至正钞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二百二十五章 羞愤的张思淑第七十章 抢柳家庄第七十四章 烟熏蒙古兵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恋第六百一十一章 赵敏的大哥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宁危矣!第一百五十三章 制造混乱第四百零六章 相约在应天第二百五十九章 顺应天命第六百八十三章 汤和惨败第六百三十六章 决战东吴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珠”是谁?第一百零二章 做客黑蛟帮第四百零四章 人才的摇篮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大纪律第七十五章 再获大胜第三十章 蓝玫寻死第二百二十章 双喜临门第三百六十七章 宝山乡马家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东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四百一十八章 “隐蔽工程”得自己做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见朱元璋第六百九十一章 曲线接头第五百一十三章 浙江兵变第二百八十八章 朱老爷子的心病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陈野先风?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良也是错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战集庆第一百七十九章 刘聚的折衷方案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战集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准备投资集庆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内”第五百零五章 常遇春“冒泡”第六百八十七章 “可悲”的奶奶第二十四章 上锥子山第一百二十八章 处理俘虏的问题第四百七十四章 “超标”的午宴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灵感第一百七十九章 刘聚的折衷方案第十一章 参透玄机?第三百五十五章 潜入狮子山第五百零八章 怪招制敌第七百零二章 以退为进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南枢密分院成立第六百六十五章 东南平定第六百四十七章 苍天有眼!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度北上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还是南下?第七百二十章 追杀恭定王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陈野先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胜门第三百六十七章 宝山乡马家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盐生意第三十八章 机灵鬼蓝玉第四百零七章 热火朝天地印钱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阳城堡第七百二十章 追杀恭定王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一步说话第四百六十五章 紧急撤退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战张定边第二百三十四章 太平送弹第七百零二章 以退为进第二百零九章 都元帅驾到第四百九十六章 相爱相杀第六百四十九章 余杭告急第三百零八章 这个账算得不错第二百七十六章 “数落”常遇春第六百八十四章 计赚太原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四百五十七章 采石矶失守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武全才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机第五百五十章 张子明变节?第四百一十二章 炒地皮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