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内忧外患

在众臣声势浩大的声讨声中,陈叔明顺应了民意。很快,陈日核便被推出宫外斩首。至于其他大小从犯,陈叔明让新任禁军统领阮其防立即率兵捉拿归案。

干倒了陈日核,黄开成并不善罢甘休,立即列出杨日礼的数条罪状,要求新皇陈叔明对其严惩。

对于此事,陈叔明还是有意为其开脱的。陈叔明说杨日礼在他们起兵之后,十分识时务,并未率军在升龙城顽抗,让升龙百姓少受了战乱之苦……

跪在地上的杨日礼听陈叔明为他开脱,也是一边将头磕得“咚咚”直响,一边乞求皇上恕罪。

可陈叔明想放杨日礼一马这事儿可是没有跟其他任何人事先沟通过,咱们也是事后才听他说起他当时的想法。

正是因为没有沟通,众人以为这是新皇帝要向众人展示自己仁慈的一面。这下好了,众人心想:既然皇上不想当恶人,那只好我们这些臣子来当了。

于是,黄开成、阮正伦、阮其防、范巨论、黎正阿、陈吾郎等重臣纷纷跪倒在陈叔明面前,痛斥杨日礼的种种罪过。从杨日礼在她娘肚子里是个野种说起,说杨日礼年少时就偷鸡摸狗,不是个好东西咯;说杨日礼篡夺皇位后,残害陈氏宗亲咯;说杨日礼荒淫无度、朝纲废驰咯;说杨日礼大逆不道,毒死宪慈皇太后咯……

总之这干重臣今天就是跟陈叔明“杠”上了,今天不杀了杨日礼,以正朝纲,他们这帮大臣就跪地不起了。

虽然陈叔明早先萌生了放杨日礼一马的想法,但这会儿听众臣又重述起了杨日礼残害陈氏宗亲的种种“光辉事迹”,特别是听众人说起杨日礼毒杀宪慈皇太后一事之后,陈叔明终于也是气血上涌,命人将杨日礼拉出宫外,用乱棍打死。

打死了杨日礼之后,陈叔明这个大陈国新任君主身上的担子可不轻。本来陈叔明的弟弟陈裕宗在位时,朝纲就已废驰,再加上杨日礼继位一年多来,把朝廷更是搞得乌烟瘴气的。可以说,陈叔明算是接手了一个乱摊子。

陈叔明即位之初,与我有过一次彻夜长谈。当时,我们一起制定了一个三步走的近期目标。

第一步,便是立即清除杨日礼的余孽。当然,这个余孽可不是表面上的、升龙城内的一些原先深得杨日礼信任的人,还包括一些各地方忠于杨日礼,以及忠于杨日礼近臣的势力。

比如说,被处死的陈日核,先前在山萝一带经营多年,其势力可谓根深蒂固。即使现在陈日核死了,山萝的地方势力也未必会臣服于陈叔明。

至少当时我跟陈叔明谈这番话时,包括山萝在内,还有几个地方的军政要员并未声明从此臣服于陈叔明的绍庆新朝,更谈不上派人来升龙城朝贺。

对于这些人,咱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时机合适,他们随时会起异心,咱们不得不早做防备。

第二步,便是整顿朝纲。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眼下大陈国这个局势,是多年积弊所形成的。要想改变这个局面,没有个三、五年的努力,基本看不出效果。

朝纲废驰,才是大陈国眼下困局的症结所在。因此,下一步“亲贤臣,远小人”,逐步将一些正直、有能力的人提拔的重要岗位,才是整顿朝纲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

第三步,便是整肃军队。这些年来,大陈国与南边的占城国战事不断,但大陈国却是胜少败多。

究其根本原因,咱们大陈国军队的战斗力低下是一个方面,军队的调动、协调、保障等工作不畅通,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只有咱们先练好内功,把大陈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上去了,在与占城国的交战中,咱们才能做到胜多败少,甚至是一举灭掉占城国。

既然说到了占城国,咱们就不得不提当时的占城国国王制蓬峨,因为接下来这人的戏分很重。

这制蓬峨生于元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算起来与朱元璋同岁。

制蓬峨是占城国前任君主茶和布底的嫡长子,天生孔武有力、为人也甚有权谋。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茶和布底去世,三十二岁的制蓬峨当上了占城国的国王。

茶和布底在位期间,十分重视军队发展,逐渐扭转了与大陈国连年交战的颓势。制蓬峨登基之后,更加锐意进取。加上陈裕宗荒淫无度、无心朝政,占城国逐步攻取、掠夺了大陈国的大片土地。

制蓬峨继位之初,大陈国与占城国的边界在岘港一线。岘港之北的顺州、化州、广治、广平皆属大陈国的领地,只是岘港及岘港之南的地盘才属于占城国。

可到了陈裕宗去世之时,顺州、化州、广治、广平等地皆被占城国夺取。

杨日礼即位之后,大陈国国内局势更加混乱。制蓬峨哪会放过这等有利时机,继续蚕食大陈国的地盘。到了陈叔明即位之时,大陈国与占城国的国境线北移到了河静地带。

这期间,还是多亏了黄开成与天宁公主夫妇在荣市加强了边塞的防卫,要不然,不知道制蓬峨还得向北抢占大陈国多少地方。

陈叔明即位之初,可谓是内忧外患,一方面要肃清杨日礼的余孽,一方面还得防备着南边的占城国北侵。

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陈叔明跟我提出一个请求。就是让我在大陈国多待三个月,帮他稳一稳局势,等来年开春了再返回应天。

虽然陈叔明成功登基,似乎是没我什么事儿了,我应该立即返回应天,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桃儿、杏儿,还有霏儿、思淑、兰儿、未了她们。但陈叔明当时所言也确实是实际情况,我不得不在大陈国多逗留些时日了。

考虑到我这么长时间不返回,应天那边的桃儿、杏儿、霏儿、思淑、兰儿、未了她们会天天为我们提心吊胆,我只好支派罗仁、陈定邦、张天赐、吴成照四人率先返回应天,将我们这边的好消息及时告之她们,免得她们担心。

至于桃儿、杏儿还有几个孩子何时返回大陈国,那自然是要等我们这边的局面基本稳定下来之后,再作打算。

正是因为当时的通讯并不发达,占城国能得知杨日礼已死、陈叔明上位的消息,至少也是明年年初的事儿。如果制蓬峨得知大陈国政权更迭,想趁机搞事儿,怎么着也得准备一、两个月。

就算是制蓬峨整军备战的速度再快,等到他的军队能够抵达咱们战略前沿的荣市地域,那至少也是来年三月之后的事情。

也就是说,咱们现在有四个月的时间,可以放开手脚清除大陈国境内杨日礼的余孽。当然,咱们真正能够放开手脚的,也就是这么四个月的时间,到了来年三月初,咱们必须进一步加强荣市一线的防御。

我的这个建议,陈叔明自然是拿到了朝堂之上,与黄开成、阮正伦、阮其防等一干重臣进行了仔细研讨。众人当然也是同意我这个抓紧时间、迅速行动的方案。

而此次行动的主力,自然是只能倚仗清化、荣市带来的四万兵力。另外,还配属了宁平、府里、越池、太原、北江等较早归附的兵力近三万人,总共是凑足了七万的兵力。

之前的禁军在平息陈元晫父子兵变、以及追杀陈叔明的过程中损失较重,再加上陈叔明起兵之时,部分禁军开了小差。等到阮其防整顿禁军之时,禁军的人数已不足万人。

为了防止有杨日礼的余孽作乱,不仅是升龙城的这点禁军咱不能再随便动用了,就是我带来的特战队,也必须留在升龙城,对陈叔明的安全全权负责。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七万兵力组成的讨逆军则由黄开成任主帅、阮正伦任副帅,第一个讨伐之地就是陈日核的老根据地山萝。

截止讨逆军出征之前,陈叔明即位也差不多一个月了。大陈国疆域内,也就剩下山萝、安沛、莱州三地未上奏任何臣服于绍庆新朝的表章,更别说派人来升龙了。

当然,也不是说当时就只剩下这三地因为是杨日礼的余孽,因此未臣服于绍庆新朝。肯定还有一些其他地方的势力只是表面臣服,暗暗正在等待搞事情的时机。

但是,既然咱们是打着讨逆的旗号,那咱们就得先从这三地下手。只要把这三个地方打服了,其他的一些蠢蠢欲动者就好收拾多了。

山萝、安沛、莱州三地呈“品”字形排列,山萝在西、安沛在东、莱州在北。要说与升龙城的距离,安沛最近,似乎先从安沛下手最合适。

但经过陈叔明与众臣仔细研究,觉得还是从山萝下手最为合适。因为这三地之中,山萝的正规军兵力最多,约有两万余人;莱州次之,约有一万六、七千人;安沛兵力最次,才一万人。

而这三地之中,要说与杨日礼集团瓜葛最深的就是这山萝,毕竟那里可是已被斩首的陈日核的老根据地。

风?第一百九十三章 议定婚事第六百零九章 沈万三讲故事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府“闹鬼”第七百零五章 枯叶牡丹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当和事佬第二百五十五章 接风宴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扬镳第六百五十一章 谢再兴复归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儿有喜了第三十五章 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第五百八十八章 奇门遁甲第一百零八章 吴啸天的部署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宁祭奠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锥”第三百五十二章 廖永忠的损招儿第六百八十四章 计赚太原第一百四十三章 坚守定远城第四百五十章 刘基来了第十一章 参透玄机?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门密谋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结安答第八十六章 倚云楼的背景第一百九十三章 议定婚事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该绝第六百五十五章 《九阳神功》?第四百三十五章 廖永安生死未卜第五百零七章 常遇春“犯二”第三百四十章 叔明见元帝第一百六十九章 遇见本家第六百八十四章 计赚太原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称王第十九章 兵行险着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价涨疯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征求意见第二百二十章 双喜临门第四百零九章 “灵活”也是把双刃剑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良也是错第四百二十二章 这是什么地方?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伤第一百六十五章 刘聚让贤第六百四十九章 余杭告急第七百一十三章 胡惟庸的机会第三百二十九章 北上大都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忽悠王厚义第七十九章 结交黑蛟帮第二百三十八章 太平献策第四百八十二章 欧普祥装病第六百五十一章 谢再兴复归第二百零三章 朱元璋的如意算盘第一百六十四章 结识李善长第七十三章 大胆的计划第六十二章 入伙之争第六百二十八章 颠覆三观第一百一十一章 铜陵汇合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第四百六十五章 紧急撤退第十三章 仗义救人第七百一十三章 胡惟庸的机会第四百六十二章 说漏嘴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命丧于此?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机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战告捷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六百三十章 原来是施耐庵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来历第四百七十章 策反康茂才第三百零二章 说服蓝玫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两路第三百九十五章 李善长的试探第二百零八章 采石矶告急第二百三十章 研制火枪第五百三十二章 马屁精第三百四十四章 确定行程第六百五十八章 洪都祭奠第六百一十章 替陆家撑面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四十二章 准备突围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内”第一百六十三章 义助小僧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善长犯难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六百七十七章 归隐之约第一百九十六章 偰老爷子被囚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险第六百八十八章 陈叔明休妻第四百五十二章 安顿刘基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难攻的衢州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五百七十章 冲出湖口第五百九十九章 张必先杀到第七十九章 结交黑蛟帮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笔私盐生意第九十九章 抵达安庆第五百七十章 冲出湖口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武全才第三百六十八章 节外生枝第九十七章 大航海家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战集庆
风?第一百九十三章 议定婚事第六百零九章 沈万三讲故事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府“闹鬼”第七百零五章 枯叶牡丹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当和事佬第二百五十五章 接风宴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扬镳第六百五十一章 谢再兴复归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儿有喜了第三十五章 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第五百八十八章 奇门遁甲第一百零八章 吴啸天的部署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宁祭奠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锥”第三百五十二章 廖永忠的损招儿第六百八十四章 计赚太原第一百四十三章 坚守定远城第四百五十章 刘基来了第十一章 参透玄机?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门密谋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结安答第八十六章 倚云楼的背景第一百九十三章 议定婚事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该绝第六百五十五章 《九阳神功》?第四百三十五章 廖永安生死未卜第五百零七章 常遇春“犯二”第三百四十章 叔明见元帝第一百六十九章 遇见本家第六百八十四章 计赚太原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称王第十九章 兵行险着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价涨疯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征求意见第二百二十章 双喜临门第四百零九章 “灵活”也是把双刃剑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良也是错第四百二十二章 这是什么地方?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伤第一百六十五章 刘聚让贤第六百四十九章 余杭告急第七百一十三章 胡惟庸的机会第三百二十九章 北上大都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忽悠王厚义第七十九章 结交黑蛟帮第二百三十八章 太平献策第四百八十二章 欧普祥装病第六百五十一章 谢再兴复归第二百零三章 朱元璋的如意算盘第一百六十四章 结识李善长第七十三章 大胆的计划第六十二章 入伙之争第六百二十八章 颠覆三观第一百一十一章 铜陵汇合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第四百六十五章 紧急撤退第十三章 仗义救人第七百一十三章 胡惟庸的机会第四百六十二章 说漏嘴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命丧于此?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机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战告捷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六百三十章 原来是施耐庵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来历第四百七十章 策反康茂才第三百零二章 说服蓝玫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两路第三百九十五章 李善长的试探第二百零八章 采石矶告急第二百三十章 研制火枪第五百三十二章 马屁精第三百四十四章 确定行程第六百五十八章 洪都祭奠第六百一十章 替陆家撑面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第四十二章 准备突围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内”第一百六十三章 义助小僧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善长犯难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六百七十七章 归隐之约第一百九十六章 偰老爷子被囚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险第六百八十八章 陈叔明休妻第四百五十二章 安顿刘基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难攻的衢州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五百七十章 冲出湖口第五百九十九章 张必先杀到第七十九章 结交黑蛟帮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笔私盐生意第九十九章 抵达安庆第五百七十章 冲出湖口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武全才第三百六十八章 节外生枝第九十七章 大航海家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战集庆