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讲桌的这边墙角处供奉着孔子的挂像,这是那个年代学堂的标配。
当我来到这学堂的门口,一眼就可以看见,这孔子的挂像下面,跪着两个小家伙。从这两个小家伙的背影中,我一眼就认出其中一个是俨儿。另外一个小家伙跟他年纪相仿,应该就是朱家四公子朱棣了。
当时,这学堂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也不见大舅哥朱异,这两个小家伙跪在这里干什么?难道是白天犯了什么错误,放学后被大舅哥罚跪吗?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贸然前去让他们起来,肯定是不大合适的。于是,我便站在门口朝里张望,看看这两个小家伙搞什么名堂。
就在我想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之际,这两个小家伙开始对着孔子挂像磕头了。咦,这就奇怪了。如果真是大舅哥罚他们的跪,应该就是老老实实、端端正正在这里跪好,怎么还磕上头,拜上了?
我正诧异着,这两个小家伙磕了三个头后,便开始跪着说话了。只听得两个略显稚嫩的声音,并不是十分整齐地说道:“老夫子在上,今日朱棣与胡俨在此结拜,从此,吉凶相照,祸福相依,死生相托,今日一拜,天地为证!”
到了这个时候,我猛然间明白了,这两个小家伙是在孔子挂像前面结拜兄弟呢!别人结拜兄弟是在关二爷面前结拜,这两个小家伙只好就地取材,麻烦孔老夫子了。
就在我弄清事情原委之后,我立即感到这事儿不大对劲儿。这朱棣将来可是当了皇帝的,俨儿跟他结拜了兄弟。这事儿将来要是传扬出去,那绝对是有损未来的永乐大帝形象的。
但是,要是君临天下的永乐大帝不想让这事儿传扬出去,那,那……
想到这里,我感到背后阵阵发寒。这不行,这事儿必须阻止。这两个小家伙发完誓言,正在继续向孔子挂像磕头之际,我立即闯了进去。
我立即对俨儿喝道:“你个臭小子在干什么呢?”
说完,我一边双手去搀扶跪在地上的四公子朱棣,一边连连赔不是道:“四公子快快请起,不要跟我那个劣子一般见识……”
就在我拉起朱棣之后,朱棣也从我的话语间明白了我的身份,他立即说道:“您是胡叔吧,初次见面,请受侄儿一拜!”说完就要下跪拜我。
一看这样子,我赶紧死死将朱棣拉住,这让未来的永乐大帝拜我,这不是亏我胡硕的阴德、折我的寿吗?搞不好,将来咱胡家还得受到清算。
朱棣见我死死拉住他,不让他跪下拜我,立即据理力争道:“胡叔叔,您这是为什么?今天我和俨弟结拜为兄弟,您自然就是我的叔叔,我向您跪拜,是情理之中的事,您又为什么要阻止呢?”
还不待我说话,一旁的俨儿也起身了,说道:“对,对,他今后就是我的结拜大哥,他的父亲就是我的伯父。而我的父亲就是他的叔父。”
听俨儿如此一说,我觉得越说越不像话,朱元璋马上就要当皇上了,还是你个臭小子的伯父?
我立即朝俨儿喝道:“你个臭小子给我闭嘴,回家了再收拾你。”
看俨儿撇了撇嘴,终于是不作声了,我连忙跟朱棣说道:“犬子顽劣,四公子千万不要跟他一般见识!刚才这个结拜不算数,你跟他也不是什么结拜兄弟……”
我这话还未说完,朱棣就打断我道:“叔父不可这么说,刚才我跟俨弟结拜,这是孔老夫子亲眼所见的,岂能不算数?”
这一下,我倒是有些词穷,只好跟朱棣说道:“这,这,这,四公子是吴王的儿子,而犬子是普通百姓之子,这,这个不能结拜!”
谁知朱棣立即反驳道:“谁规定过结拜兄弟是要门当户对啦?再说了,就算俨弟只是百姓之子,但也绝对不是普通百姓之子。普通百姓的孩子谁能到朱老夫子这里来求学?”
嘿!怪不得这丫的将来能当皇帝呢!三言两语就把我这个自以为行走江湖多年的老油条给问住了。
见我僵在这里,那朱棣倒是不慌不忙地说道:“胡叔父,您可以不承认我是您侄子。但是,我和俨弟结拜,这就是我和俨弟之间的事情,其他人没有理由干涉。”
听朱棣这么一说,我可不想被这么小一个娃娃给唬弄住了,立即反驳道:“我是没有权力干涉四公子你,但是我是俨儿的父亲,俨儿的事情,我自然是可以作主的。”
朱棣听我这么一说,似乎也是有点儿词穷,抓耳挠腮了半天。我一看,心中一乐,小样儿,跟我斗?我老胡在江湖上行走这么多年,忽悠过的人不计其数,还治不了你?
就在我沾沾自喜之际,这朱棣跟我说道:“既然这么说,我就不管您叫叔父了。俨弟自然是要听您的话,不能管我叫大哥了。”
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的石头终于是落地了。说道:“唉!唉!这就对了,刚才都是玩笑,什么结拜那都作不得数。”
可谁知我这话还没说完,朱棣就打断我道:“但是,您可没有权力干涉我。既然我跟俨弟结拜了,他以后就是我的结拜兄弟。他可以不叫我大哥,但我必须称呼他二弟。”
这下,倒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这小子的话还真是没毛病呀!我是可以阻止俨儿称呼他为哥哥,但我哪有权力阻止他称呼俨儿为弟弟呢?难道我这个纵横江湖多年的大忽悠,今天就要被这小忽悠给忽悠住啦?
我当然是不甘心。这丫的说我没有资格阻止他,我年龄比他大,是他长辈,怎么就不能阻止他啦?
于是,我又争辩道:“在你面前,我怎么也算个长辈吧!既然我是长辈,当然有权力阻止你不能称呼他为弟弟了。”
谁知这话一出,朱棣立即笑了起来,说道:“您算是我长辈当然是没有问题,我刚才都不是称您为叔父么?既然你是我叔父,那胡俨自然就是我结拜弟弟了。”
嘿嘿!这小子倒是挺能绕。但我肯定是不甘心就范,就这样,我跟小娃娃朱棣扯起了皮。
我们二人扯了好半天,也扯不出个所以然来。最终,我们三人是各退一步,达成了一个折衷方案。他们两个小家伙可以结拜兄弟,我不能干涉。但是,这个结拜必须保密,除了我们三人,不能让第四人知道。在有其他人在场时,他们两个不能以兄弟相称。
为了表示对未来大帝的尊重,我还特意给他留了个后门儿。就是这个结拜,朱棣随时有否决的权力。也就是说,哪一天朱棣不高兴了,不承认与俨儿有结拜之事了,那这件事就当自始至终都没有存在过。俨儿不得旧账重提。
至于这个后门儿,朱棣未来有没有使用,我是不得而知。但是我相信有这个后门儿的存在,再加上保密协定,未来的永乐大帝应该是不至于为难俨儿。
说完了儿子朱棣,咱们再来说说老子朱元璋。
经过李善长、朱升、刘伯温等一干能臣精心策划准备之后,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正式登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就不在称公元1368年为至正二十八年了,而改称为洪武元年。
朱元璋的登基大典是经过精心策划准备的,场面当然也是非常壮观。
按照“程序”,先是李善长“突然”带着百官跪在朱元璋面前,并从怀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劝进书,请朱元璋顺应天命,位登大宝。
朱元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立即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面对众人的劝进,朱元璋当然是连连推辞,并对众人好言相劝,让他们不可以“任性”。
见朱元璋不肯登基,众臣情绪显得十分激动,有的人表示要长跪不起;有的人则在不停地磕头,说朱元璋不登基,他就不停下来;更有“玩儿命”的,就跟变戏法儿一样,不知从哪里就找来了绳子,当场就要在吴王府门前上吊……
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朱元璋一时显得“手足无措”,忙乱之中,他立即命令亲卫队的人员去劝阻这些下属,特别是那几个要上吊的,一定要阻止下来,可不能闹出人命。
不过让朱元璋没有料到的是,到了这个时候,连亲卫队也“背叛”了朱元璋,不仅不去阻止那些“无理取闹”的臣子,反而是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也跟着寻死觅活的,非要朱元璋答应登基不可。
这一下,朱元璋是彻底没辙了。经过再三“好言相劝”,而没有任何效果后,朱元璋是“痛下决心”,表情“十分痛苦”地答应众人,立即登基。
朱元璋登基之后,册封马氏为皇后,世子朱标也理所当然地升格为太子了。而朱棣,自然也不再是四公子,而是四王子了。
朱元璋称帝后没几天,陈友定父子就被押送到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